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时间:2020-07-30 10:24:06 浏览量:

脱贫攻坚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2019年3月 日) 2月26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进一步深入落实我省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实现2020年全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仗,就必须得以党的建设工作为核心,提升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夯实群众基础,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摸清脱贫底数、细化脱贫责任、找对脱贫路子、建成脱贫机制,为彻底拔掉“穷根子”,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政治保障。

二、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规划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而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建档立卡的552万人减少到18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5%下降到9.6%。特别是2018年,甘肃18个县市区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县从75个减少到57个。这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甘肃首次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也是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甘肃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

但是,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习近平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时间紧、任务重,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牢记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核心,带着感情和责任,设身处地的为人民某福利,真真切切的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不搞“形象工程”,要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民生民意的敬畏和态度,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上下齐心打赢扶贫攻坚战。

三、扶贫要瞄准“志”与“智” 摆脱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扶贫对象观念转变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在经济扶贫的同时,更要注重实施文化扶贫,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及时补位、造血帮扶,最终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文化扶贫不是单一地就文化抓文化,更不是精准扶贫的点缀,而是把文化、教育、旅游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文化扶贫既要扶知识又要扶方法,既要扶技能又要扶素养,既要扶志气更要扶信心,如此才能充分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四、形成脱贫“造血”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依托产业发展形成摆脱贫困的“造血”机制,拓宽扶贫工作覆盖面,可以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一个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找准定位是十分关键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这是进行产业定位的主要依据。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首先需要进行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产业。特色产业该如何发展,当地群众最有发言权。

五、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长短结合、分步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只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要参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注重从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入手,着力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增收,整体改善村庄环境,促进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六、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脱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一些贫困人口脱贫后,可能因能力提升不够、灾病年老因素和存在“福利依赖”思想等各种原因返贫,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效。因此,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做到稳定脱贫。

防止脱贫后返贫,不仅需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更需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要强化“造血能力”提升机制。将提升“造血能力”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将贫困户参与培训的情况和效果与扶贫考核挂钩、与物质帮扶挂钩,在帮扶工作中重视培训,激励贫困户积极参加培训。二是要完善“全面保障”巩固机制。建立贫困人口健康跟踪机制,完善健康档案,加强疾病预防,定期排查和诊疗地方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立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跟踪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其面临的难题,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致富。三是构建“福利依赖”制约机制。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劳动能力等实际情况,构建贫困户分级评价标准,完善扶贫资源分配制度,转变贫困户“全有”、临界贫困户“全无”的扶贫资源分配模式,使扶贫资源的惠及程度与贫困程度成正比,避免产生“福利依赖”,杜绝不劳而获、以穷为荣现象。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瞄准各项硬任务作出具体部署:“主攻深度贫困地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政策实打实,措施硬碰硬。硬任务“硬”在必须完成、没有退路,硬任务“硬”在事关紧要、定基压舱。要使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只有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在“精准”上下力气,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扎实完成好各项硬任务,如期实现既定脱贫目标,既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又做到减少和防止返贫;
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让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研讨会 发言 专题

《脱贫攻坚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