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背景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1-06-07 17:25:52 浏览量:

吴湘玲

【摘要】在新经济推动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文章以C市为例,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数字产业扶持力度不够、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基础薄弱、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数字产业人才供给不均衡等挑战,未来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科学规划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超前规划布局新型智能硬件载体,引进储备数字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分层次多类别细分行业领域,突破上行技术创新能力,注重数据安全,等等。

【关键词】数字经济  新经济  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30.032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保持高位运行,2018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名义增长率、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1.3万亿元、20.9%、67.9%,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当前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发展亟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数字经济规模日益壮大、技术全面革新、产业不断融合的基础上,如何以新经济理念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优化数字经济的治理,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新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变革的新趋势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發展,新经济成为改变地缘政治格局、重塑世界经济结构的增长点。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变革呈现出如下新趋势。

以五大发展路径实现质量变革。发展新经济应遵循驱动技术变革、抓实组织主体、夯实产业支撑、培育业态引擎、促进模式突破的“五条路径”。数字经济时代,人们不断地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加工和运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伴随经济社会活动的全面数字化进程加快,人、机、物进一步交互融合,数据价值持续提升、叠加和倍增。数字经济助力基础设施发展,实现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尖端信息技术与交通、码头、排水供气等传统基建深度融合,以智慧交通、智慧码头、智慧民生为转型升级方向。数字经济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六大经济形态实现效率变革。新经济的“六大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力支撑。准确率高达96%的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实现高速影像判读、健康码汇总各类数据实现精准防控、无人防疫车实现“无接触”诊疗收治,新技术让科技抗疫如虎添翼;“云端”会议实现高效率居家办公、智能工厂实现制造业便捷复工复产、订单共享实现产业链“抱团取暖”,新技术有效破解复工复产难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聚焦发展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层次、助推效率变革。

以七大应用场景实现动力变革。构建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双创平台、人力资源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的“七大应用场景”,可实现新兴技术的实践运用、新型业态的孵化聚变、新型模式的健康发展,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尖端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赋能,可实现价值从要素禀赋前端到客户服务终端,企业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供需从基础产业到技术研发的全方位变革,持续探索智慧定制、网络协同、个性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交织并存的新型融合发展模式,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意味着“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到来,其将全球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为全球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C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C市坚持将数字经济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大力推进社会化应用和生产智能化应用,并以此为抓手推动生活场景变革和社会生活变革。目前,C市数字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字经济规模日益壮大。从经济规模来看,自2017年将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C市数字经济规模即跃居全省主导地位且经济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7年C市数字经济规模约为5251亿元,占GDP比重为37.8%。数字技术产业规模约为1569亿元,占GDP比重为11.2%;数字经济融合产业规模约为3682亿元,占GDP比重为26.5%。2018年C市所在省份数字经济增速达16%,据此可测算出C市当年数字经济规模约为6000亿元。从发展指数来看,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腾讯研究院、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发布的各类数字经济指数,C市在全国的排名均位居前列。其中,《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显示,C市在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城排名第四位;《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C市在数字中国总指数排名第五位,且数字产业、数字文化、数字政务、数字生活分指数依次位列第五、第六、第五、第三;根据《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C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位居第八。可见,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数字产业化助力数字技术产业多点开花。数字产业化是指将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实现生产数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手段是融合新兴数字技术、现代商业模式、先进管理方法,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C市在数字技术产业的诸多领域都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整体规模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引领数字经济跨越发展。C市作为国家IT产业重要基地,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软件服务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收入3464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1.7%。二是软件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C市作为中国软件名城,拥有亿元以上企业273家,2家中国百强企业和158家上市企业。2018年全市软件产业主营收入3901.6亿元,增长17.3%,软件业务收入3042.2亿元,增长14.2%,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为52.9%。三是大数据产业实现快速发展。C市数据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3月,全市主要政务信息资源存储量达1622.7TB,政务数据灾备服务存储量达907TB,拥有从事各类大数据综合服务、基础支撑、融合创新应用的企业达1000家左右,初步预测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超400亿元。《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研究显示,C市大数据产业总体发展指数排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五、中西部城市第一。四是5G产业建设领跑全国。C市作为全国12个5G规模组网及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建成基站8385个,约占全国总量的7.4%,位居全国第五。C市积极探索“多杆合一”建设方式,共建成智慧路灯100余盏、多功能杆7500余根,并以公变区域基站为切入点启动了供电改造工作,完成基站直供电改造3147个,降低了基站运营成本。

产业数字化加速传统三次产业提档升级。产业数字化是依托新兴数字技术,通过数据这一关键要素释放价值,转型再造产业链上下游的过程。C市从三个方面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的加速融合。C市不断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数据建设,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面运用,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建立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促进数字农业经济发展。据测算,2017年C市农业数字经济规模约为36亿元。二是推动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尖端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纵深交融,C市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柔性制造、工业互联网、服务型制造,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数据、劳动、技术、资本、市场等全要素的全面互联,构筑起新型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加速提升。据测算,2017年制造业数字经济规模约为1006亿元。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C市加快推进服务业网络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推动商贸、流通、金融、营销、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向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化方向转变,打造智能消费体验、智慧生活、智慧旅游、智慧商圈等智慧应用场景,服务业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据测算,2017年全市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逾2700亿元。

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不足

以C市为例,目前,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数字产业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数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数据的极大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据泛滥”现象,给经济稳健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带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跨界融合萌生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制度落后于市场的弊端不断显现,如数字产业准入门槛有待明确,法制化政策体系有待建立,新经济模式下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有待探索,等等,数字经济所需要的政策、法律、制度无法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数字产业企业从研发立项、设计到投入市场,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信息化投入的试错成本和试错风险往往超出企业承受能力,增加其生存压力,阻碍其研发积极性。据统计,2017年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仅为335亿元,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为115.58亿元,占C市R&D经费支出的34.9%,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仅为0.82%。由于创新投入不足,导致其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中产生的新经济企业较少,使得“独角兽”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更多集中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基础薄弱。数字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一是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匮乏,核心材料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二是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上游材料和市场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上游产业链配套严重不足;三是软件产业处于产业链下游,核心竞争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四是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不高,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关键工序数控、生产设备数字化、数字化设备联网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足,存在数字产业网络生态圈建设滞后,行业覆盖不均衡、功能开发未完善、模型组件欠丰富等问题。数字经济在服务业中态势突出,在传统产业中规模相对滞后;在消费领域指数增长较快,而在生产领域则不太乐观,距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等前端环节实质性改观还有很大差距。此外,当前,能够同时具备战略咨询、框体架构、维护运行等功能的第三方服务企业较少,缺乏足够的力量帮助传统企业解决转型中面临的成本高、核心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

数字产业人才供给不均衡。目前,C市雖拥有56所高校、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60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近5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打造了十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培养了大量高级研发和运营管理人才,但在人才要素供给方面,还存在信息技术人才集聚水平不高、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等制约因素。一方面,信息技术人才集聚水平不高。相关数据显示,C市从事数字领域的人才在全国占比仅为2.5%,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类占比不足9%,互联网企业薪酬指数普遍低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另一方面,复合型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多数企业对高端互联网人才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具备数字技术及信息化与加工制造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人才难以为继的结构性短板日益制约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思考

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强化顶层设计,贯彻深度融合理念,坚持审慎包容发展原则,壮大电子商务、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化规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强数字化治理,在数字经济时代占领数字化高地。

科学规划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性、示范性和支柱性作用,促进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健全完善,鼓励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创新稳步开展。一是科学规划引导。明确发展数字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总体谋划数字经济发展,借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发展数字经济的五年计划,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分行业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着力培育打造各行业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健全体制机制。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通过大力支持先行企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协同平台建设,鼓励其总结推广经验,促使其他企业齐头并进,推进产业链向全方位、多品质、高层级转变,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坚持包容审慎治理理念,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数字经济市场环境。三是健全政策激励。通过出台产业数字化改造的专项政策,破除企业资金瓶颈。在资金支持上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对大型企业实施税收奖励,对中小型企业加大软硬件设备投入补助,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产品。四是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在新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界定标准涉及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投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其发展质效涉及产业融合、产业溢出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在新经济指数(NEI)指标评级体系包含的高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等三项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增设产业溢出指数、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等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科学督导。

优化布局新型智能硬件载体。数字基础设施是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其数量、质量和价格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应充分发挥在移动宽带连接等传统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的应用。以重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加快推动以光纤为核心的固定宽带网络、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以IPv6为核心的互联网建设,实现免费WIFI全域覆盖,并利用5G技术提升网络体验,实现万物互联。二是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利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标签技术等标准的统一,促进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利用边缘计算赋能终端设备智能化水平提高。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创新和行业测试床、网络标识解析节点、重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设施落户,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市建设提供新动能。三是积极争取和推动国家级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重大功能性平台设施落户,全力提升信息数据存储和服务能力。

培育数字人才,提高数字素养。数字经济下,数字素养成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既能刺激数字消费,又能激发数字生产潜力。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人才体系。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加大数字人才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直接的人才对接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人才转型,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人才数字素养。二是逐步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制度保障。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定位,在重点领域鼓励一批顶尖人才和团队带资金、带项目、带成果来创业,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形成拔尖人才“抛砖”、领军人才“磨玉”、创业团队“开光”的数字经济人才链;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政策,多措并举吸引国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形成能吸引、能留住国外高级人才的制度性保障,实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化政策体系。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加快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制定中小学及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指导规范,统筹规划素质素养教育。结合数字社会公众生活、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等需要,探索建立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体系。

深耕数字经济细分行业领域。一是构建完善四大技术细分领域。通过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和领军企业,布局试验区,打造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四大数字经济技术创新高地,并加速突破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显著提升技术能力、初步形成安全产业规模,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二是精准把握数字经济四大要素。“土地”要素方面,修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这一“路”,强化数据的存储、计算以及流通功能,积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打造设备完善、专业化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资本要素方面,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应积极研发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适应未来数字经济货币体系,实现风险、交易成本降低和隐私保护升级;劳动力要素方面,数字经济通过自动化、人工智能、软件催生的机器人抑制了传统行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同时催生出新的需求、新的职业,应通过差别化管控,规范数字经济下各细分产业对劳动力所要求的素质和形式;数据要素方面,应深度培育一批制造数据、使用数据、应用数据进行服务的企业,通过“数据+传统行业”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培育重点产业领域带动全局发展。应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全力突破,着眼于培育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重点数字产业,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质量品牌;坚持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积极创建数字经济示范区,提升数据挖掘能力、跟进数据增长态势、实现市场数据对称,加强企业和行业对相关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识别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资源的协同发展。

提高数字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交融。针对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应实现数字化赋能,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环节,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农业电商经营体系建设;针对工业领域,应通过数字技术将车间生产由自动化转为智能化,在生产運作管理以及订单预测方面作帕累托改进;针对服务业领域,大力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重点培育食品、农产品、文旅等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跨界业务融合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进程。二是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通过提升核心电子产品制造水平和竞争力,推进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成链发展,提升本地企业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形成集品牌整机、零部件生产、产品检测、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同时,以中国软件名城为抓手,围绕“一区、四地、十园”软件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5G网络应用、平台和产业发展,以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为支撑,压实数字技术底层支持。三是加强行业培育服务。通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分享制造平台,有效对接大企业闲置资源与中小企业闲置产能,推动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为核心,完善创业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资本市场和其他创业资源有机结合的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服务网络,通过组织数字化改造的学习交流,引进第三方专业智能制造专家团队,分行业差别化开展智能制造科学调研、精准指导、有序改造。

加强数字治理,注重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下,数据安全问题愈加突出。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数据权属与流转困境、企业利益与社会福利之间的权衡等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应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大信息安全在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推出风险预警系统,提升数字安全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网络上的软件、数据、业务等身份问题,建立统一的管控标准,完善网络身份管理;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利用法治手段规范网络空间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级,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构筑网络信息安全屏障,增强核心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多角度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从技术层面,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数据收集、存储、获取、流通等环节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使数据集团不受第三方的破坏与窃取,保障数据使用和交换的安全;从市场层面,明确影响数据交易的关键制度要素,在数据产权、隐私保护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保障数据在市场交易中的正常流转,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法律层面,明确对数据各环节、各主体的权责义务范围的界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增强社会公众数据安全意识,依法严厉打击数据安全类违法犯罪行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范方春、张建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

腾讯研究院,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2019,《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

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9,《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

责 编/张 晓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新经济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给国际税收管辖制度带来的挑战与对策财会学习(2019年1期)2019-02-01数字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趋势探讨智富时代(2018年9期)2018-10-19数字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趋势探讨智富时代(2018年9期)2018-10-19“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8期)2018-05-29云南融入“数字长江经济带”建设方略研究科学家(2017年16期)2017-09-20新经济时代环境下的知识经济管理分析卷宗(2017年17期)2017-08-27加快发展新常态下长株潭现代服务业问题研究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6期)2017-07-07新经济视角下华南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10期)2017-05-31辽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1期)2017-03-13新经济形势下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理性思考中国市场(2016年25期)2016-07-05

推荐访问:新经济 经济发展 加快

《新经济背景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