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现状和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02 11:04:48 浏览量:

杨华 李畅 陶宏利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在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培养及自律意识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可通过工科研究生的“三助一辅”工作提升办学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了充分挖掘“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本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为背景,分析和研究其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其办学能力。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三助一辅”;工科研究生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是指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由中、外教育机构合作,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教育活动,它以合作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并被广泛推广。“三助一辅”是指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学校规定应聘参加助研、助教、助管及学生辅导员工作,以此赚取劳动报酬,提高综合能力。为了充分挖掘“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课题组以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为背景,探讨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和研究其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其办学能力。

一、“三助一辅”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三助一辅”工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补充。从制度建设上来说,“三助一辅”工作制度改进了研究生管理制度上的短板,提升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三助一辅”工作对于高校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通过兼职能与教师有更多接触,积累工作经验,且补足了学校在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员空缺,能够在各个岗位上发挥实际作用。从人才培养层面来说,“三助一辅”工作可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綜合素质。“三助一辅”工作旨在综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引导研究生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在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上的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工作能力,这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2014年颁发的《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研、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突出“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坚持把助研作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助教对研究生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的有效作用,重视通过助管工作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锻炼,有力推进研究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可见,“三助一辅”工作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要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就需深入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基于问卷的形式,对中原工学院包含校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参与“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生进行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研一、研二和研三学生参与“三助一辅”工作所占比例分别为49.24%、46.21%和4.55%。其中58.33%的学生参与的是助管岗位,27.27%的学生参与的是兼职辅导员岗位。在目的性调查中,31.82%的学生是为了改善经济情况,41.67%的学生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还有25.76%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此外,工作内容也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中仍有29.55%的学生认为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吸引力。对于“三助一辅”工作对个人能力提升方面,87.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68.18%的学生肯定了自己在办公能力方面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字写作和组织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调研结果也暴露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乃至全校“三助一辅”工作在研究生培养对策、工作内容、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能力培养对策和意识不明确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三助一辅”概念形成较晚,对“三助一辅”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中原工学院为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较晚,所办专业均为工科专业,但目前并没有进行研究生招生,参加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生均来自学校其他工科专业。学校层面,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多侧重生活补贴及帮扶,而对其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导师层面,“三助一辅”工作主要针对非专业工作及常态化工作,导师重视程度不够且投入精力较少。尽管国家和高校都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三助一辅”工作,但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其能力培养作用,目前还不明确。

(二)研究生对工作内容缺乏深度理解,实际工作内容单一

工科研究生助研工作内容实际上只包括完成导师布置的相关课业任务,在“三助一辅”工作期间基本上不接触相关的科研任务,这就导致工科研究生在此期间容易造成思维僵化。再者,助教参与的常规工作,如批改作业、安排教室等,无法系统地培养其教学能力。助管主要负责整理、打印资料等工作,致使其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局限,难以提升其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一辅”中,研究生也很难通过所参与的表层工作来提高撰写论文、总结理论等方面的技能。

(三)工作制度及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管理难度大

完善的“三助一辅”工作制度,离不开长久的探索和总结。由于部分高校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其“三助一辅”工作名义上虽然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但在具体管理与考评上又呈现出多方管理、标准不一、权责不明、相互推脱等问题,造成统一的管理和评估机制难以建立,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提高效率、优化质量、提升价值,使“三助一辅”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目前亟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总结及改进策略

(一)借鉴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工作队伍素质

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工作队伍,在合作与交流中实现管理创新。首先,明确“三助一辅”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主体作用,把“三助一辅”工作贯穿在教师与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效联动,协同开展,有针对性地解决“三助一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多开展有质量、有特色、有内容、有趣味的团体活动,增加“三助一辅”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培养和锻炼参与“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生,形成学生受教育、教师有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细化过程管理

先由相关学院上报所需“三助一辅”人数(各部门应明确岗位选拔要求),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公布,由研究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三助一辅”岗位。工科研究生报名之后,经过笔试、面试确定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岗后教育及指导工作。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检查工作,充分考虑学院和学生的意见。研究生处应建立完备的考核制度,指导用人单位每月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参加“三助一辅”的研究生进行工作考核并将结果报送至研究生处,研究生处再依据考核结果确定“三助一辅”的酬劳。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将会大幅度调动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岗位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三)科学合理设岗,满足多方需求

“三助一辅”岗位应科学设置,满足岗位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要求。首先,学院对各部门岗位提前进行需求分析,结合各部门需求和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设置“三助一辅”工作岗位,使“三助一辅”岗位既能满足各单位的用人需求,又能提高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次,学校应增设“三助一辅”岗位数量,给予更多研究生实践锻炼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研究生参与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突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职能。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研究生体会到管理者的辛劳,有利于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学彬.“三助一辅”制度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作用及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0).

[2]卢毅,杨寒,李昱良,等.高校研究生助管与兼职辅导员工作发展与实践[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5).

[3]教育部:重视“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5(4).

[4]何珊.论“博雅教育”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以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为案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7).

[5]钱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汉字文化,2020(4).

[6]席振春,王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工作现状及优化措施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1).

[7]胡建华.浅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决策探索(下),2020(2).

[8]屈超.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优化实施探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144Y);2020年度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项目(编号:JG202005)

作者介绍:杨华(1979— ),女,中原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涉外旅游跨文化交流、高等教育研究、俄语語言文学、文化产业研究;李畅(1992— ),女,中原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对外俄语教学、高等教育管理;陶宏利(1994— ),男,中原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材料。

推荐访问:工科 浅谈 办学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现状和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