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

时间:2021-09-14 14:33:32 浏览量:

 《 经济大危机》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三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初三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老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难点是: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三、学法和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历史学科和本课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交流,分析资料,总结归纳,即“自学---互学---理解---提升”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用“情景导入----自主导学----小组合作----内化提升”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读材料,教师导语: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经济大危机》,以此诱发学习兴趣,切入课题。

 第二环节,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从课文中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在书上标注。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以小学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小组内交流、释疑,不懂的问题准备向老师提出。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探究反馈: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主要汇报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发源地、特点和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和成效。

  2、关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通过材料,让学生较容易的感知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生产过剩与消费能力低下的矛盾。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那么经济危机什么时候发生,发生时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利用书本中的图片和案例,直观形象生动的介绍经济危机爆发时的表现及影响。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新政的内容: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通过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4、新政的影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用课本结尾的一段话进行归纳。出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老师点拨: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第五环节:知识梳理、巩固训练 1、师生一起梳理本课重点知识:分别在草稿纸、白板上完成; 2、巩固训练:选择两道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常小结。师生小结本堂课学习收获。

推荐访问:危机 经济

《《经济大危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