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方面博士论文免费参考

时间:2021-02-21 11:17:22 浏览量:

  艺术方面博士论文免费参考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对于艺术作品如何看待,如何评价,也左右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了解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内涵、特点、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推动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更加繁荣。

  关键词:艺术欣赏;思维;审美;艺术批评;社会科学;思想;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艺术作品如何看待的问题,同样也左右着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它们是使艺术作品与人们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检验作品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而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推动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一、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一方面唤起欣赏者的某些形象或片段的记忆,印证重现了一种生活经验,从而也调动人的审美情绪,获得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于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自然地接受作者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接受了一次艺术美的熏陶。

  看一幅画是这样,听一支歌,看一出戏,读一部小说,也无不如此。《论语》里记载着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三月不知肉味”。当然,这不免有所夸大,但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却是不容置疑的。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人们的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改变人们的思想面貌,从而影响社会。因此,艺术的社会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欣赏是沟通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渠道。一件艺术作品,要是缺乏艺术魅力,不为人们所欣赏、所支持,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就会落空。毕竟艺术作品更多是一种精神产品,而不是满足物质实际需求的。

  作为艺术欣赏,单是要求艺术家适应欣赏者审美要求也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总是由欣赏主体即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艺术欣赏所产生的审美成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观与客观这两个作为艺术欣赏活动的条件,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在作品中那种纯粹的逻辑推理,或政治概念的空洞说教,不可能产生美感,不会为人所欣赏。

  艺术欣赏既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也就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也象人类一切认识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全面到全面,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不是只有一次就停止,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深化,一次比一次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不过,艺术欣赏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现象,而且由于欣赏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感觉的不同,欣赏活动就因人而异。虽然艺术欣赏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有着不同阶段的认识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又是很难截然划分的。在感性阶段,也常常

  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等理性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是离不开集体、个别的 艺术形象,始终伴随着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一点同科学中的理性认识阶段是不同的。

  二、艺术批评是一门 社会科学

  从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做出评价,便是艺术批评,也可以叫做艺术评论。艺术批评是一门与创作并存的社会科学,在艺术作品中,思想和观点融化在艺术形象里面,倾向越隐蔽越好;而艺术批评则相反,通过对作品的剖析研究,对艺术形象的分析,把融化在作品中的思想观点揭示出来,把表现在艺术 实践活动中的某些 含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加以综合和概括,使之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从而推动艺术实践的 发展。

  艺术批评也像艺术创作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才能对艺术发展有所帮助,对欣赏者有所启发。剖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充分揭示其社会意义,及时肯定艺术家的创作 经验,指出不足,促使艺术走上正确的轨道,这是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批评,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创作繁荣。

  艺术批评通过对艺术品的分析评价,帮助欣赏者认识蕴藏在作品里的深刻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一些极端的作品,也可以通过艺术批评,帮助欣赏者树立正确的欣赏观和识别能力。通过舆论导向使艺术的发展更贴近社会及民族价值观念。

  当然,艺术批评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任何一个作品都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构成,因此,艺术批评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思想意识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思想意识标准是衡量作品内容良莠的尺度,艺术标准是测定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尺度。

  在一个具体作品里,内容与形式,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它们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则融为一体,很难完全分割开来。如果硬要把二者分开,既等于取消了内容本身,也等于取消了形式本身。正确的艺术批评,既要注意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要考虑它的艺术形式,尤其要从两者的统一上去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意义。只强调某一方面,都会导致艺术批评的片面性。片面性的观念否定艺术作品具有的思想性,评价作品时只用艺术标准,过于强调艺术形式的作用,不免会坠入“为艺术而艺术”的泥潭中。狭隘的只看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抹杀艺术表现的重要性,把思想标准看成唯一的标准,就往往导致思想等于形式, 政治代替艺术,艺术批评变成政治说教,我们要坚持的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相统一的原则。

  在评价作品时,每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定自我的思想与艺术标准。当然,阶段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评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框,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不顾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去生硬地套用模式来评价一切种类的艺术作品。

  作品的艺术性一般表现在形象内容的塑造上,艺术家是用形象内容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形象塑造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独特性和美感性,也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性。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是各种内在因素的完美结合整体。因此,审视作品的艺术性,应该把几个方面 联系起来看,还要注意艺术 语言、艺术技巧在作品中的体现与运用,这样,才能较全面、较客观地评价一个作品。

  以上所说的一些标准,只是就各种艺术的一些共同性来说的,其实,不同类别的艺术在内容表现,反映生活方面还是有各自独特的表现的。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不同,油画与国画也不同等等,所以在评论各种具体作品时,评价的标准就不能绝对化、教条化,否则就会造成艺术批评的简单化、庸俗化,从而妨碍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无论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批评,它们都是以作品为对象的,这是二者的共同点。欣赏偏重于感性活动,批评着重于理性分析,这是二者的区别。但这个区别只是相对说的,只有欣赏水平提高了,批评的质量才能提高。反过来,只有对作品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才更能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二者的关系互为基础,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戴碧湘.艺术概论[Z].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陈卫平.影视艺术欣赏与批评[Z].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浅谈艺术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较多,有着各种分类,如专门的艺术师范院校、职业艺术院校以及艺术性大学等,这些教育机构的不同导致了艺术教学方面的侧重点有区别。由于重点是艺术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完善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丰富化与实践。理论教育是开展艺术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实践性和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向就应该向实践培养出发,并结合理论内容进行有个性的拓展,这样的模式才是艺术教育最成功的形式,也是艺术长期发展的保障。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艺术教育,应该全面并以实践性的艺术教育为主,将各种知识和所学的理论通过具体的艺术行为进行展示,才能够表示艺术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效,否则,就算接受再多的理论,还是不能进行实践,需要将相关的概念进行分离,因此,艺术创造者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对艺术实践方面的认识和具体的实践水平。我们需要解决艺术教育中现存的问题。首先,艺术教育是否能够被理解为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也就是一种能够强调主观和个人展现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如果有充分的理论保障,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现在的教育模式,也就是是否能够真的将实践作为根本开展教育。艺术的行为有很多,但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进行完善的,是活动的思想,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也存在另一种类型的观点,就是说,艺术实践的理解和认知往往被认为是单纯的形体台词练习和艺术会话等。实践的意义被曲解、片面化考虑了,这使得实践的意义没有得到妥善的认知,技术的学习能力也会打一定的折扣。因为,在开展任何教育内容之前,首先是要明确认知,如果连认知都不明确,那么时间和适应就无从谈起。所以,需要学生形成自主的动手能力并解决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和实践总结,不断发掘生活中的新鲜元素,将自己的发现和实践相结合,并用自己最擅长、最合适的艺术实践模式将这种元素形成完善的艺术作品,强调表现的手段及技巧。单一进行重复练习是不够的,也就是说,艺术的实践最重要的灵魂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维持艺术的寿命,但是,社会实践和生活的经验能够为人们带来很多的素材和灵感资源,我们需要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使之能够适应各种模式,完善各种艺术素养的认知,这样才能够使艺术实践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思想实践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艺术实践深入分析

  艺术实践的问题之所以被提起,是因为现在很多的艺术院校在教育中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相关的理论依据,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引领学生进入生活和社会实践,不断发掘其最真实平凡的艺术创作素材,将其融入思考,完善对各种现象的独立认知。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和当今时代的需求已经有了很大隔阂,也就是说,单纯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自己不能够在理论面前成为艺术世界的局外人,要融入进行并产生共鸣,才能够全身心融入到艺术世界中,完善艺术的体会能力和审美的观念。养成这种艺术实践习惯,就能够进一步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灵感。所以,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相关的活动来实现,是一种情感和灵感的结合,艺术心理学对此有着一定的研究,据观察,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因此,艺术和生活是分不开的,艺术实践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生活实践。对学生来说,不断养成对生活的思考和洞察能力,才能够具备艺术学习必要的品质和精神,培养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

  结语

  艺术是美好的,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的艺术元素和观念也在不断更迭创新,所以,艺术教育应该全面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完善相关的思维模式,理论结合实践,实践结合创新。对于创新艺术实践,在我国的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需要及时解决,并可以借鉴国外很多的成熟经验。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对艺术的认知及对实践的理解,才能够明白艺术实践的本质,成为能够胜任艺术工作的人才。艺术是抽象的,也是有灵魂的,只有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才能够达到高度的审美表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博士论文 参考 艺术 免费

《艺术方面博士论文免费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