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变迁研究

时间:2021-06-09 15:10:49 浏览量:

姚冬琳?何颖诗?谢翌

摘 要 运用文本分析法回顾1949年以來小学劳动课程的发展历史,发现了以下规律:劳动课程地位经历了受重视与被忽视的多次反复过程,课程价值取向由社会转向学生,课程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课程要求日渐完备。新时代,劳动教育受到普通重视。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可提供以下启示:课程设置应立足广域课程的视野,课程目的应兼顾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与创造性劳动素养的养成,课程内容应兼顾优良传统与新劳动形态,课程要求应全面兼顾课时、师资等。

关键词 劳动教育;小学劳动课程;变迁;政策文本

作者简介 姚冬琳,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何颖诗,广东东莞凤岗镇中心小学,教师;谢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1955年劳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体系。然而,劳动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由于基础教育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劳动教育在一段时期内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劳动教育掀开了新篇章。本研究对我国1949年以来颁布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教育政策文件里有关小学劳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文本整理分析及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总结其发展变迁的规律,为新时代劳动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一、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变迁的政策文本分析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劳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2]本研究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将1949年至今分为六个具体时期,对不同时期小学劳动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目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厘清各时期小学劳动课程的变化轨迹和演变特点。

(一)1949年—1965年:劳动课程正式列入小学课程体系,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这一时期是基础教育重建的初级阶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应提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7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本阶段,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劳动课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劳动课程的重要文件。(见表1)

课程名称方面,1955年颁布的《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中新增“手工劳动”课程,正式确立了劳动课程在新中国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此后,劳动课程名称经历了“手工劳动”“农业常识”“劳动”“生产常识”“手工”等变化。

课程目的方面,《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指出:“手工劳动是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教一些工艺和农艺的技术……尽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5]1957年增设的“农业常识”课程是专门为农村小学增设的,以加强农村高小毕业生的劳动教育和指导,以使其具备参加农业生产或农村工作的能力。1958年新增“劳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学到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克服轻视劳动教育的倾向。1963年增设“生产常识”课程,目的是加强生产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生产技能。[6]上述劳动课程均强调培养学生的工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

课程内容方面,“手工劳动”课程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手工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还要求学生学习必要的生产劳动技能,包括开展花木、作物的栽培活动等。城市小学重工艺手工劳动,农村则重农业手工劳动,主要教授学生一定的农业常识和生产技能,以便高小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参与农村的经济建设。“劳动”课程中学生主要参加校办工厂和农场的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等。“生产常识”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生产常识和技能。可见,上述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手工劳动与一定的工农业生产劳动。

课程要求方面,“手工劳动”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开设,每周一节课,要求教师将其与有关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并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教学。“农业常识”课程是专门为高小学生开设的,每周一课时。“劳动”课程要求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一般为每周四小时,并要求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参与劳动的时间为半个月。“生产常识”课程要求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校办的或校外的农场和工厂参加劳动。可见,劳动课程都有一定的课时要求,强调与学科结合,并结合各地生产实际安排具体劳动。

(二)1966年—1976年:劳动课程政治色彩浓厚,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这一时期是基础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展开。“文革”期间各阶段的课程体系都充斥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小学劳动课程也不例外。表2汇总了本阶段与劳动课程相关的重要文件和文章。

1967年秋,许多中小学提出新型的课程设置,如开设四门课:“毛主席著作课”“劳动课(或生产斗争课)”“文化课”“军体课”;1969年在中学设置的课程为工农业基础知识[7],小学设置的课程为劳动课[8]。这一时期劳动课程的名称多为“劳动课”“生产劳动课”“劳动实践课”“农业常识课”“农业基础知识课”“兼学”(指学工、学农、学军等)、“生产斗争课”等。劳动教育在当时主要是作为消除体脑分工、进行阶级改造的手段而备受重视[9],劳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造人、转变人的思想,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时期劳动课程的内容特点是围绕生产劳动,学工学农,更多的时候是教师领着学生到农村或农学基地去观察劳动生产,却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劳动课程教师队伍由工农兵、革命技术人员和原来的教师组成,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边做边学”“缺什么学什么”“碰到什么学什么”[10],劳动时间占据上课时间的1/5[11]到1/4。

(三)1977年—1985年:劳动课程重新步入正常發展阶段,课时及内容安排合理

这一时期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恢复发展阶段。“文革”结束之后,邓小平同志着手进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恢复高校招生制度为标志。1981年颁布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2]劳动教育再次步入正常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关于劳动课程的重要文件详见表3。

课程名称方面,直到1981年才在《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恢复了“劳动课”。农村除了劳动课外,仍然保留有农业常识课程(仅六年级开设),另外结合美术教学,各地结合实际安排一些“手工劳作”[13]。

课程目的方面,这一阶段的劳动课程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此时劳动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课程内容方面,这一时期劳动课程只在小学高年级开设,主要是参加公益性劳动和建设生产劳动,农村小学还可以结合农业常识课程学习有关林业、牧业的知识。没有安排劳动课程的低年级学生则在课外时间开展一些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可见,劳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自我服务性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与社会公益劳动。

课程要求方面,“兼学”课程要求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六年制小学则包括六年级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不要超过四小时,不要组织参加有害健康的劳动。不得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劳动课每周安排一课时,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或相对简易的生产劳动,教学组织形式可分散也可集中,农村学校还可以结合农忙假期作统一安排。[14]另外,农村小学劳动课程可与农业常识课一同安排。手工劳作主要是为了加强和改进音乐、美术教学,主要安排在美术课中,让学生动手做一些纸工、泥工及木工作品。由“兼学”课到劳动课,劳动时间趋于合理,能正确平衡学习与劳动的关系。

(四)1986年—1999年:颁布第一个劳动课程教学大纲,劳动课程开始规范发展

20世纪80年代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升学率偏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度较为突出,劳动教育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干扰。1986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提出“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适当进行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15],说明劳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被认可。表4即此期间关于劳动课程的重要文件。

课程名称方面,此阶段统一使用“劳动课”,名称没有发生过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劳动课程教学大纲是1987年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课程目的方面,劳动课旨在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16]可见,这一时期的劳动课既重视价值观培养,又重视劳动知识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方面,劳动课分为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四大类,低、中、高各年级对应的四类劳动各有不同。可见,此阶段的劳动课根据学生成长特征设置了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

课程要求方面,小学劳动课在教学计划中均是从四年级始设,一般为一周一课时。低年级的劳动课一般通过常规训练、班队活动及各科教学进行,没有安排特定的课时。但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低年级的劳动课每周安排一课时,而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可增为两课时,所需要时间从地方课时中解决。[17]这一时期首次明确提出劳动课的考核要求。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并要求将学生的劳动表现写进操行评语,低年级的评语不需成绩,其他年级应同时有劳动成绩。

(五)2000年—2017年:劳动课程取消单独设置,由分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

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颁发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旧纲要”)。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劳动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由分科走向综合,由独立走向整合。表5即此期间颁发的劳动课程的重要文件。

课程名称方面,这一时期单独设置的劳动课被取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成为小学的必修课。

课程目的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与劳动课程相关的目标有: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18]《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旨在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全国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推动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可见,这一时期的劳动课程不仅重视技能,更强调创新与实践,而且关注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内容方面,旧纲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领域。[19]新纲要的内容领域更强调开放性,以推荐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有: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能、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与劳动课程直接相关的包括劳动技能、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但因所有主题都是综合性问题的体现,其他主题也有可能涉及劳动的相关内容。

课程要求方面,旧纲要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设课,且每周平均三课时,新纲要改为从小学一年级起设课,且一、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三至六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两课时,实行的是弹性课时制。学生能自主选择活动的课题,活动中采用生成性目标,可以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要求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任教师。考核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从突出发展导向、作好写实记录、建立档案袋、开展科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六)2017年至今:劳动课程独立设科,劳动教育再次备受重视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怀抱有殷切期待,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文件,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掀开新篇章。相关讲话及政策文件见表6。

课程名称方面,小学阶段劳动课程统称为劳动教育。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目的方面,小学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课程要求方面,规定了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各相关学科的有机渗透,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关注学生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可见,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综合了以往劳动课程发展的各方面内容及其优势,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变迁的特点分析

纵观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小学劳动课程的变迁有以下特点。

(一)小学劳动课程地位经历了反复的过程

小学劳动课程设置反复。劳动课程是否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置,是衡量其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准。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劳动课程,直至1955年劳动课程才正式列入课程体系。“文革”时期,劳动课程从小学课程体系中消失,直至教育部强调“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进一步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1年才恢复小学劳动课程的设置。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取代了劳动课程,劳动课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不再单独设置。新时代,劳动课程再次备受重视,得以独立设科。

小学劳动课程名称多变。劳动课程的名称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其地位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课程使用的名称主要包括“手工劳动课”“农业常识课”“劳动课”“生产常识课”“手工”“生产劳动课”“劳动实践课”“农业基础知识课”“兼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名称变化最频繁的时期是1949—1965年,这一时期教育主要为社会生产服务,劳动课程名称因劳动内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也说明劳动课程备受重视。21世纪新课改后,劳动课程不再单独设置,多项研究表明,以综合实践活动取代劳动教育,实际上造成了劳动课程地位下降、课程目标不明、课时难以保障、课程设施与场地转作他用等问题。再加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课程形态本身缺乏深入研究,直接造成了劳动教育在实际执行时无名分无标准、无目标无根基。[20]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劳动”与“教育”不可分割,明确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说明劳动教育课程再次备受重视。

(二)小学劳动课程价值取向由社会转向学生

1949—1965年间,劳动课程的目的是为国家工农业培养所需的劳动者,符合当时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文革”时期,劳动课程目的由要求学生通过劳动获取直接经验到几乎完全沦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工具。“文革”结束后至20世纪末,劳动课程要求根据学生成长特征设置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课程目的强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进入21世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使学生能自主选择活动的课题,课程重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通过劳动建设世界、塑造自己。综上可见,小学劳动课程的价值取向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紧贴国家经济政治动向,逐渐转变为遵循学生的成长特征与经验的劳动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劳动课程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劳动课程多注重对工农业生产技能和技术性知识的传授,常以手工制作、到校办工厂或农场进行劳动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文革”时期则以直接生产劳动实践替代了知识传授,用劳动来控制和改造学生。“文革”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从重视获得直接知识经验向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转变,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主要为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四大类。新课改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多样化主题,如社会服务活动、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等,都是跨学科的主题,内容更具综合性、理论性和技术性并重的特点,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也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四)小学劳动课程要求日渐完备

1949年至今,小学劳动课程的要求从对开设年级、课时的要求,逐漸增加到对任课教师及课程评价的要求,日益全面。除了“拨乱反正”时期与2001—2017年期间,小学劳动课程均是从一年级起开设,说明国家总体上十分重视小学各个年级的劳动课程。劳动课程的课时在各时期最低都是每周一课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学高年级课时调整为每周不少于两课时,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弹性课时制,说明劳动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增加且机动。小学劳动课程也从初期并未明确学生考核及任课教师要求,发展到对各方面的要求逐渐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劳动课程的考核要求与考核形式,要求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同时使用操行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强调持续性发展评价、过程评价、定性评价等更为明确与科学的评价体系。此外,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由原先没有明确规定发展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新时代,劳动课程的要求更是综合了以上各个时期的有益内容,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

三、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变迁的思考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1]

新时代,劳动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劳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直接途径和最有效手段,理应更加受到重视。而1949年后小学劳动课程历史变迁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新时代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以下启示。

(一)劳动课程设置应立足广域课程的视野

新时代小学劳动课程重新获得独立设科的资格,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劳动课程在学校得以真正实施,发挥劳动课程对人的培养作用。除专设课程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及学校活动、班会等均可渗透劳动教育,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也有设定明确的劳动技能主题的份额。为此,在避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应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把劳动课程中没有涉及或是需要加强的相关劳动教育内容系统有序地纳入这些非正式劳动课程与活动中,在广域课程的视野下开展劳动教育,是对学生的有益补充。

(二)劳动课程目的应兼顾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与创造性劳动素养的养成

一方面,劳动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价值观。劳动本身并不一定会让所有学生产生天然兴趣,单调的劳动过程也未必能让人热爱劳动,对于劳动的兴趣和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感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的,要在精神生活的层面来培养。另一方面,劳动课程所培养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要与时俱进,要重视创造性劳动素养的养成。创造性劳动适应时代的趋势和人的创造天性,新时代智能劳动为主的工作尤其需要人的创造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当一个人的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得到发挥,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22]

(三)劳动课程内容应兼顾优良的劳动传统与新劳动形态

过去人们认为劳动就是搞卫生、大扫除,这样的理解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劳动形态正在不断增加,也进一步拓展了劳动的内容。以2019年发布的《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为例,其中提出的劳动内容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意义。例如,家务劳动中的交往服务劳动是指在家庭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包括起身迎、敬茶水、摆座椅、备饭菜等惯例服务劳动[23],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今天重新得到提倡;而校外劳动中的职业体验劳动则可以让青少年体验新兴职业,如人工智能、物流行业、网络游戏业、老年看护等等,这是新时代的新劳动形态,也应及时纳入劳动课程的内容。

(四)劳动课程要求应全面兼顾课时、师资等

劳动课程尽管有规定的课时,但由于学校不合理的挤占,很难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所以要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力度,确保与劳动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保质保量地全面开展。另外,学校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等,开发不同的劳动项目和课程。稳定、专业的师资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要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任劳动课程教师。还要注重劳动课程的多元性评价,一方面要注重对劳动价值观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劳动素养的评价。此外,还应通过立法廓清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37.

[3]郑程月,王帅.建国7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脉络、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9(5):14-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EB/OL].[2021-01-09].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10/content_26746856.htm.

[5][6][13][1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267,348,346-348.

[7][10]蒋纯焦.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学“革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4-38.

[8]段发明.新中国红色课本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72.

[9][20]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63-72.

[11]张建文.基础教育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8-180.

[12]蒋华.新中国历次教育方针变革及评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93-96.

[1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409.

[16][17]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56,45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EB/OL].[2021-01-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19]洪明,張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41-342.

[20]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63-72.

[2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21-01-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2]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54.

[23]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9:8-9.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变迁 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20期)2019-10-16工匠精神、劳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析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18期)2019-08-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劳动教育模式的建构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年4期)2019-06-25当前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教师·上(2019年3期)2019-04-17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1期)2019-03-18兰坪县兔峨中心完小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分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1期)2018-07-01变迁公务员文萃(2017年12期)2017-12-21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9期)2017-05-06Destination Chinatown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6年6期)2016-01-10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

推荐访问:变迁 劳动 课程

《1949年以来小学劳动课程变迁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