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整体学习”的,项目学习

时间:2022-08-02 11:09:22 浏览量:

作者简介

童义清,中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合肥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全国小学数学现场课教学评比一等奖、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8项,在《江西教育》《中小学数学》等教育期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100多篇。

导 读:

单元整体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构性、整体性,但目前还缺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学路径;项目学习,突出“项目研究”,强调应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展研究,两者存在着较大的融合空间。研究者以课例阐释,开展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单元重构、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关键课例研究,构建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单元学习样式。

单元,是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有效载体,是呈现数学知识内容的基本形式,是教材编排的常规单位。教师从课时学习的单一视角转向单元学习的全局视角,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主题,促进数学学习的结构化,提升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的整体理解和深度体验。当前,一线教师对单元整体学习的探索多停留在对教材中一个又一个单元的个性分解和重组中。这种基于真实学情的单元重构,固然可以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班本定制”的学习单元,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重构单元内容,如果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学路径,比如缺乏真实的问题研究、明晰的学习线索、整体的学习主题、系统的学程设计等,单元整体学习的研究就还有许多完善的空间。

一、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可行路径

(一)概念释义

项目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是PBL,目前国内还有“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表述。林奇贤教授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项目学习,应是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伴随着真实问题产生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是从儿童的视角提出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方式。郭华教授提出:单元学习具有整体性、挑战性,它可以改变知识点孤立、平列、零散的形式,使之成为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笔者这里提出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是针对那些更加典型、更加常见、学习任务群稍微庞杂的单元,不是针对只有一课时或两课时的小单元。

(二)融合视点

如何变大单元整体学习为项目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觉得可以从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表层特征方面:大单元整体学习,是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它不再是学习琐碎、零散的知识点;项目学习,是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它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目的。所以,大单元整体学习和项目学习,都属于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具有完整性、结构化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它们特点相同。

深层特征方面:首先是整合,这是大单元整体学习和项目学习的共同要求。大单元整体学习,强调学习的目标——结构化和整体性,至于如何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研讨还在进行。但从我们的实践效果来看,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学情,对教材中若干课时里的点状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之围绕某一个学习线索、学习主题或学习任务,这与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项目学习就是围绕一个真实的问题,整合知识,不受教材编排和知识常态化分布的束缚;其次是转化,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最终指向的是提高儿童的核心素养,终极目标是更好地服务儿童的学习。所以,这两种教学理念从本质上说都需要做好转化:要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数学课程,要把教的方式转化成学的方式,要把提升能力转化成提升素养。

具体到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的操作策略和技术细节,笔者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从“项目学习的单元重构”和“项目学习的关键课例”两个方面谈谈具体操作。

二、基于大單元的项目学习单元重构

项目学习最显著的特点,是围绕一个基于学生现实需求的问题开展。所以,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必然也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秩序调整,而调整的前提是我们要对现行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和单元编排进行梳理和重构,只有符合项目学习特质的学习内容,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一)有什么

目标明确,方可风雨兼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如图1)。

单元主题名称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7个例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是:面积的含义、单位、公式和进率。加上练习,苏教版教材编排了9课时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个内容的目标的表述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c㎡、d㎡、㎡,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对比各版本的数学教材,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单元的“重中之重”,就是各种教材不约而同地聚焦“面积的含义”“面积的常见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及换算”四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有三种版本教材还编排了拓展内容,浙教版教材不仅把这个单元的内容分散安排在三年级上、下两册中,而且没有以内容命名主题,而是以情境为单元命名主题(如表1)。

(二)缺什么

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既定了,并不代表就具备了项目学习的全部要素。

单元整体学习,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过程,扎实、有趣的单元整体学习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为什么学?(学习动机)”“怎样学?(学习路径)”和“学得如何?(学习评价、成果展示)”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这个单元呢?这需要教师从儿童的角度重新设计;怎样学呢?虽然教材上已经有了例题和习题的指引,但这些分散、琐碎、零散的编排,真的可以让我们完美执行吗?这些编排,能不能更有意思和更有意义呢?学得如何?这是任何学习都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我们坚信:每道题目的正确率和单元考试成绩只能是评价的一个方面,项目学习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A8301AEC-1785-4A9D-BC27-5D04810BFA19

(三)補什么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项目学习,应该是符合真实学情的,也应该是具体适切的,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三年级学情为基准,我们对415名学生做了详细的前测,结果发现,约35%的学生对“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非常清楚,约22%的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熟练,由于家长自主辅导等原因,其他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认知。

基于这种学情,我们对本单元的“内容供给”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项目化的完善和补充。

1.内容供给层面。我们把教材上零散、琐碎的小情境、小活动、小操作,改为真实、完整、连贯的大项目。

一是增设了一个驱动性问题。基于学生现实需求的问题,是项目学习的“灵魂”,为了找到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长达两个星期的酝酿。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一群学生在跟班主任诉苦:“我们三年级9个班的劳动卫生区悬殊很大,我们班最吃亏。”这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问题,适合将其转化为覆盖本单元知识群的数学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导向不够突出,经过协商,我们与学生一起确定了本单元项目学习的驱动问题:哪班贡献大?

二是增加了一个辩论赛。这个辩论赛是从提升儿童综合素养角度出发设计的,这也是项目学习的“标配”环节——成果展示。补充这个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赋予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

2.逻辑结构层面。一是根据学生起点较高的现状,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构,对课时安排做了整合;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项目学习的实践性要求,对学习的形式做了调整。

(四)教什么

基于以上的单元分析、学情分析和单元项目学习的补充、调整,本单元的项目学习架构安排如下(如图2)。

基于单元的项目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把“一个单元的学习”变成了“一个项目的学习”,只要完成了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就完成了这个“单元”。重构后的项目学习采用课程架构的方式,一共安排了8个课时,前3个课时突破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后5个课时重在拓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和“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内容,实现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设想。学生表面上在解决“哪班贡献大”这个真实问题,实际上也是在同步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明暗两条学习线索交织,研究探索与练习巩固共进。这种改头换面的设计编排,既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有意思,也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有意义。

三、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学习关键课例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要求,基于单元的项目学习,根据学习的需要,可以设计长、短课时,也可以设计校内、外学习。“哪班贡献大”这个单元的项目学习,我们研究的主题围绕校园内的真实情境,研究的时间重点在校内,所以依然采用40分钟的常规课时进行学习。从数学知识建构的角度来说,前3个课时是基础,是重点,是关键。

(一)开启课

作为项目学习的开启课,这节课需要完成三个基本任务:确定研究问题,商讨研究方案,认识面积和单位。

1.谈话导入。与传统学习一样,师生聊天谈话:“你们觉得我们这个‘全国文明校园美吗?”“你们觉得哪班贡献大?”与传统学习不同的是,“哪班贡献大”这个问题的研究难度比较大,不仅涉及卫生区的打扫面积,还涉及每个卫生区的人流量、打扫难度以及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等因素,其中卫生区的面积是一个值得主要研究的因素。

2.初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面积吗?”“以黑板为例,说一说什么是它的面积?玻璃窗呢?”教师通过说、摸、看、比等学习活动,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理解面积的含义和常见的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知道了什么是面积和比较面积的方法,我们比较卫生区面积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因为每个班级卫生区形状、大小不同,需要统一的“标准单位”才能“以小量大”,此时教师趁机出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标准大小的纸片和纸板,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活动中深刻认识面积单位。这种开启课上的铺垫研究,立足真实学情,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巧设计学习活动,使“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学习目标得到落实。

3.商讨方案。教师问学生:“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卫生区的面积,也知道了可以用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纸片和方布进行测算,那下一节课大家就实地到篮球场和楼梯两个卫生区实地测算吧!你们准备怎么做呢?”教师确定研究问题、初步探究之后,我们便组织学生分组商讨方案。根据小组商讨的结果,学生会出现密铺组、运用公式的测量组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地操作中进行更多的发现和思考。

(二)探究课一

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面积,一组测量楼梯的面积,大家利用多元方法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生“做数学”的特点。在篮球场上,学生用100张1平方米大小的彩布沿着长和宽,一块接着一块地进行密铺,在铺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就会发现,这样铺下去太麻烦了,其实只需要铺出一条长、一条宽就可以了,这种活动过程其实就是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的过程;学生在测量楼梯时,在转角平台处也可以用1平方米的彩布,但是在测量楼梯的台阶时既要用到1平方分米的纸板,同时还需要用到1平方厘米的纸板,不然边边角角的面积不能正好密铺。至此,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转换,悄然渗透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

(三)探究课二

本节课中,学生回到教室将室外实地测算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这两个典型卫生区面积的过程中,与教师一同归纳和提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面积单位进率。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教师出示另外3个班级的卫生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照示意图进行面积计算,以满足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需求。

项目学习,重视用评价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自评、他评和师评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节奏。这3节关键课例,分属于项目学习中的开启课和探究课一、探究课二,每节课中,我们还相应配备了项目学习的过程评价单,以保证高质量的学习行为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落地“单元学习”的理念,教师需吃透这两者的本质特点和内在关联,既要立足单元教材和真实学情,又要反复研究学生的真实学习规律,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整个单元知识群的驱动性问题,积极搭建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支架,设法鼓励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合作、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从而真正使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A8301AEC-1785-4A9D-BC27-5D04810BFA19

猜你喜欢 学情整体面积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4期)2022-05-17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2022年4期)2022-04-25立足学情以点带面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年1期)2020-04-30关注整体化繁为简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9年8期)2019-08-29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面积最少的国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4期)2018-06-22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神州·下旬刊(2017年6期)2017-10-28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考试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4期)2016-08-23

推荐访问:学习 单元 项目

《基于“大单元整体学习”的,项目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