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特质,让“研学旅行”更有效

时间:2022-07-31 10:55:39 浏览量:

谢永勋

陆游曾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初中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局限在一本教材中,根本无法满足初中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而研学旅行可成为语文教材的重要补充。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入手,研学旅行绝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更不是形式上的玩一玩。教师要善于从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角度入手,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认知准备。

一、明晰价值,拓展研学旅行的育人范畴

研学旅行,是以旅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室里运用教科书的学习相比,更加凸显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活动性。他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环境和素材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探究者和体验者。教师要善于把握研学旅行的本质特点,将学习与游玩有机结合,将课堂中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研学过程中,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同时借助研学所得,更好地为语文教材的学习服务,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质所决定的。因此,研学课程的开发就需要关注学生心智成长、心性养成的培养,根据研学的地点和区域以及其中所裹挟的丰富内容,形成巧妙而独特的文化传统道德,真正推动学生言语素养的全面发展。比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以专题化的方式展览大运河发展变迁过程,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并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可以说,一条大运河不仅展现了大运河的文化印记,同时更是扬州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发展史。作为研学的课程内容,教师不能仅仅定位于了解历史、掌握知识的层面,更要能够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博大的文化力量,感受独具魅力的维扬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学课程的开发需要凸显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初中语文更加注重古典诗词的积累和背诵,这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的理念。扬州是著名的园林城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都是驰名中外的著名园林,这里不仅有着优美的景色,更蕴藏着丰富的古典文学瑰宝。如果将扬州古典园林,作为研学的课程资源,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充分关注、收集园林中的文化元素,通过记录、摘抄的方式,与后续的资料查找进行统整联系,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和积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效延展和补充。

这样,研学课程的建设,就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核心属性形成了有效的对应,真正凸显了研学对于初中语文学习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二、设定主题,彰显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为什么不坐在教室里,而非要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进行初中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研学旅行立意高远,富含教育价值。这就决定了研学旅行的价值彰显决不能泛泛而谈,而需有明确的主题特征,结合不同的学段特点和具体要求,让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加聚焦。扬州作为历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城市,可谓是青史留名。从明朝史可法抵制外来侵略,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郭村保卫战”,扬州可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色之城,也保留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教师不妨来一场特定的主题研学旅行。

作为炎黄子孙,尊重、呵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更是培养和滋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根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史可法纪念馆,并相机了解史可法带领扬州人民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壮举。一方面感受史可法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更是了解扬州人民的勇敢,树立起鲜明的民族认同感。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了解纪念馆的文集、资料以及文人墨客留下的诗作,以语文学习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民族和家国情怀。

除此之外,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老镇郭村,更是扬州红色文化的胜地。当年气壮山河的郭村保卫战,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守住了扬州的东大门。于1998年重修的郭村保卫战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學生进行研学旅行的最佳地点。教师与学生一起走进郭村保卫战纪念馆,共同回忆当年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缅怀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为此,教师可以将这一课程资源与教材中红色革命的经典课文进行统整,将教材学习与研学旅行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设定课文学习感英雄、红色基地话英雄、联系生活成英雄的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应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高效引领,升华研学旅行的实施价值

当明确了研学旅行的特点和价值之后,就需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强化组织,高效引领,在主题性活动的支撑下,聚焦研学的目标、问题和评价,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中丰富言语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从高效组织的视角来规划研学旅行课程。

教师要建构系统化的思维,在研学内容上进行整体性设计。比如基于主题究竟要研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价,这是一个相对系统化的体系。教师要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尽可能体现研学旅行操作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与初中语文的课程定位密切相关,整体性规划能够做到前有方案、行有备案、急有预案,保障每一次研学旅行都能有真正的实效。

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尝试运用驱动型任务的方式,为学生每一次研学明确目标,规定内容,并设置相应的目标任务,为学生达成预期的研学目标开辟通道,架设桥梁,搭建梯子,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认知思维动力。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曾经来过扬州,留下的各种文化瑰宝可谓数不胜数。教师可以从初中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入手,组织学生以“探寻扬州文化之旅”为主题,从整体上规划一次主题活动。比如高邮邮驿文化、文游台、汪曾祺纪念馆等;
再比如大明寺、观音山、东关街等历史文化古迹等。教师可以在“行程前”,举行相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讲述本次研学旅行的整体策划,并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对应目标。在“行程中”,则可以设置开营仪式,并针对活动的特点,实地开展诵读、摄影、写作等活动,以推动学生整体性身心完全沉浸其中。在“行程后”,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分享,借助不同学生的不同视角,呈现、汇聚不同的收获,最终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而这一切都必须要建立在教师这一组织者,能够对主题设计和活动实施加以合理架构的基础之上。

正所谓“最好的课堂,绝不是在教室里”,只有让学生真正走出去,动起来,教育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彰显,学生的生长才能看得见,摸得着,而研学旅行所应该承担的拓宽视野、丰富体验、动手实践等价值,才能真正作用于学生的身心意识,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养成。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初中语文研学课程建设的校本研究”(编号XC-c/202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扬州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1期)2022-01-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格言·校园版(2021年26期)2021-10-24快乐研学之旅少儿画王(7-10)(2021年8期)2021-09-12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大学·课外阅读(2019年3期)2019-09-10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扬州绒花”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1期)2017-03-16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42期)2017-03-02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期)2017-01-04

推荐访问:特质 更有效 旅行

《明确特质,让“研学旅行”更有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