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诺江镇千佛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时间:2021-06-10 15:40:08 浏览量:

白彬谈 北平 郭振新 席凯

内容摘要:四川省通江县千佛岩摩崖造像现存63龛,是一处纯佛教造像点。造像规模较大,题材丰富,其中以释迦说法、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密檐式塔等最为突出,且初、盛唐纪年题记较多。结合题记和造像题材推断,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第38龛所造仿木构密檐式塔,保存较好且年代基本明确,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塔极为重要的材料。

关键词:千佛岩;摩崖造像;唐代;仿木构密檐式塔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0)06-0067-11

Abstract:
The Qianfoyan cliff carvings in Nuojiang Township, Tongji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s are an ancient Buddhist historical site with 63 extant niches. The cliff carvings at Qianfoyan are remarkable in both scale and contents, the preaching scene of Sakyamuni, Amitabha with fifty-two bodhisattvas, statu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and multi-eaved pagodas are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Besides niches and cliff carvings, there are also many inscriptions throughout the site from the Early and High Tang period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inscriptions and carving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onstruction at Qianfoyan started in the Tang dynasty during the Longshuo era of Emperor Gaozong, and ended in the Kaiyuan era. In addition, the good condition and reliably calculated dat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eaved pagoda in niche 38 make this a highly significant artifact for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 and pagodas of the Tang dynasty.

Keywords:
Qianfoyan; cliff carvings; Tang dynasty; multi-eaved pagoda

一 造像点概况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千佛村三组卧龙山南侧及西南侧崖面上(图1)。现存造像63龛、碑3通、题记8处及禅窟1座。造像风化残损较甚,残存后代妆彩。造像点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侧崖壁呈东西向,共34龛,可分3层,上层自左向右为第17—15、8龛{1},中层自左向右为第42、41、38、34-1{2}、34、31、30、25—23、50-1、50龛,下层自左向右为第39、40、37、36、36-1、35、33、32、28、29、29-1、27、26、22、54—51龛。崖壁上部有两道横向凹槽,贯穿整个崖壁,崖壁遍布榫孔。西南侧崖壁呈东南—西北向,共29龛,主要分两层,上层自左向右为第7、5、4、4-1、3、2、禅窟、1-4、1、1-3龛,下层自左向右为第6、14—12、12-1、11—9龛。第6龛左侧自上而下为第46—49龛,第6龛右侧为第6-1龛,第6龛下方窟龕可分两排,自上而下第一排为第43、21—19龛,第二排为第45、44、18龛(图2)。崖壁西南面造像风化残损较严重,崖壁顶部有一横向凹槽,贯穿整个崖壁。崖壁南面有清末民初搭建的穿斗式双重檐建筑物,崖壁西南侧有现代搭建的建筑物。陈明达[1]、陶鸣宽[2]、李巳生[3]、刘长久[4]等先生先后撰文,对造像点部分龛像略有介绍,绝大多数龛窟迄今未见完整披露。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通江县文物局对千佛岩摩崖造像进行了系统编号,共编54龛。2015年7—8月及2019年7—8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与通江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对千佛岩摩崖造像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在不改动原编号的基础上新增9龛,分别为第1-3、1-4、4-1、6-1、12-1、29-1、34-1、36-1和50-1龛。兹将代表性龛像简报如下。

二 代表性龛像

第2龛

位于崖壁西南面上层西侧第3龛右侧、第12龛上方。外方内圆拱形龛,内外龛之间有高9厘米的台阶。外龛顶部脱落,右壁中部不存,宽150厘米、高160厘米、深85厘米。内龛宽100厘米、高145厘米、深60厘米,龛向197度。龛内造像风化残损严重(图3)。

内龛环三壁起高25厘米的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头部、上身及左腿残,着袈裟,衣摆覆座,左手似抚左膝,右手举于肩前。像高45厘米,座高25厘米。

二弟子立于坛上,全身被凿,仅存轮廓。左侧一身高61厘米,双手似托一物置于胸前;右侧一身高57厘米,双手似置于胸前。

二菩萨立于坛上,下着长裙,裙腰外翻。帔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一道,绕双臂后垂于体侧。左侧一身唯腰部以下保存较好,残高69厘米,璎珞自腹部下垂于双腿间,左手似上举,右手垂于体侧,腰右扭;右侧一身头及双手残,高69厘米,束髻,戴宝冠,缯带垂于肩侧,颈部二道蚕纹,戴项圈,璎珞自项圈两侧下垂,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下垂及膝,折向身后,于胸部左右两侧各分出一道下垂于膝前,呈U形;斜披络腋。左手提瓶垂于体侧,右手上举于肩侧。

内龛左右壁近龛口外侧各有一力士,立于山形台座上,上身赤裸,肌肉隆起,下着战裙。左側像仅存轮廓,左手似屈肘置于身体左侧,右手不识,腰左扭。力士残高60厘米,座高16厘米。右侧像头、双手残,飘带绕双臂穿腰带后飘于身侧,左手叉腰,右手似上举,腰右扭。力士残高54厘米,座高17厘米。

二力士台座前均有一兽。左侧兽仅存下半身,四肢似伏地;右侧兽头残,前肢立地,后肢蹲坐,尾部上翘,余皆不识。

内龛左壁外侧上部有一则题记,现存3行,楷书,全文为:

大唐乾封元年四月八日/广纳县马明府为夫人□/氏敬造

第6龛

位于崖壁西南面左侧中部碑2左侧、第46龛右侧。单层方形龛,龛左壁上部残,右壁上部不存,被第6-1龛打破。龛宽181厘米、高210厘米、深64厘米,龛向216度。造像风化残损严重,龛内壁面及造像残存妆彩(图4)。

龛内正壁造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头部、双手残损,双重尖桃形头光,外缘饰火焰纹,有肉髻;着通肩袈裟,身前衣纹呈U形,衣摆下垂覆座;跣足,双手置于胸前。像高85厘米,座高17厘米。

二菩萨立于圆形台座上,头部及双手均残。束髻,戴宝冠,发辫垂肩,颈部三道蚕纹,戴项圈;璎珞自项圈两侧下垂,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下垂及膝,折向身后,相交处有一圆形装饰,于胸部左右两侧各分出一道,下垂于膝前,呈U形;着天衣,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帔巾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一道,绕双臂后垂于身侧,跣足;左侧像高74厘米,座高10厘米;左手上举于身前,右手置于腹前,腰右扭。右侧像高75厘米,座高10厘米;左手置于腹前,右手上举于身前,腰左扭。

内龛满壁造听法菩萨像,脚下均有莲台承托,莲台下有莲茎。像均高约24厘米,座均高约6厘米。最上排横向贯穿整个龛面,共13身,风化残损不可识。左侧共5排,由上至下第1排共4身,左起第1、2身盘坐,斜披络腋,腰束带。第1身左手置于头侧,右手抚右膝;第2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3身游戏坐,束髻,腰束带,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于身前;第4身游戏座,束髻,双手似置于腹前。第2至5排每排共3身。第2排左起第1身游戏坐,双手置于腹前;第2身盘坐,束髻,发辫垂肩,左手上举于身前,右手抚右膝;第3身侧向右侧,其余皆不识。第3排左起第1身盘坐,发辫垂肩,左手上举于身侧,手中持椭圆形物,右手抚右膝,头微左倾;第2身盘坐,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抚右膝;第3身游戏坐,束髻,头左倾,双手置于腹前。第4排左起第1身盘坐,发辫垂肩,左手于腹前持椭圆形物,右手上举于胸前,头微左倾;第2身盘坐,双手似置于腹前;第3身游戏坐,左手上举于胸前,右手抚右足。第5排左起第1身残不可识;第2身游戏坐,身子右倾,双手似置于腰侧;第3身腿部残,束髻,双手似置于身前。

右侧共5排。第1排共4身,左起第1身游戏坐,左手抚左膝,右手抚右腿;第2身游戏坐;第3、4身残不可识。第2至5排每排共3身,第2排第1身似游戏坐,头左倾,双手于腹前捧圆形物;第2身盘坐,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于身侧,双脚掌心相对;第3身盘坐,戴项圈,斜披络腋,下着裙,腰束带,双手置于胸前,双脚掌心相对。第3排第1身游戏坐,双手于腹前持圆形物;第2、3身盘坐,戴项圈,斜披络腋,下着裙,腰束带,双脚掌心相对;第2身双手抚双膝;第3身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置于身侧。第4排第1身游戏坐,戴项圈,项圈下有垂饰,斜披络腋,左手抚左膝;第2身盘坐,双手置于身前;第3身游戏坐,戴项圈,项圈前有垂饰,斜披络腋,双手于腹前持一圆形物。第5排第1身残不可识;第2身坐姿不明,斜披络腋,身左倾,双手似抚膝;第3身结跏趺坐,束髻,发辫垂肩,戴项圈,斜披络腋,双手置于腹前。

龛底呈山形。山形中央有跪像,面向龛外,尖桃形头光,双手似置于腰侧。前部有圆形香炉,香炉左右侧各有兽,后腿蹲坐,尾部上翘。左侧一身仅存后半身;右侧一身前腿撑地。

龛左壁浅浮雕礼佛图(图5)。画面自上而下可分3组,最上1组,有2身立像,均高26厘米。光头,着袈裟,双手笼袖置于身前。中间1组有4排像,像均高28厘米。自上而下:第1排有4身像,仅露出头部,束髻。第2排有8身像,露出半身,束髻,着交领衣。第3排有8身像,从左至右第1—5身仅露出半身,束髻,戴冠,着圆领长袍;第6—8身为光头,着交领袈裟,双手置于身前。第4排有5身像,左起第1身束髻;第2—5身束双丫形髻,着圆领长袍,腰束带,足穿鞋,双手笼袖置于身前。下部1组造像左上角有题记框,宽12厘米、高17厘米,字迹不存。从左至右共有6排造像,均高约27厘米。左起第1、2排各有4身,束髻,上着窄袖衣,下着长裙,胸部系带,双手置于身前。第3、4排各3身,束髻,戴幞头,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第5、6排各2身,束髻,戴幞头,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第6排左侧1身双手持长茎莲花。碑2

位于崖壁西南面下层中部第14龛右侧(图6)。碑方形,有碑额、碑身两部分,被第14龛打破。碑额呈横长方形,宽133厘米、高12厘米。阳刻半篆半隶体文字,残存12行,全文为:

阿弥陀/龛大唐/龙朔三/季岁次/癸亥元/月辛亥/朔建麟/德二季/岁次乙/丑二月/庚辰□/观音……

碑身呈长方形,残损严重,宽114厘米、高74厘米。阴刻楷书,文字残不可识。

第22龛

位于崖壁南面下层第54龛左侧、第26龛右侧。单层方形龛,龛底起高16厘米的台基。龛顶残,龛底下方分布榫孔。龛右壁上部被第53龛打破。龛宽126厘米、高191厘米、深130厘米,龛向168度。龛内造像及壁面残存妆彩(图7)。

龛内正壁造二菩萨,均立于圆形覆莲台座上,全身被凿。菩萨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束髻,戴宝冠,发辫覆肩,缯带垂于肩后;下着长裙,腰束带,帔巾自两肩下垂,于腹前横过一道,绕双臂后垂于体侧;跣足。左侧像高150厘米,座高6厘米。颈部二道蚕纹,右腰处可见上身斜向衣纹;左手屈肘置于肩侧,右手握帔巾垂于体侧,腰左扭。右侧像高149厘米,座高7厘米,颈部残存一道蚕纹,左手握帔巾垂于体侧,右手似上举于肩前;腰左扭。

左右壁中部各开竖长方形龛,左侧龛无右壁,宽62厘米、高99厘米、深12厘米。右侧龛无左壁,龛顶不存,宽68厘米、残高97厘米、深12厘米。龛内均造力士,立于高30厘米的台基上;头部及双手残,全身被凿;束髻,颈部青筋暴露;下着战裙,腰束带,飘带自头后垂下,绕双臂穿腰带后垂于体侧;跣足。左侧像高98厘米,左手握拳上举于头侧,右手握飘带垂于体侧,腰左扭。右侧像高97厘米,左手握飘带垂于体侧,右手握拳上举于头侧,腰右扭。

左右壁下部近龛口处各开横长方形浅龛,内造供养人立像。左壁龛顶及右壁上部残,龛宽46厘米、高27厘米、深2厘米。龛内4身供养人,残损严重。由内至外第1—3身,戴冠,着长袍,腰束带,足着鞋,上身前倾侧向龛内而立:第1身高26厘米,左手屈肘,右手置于身前,手中托一竖长形物,残不可识;第2、3身,双手置于胸前。第2身高23厘米;第3身高21厘米;第4身高18厘米,着裤,足着鞋。双手置于胸前,上身前倾,似面向龛外。右壁龛左上角残,龛宽51厘米、高29厘米、深3厘米。龛内4身供养人像,风化较严重,均束髻,着圆领窄袖长袍,着鞋。由内至外第1身高26厘米,左手置于身体左侧,手中托短柄状物,右手置于胸前。第2—4身,双手均于胸前合十。第2身高25厘米,第3身高22厘米,第4身高21厘米。

二菩萨之间壁面中部有一则题记,仅存1行:

……郢州刺史吕公……

龛左壁上部有一则题记,题记残存壁面宽19厘米、高25厘米。现存文字5行,楷书,文为:

父母及□四大九□唯 /愿平安发心造观/音菩萨□□龛□/身并得□世□□/……

第25龛

位于崖面南面中层西侧第24龛左侧、第30龛右侧。单层方形龛,宽202厘米、残高202厘米、深26厘米,龛向165度。龛顶外侧及左壁脱落,右壁中部不存。正壁及龛顶外侧有竖长方形榫孔。造像风化严重(图8)。

龛内正壁中央开圆拱形浅龛,尖桃形龛楣,宽40厘米、高45厘米、深7厘米。正壁造一佛二菩萨。

佛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覆莲台上,有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台座下部有一圆台,圆台前中央有低臺,台上置宝珠。

二菩萨立于圆形束腰台座上,束髻,缯带垂于肩侧,下着长裙,腰束带,帔帛垂于体侧,跣足。左侧像头及双手残,像高29厘米,座高3厘米。菩萨双手似于胸前合十,腰左扭,左腿微屈膝;右侧像高31厘米,座高2厘米。菩萨左手垂于体侧,右手上举于肩侧,腰右扭,左腿微屈膝。

二狮子立于龛口,前肢撑地,后肢蹲坐,尾部上翘,相向而视。

龛内正壁除中央小龛外,其余壁面均造千佛。现存25排,从下至上第11—17排分置于小龛左右。龛右壁中下部亦残存10排千佛,每排2身,均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有肉髻,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像高5厘米,座高2厘米。

第35龛

位于崖壁南面下层中部,第33龛左上方,第38龛右侧。外方内圆拱形龛,内龛有尖桃形素面龛楣。外龛宽143、高172、深53厘米,内龛宽113厘米、高125厘米、深56厘米。龛向162度。外龛底部右侧略残,周围分布有榫孔。龛内造像均有残损,残存妆彩(图9)。

内龛环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佛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头部、双手、双腿及台座残。佛像高65厘米,座高49厘米。佛具内圆外尖桃形头光,从内至外装饰莲瓣及连弧纹;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衣襟系于左肩;左手置于左腿上,右手残不可识。台座上部分两层,上窄下宽,前方中部有二凸出物,左右转角处亦各有一凸出物,残不可识。台座束腰处前方、左右转角处及左右侧各有一长条形凸起。台座下部前方两侧及左右转角处各雕一兽头,前方左侧及左转角处兽头残,左右侧兽头嘴张开,口中吐出莲茎。

二弟子立于方形台座上,面部及双手残。像均高64厘米,座高5厘米。弟子具双层圆形头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着长裙,跣足。左侧像右腿上部残,双足及台座风化,颈部青筋暴露,双手于胸前合十,身形较右侧一身清瘦;右侧像双手置于腹前,手中似托物,残不可识。台座均有主尊台座下部左右侧兽头口中所吐莲茎承托。

二菩萨立于圆形仰莲台座上,头部均残,具内圆外尖桃形头光,束髻,发辫垂肩;戴项圈,中间有条形垂饰,璎珞自项圈两侧下垂,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下垂及膝,折向身后,相交处饰一圆形物;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腰束带;帔巾自两肩垂下,于腹前横过一道,绕双臂后垂于体侧,跣足。左侧像左手残,像高69厘米,座高15厘米;左手上举于肩前,右手握帔巾垂于体侧。右侧像左肩及双手残,像高67厘米,座高22厘米;颈部二道蚕纹,左手握帔巾垂于体侧,右手上举置于肩侧,腰右扭。菩萨台座下各有一瓶,敞口卷沿,束颈鼓腹,瓶口伸出莲茎,承托菩萨台座。右侧瓶口左右另又伸出长茎莲叶。

二天王位于内龛龛口处,脚踩小鬼,头部、面部及双手均残;上着铠甲,下着战裙,腰束带,裙腰外翻,飘带于腿前横过一道,穿过腰带后垂于体侧,足着靴。左侧天王高69厘米,座高9厘米。天王双手持剑斜倚于胸前,腰右扭,双足踩于小鬼背部。小鬼头及双足残,高11厘米;四肢趴跪于地,上身赤裸,下着短裤,腰束带。右侧天王双足残,像残高70厘米,座高9厘米。天王右手似叉于腰侧,双足踏于小鬼双肩上。小鬼头及双足残,高28厘米。天王似游戏坐,上身赤裸,下着短裙,腰束带,跣足;左手立于左腿上,右手置于头部右侧。

左右壁近龛口处外侧各有一力士,均立于山形台座上,头、面部及双手残;上身赤裸,肌肉隆起;下着战裙,腰束带,裙腰外翻,飘带绕双臂穿过腰带后垂于体侧,跣足。左侧像残高74厘米,座高19厘米。天王左手握拳上举于头侧,右手垂于体侧,腰左扭;右侧天王上半身残,残高76厘米,座高20厘米。天王左手垂于体侧,右手上举于头侧,腰右扭。

第35-1龛

位于第35龛外龛左壁上部。圆拱形浅龛,宽40厘米、高48厘米、深6厘米,龛向250度。龛顶略残,造像风化残损严重,残留妆彩(图10)。

龛内造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头、双手及双腿残。像高28厘米,座高13厘米。佛具尖桃形头光,肉髻;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覆座。左手置于胸前,右手似置于腹前。台座下部有三层叠涩方台。

二菩萨似立于方形台座上,风化残损严重;尖桃形头光,束髻。左侧像高25厘米,座高4厘米;下身着裙,其余皆不识。右侧像高27厘米,座高4厘米,左肩可见帔巾覆肩,右腿侧可见帔巾垂下,跣足。双手似置于身前。二菩萨台座有自佛像台座下部伸出的莲茎承托。

第35-2龛

位于第35龛外龛右壁中下部。方形浅龛,宽28厘米、高64厘米、深7厘米,龛向66度。造像风化残损严重,残留妆彩。龛内中央造一菩萨,立于方形台座上,头、双手及双腿残。像高53厘米,座高6厘米。菩萨具内圆外尖桃形头光,束髻,发辫覆肩;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裙腰外翻;帔巾自两肩下垂,于腹前、膝前各横过一道,绕双臂后垂于体侧;跣足。左手垂于体侧,右手上举置于肩侧,腰右扭。台座前方中央饰同心圆物,两侧饰覆莲瓣。

外龛左壁中部有一則题记,共6行文字,楷书,文为:

维开元七年六月七日弟子/王珣发心敬造释迦牟尼/佛壹身大世智菩萨观/世音菩萨各壹身诸佛/证明愿一切众生长宁授/福志□供养

第38龛

位于崖壁南面左侧中层第34、35龛左侧并第40、41龛右侧。龛形上窄下宽,龛顶呈尖拱形。龛四壁均有残损,左壁中部不存,周围分布较多榫孔。龛宽206厘米、高400厘米、深100厘米,龛向160度。塔及造像残损,残存妆彩(图11)。

龛内正壁造七级密檐式塔,高390厘米。塔有塔座、塔身及塔顶。塔座为两层方形叠涩,右部外侧有残损。塔身七级,檐角外侧皆残缺,塔身有收分。

第一级塔身正面三开间,明间较阔,可见圆形瓦垄及圆椽;四立柱,柱头均一斗三升斗拱,中央一间补间有蜀柱,柱头上有一斗二升斗拱。立柱上端有双层阑额,阑额下部每间各有一人字拱,拱上有方斗。左右两次间,上部装饰直棱窗,直棱窗下部方格前有立柱,柱有收分,柱头上有斗拱。明间开尖桃形小龛,龛楣饰卷草纹。龛内造一主尊四立侍,风化残损严重,仅存轮廓。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有肉髻,双手置于腹前。台座上层覆帷幔,束腰处为两层方形叠涩,台座下层为双层方形叠涩台。主尊左右侧各有一身立像,光头,应为弟子像,右侧一身腿部残。弟子像外侧各有一身立像,均束髻,左侧一身腿上部残损,右侧一身胸前衣纹呈U形。第一级塔身侧面,外侧立柱上部有转角铺作,内侧立柱有栌斗,补间有蜀柱,蜀柱上有方斗,阑额下部有人字拱,拱上有方斗,最下部中间有立柱,柱有收分,柱头上有方斗。

第二级塔身正面有三开间,明间较阔,可见圆形瓦垄及圆椽,四立柱,柱头均有一斗三升斗拱。中央一间,补间有人字拱,人字拱上部有一斗二升斗拱。立柱上端有双层阑额,阑额下部两次间各有一人字拱,拱上有方斗。左右两次间,上部装饰直棱窗,直棱窗下部方格前有一立柱,柱有收分,柱头上有斗拱。中央一间,阑额下方中间立两柱,柱头有收分,其上有方斗,两立柱间开一尖拱形小龛。龛内造一佛二弟子,风化残损严重,仅存轮廓。中央佛像结跏趺坐,有肉髻,着通肩袈裟,双手置于双膝上。两侧弟子光头,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二级塔身左右侧外侧立柱上部有转角铺作,内侧立柱上有栌斗,双层阑额,下层阑额不见人字拱承斗,左右侧塔身各有一兽,头部上扬,尖耳,身有双翅,面向龛外,呈奔腾状。

第三级塔身正面有三开间,明间较阔,双层阑额,明间第二层阑额下有二立柱,补间铺作蜀柱,两立柱间开拱形小龛,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仅存轮廓。佛结跏趺坐,似有肉髻,二弟子立于主尊两侧,光头。左右两次间有直棱窗。塔身左侧可见双层方椽,二立柱上有栌斗。中部造像一身,结跏趺坐,上身赤裸,肌肉隆起;下身似着裤,腰束带,飘带自头后下垂,绕双臂后飘于身侧;双手置于胸前。右侧塔檐残损,造像一身,游戏坐,风化残损严重,仅存轮廓;似束髻,飘带自头后下垂,绕双臂后飘于身侧;左手垂于身侧,右手横置于胸前,左腿盘坐,右腿竖立。

第四层塔身正面三开间,明间较阔,不见阑额。明间中央有方孔,深约37厘米,深入塔后壁面,方孔两侧各有一身立像,似为力士,仅存轮廓。左侧一身可见头后有一圈飘带。右侧一身束髻,下着裙,飘带自头后下垂,绕双臂后飘于身侧;左手垂于身前,右手上举于头侧,腰左扭。塔身左侧,左上角残损,檐下二层方椽,造一像,结跏趺坐于圆形台座上,仅存轮廓;像后可见双层飘带,双手似执乐器吹奏状,面向右侧。塔身右侧檐面损毁,檐下有圆椽。檐下造一坐像,结跏趺坐,似束髻,腹部外露,下着裙,腰束带。双手置于腹前,身后有双层飘带。

第五层塔身正面三开间,明间较阔,明间阑额下另有二立柱,柱内开拱形小龛。龛内有一坐像,结跏趺坐,双手置于腹前。两次间补间有蜀柱,其下有直棱窗。塔身左侧风化残损不识。塔身右侧檐下有方椽,补间有数组,阑额下另有二立柱。

第六层塔身正面风化残损严重,三开间,明间较阔,开拱形小龛。龛内有一坐像,结跏趺坐,双手置于腹前。龛左右两侧残损严重,原似有造像。两次间有直棱窗。塔身左侧风化残损严重,不识。塔身右侧檐下有方椽,无造像。

第七层塔身正面三开间,明间较阔,中央开拱形小龛,龛内有一坐像,结跏趺坐,双手置于腹前。左右面不识。

塔顶三层,下层有四层莲瓣,中层残不识,上层有塔刹。

龛左右壁下部各造一力士,立于方形台座上,右侧力士头部、双手残,束髻,颈部青筋暴起,上身赤裸,全身肌肉隆起;下着战裙,腰束带,裙腰外翻,跣足。左侧力士左腿残,飘带自头后垂下,于腹前和腿前各横过一道,绕双臂穿腰带后飘于身侧;左手下垂于体侧,右手握拳上举于头侧,腰右扭。右腿后部有山形方台。像高104厘米,座高40厘米。右侧力士右腿残,飘带自头后垂下,绕双臂穿腰带后飘于身侧;左手上举于头侧,右手下垂于身侧,腰左扭。像高110厘米,座高37厘米。二力士头上部各雕一龙头,嘴张开,面向龛外。

第38-1龛

位于第38龛塔身左侧。竖长方形小龛,宽22厘米、高60厘米、深10厘米,龛向160度。龛内造像一身,立于圆形仰覆莲台座上,头部、足部及台座前部残,残留妆彩。像高41厘米,座高8厘米。像具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内层饰莲瓣纹,外层饰火焰纹,着通肩袈裟,下裹长裙,跣足;左手持莲蕾置于头左侧,右手置于身体右侧。

第38-2龛

位于第38龛塔身右侧。竖长方形小龛,宽22厘米、高60厘米、深9厘米,龛向160度。龛内造像一身,立于圆形仰覆莲台座上,头部残,残存妆彩。像高42厘米,座高8厘米。造像有肉髻,内着圆领衣,外着通肩袈裟,身前衣纹呈U形,跣足;双手下垂,略向身体两侧张开各执一物,为数个并列下垂的条状物。

第38-3龛

位于第38龛右壁龙头上部。方形龛,无右壁,龛宽38厘米、高30厘米、深9厘米,龛向96度。龛内一兽像头部及身体残,高9厘米。兽像前腿直立,后腿蹲坐,尾部上翘,朝向右侧。

第50龛

位于崖壁南面中层西侧第46龛左侧、第23龛右侧。外方内圆拱形龛,内龛有尖桃形素面龛楣。外龛左右壁外侧残,右壁下部不存。外龛宽92厘米、高136厘米、深65厘米。内龛宽80厘米、高90厘米、深26厘米,龕向170度。造像风化残损较严重,残存妆彩(图12)。

内龛环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莲座上,头及双手残。像高50厘米,座高30厘米。佛具尖桃形头光,馒头状肉髻,双耳硕大,颈部有三道蚕纹;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摆覆座;左手抚左膝,右手似置于胸前。莲座束腰处呈圆球形凸起,前部造二壸门。

二弟子立于圆形台座上,头部及双手残。圆形头光,着袈裟,下着长裙,跣足。左侧弟子高46厘米,座高7厘米;左手置于腹前,右手似垂于体侧;右侧弟子高46厘米,座高6厘米。双手置于胸前。

二菩萨立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台座上,头部均残。菩萨具尖桃形头光,璎珞自项圈两侧垂下,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下垂至膝,折向身后,相交处饰圆形物;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帔巾自两肩垂下,于身前横过二道,绕双臂后垂于体侧;跣足。左侧菩萨左手残,高54厘米,右臂戴臂钏及腕钏;左手上举置于胸前,右手提帔巾垂于体侧;右腿微屈膝,腰左扭。座高4厘米。右侧菩萨高55厘米,缯带垂于肩侧,戴项圈,左臂戴臂钏及腕钏;左手似提一物垂于体侧,残不可识,右手上举于肩前;左腿微屈膝,腰右扭。座高4厘米。

外龛右壁上部有一则题记,仅存文字2行,楷书,文为:

大唐神龙元年/……日……

三 年代及价值

千佛岩摩崖造像题材众多,可辨识的有释迦说法图、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观音、二佛并坐等,此外还有天王、力士、飞天、供养人、天龙八部、瑞兽等伴像。造像组合丰富,如一佛一菩萨、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及天龙八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天龙八部、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天龙八部、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一菩萨二弟子、单尊菩萨、二菩萨等,为我们研究川渝地区唐代的佛教造像组合、源流及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菩萨造像在千佛岩尤为突出,组合多样,占比较高。

据《蜀中名胜记》记载,通江“西十里,有古佛龛。唐人题咏,风雨剥蚀,唯一碑粗可识,乃龙朔中壁州参军蔡洪雅创。又一碑,乃阿弥陀佛龛也”[5]。结合造像题记及风格,笔者认为通江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现对以上代表性窟龛年代作一初步判断,并就相关问题略作阐释。

第6龛位于千佛岩西南面较好的位置,结合题记可知其开凿时间早于第2龛。第22、25、35、38龛位于千佛岩南面较好的位置,崖面平整,高度相近,龛形较大,排列整齐,表明造像开凿前经过系统规划,开凿时间应当接近。第50龛龛形较小,布局拥挤,打破第50-1龛,开凿时间当晚于第22、25、35、38、50-1龛。

第2、35、50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外龛敞口平顶,内龛有尖桃形素面龛楣,弧壁圜顶,平面呈宽U形或马蹄形。此类龛形常见于初、盛唐时期的川北地区,如广元黄泽寺第51[6]、56龛[6]104,巴中南龛第21[7]、27龛[7]49,西龛第10龛(开元三年)[7]260,水宁寺第10[7]427、11龛[7]428等。第2龛内龛左壁外侧有一则造像记,表明其开凿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第35龛外龛左壁有唐玄宗开元七年(719)王珣造释迦牟尼、观音及大势至的造像记,第35龛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第35-1龛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造像记位于第35-1龛正下方,且与第35-1龛造像内容相符,应属于第35-1龛的造像记。此外,第35-1龛打破了第35龛的外龛左壁,因此第35龛开凿时间要早于第35-1龛。结合造像特征、崖面布局及打破关系等,笔者认为第35龛开凿于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初。第50龛有一则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题记,龛形较小,题记位于外龛右壁中上部位置,结合龛形与造像特征考虑,笔者认为其属于第50龛的造像记,因此开凿于公元705年。

第6龛造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碑2所指“阿弥陀龛”即第6龛,开凿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分布于整个四川地区,但川北地区处于西方净土变流变过程中较早的环节,年代多早于川渝其他地区,如巴中南龛第33龛[7]54、梓潼卧龙山千佛岩第1龛(贞观八年)[8]、绵阳碧水寺第19龛[8]8-17等。此外碑2还提到唐高宗麟德二年(665)的造像活动,今虽已无法确定“□观音”为哪一龛,但毋庸置疑的是,千佛岩崖壁西南面在这一时期开龛造像较为密集。

第22龛为单层方形龛,敞口平顶,龛底有台基,平面成竖长方形;这种龛形在川北的广元、巴中分布较为广泛。造像记表明龛内为两身观音菩萨。观音信仰在我国极其广泛,巴中地区亦非常流行此两身观音像,与盛唐时期的南龛第30龛[7]52、第52龛[7]78等类似。结合造像特征及崖面布局,笔者认为第22龛开凿于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初。

第25龛造千佛。千佛题材在四川各地均有发现,川北地区千佛与四川其他地区相比,年代较早,龛较浅,多环三壁造像,千佛小而密,一像一龛,排列整齐,与巴中南龛第12龛[7]21、西龛龙日寺第61龛[7]300、恩阳千佛岩第3龛[7]463、绵阳青义千佛崖第6龛[8]179等类似,年代多为初、盛唐时期。结合此处造像特征及崖壁布局,笔者认为第25龛与第22龛的开凿年代接近,为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初。

第38龛为仿木构密檐式塔。密檐式塔主要流行于唐高宗以后。塔内造像龛尖桃形龛楣、弧壁圜顶、平面呈宽U形,与第35龛类似。结合崖面布局与龛像特征,笔者认为第38龛应开凿于7世纪末至8世纪初。陈明达先生指出,“下层檐人字形斗拱和直斗重叠使用,除了西安大雁塔门楣石上的线刻画外,是仅有的例证”[1]。川渝地区石窟中,仿木构密檐式塔很少发现。密檐式塔在中晚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中较为常见,四川现存地面上的密檐式塔年代较晚,多为两宋时期,如简阳圣德寺塔[9]、彭州云居院白塔[10]等。第38龛仿木构密檐式塔保存相对完好,且年代较早,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塔的重要材料。

总体而言,千佛岩摩崖造像主要开凿于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初,其中西南面龛像年代较早,多开凿于唐高宗时期,南面龛像相对较晚,窟龛分布多经系统规划,造像时间较为集中,主要开凿于武则天及唐玄宗开元初期,均处于唐代石窟艺术最为繁荣的阶段。巴中地区7世纪晚期至8世纪初的造像不多,千佛岩的相关造像填补了该区域造像序列的部分空白。若干题记为我们判断造像的年代、风格提供了准确的标尺,其中唐高宗龙朔、麟德、乾封及唐中宗神龙年间的题记尤为重要,因年号使用较短,以往少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千佛岩部分窟龛仍遗留初唐时期的造像风格,为我们研究初唐造像艺术向盛唐演变提供了极佳的观察视角。

调查:邓宏亚、罗洪彬、谈北平、魏新柳、刘志强、郭振新、白彬

繪图:王昱峰、李发金

摄影:罗洪斌、邓宏亚

拓片:刘志强

执笔:白彬、谈北平、郭振新、席凯

参考文献:

[1]陈明达.四川巴中、通江两县石窟介绍[J].文物,1955(2):102.

[2]陶鸣宽.通江县的摩岩造像[J].文物,1957(11).

[3]李巳生.一佛五十菩萨和菩萨装佛[J].敦煌研究,1991(2).

[4]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9,40.

[5]曹学佺.蜀中名胜记[M].刘知渐,校.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378.

[6]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等.广元石窟内容总录:黄泽寺卷[M].成都:巴蜀书社,2008:94.

[7]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巴中石窟内容总录[M]. 成都:巴蜀书社,2006:35.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文物局.绵阳龛窟——四川绵阳古代造像调查研究报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16-134.

[9]袁守新,攀增松.简阳圣德寺塔[M].四川文物,2006(6).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22.

猜你喜欢 唐代 唐代佛香流通研究文学教育(2017年12期)2017-10-30基于王建《宫词》的唐代宫廷音乐分析艺术研究(2017年3期)2017-09-13驻马店市博物馆珍藏的唐代白陶俑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6期)2017-07-03试论唐代幽燕诗文的内涵及其成因文教资料(2017年4期)2017-04-21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16年19期)2016-07-29唐代军赏制度的功能浅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4期)2015-12-10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黑龙江史志(2014年3期)2014-11-24李益边塞诗中胡乐器与月意象的关系文学教育(2014年6期)2014-07-15浅析多元文化形态下的唐代工笔人物画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2期)2009-07-03敦煌文献所见唐代轻税州敦煌研究(2004年4期)2004-09-28

推荐访问:通江 摩崖 造像

《四川通江诺江镇千佛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