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全球化时代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

时间:2021-08-02 23:23:54 浏览量:

周佳

【摘 要】本文论述英语全球化时代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针对英语的广泛推广对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产生的破坏其他语言的纯洁性、降低其他文化的认同感、破坏文化多样性等影响,从有助于文化生态的维护、有助于生物生态性的维护、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维护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并提出强化语言文化的保护意识、制定合理法规保护语言文化、全方位强化母语教学、调整英语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等维护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 语言生态 语言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146-03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国、各民族间交流沟通,以及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让英语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发加快。然而,英语的广泛普及虽然带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便利,但也同时危害了其他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语言生态,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其使用人数较少,在英语的冲击之下,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此情形下,如何应对英语普及所带来的文化负面影响,维护世界语言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英语的广泛推广对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影响

(一)破坏其他语言的纯洁性。语言诞生在特有的文化土壤之中,具有特定區域和唯一性,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诞生国家或地域的文化象征,作为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世界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不断冲击着其他语言,英语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以我国为例,在教育体系中,英语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就为其重点选择英语培训,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对英语学科重视程度也不亚于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在高考中英语也占有极大的分数比例。在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中,许多人的日常对话常常汉语夹杂着英语,这也导致“OK、Thank you、Hello、Good Bye”等英语单词大量出现在我国人民的日常交际中。根据数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收录了近300条英语词汇。汉语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是祖辈的智慧结晶,若是继续让英语的语素、词汇和中文汉语混合使用下去,在未来很有可能改变汉语的语意和用法,甚至使得汉语体系混乱。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并不只是英语对汉语的生态影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样有着英语破坏语言纯洁性的问题。

(二)降低其他文化的认同感。语言是各个国家地区特有的文化载体和外在体现,语言的不断演变,也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近百年英语全球化的过程,让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英语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文化入侵的一种。英美等国家通过语言文化的侵入,改变了很多地方人民的价值观,人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英美国家的价值观灌输,而可能会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样的现象是文化衰败和不自信的体现,而失去本土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保证语言的生态环境,是维护特有文化的必要手段。

(三)破坏文化多样性。多样性的语言是世界丰富的文化体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其魅力所在,而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根据有关数据,全球有6000余种语言,其中95%的语言使用人数不足全球人口的4%,随着英语的大范围普及推广,这些使用人数少的语言将会遭到灭亡的危机。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很多语言可能会因为失去使用而消亡,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也会一同消亡。而语言的消亡是不可逆的,一旦无人使用,便很难对其进行修复和还原,这也将严重地破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维护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意义

(一)有助于文化生态的维护。语言既是事实叙事,更是价值叙事,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地区和民族的发展历史,是当地人们的智慧体现,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语言的消亡必将伴随着特色文化、生态、历史等知识的消失。语言的多样性维护对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多样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意义。如果不做好语言生态的维护,对应的文化生态也会随之遭到破坏,人类将面临许多文化、历史等宝贵资源的消失,因此,维护语言多样性有助于文化生态的维护。

(二)有助于生物生态性的维护。语言生态不仅与文化生态高度关联,还与生物生态具有紧密的联系。Oviedo和Maffi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地区,往往语言多样化的程度也更高。墨西哥北部土著美洲族群研究表明语言多样性的衰退直接导致文化和生物生态的衰退。多样性程度高的语言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表现也更为和谐。因此,语言多样性的维护有助于文化生态和生物生态的维护。

(三)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语言多样性的消失,会导致语言生态被破坏,进一步的是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破坏,这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随着外来语言的不断侵入,如果不做好语言生态的保护,就会引发人们对母语的消极态度,最终抛弃自己的语言,导致地区语言的濒危与消亡,继而伴随着文化的消失,最终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策略

(一)强化语言文化的保护意识。维护各国各地区独有的语言文化,需要民众的共同参与,发挥其作为国民的积极性,增强语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政府应做好主导者,重视对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宣传。以我国为例,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而要维护这些语言的传承,就必须让语言的使用者了解语言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对自身的语言文化产生自豪感,从而自主、自发地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同时,作为中国公民,应认同中华文化,并将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前强势欧美文化的入侵下,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应对英语有正确的认识。英语是各国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时代发展中,英语的推广有其必要性,但是英语的学习是以交流为目的,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我们的教育和社会都更应该重视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传承,应避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洗脑,避免出现对于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心理。

(二)制定合理法规保护语言文化。政府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责任,应积极保护和宣传本地区语言文化。在现阶段英语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国家出台了有效的语言文化保护措施。例如,波兰的法律明文规定,所有在波兰销售的产品,说明书必须使用波兰文字。而法国政府也规定,所有的法国学生必须学习法语作为第一语言,俄罗斯也有着和波兰类似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和政策,都是保护本国语言文化的有效手段。我国也积极参与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行动,明确了保护语言丰富性的立场和态度。但目前我国的语言保护法规,大多是非强制性的,约束力不够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语言的保护力度不足。因此,在语言文化保护这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出合理且具有实质约束性的规定,为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全方位强化母语教学。在语言生态和多样性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大语言教育”,指出我国的语言教育应该包括两大门类(母语和第二语言)、四个基本阵地(通语教育包括官方母语和地方方言、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包括官方语言和少数民族母语、对外汉语和外语教育)、三个过程(包括学前、学校和继续教育)。因此,有必要在宏观层面做好語言教育规划,在加强官方母语教育的同时,将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融入学前、学校和继续教育体系当中。特别是在高校和继续教育方面,母语教育是比较缺失的,除了文秘、新闻等专业有专门开设母语课程,其他专业基本上没有再开设母语教育。对此,有必要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母语教育,同时在选修课中开设官方母语课程和地方方言课程。在母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应重视母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方面的教育。在授课方式上应重视母语教育的趣味性和应用性。趣味性不仅是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有趣性,更应该重点追求“理趣”,在教学语言、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应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母语语料、教学语言和课堂活动营造出有趣的课堂氛围。应用性则是从职业教育出发,结合职业岗位语言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结合专业特点来进行内容开发,确保母语教育的实用性。

(四)调整英语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为了保护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应调整英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占比,将本国语言文化作为教育主体,而英语作为辅助学习。以我国为例,应调整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语文考试评分有着很强的主观性,而英语则不然,很多时候英语会比语文更容易得高分。这也造成学校、家长还有学生对于英语的过度重视,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甚至超过语文学习时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此,我国应将英语在各类考试中的分数比例降低,提高语文所占的比重。学校也应积极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多举办相关的活动或者比赛,如古诗词背诵、作文等比赛,利用丰富的文化宣传,培养学生的汉语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于中华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本土文化带入英语教学之中。目前我国英语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是以西方国家的生活为主,而在日本的英语教育中,教材例子多是本国生活状态,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方法,以提高人们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并自觉加以传承。

总之,在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语言的当下,文化入侵问题困扰着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发展,严重影响了语言的多样性,这不仅会使很多文化失去传承而消亡,更会限制国家的发展。对此,各国各地区都应积极采取策略,维护自身特有的语言文化,促进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维护世界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兰芳.语言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J].外语学刊,2016(1).

[2]郑梦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问题规约情况[J].世界民族,2008(5).

[3]范俊军.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11).

[4]李如龙,吴茗.论大语言教育[J].汉语学报,2008(4).

[5]王桂亮.基于语言生态伦理的“现代汉语”教学生态位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7(11).

[6]周流溪.语言生态学的宏观性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9(1).

[7]曹贤文,张璟玮.语言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再认识[J].语言文字应用,2020(1).

[8]马梦君.论英语全球化视野下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J].山西青年,2020(3).

[9]吴娟娟,唐军.英语全球化对语言生态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0).

【作者简介】周 佳(1983— ),女,广西北海人,研究生,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推荐访问:语言 英语 多样性

《英语全球化时代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