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园亭艺术

时间:2021-06-10 14:46:31 浏览量:

陈红

摘 要:園亭造型精巧,布设灵活,充分表现出古典建筑的审美趣味和空间观。圆明园四十景中,园亭根据山形水系、地势环境、文化渊源而选择不同造型,体现了“有法无式”的营构手法,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形成既静美又富于变化的园林空间序列。

关键词:圆明园四十景;园亭;“有法无式”

亭是古典园林中一种常见的点缀性建筑,一般为开放式结构,不设围墙,顶部有六角、八角、圆形、方形、扇面形、梅花形等多种造型。园亭不仅能增加建筑的变化,还能丰富园景的层次,与周边景致映衬对比,共同营构园林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亭逐渐内化成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成为一种颇具古典审美意识的东方符号。

一、园亭,从务实到务虚

亭,源自周代,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供人休憩观赏,一是边塞军事防御。秦汉以来,亭广泛出现,兼有地方治安之使命。《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说文》云:“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可见,亭的初始功能以实用性为主。魏晋以来,驿站逐渐取代了亭制,再后来,亭、驿站的政治功能都被撤销了,但在交通要塞建亭的习俗被延续下来。所谓十里长亭、五里短亭都蕴含送别、停留之意。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句,《西厢记》“长亭送别”一幕,都体现了亭的送别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用功能的削弱,亭的诗意、情感、美学方面的功能被发掘出来了。亭不仅成为古典园林的重要建筑形式,也是文学绘画经常表现的内容。

明代造园理论家计成《园冶》提及:“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换言之,亭无固定形式。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开放式的小型建筑,形式比较灵活,充分体现了“有法无式”的营构艺术。亭在园中有游憩、观景、纳凉、避雨之功能,故通常坐落于山顶、林间、高台水岸或湖心小岛上。当亭成为园景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慢慢从军事防御以及送别休憩等实用功能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审美客体,也是古典园林的重要表现对象。无固定形式的亭,最宜表现古典造园艺术的创造性。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描绘了圆明园的形象,其中可以看出亭的不同造景功能。这套是乾隆年间由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等人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写实与写意结合,是圆明园山形水系、建筑风貌形象而直观的珍贵史料。从四十景图可见,圆明园在园亭造型上,充分运用了古典美学和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组织高低、远近、开阖、起伏等各种空间关系,营造了一幅幅既静美又流动的风景画卷。

二、“有法无式”营构艺术

圆明园有各种形式的亭子140余座,有山水亭、水上亭、林中亭、桥亭、廊亭、台亭等等。为丰富景观层次,容纳更多景观类型,亭往往和台、桥、阁、榭、廊一起造景,形成高低错落、开阖起伏的空间序列。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园亭充分体现了古典园林建筑“有法无式”的营构法则,营造了诸多层次丰富、设计精巧的园林景观。

(一)花间隐榭,水际安亭

有水园亭活。临水建亭、小岛安亭,是古典园亭常见的营造手法,如计成所言,“花间隐榭,水际安亭”。临水亭与水景相互映衬,彼此彰显。圆明园临水亭非常多,兼备亭、榭功能,将山水、花木、建筑放置在一片温润流动、虚实相间的景观之中。两峰插云亭,位于平湖秋月,五孔桥以东,是一座依山临水高台四方重檐木亭,取杭州西湖同名景,亦为重阳节登高之处。乾隆《九日登高》诗云:“性与秋光自觉谙,登高此日畅幽探。荷衣已破无从补,枫颊才红尚未酣。”瀛海仙山亭,位于蓬岛瑶台,为东岛一座六方亭,亦临水而建。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书《泊舟乘凉》七绝一首,刻于瀛海仙山石上。瀛海仙山亭北边外侧有座半月台,道光三年(1823年)《瀛海仙山》诗云:“仙瀛偶访步层峦,半月高台夏亦寒。入望烟岚云外赏,凌虚楼阁画中看。”岛中小亭,临水迎风,堪称凉亭,是夏日观景纳凉佳处。

(二)依林搆小亭,林蔚亭接叶

林间设亭,亭与花木互相映衬、呼应,共同营造清幽静谧的园景。夏隐亭,位于平湖秋月,在两峰插云与君子轩之间,是一座四面被林荫环绕的六方亭。夏日枝叶繁茂,隐而不见,故称夏隐亭。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起有《夏隐亭》御制诗6篇,诗注曰:“夏隐者,谓四面皆树,至夏则亭隐而不见也。”别有洞天殿北侧有一座接叶亭,是六方单檐亭。此亭依林而建,林荫遮亭。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御制《接叶亭》诗云:“依林搆小亭,林蔚亭接叶。虽非杜制茅,藉悟王传帖。月穿如搴■,风度似摇箑。”

(三)五亭争景,画桥对起

圆明园四十景中,园亭并不作为单一的建筑存在,往往与台、桥、廊、榭等建筑形式结合起来,互为映衬,构成一幅幅流动而有层次的画卷。其中桥亭景观非常丰富,桥与亭,或融为一体,或互为映衬。长春仙馆鸣玉溪,为跨溪石拱桥上三开间桥亭。此桥亭南面有瀑布,往来清聆间,拟之以玉鸣。接秀山房南端的揽翠亭,是一座倚山临桥的单檐六方亭。亭前有一座溪桥。揽翠亭与溪桥组成了既独立又互为映衬的桥亭景观。曲院风荷棕亭桥是桥、亭融为一体的建筑形式。曲院风荷南边荷花池中央有一座九孔石桥,是圆明三园最长的一座石券桥。桥东有一座四方重檐亭,名饮练长虹亭,此亭与九孔石桥互为映衬,又各自独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四)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

夹镜鸣琴高台桥亭位于福海南岸,是集台、桥、亭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巍峨高台、石砌高桥与玲珑小亭形成对比,跨溪而设,既庄重又灵秀。此亭是一座重檐四坡攒尖顶桥亭,未施彩绘,风格简素。桥东边山崖有瀑布跌落,有高山流水之意境。

乾隆九年《夹镜鸣琴 调寄水仙子》词序曰:“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击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于高台亭中既可闻山水清音,如琴声悠扬;亦可凭栏远眺,望水天一色。

(五)平栏朝可监,倒影见亭榭

上下天光(涵月楼)以桥亭、亭榭风景取胜,比之一般桥亭,更为繁复端丽,具有皇家气派。涵月楼东侧曲桥上有一座单檐六方亭,西侧曲桥上为三间水榭。上下天光出自《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也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乾隆九年《上下天光》诗序曰:“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涵月楼通过曲桥将楼阁与亭、榭连接起来,绵延成一幅富丽明净的风景画。漫步曲桥,闲立亭榭,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突出了古典园林“可行”“可望”“可游”的造景艺术。

三、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中的园亭艺术

老庄的“道法自然”不仅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基础,也是古典园林营造的至高境界。“道法自然”追求冲淡蕴藉、天然去雕饰之美,排斥镂金错彩、充满“匠气”之美。魏晋以来,文人山水园出现,园亭多追求简约疏朗的美学风格。以陶渊明、王维为代表的文人,师法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对古典园林营造影响颇深。受文人园以及山水诗画影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古典造园至高境界。寸碧亭位于映水兰香,在多稼轩西北,为一座竹制方胜亭。乾隆《寸碧亭》诗序曰:“出多稼轩,假山嶙峋巀嶭,尺寸千里,盘石磴而上,缚竹为亭,名曰寸碧。”诗云:“攒蹙翠琼表,翼然亭子凉。”以竹制亭,假山点缀,更显文人園亭的幽静清雅。在多稼轩东北,有一座四方大亭,名稻香亭。稻香亭与多稼轩之间以曲廊相连,简素自然。乾隆九年《映水兰香》诗序曰:“在澹泊宁静少西,屋旁松竹交阴,翛然远俗。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荫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诗云:“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功倚槛看。数顷黄云黍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寒。”稻香亭提供了倚槛观嫁、知农验农的空间,是中国农耕文化在园林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士文化对园林影响深远,比如“曲水流觞”在诸多园林中的呈现。曲水流觞是一种文人雅集活动,以王羲之兰亭修禊最为著名。据记载,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修禊,列坐于曲溪两岸,饮酒赋诗。遂作《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此后,曲水流觞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文人雅集方式,一觞一咏之间,足以畅叙幽情。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亦取曲水流觞之意、仿古兰亭意境而建,初称流杯亭。该亭原为西向三开间重檐亭,跨谷中曲溪而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建为八方重檐亭,亭中石屏刻王羲之“曲水流觞”图景。乾隆九年《坐石临流》诗序曰:“仄洞中,潀泉奔汇,奇石峭列,为坻为碕,为屿为奥。激波分注,潺潺鸣籁。可以漱齿,可以泛觞。作亭据胜,泠然山水清音。东为同乐园。”诗云:“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荷。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可见,坐石临流亭是对文人雅趣生活的一种模拟。

《庄子》关于鱼之乐的“濠濮之辩”典故亦是古典造园艺术的文化渊源。《世说新语》记载:“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濠濮之辩”用于园林造景,可营造鱼跃鸢飞、物我相忘之境界。在圆明园坦坦荡荡,建有知鱼亭。坦坦荡荡中央有一鱼池,池周舍下,有锦鲤数千头,是饲喂及观赏金鱼佳处。知鱼亭为鱼池东南的一座四方亭,外悬挂雍正御书“知鱼”匾。雍正御制《知鱼亭待月》诗云:“传呼不用上林丞,傍水登临远郁蒸。解渴漫调金掌露,清心胜饮玉壶冰。知鱼亭畔观鱼跃,得月台前望月升。烟敛碧池星汉皎,玉栏高处尽堪凭。”乾隆御制《坦坦荡荡》诗云:“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足见在朝堂之外,帝王也有濠濮知鱼、与鱼同乐的生活诉求,以及对远离尘嚣羁绊、物我两相忘境界的向往。

作者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推荐访问:圆明园 景中 艺术

《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园亭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