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抗战纪念馆”讲解词

时间:2020-06-28 16:40:36 浏览量:

 “**仓库抗战纪念馆”讲解词

 (20**.8.11)

 前言

 展厅刚进门处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下午好!

 欢迎穿越历史之门,参观**仓库抗战纪念馆!这是一座为展示“八百壮士”抗战事迹,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而建成的纪念馆。

  序厅

 习近平讲话文字前

 进入序厅右侧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举手示意),“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这是迄今为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八百壮士”的最新褒奖!

 “遗书明志”雕塑前

 序厅正中央是,大型艺术展项“遗书明志”,当时八百壮士都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给家人留下的遗书家信,正中央展示的是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儿的遗书,信中提到“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其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令人动人。

  前言处

 整个纪念馆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部分,充分利用各种展示手段再现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1营420余官兵,由中校团附谢晋元率领,从10月26日至31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四昼夜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第一展厅“血鏖淞沪”

 第一展厅导语前

 接下来进入的是纪念馆的第一展厅“血鏖淞沪”,反映的是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底,75万爱国官兵前赴后继,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拉开了大规模对日作战的序幕,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图文版面)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北京宛平城,中国奋起反抗,“七七事变”爆发(手指照片)。当时的《申报》、《中央日报》、《字林西报》等中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图文版面)1937年8月9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前往南京出席国防会议,参与商议抗战军事决策。随后,将陕北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这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序列表。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会上通过了《抗日救亡十大纲领》。而早在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国民政府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予以发表,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大型艺术字)这里是“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的全文,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就为全面抗日不懈努力,1935年发布《八一宣言》、1936年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同年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

 关头,中共中央不断推进国共合作,努力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而另一边展陈的是7月17日的庐山会议讲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现在走在一个不规则的走道上,头顶黑云压城,两边大厦将倾,寓意着当时国难当头。

  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大都市,既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门户,“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上海的野心昭然若揭,(这里的照片反应的是当时上海的繁华景象)。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等人强行闯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机场卫兵被迫还击。“虹桥机场事件”成为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导火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军强行冲入虹桥机场时驾驶的军车、中日双方会同查勘“虹桥机场事件”现场的照片。

  中国军队则紧急集结,赶赴前线,上海之战一触即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的第一枪在八字桥响起(照片)。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中,中国军队75万精锐共赴国难,全世界亲眼见证了中国军民救亡图存的钢铁意志。

  (照片)这是中国军队在虹口闸北一带修筑工事的照片,而这里展示的是中国军人用鲜血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其中的这一张是著名的“环形阵地”,四面都是敌人,而中国军人只能用死难战友的尸体填充阵地继续战斗,场面非常的惨烈。

  这里是一个大型电子沙盘,直观展示了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的战斗情况。其中“八一四”空战大捷为中国历史上首次空战胜利。请大家观看。

  知识链接:苏州河南面是公共租界,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在宝山、杨浦、虹口、闸北、浦东、金山等地。日军当时航空母舰也参与作战,以及上千架飞机,坦克装甲车等投入,军事实力优势非常明显。中国军队刚组建的空军也参与了战斗,全国各地的部队纷纷来沪参战,但是终因武器差距巨大等原因,最后撤出上海。从8月13日到11月底结束,淞沪抗战历时三个多月。淞沪抗战尽管中国军队付出了30多万伤亡的惨重代价,但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为全面持久抗战赢得了时间。

  第二展厅“坚守**”(一楼)

 第二展厅导语前

 进入第二展厅“坚守**”,将通过一系列战斗还原场景,以时间线为主轴,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这幢建筑在70多年前发生的战事。

  首先是一个**仓库及周边环境的等比缩放模型——“**仓库攻防模型”通过静态的沙盘和多媒体影像的形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仓库的历史、建筑情况以及“**保卫战”之时的攻防情况。请大家观看。

  (照片展柜)这里展陈着一组原始照片,名为“战火中的**仓库”,这组照片的拍摄者为美国人海岚•里昂,他既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又是张学良家族的保镖和财务经理人,凭借多重特殊身份,他在华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并保留有底片。本次为筹建纪念馆,闸北区在今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得这组照片,与另一组“撤出**仓库的孤军” 均属70多年后的首次问世,非常珍贵,为我馆的镇馆之宝。

  知识链接:

 2015年5月18日,我们参加了中国嘉德春季拍卖“海岚•里昂的东方传奇——里昂藏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专场拍卖,竞拍到编号2232“淞

 沪会战中的**保卫战”、编号2233“撤出**仓库的中国军队”二组与**仓库保卫战密切关联的原始照片(底片),共计不重复的原始照片82张,原始底片40张。所拍照片影像清晰,质量上乘,保存完好,史料价值极高,可以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这是场景“临危受命”,首先在大场失守后,南京统帅部决定全军西撤,但“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在即,为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10月26日,中校团附谢晋元率88师524团1营赶赴“**仓库”,这反映的是88师师长孙元良对谢晋元下达军令的情况。

  知识链接:关于坚守**军事命令的下达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都有所提及,但一直缺乏相应史料给予印证。这一次在纪念馆的筹建过程中,工作人员找到了:1、蒋介石日记中的有关记载;2、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在1978年版《八百壮士》开镜仪式上讲话中也有所提及;3、并首次发现88师师长孙元良下达坚守**仓库的手令,(该手令的笔迹已经得到孙元良的儿子,台湾著名演员秦汉的确认);4、同时比对了1营营长杨瑞符关于奉命坚守的回忆口述。最终第一次厘清了这一命令链。

  这是一个组合场景“积极备战”。

  知识链接:在接受命令之后,10月27日凌晨**孤军因地制宜,一边在利用仓库物资和沙包修筑防御掩体、另一边在准备弹药。

  这里的一组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向我们阐明了明明只有420余人的**守军为何名为“八百壮士”的原因,当时为迷惑日军也为了显示中国军队抗日的决心,于是对外宣称有八百人驻防,请大家观看。

  这是场景“夜袭仓库”,表现的是10月28日凌晨日军从西北角的窗户攻入仓库,**孤军奋勇抵抗将敌人打退,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这是日军唯一一次攻入仓库内部的危急情景,可以说是**仓库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刻之一。

  对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组名为“外围阻击”的连环画,讲述的是,在**仓库外围驻防的蒋敬班9名战士与日军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全班殉国的事迹,请大家观看。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舍生取义”,10月28日黎明前,日军妄图用炸药炸坏铁门和墙壁。**守军发觉后立即投掷手榴弹,但日军用两块大钢板护住头顶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五楼纵身跃下,拉开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一个系列场景“浴血奋战”,表现的是**保卫战期间,日军动用坦克、飞机等发动多次袭击,而谢晋元指挥若定,在四昼夜坚守中,**孤军击退日军前后十多次进攻,毙伤敌200余人。

  一楼着重突出的是昼夜战斗的作战场景,二楼呢则展现了毁家纾难的“英雄集体”,请随我上二楼继续参观。

  楼梯间

 在楼梯间我们看到的是战事以外的“就地取材”场景,当时**孤军被敌人包围,只能用仓库内原有的黄豆、萝卜等食物在无盐无油的情况下煮熟充饥,战斗环境非常艰苦。

  知识链接:“就地取材”从10月26日黄昏至27日傍晚,由于紧张地构筑工事、连续的激战,全体战士已整整一天一夜没有进食了,谢晋元命令各连设法自行开伙。因仓库内只有黄豆、萝卜、小麦等杂粮,在没有食用油的情况下,各连官兵只能用水煮黄豆和萝卜聊以充饥。

  而楼梯两侧则是写满了谢晋元和杨瑞符为国尽忠,不惜生命的豪言壮语。

  知识链接:杨瑞符-是役也,既未成功,又未成仁,仅仅做到“绝对服从命令”六个字,备蒙国人赞许、爱护,至深感愧!瑞符身为军人,杀寇日长,当本“绝对服从命令”之精神,为争取抗战之最后胜利而奋斗!为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而牺牲!完成我“不成功,便成仁”之人生观。

  谢晋元-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夺之日,即男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

  这里是场景“伤员急救”。

  知识链接:“伤员急救”-滞留租界的医官汤聘辛在**仓库战斗期间义无反顾地归队,带领救护班全力以赴救治伤员。10月30日11时许,敌人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向**仓库投掷毒气炮弹和毒气罐筒,不少战士出现了头昏、呕吐甚至晕倒的症状。汤聘辛临危不乱,及时施救,使大多数中毒者转危为安。

  第二展厅“坚守**”(二楼)

 (照片)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谢晋元和孤军营四连长的照片,中为谢晋元,后排自左到右为邓英、雷雄、上官志标、唐棣。这是1937年10月29日,谢晋元写给88师师长孙元良的信函,表示誓死完成坚守使命,孙元良当天立即给谢晋元的回函,表示以八百壮士为荣。

  这里是场景“决死动员”,还原了10月28日晚8时许,谢晋元与杨瑞符在战斗间隙先后召集各连官兵见面,向孤军们传达了“死守**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并勉励将士们要不怕流血牺牲、挽救国家民族危亡。

  这里是场景“同写遗书”,决死动员之后,**孤军已决定与**仓库共存亡,并向家人留下遗书。由于大多数战士都目不识丁,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班排干部,帮着战士们给家人写信,交代后事。这些战士小的不过16、17岁、大的也不过20出头,没想到的是,所写的第一封家信就是遗书,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童军献旗”雕像前

 这里的图文展板反映的是,离租界仅一河之隔的**保卫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中外民众聚集苏州河南岸,关注战况,同时纷纷捐助物资,支援**孤军(这是当时的报道)。而在这其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中国童子军”,队员杨惠敏心系孤军,乘夜色询问孤军是否需要物资援助,当得知孤军需要的是一面国旗的时候,杨惠敏就在深夜冒死进入**仓库为孤军送去国旗,当10月29日清晨,这面国旗在四周都是日军太阳旗的情况下,在**仓库楼顶飘扬,场面令所有上海民众激动不已,成了整个上海的精神明灯!而这段“童军献旗”已成为**仓库保卫战中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

  这里是反映“隔河助战”的油画,由青年油画家曹刚所画,当时在租界内上海民众争相省下一天的口粮捐献给**孤军。粮食店更是连夜赶着做出印有“抗敌饼”字样的糕点隔着苏州河投掷给对面的孤军战士。

  这里是由民间收藏家提供的有关国人关注和中国童子军的相关实物。

  知识链接:《抵抗》刊登的“四百壮士完成闸北抗战最光荣的一幕”文章;《抵抗》刊登的“**孤军退守”文章;中国童子军宽边毛毡军帽、夏天军帽、腰带扣、胸牌标志等(俞建国先生提供)

 印刷机装置前

  “八百壮士”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在全国引起轰动,各大报纸竞相报道,

 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发往世界各国,这边是中文报纸墙,当时的党报《新华日报》、上海最大的报纸《申报》、《大公报》等纷纷予以头版报道,本次纪念馆共搜集到当时相关的中文报纸、期刊670余份。这边是外文报纸墙,英文《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法文《时代青年》、俄文《真理报》等时时跟踪报道“**仓库保卫战”的战况,这是法文《上海日报》中以“**孤军在闸北进行反击”为标题的报道(1937.10.28);这是英文《密勒氏评论》报道的“**孤军抵抗四天后撤出仓库”的文章(1937年第10期),搜集到的外文报纸、期刊159份。(举手示意)

 这里是“隔河观战”场景,之前展示都是仓库内的战斗场景,现在将视角反转,如同站在苏州河南岸与78年前观战的上海民众一同为**孤军摇旗呐喊,请大家观看。

  这里是互动展项“隔河助战”,当时为了给孤军通报敌情,上海民众在苏州河南岸房屋的阳台上架起黑板,一旦有敌军接近**仓库,立刻在黑板上写上方位,数量和兵力情况。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屏模拟为孤军战士传递日寇进攻的信息,因为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在策展的时候非常注重寓教于乐。

  知识链接:“八百壮士”奋勇杀敌时候,上海市民纷纷前来观战助威。人们聚集在苏州河以南,争相目睹**孤军抗击日军进攻的战况,很多外国记者一面喝着咖啡,一面赶写战争报道,现场直播通过电波、照片、影像、文字等传向全世界。

  第三站厅“孤军抗争”

 在进入第三展厅之前,我们再来看一组海岚·里昂所拍摄的珍贵照片,这组照片名为“撤出**仓库的孤军”,照片内容为当时“八百壮士”乘坐汽车撤出**仓库,并在同仁医院进行治疗情景的真实反映。这组照片是海岚·里昂独家近距离所拍摄,填补了“八百壮士”撤离**仓库的影像空白,此次展出为其首度面世。

  第三展厅导语前

 我们现在正式进入第三展厅“孤军抗争”,1937年10月31日凌晨,**仓库守军奉命全部撤离,进入公共租界,被租界当局滞留在胶州路兵营。**孤军继续进行抗日斗争。(进入孤军营时清点人数377人,日军接管时人数344人)

 第三展厅向我们展现的就是“八百壮士”在孤军营中四年的生活情况。

  这是当时从**仓库撤退进孤军营的线路图,**仓库-西藏北路曲阜路口碉堡(遇日军阻击)-中国银行仓库-河滨大楼-浙江路桥-公共租界跑马总会-胶州路孤军营。

  这是当时孤军撤出仓库时的照片和相关报道。1938年8月13日,中央机关刊物《群众》周刊刊登还专门了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一周年的文章,并向八百壮士致敬。

  这里是由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美协副主席、著名油画家俞晓夫先生创作的油画“壮士撤退”。大家可以驻足欣赏一下。

  知识链接:“**孤军”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各社会团体纷纷请命要求保全有生力量,上海租界方面也出于安全考虑出面调停,蒋介石下令**孤军全部撤退,借道租界向西与大部队汇合。然而,租界当局却迫于日本的压力,将孤军滞留在胶州路的临时兵营,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接管孤军营。

 (图文展板)“八百壮士”虽身陷孤军营,备受欺凌,但依然不屈不挠,成为上海“孤岛”时期人民心中的精神慰籍。

  知识链接:1938年8月11日清晨,孤军官兵举行升旗仪式,遭到公共租界当局的干涉,导致孤军4名官兵身亡,100多人受伤。8月13日凌晨,又把谢晋元等16名军官软禁,全体官兵一致以绝食的方式坚持斗争,即为孤军营时期著名的“升旗事件”。

  在谢晋元将军的带领下,八百壮士依旧过着严格的部队生活,每天早操、训练从不间断。而上海民众也并没有忘记“**孤军”,在孤军营的四年里,大批民众不断前来慰问官兵,谢晋元将军也对访问孤军的民众进行演讲,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的理想,“以个人有限之生命,贡献给国家,建设无限伟大的新生命”。

  同时谢晋元将军在孤军营内提倡“自治、自觉、自动”的“三自”精神,开设“孤军学校”,教习各门课程,提升壮士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开展体育锻炼,并推进实业生产,自力更生。这是孤军们在制作肥皂和缝制袜子,拿到市面上售卖之后补贴孤军营的生活费用。

  孤军将士的气节感动了全国民众,为了表彰他们英勇斗争,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嘉奖令,全部官兵官升一级,这是非常罕见的。这里是当时报纸上所刊登的嘉奖令。

  这是胶州路孤军营营房的平面图,可以看到当时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八百壮士”的英勇抗日的战斗事迹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这里展示的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主席把八百壮士誉为民族革命典型之一的内容节选。而这是百联集团上海河岸商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赠的原“**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室”的谢晋元将军半身铜像。

  孤军营期间,日寇使用种种手段妄图迫使孤军屈服,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将军被汪伪收买的四个叛徒刺杀身亡,年仅37岁。消息震惊全国,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追悼谢晋元将军。(追悼会等照片)

 1941年12月28日,日军从公共租界当局手中接管孤军营,将孤军官兵压至南京孝陵卫、杭州南星桥,甚至是遥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充当劳工。孤军们宁死不当汉奸。1945年抗战胜利后,幸存的34名孤军在上海重聚。而其余在国内的孤军多是通过新四军的帮助而得以脱险。(抗战胜利后大约有200余名孤军幸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纪念**仓库保卫战,纪念谢晋元将军及**孤军。

  这里看到的版画由版画家沈雪江先生创作。反映的是“八百壮士”在孤军营期间,维权抗战、精神升旗、开放交流、生产自救等各种生活场景。

  第四展厅“不朽丰碑”

 第四展厅导语前

 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以及上海“孤岛”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坚决执行党的全面抗战政策,领导各抗日救亡团体和广大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

  这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和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初期在上海的活动地点(照片),进行抗日团体联系,领导城市地下党的工作。

  这里的三个微缩景箱,生动立体的向我们进行了展示,这是“慰问募捐”,上海的各行各业纷纷成立抗敌后援会、抗日救亡组织,以各种形式支持支援前线抗战。

  这是“抗战宣传”,中共上海党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组成宣传队,深入街头开展“保卫大上海”宣传,先后有113个团体、930支宣传队参加活动。

  这是“伤兵救护”的医院场景,上海各界,包括佛门弟子,都组织人员全力以赴抢救淞沪抗战中的伤员。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由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市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油画家谭根雄先生创作的幸存孤军“万里归国”油画。

  湖北通城专版

 而这一边呢是“湖北通城专版”,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是“八百壮士”中竟然有200多人是来自湖北省,诸如杨养正、卢鸿信、樊城(照片)等。多年来湖北省,特别是咸宁市通城县挖掘保存了大量有关“八百壮士”的实物资料,我们这里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

  (实物)在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研究八百壮士籍贯源流的开创者之一,原咸宁师范专科学校的丁一教授的研究手稿和刊载其学术文章的各种刊物和相关书籍。第二个展柜展示的是八百壮士的相关实物的高仿复制件,原件根据档案法的规定保存在通城县档案局。

  自1937年至今,“八百壮士”的英雄壮举远播世界,这里是国内外、海峡两岸出版的部分有关淞沪抗战和“八百壮士”的书籍、期刊。

  一首歌一部电影

 **孤军影响之广,也成为了众多艺术家笔下的最佳题材,这里展示的是当年流传最广的两部反映**仓库八百壮士的文艺作品,一首歌曲即1937年底首唱的《歌八百壮士》和一部电影即1938年版的《八百壮士》影片,请大家观看。

  尾厅

 岁月无情人有情,420多位**老兵虽然已经全部告别了人世,但是他们的英名将被我们永远铭记!在湖北省通城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反复比对资料,在英烈墙上刻了323人的名单,这是到目前为止“八百壮士”最全的名单。对于目前尚未找到姓名的壮士,我们暂时用88师的番号和留白两种方式代替。我们将继续寻找壮士英名。而这里是**仓库的老砖。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由著名雕塑家蒋铁骊先生精心创作的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雕塑,钢枪等战争元素演变成为一只巨大的和平鸽,和平鸽的羽毛上生长出橄榄枝,同时孕育出小和平鸽,从而表达了告别战争、珍惜和平的美好愿景。

  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

  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

  华夏千年承先烈,八百壮士耀日月。

  让我们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现在,各位领导、来宾可以通过撰写和平寄语并且签名投书的方式,共同完成最后的互动部分。当您把和平寄语投入信箱后,屏幕中的和平鸽将衔着它飞向蓝天,饱含后人对先辈的敬意、对和平的向往。

  放映厅

 最后大家可以通过一部短片回顾再一次回顾**仓库的沧桑历史和八百壮士的英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8周年展览时教育我们,一定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一定要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一定要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万众一心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我们今天的参观讲解到底结束,谢谢各位的到来。这边请。

 

推荐访问:纪念馆 抗战 讲解

《“**仓库抗战纪念馆”讲解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