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

时间:2020-04-29 16:41:46 浏览量:

  

  材料总目录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第二部分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第三部分 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四部分 中英文翻译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专业04级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设计课题名称 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

 2 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

 3 设计原始资料 3.1路段1:2000原始平面地形图 3.2路段初始年交通量 3.3路段地质勘探资料 3.4各种交通部部颁设计、施工及试验规程等技术规范 3.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相关配套资料 3.6公路工程概预算电脑软件 3.7公路线型设计CAD软件 3.8公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软件 3.9其它资料等 3.10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4 设计内容 4.1总说明书 1) 说明书 2) 路线平、纵面缩图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4.2路线 1) 选线 2) 道路平面设计 3) 道路纵断面设计 4) 道路横断面设计 5) 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 4.3 路基、路面及排水 1) 路基挡土墙的设计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4) 排水系统设计 4.4 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1)路段工程量计算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4)施工网络图的绘制 5)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 6)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工程机械及人工、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安排 8)根据以上各项计算成果,编写工料机使用一览表,需求量计划。 4.5 路线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工程预算造价的计算机复核计算(电算) 4.6 AutoCAD技术施工图的绘制 4.7 相关英文翻译一篇 4.8 答辩书面汇报材料(不少于1500字)

 5 应交成果 5.1计算说明书(A4) 含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设计任务书等内容。记录整个设计的过程、思路及计算步骤。 5.2设计施工图表(A3) 具体包括: (1)公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2)路基挡墙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4)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成果(图表及计算书) (5)公路排水系统设计成果(排水系统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大样图等) (6)工程量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表格) (7)施工图预算书(手工计算结果,含全部表格及说明) (8)施工组织设计(说明及图表,含时间和空间设计成果) (9)工程施工网络图及时间优化设计(网络图及参数计算) (10)施工技术方案说明文件(主要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说明) (11)工程材料的选用说明、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说明(工程主要材料) (12)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与强度检测说明 (13)人工、材料及工程机械的选用说明及施工安排说明 (14)工、料、机使用一览表及需求量计划表 (15)施工图设计计算机复核结果(电脑输出结果) (16)预算价目计算机复核结果(电脑输出结果) (17)用AutoCAD技术绘制的部分施工图纸 5.3英文翻译原文、译文 5.4答辩书面汇报材料

 6毕业设计时间及阶段安排 总时数为16周 (3月1日~6月20日),其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14.5周,成果评阅、审阅1周,答辩0.5周。 设计过程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道路线形设计(选线、平、纵、横设计及计算)(3周) 第二阶段:毕业实习(1周) 第三阶段:道路结构设计(路基、路面及附属设施)(3周) 第四阶段: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及施工技术方案等的编写(3周) 第五阶段:电算及打印出图、整理成果(3周) 第六阶段:撰写答辩书面汇报材料、成果评阅、审阅、答辩(1.5周) 每阶段成果均应按时上交检查。

 7学生一人一题任务分配表 任 务 分 配 表 编号 课题名称 路线 交通量 水泥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 挡土墙 1 邮兴一级公路

 G标段施工图设计 1 X2 4 S2、H L2、J D、G 备注:X-路线地形图;J-交通量组合;V-设计车速;D-地质资料;C-水泥混凝土;A-沥青混凝土;H-二灰碎石;J-水泥碎石B—水泥砂砾;K-二灰土;T1-12%石灰土;T2-10%石灰土;M-级配碎石;N-石灰土碎石;(?)-待算厚度的结构层 附: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 小客车 解放 CA10B 解放 CA30A 东风 EQ140 黄河 JN 150 黄河 JN 162 黄河 JN 360 长征 XD160 交通 SH 141 若干 160 180 220 110 200 220 150 180

  设计车速 V1=80Km/h 路段地质勘探资料 D2:道路沿线地质为砂性土,γ=18.0KN/m2,计算内摩擦角Φ=37º,地基容许承载力为300 Kpa。地下水埋深平均为1.0m。公路自然区划Ⅳ1区。

 挡土墙形式: 挡土墙形式 代号 挡土墙形式 代号 挡土墙形式 代号 重力式路肩墙(仰斜) A 重力式路堤墙(仰斜) D 加筋挡土墙(十字板) G 重力式路肩墙(俯斜) B 重力式路堤墙(俯斜) E 加筋挡土墙(六角板) H 重力式路肩墙(垂直) C 重力式路堤墙(垂直) F 加筋挡土墙(矩形板) I

 扬*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07/08学年,第2学期) _土木工程 系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

 表四 学生姓名 刘 * * 学号 0412**** 班级 0406 课题名称 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 课题来源 结合生产实际 指导教师 吴正光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

 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1,已收集的资料有:任务书,图纸,规范等。具备开题条件。

  2,综合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道路邮兴一级公路 G 标段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设计。 提高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对技术资料,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建立理论联系施加,严谨的科学作风。

 3,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程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

  正确进行道路的路线平、纵、横设计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挡土墙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等。 正确绘制工程设计图。正确进行道路工程的结构分析,造价分析,职工技术参数计算。

 4,先后顺序为:手工选定线、路线、路基、路面、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工程造价等方面 的设计计算。最后电算复核并优化,打印,装订成册。

 5,设计阶段分:

  1—3周,路线设计

 4—5周,路基设计

 6周,路面设计

 7—8周,施工组织设计

 9—12周,上机电算

 13—14.5周,准备答辩

  6, 设计条件具备:指导老师已明确,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完成。设计所需的资料等已准备完善,教室已确定。

  7,本人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中认真、仔细、努力工作,一丝不苟,遵照相关规范、

 规定,顺利、圆满地完成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08年3月2日 课题类型:(1)结合科研;(2)结合生产实际;(3)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4)结合学生科研竞赛;(5)模拟仿真;(6)其他

 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

  第三部分

  设计计算书

 小

 组:土木工程系道路 2组 学

 号:0412**** 姓

 名:李 * * 指导老师:吴 * * 完成日期:2008年6月

 扬*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

 录 第一章 公路路线设计——————————————————

 10 1.1 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

 10 1.2

 公路选线设计——————————————————————— 13 1.3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16 1.4 公路纵断面设计——————————————————— 18 1.5 公路横断面设计———————————————————

 21 1.6 公路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24 第二章 公路路基设计——————————————————

 25

  2.1

 路基处理方案———————————————————— ——

 25

  2.2 路基稳定验算———————————————————— ——

 27 2.3 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27 2.4 公路加筋土挡土墙设计————————————————

 34 2.5 公路护坡防护设计——————————————————

 40 2.6 河塘处理设计———————————————————— 40 第三章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41 3.1 公路刚性路面设计——————————————————

 41 3.2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46 3.3 公路路面电算校核设计———————————————

 51 第四章 公路排水设计——————————————————

 57 4.1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57 4.2公路路肩、缘石及分隔带设计—————————————

  58 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

 58 5.1 编制依据——————————————————————

 58 5.2 工程概述——————————————————————

 59 5.3 编制要点——————————————————————

 60 5.4 工程施工方法概述——————————————————

 60 5.5 施工平面图布置———————————————————

 61 5.6 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65 5.7 逐日施工进度计划——————————————————

 66 5.8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66 5.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7 5.10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71

 第六章 概预算设计———————————————————

  78 6.1

 工程内容———————————————————— 78 6.2

 技术标准——————————————————7 8 6.3

 施工方案——————————————————— 78 6.4

 工程量清单———————————————— 86 附:概预算电算校核设计——————————— 01表~11表共34页 参考文献————————————————————————

 90 毕业设计小结——————————————————————

  91

 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平原微丘区的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相关知识。设计第一部分是进行道路的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以及路面结构设计(柔性和刚性路面),根据设计内容绘制施工图。第二部分是施工组织设计,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技术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设计、工料机调配表以及绘制施工横道图和网络图。第三部分是进行概预算设计,计算出工程造价。最后,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电算优化。

 1

 公路路线设计

 1.1 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 1.1.1. 交通量计算 已知资料(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见表1-1。

  原始交通量

  表1-1 小客车 解放 CA10B 解放 CA30A 东风 EQ140 黄河 JN 150 黄河 JN 162 黄河 JN 360 长征 XD160 交通 SH 141 若干 160 180 220 110 200 220 150 180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各汽车换算系数见表1-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

 表1-2 设计车辆 折算系数 折算后交通量 说明 解放CA10B 1.5 300 ≦19座的客车和载重量≦2t的折算系数 1.0 〉19座的客车和载重量〉2t的折算系数 1.5 载重量在7~14t的货车的折算系数 2.0 载重量在〉14t的货车的折算系数 3.0 解放CA30A 1.5 255 东风EQ140 1.5 225 黄河JN 150 2.0 160 黄河JN 162 2.0 360 黄河JN 360 3.0 360 长征XD160 2.0 320 交通SH 141 1.5 330 小汽车 X X 初始年交通量: N0=X+240+270+330+220+400+660+300+270=2690+X(辆/天)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 由得X=5225(辆/天) 式中:n--远景设计年限,一级公路为20年。 由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7195辆/天,根据《标准》1.0.3规定,拟定该公路为一级公路四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1.1.2.相关技术指标 1) 车道宽度,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时,单车道宽度为3.75米。 2) 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央带。中央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可采用《标准》一般值设计,取3.50米。 3) 路肩宽度 根据《标准》,左侧硬路肩宽度采用2.50米,土路肩宽度采用0.75米,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采用0.50米。

 4) 一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其宽度为3.50米,连续长坡下坡路段,危及运行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对于本设计都无须设置。

  5) 路基宽度,一级公路四车道路基宽度取一般值25.00米。 一级公路技术指标汇总表

  表1-3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纵坡不小于(%) 0.3 行车道宽度(m) 4×3.75 最大纵坡(%) 4 车道数 4 最小纵坡(%) 0.3~0.5 中间带 中央分隔带宽度(m) 一般值 2.00 坡长限值(m) 纵坡坡度(%) 1000 3 极限值 1.50 800 4 左侧路缘带宽度(m) 一般值 0.50 缓和坡段坡长不小于(m) 85 极限值 0.25 合成坡度(%) 10.0 中间带宽度(m) 一般值 3.50 竖曲线 凸形竖曲线半径(m) 极限最小值 6500 极限值 3.00 一般最小值 10000 土路肩宽度(m) 一般值 0.75 凹形竖曲线半径(m) 极限最小值 3000 极限值 0.75 一般最小值 4500 视距 停车视距(m) 16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85 行车视距(m) 160 视觉所需最小竖曲线半径值(m) 凸形 16000 公路用地不小于(m) 3m 凹形 10000 平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m) 400 V≥60km/h 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 6V 一般最小半径(m) 700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 2V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 4000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26.0 最大半径不应大于(m) 10000 最小值 24.5 最小长度(m) 170 最小坡长(m) 250 平曲线超高横坡不大于(%) 1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85 路拱横坡(%) 1.5~2.0

 1.1.3.指标核算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考虑最小行程时间: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

 合成坡度:

  纵坡最小长度:

 竖曲线最小长度:

  1.2

 公路选线设计 1.2.1自然条件综述 本案地势平坦,偶有微丘,为平原微丘区;该地区雨量充沛集中,雨型季节性较强,暴雨多,水毁、冲刷较多,为Ⅳ1区;本路段按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V=80km/h,设计年限为20年。 1) 平原区选线原则 ①平原区选线,因地形限制不大,而线型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对地物、地质的避让与超越,找出一条理想的路线。 ②平原区农田成片,渠道纵横交错,布线应从支援农业着眼,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从各项费用上综合考虑放线,不能片面求直,而占用大片良田,也不能片面强 调不占某块田而使路线弯弯曲曲,造成行车条件恶化。 ③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于灌溉渠道相交把路 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 ④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或村庄,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调不占某块田而使路线弯弯曲曲,造成行车条件恶化。 ③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于灌溉渠道相交把路 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 ④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或村庄,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的作用。 ⑤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⑥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如需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 ⑦路线设计应在保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⑧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农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

 ⑨选线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路线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有利农田灌溉,尽可能少和灌溉渠道相交;当路线必须跨水塘时,可考虑设在水塘的一侧,并拓宽水塘取土填筑路堤,使水塘面积不致缩水;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区,但又要考虑到便利支农运输,便利群众,便利与工矿的联系,路线不宜离开太远。 1.2.2线型说明 综合考虑以上各原则,共选定二个交点。 1.2.3. 平曲线要素计算 1)对于第一个平曲线

 =2500m

 E==

  2)对于第二个平曲线 =m

 1.2.4.主点桩号计算

  JD1点附近各特殊点桩号计算 JD1 K0+945.7

  -T 647.48 ZY K0+298.22 +L

  1266.47 YZ K1+564.69 -L/2 633.235

  QZ K0+931.46 +J/2 14.245 JD1 K0+945.7

  JD2点附近各特殊点桩号计算 JD2 K2+127.35 -T

 169.77

 ZH K1+957.58

 +ls

 100.35

 HY

 K2+037.93

  +Ly 83.76

 YH

 K2+141.69

  +ls

  100.35

  HZ K2+242.04

  -Ls/2

 284.46/2 QZ K2+99.81

  +Js/2 55.08/2

  JD2 K2+127.35

 1.3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1.3.1.起终点及转点坐标 路线起点(1254,1060) 转点 (1446,1986) (1094,3114)

 终点

  (1232,3936) 1.3.2.转点计算 1)各点间距

 =

  =945.7m 同理:

 2)各方位角

 同理:

  3)各转角

 (右转)

  同理:(右转)

 方案一G标段平面设计《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一览表》见第二分册(图S-Ⅱ-3)。路线平面分图见第二分册图S-Ⅱ-1。由于在进行EICAD软件进行路线设计校核时,人为操作的因素较大,难免引起误差。 1.3.3.计算每100米整桩号及特殊点坐标,并列于附表。 1)直线段:K0+000~K0+298.22 K0+000处坐标:(1254,1060) 因为

  所以可计算得每100米的桩号坐标:,计算结果见附表。 2)第一个圆曲线段:

 ZY 点K0+298.22~YZ点K1+564.69

 图3

 计算示意图 由前面1)计算可得K0+298.22处坐标:(1314.53,1351.9),把该点作为一个新坐标下的原点(0,0)来计算缓和段上的点在这个新坐标下的坐标,再通过公式转换把新坐标下的坐标转换到原来坐标下。

  同理可得其他特殊点坐标。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逐桩坐标表

  桩号 坐标 桩号

 坐标 x y x y K0+000 1254 1060 K1+564.69 1253.091 2604.187 K0+100 1274.303 1157.917 K1+600 1242.792 2637.190 K0+200 1294.605 1255.835 K1+700 1213.003 2732.65 K0+298.22 1314.52 1351.9 K1+800 1183.214 2828.11 K0+300 1314.907 1353.752 K1+900 1153.425 2923.57 K0+400 1333.171 1452.063 K1+929.729 1144.569 3387.85 K0+500 1347.49 1551.026 K2+000 1124.741 3038.793 K0+600 1357.84 1650.482 K2+100 1108.698 3117.9 K0+700 1364.204 1770.257 K2+200 1112.31 3217.68 K0+800 1366.567 1850.238 K2+300 1127.986 3316.437 K0+900 1364.942 1950.218 K2+400 1144.542 3415.057 K0+945.7 1363.15 1992.58 K2+500 1161.099 3533.677 K1+000 1359.314 2050.053 K2+600 1177.656 3612.297 K1+100 1349.699 2149.583 K2+700 1194.212 3710.917 K1+200 1336.111 2248.649 K2+800 1210.769 3809.536 K1+300 1318.572 2347.092 K2+900 1227.326 3908.156 K1+400 1297.111 2444.755 K2+928.233 1232 3936 K1+500 1271.761 2541.482

 1.4 公路纵断面设计 1.4.1.纵坡设计原则 ⑴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⑵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⑶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⑷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 ⑸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⑹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1.4.2.主要技术指标 见表1-3 1.4.3.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⑴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⑵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⑶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 ⑷平、竖曲线应避免不当组合。 ⑸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1.4.4.确定控制点标高 由于路基要保证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以上,所以查表为砂性土时,路槽底至地下水的临界高度,由于本路段多为鱼塘故地下水位取鱼塘底水位,路面结构层厚拟为0.7米,因此,最小填土高度:,取2.6m。

  路基应力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的比重很小,仅为1/10~1/5。 1.4.5.设计步骤 根据地形图上的高程,以20米一点算出道路中心线上各点的原地面高程,将各点高程对应的标于纵断面米格纸上,用直线连接,注意涵洞、河道的标法,画出道路的纵向原地面图。 1.4.6.拉坡

  1)试坡:以“控制点”为依据,考虑平纵结合,挖方、填方及排水沟设置等众多因素,初步拟订坡度线。 2)计算:拉的坡满不满足控制点高程,满不满足规范要求,如不满足就进行调坡。调坡时应结合选线意图,对照标准所规定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以及考虑平纵线组合是否得当进行调坡。 第一个竖曲线:变坡点桩号为K0+700,‰,‰,竖曲线半径取R=40000m

 ‰<0,为凸形 第二个竖曲线:变坡点桩号为K1+500,‰,‰,竖曲线半径R=12000m

 ‰>0,为凹形 1.4.7.计算各点设计高程 见表1-5、表1-6。

 第一竖曲线计算表

  表1-5 桩号 X 切线高程 y=x2/2R 设计高程 K0+520 0 29.96 0 29.96 K0+540 20 30.02 0.005 30.01 K0+560 40 30.08 0.02 30.06 K0+580 60 30.14 0.045 30.09 K0+600 80 30.26 0.08 30.12 K0+620 100 30.26 0.125 30.13 K0+640 120 30.32 0.18 30.14 K0+660 140 30.38 0.245 30.12 K0+680 160 30.44 0.32 30.12 K0+700 180 30.5 0.405 30.09 K0+720 160 30.38 0.32 30.06 K0+740 140 30.26 0.245 30.01 K0+760 120 30.14 0.18 29.96 K0+780 100 30.02 0.125 29.9 K0+800 80 29.9 0.08 29.82 K0+820 60 29.78 0.045 29.74 K0+840 40 29.66 0.02 29.64 K0+860 20 29.54 0.005 29.53 K0+880 0 29.42 0 29.42

 第二竖曲线计算表

  表1-6 桩号 X 切线高程 y=x2/2R 设计高程 K1+440 0 26.06 0 26.06 K1+460 20 25.94 0.02 25.96 K1+480 40 25.82 0.07 25.89 K1+500 60 25.7 0.15 25.85 K1+520 40 25.78 0.07 25.85 K1+540 20 25.86 0.02 25.88 K1+560 0 25.94 0 25.94

 第三竖曲线计算表

  表1-7 桩号 X 切线高程 y=x2/2R 设计高程 K1+923.5 0 27.43 0 27.43 K1+940 7.5 27.46 0.002 27.44 K1+960 27.5 27.54 0.025 27.51 K1+980 47.5 27.62 0.075 27.54 K2+000 67.5 27.7 0.15 27.55 K2+020 47.5 27.6 0.075 27.52 K2+040 27.5 27.5 0.025 27.47 K2+060 7.5 27.4 0.002 27.39 K2+67.5 27.36 0 0 27.36

  1.5 公路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舒适、工程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 1.5.1.横断面几何尺寸的选择 见图1-2

  标准横断面的组成: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置, 行车道: 路肩:

  路拱横坡:

 设超高横坡度:

 1.5.2.加宽值 因 R、R>250m,,故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该曲线段可不设加宽。 1.5.3.公路用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一级公路在整个路幅范围以外不少于3.0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 1.5.4.超高计算 1)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 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平曲线半径,查表得超高值,新建公路一般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计算如下:见表1-8。 一级公路指标:

  计算行车速度:80km/h

  行车道: 路肩:

 路拱横坡:

 设超高横坡度: , 取=0.039 ,

 则JD1处根据内插的方法的超高计算表如表1-9。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JD2点)

  表1-9 桩号 说明 外侧超高值(m) 中线超高值(m) 内侧超高值(m) K1+957.58 ZH 0 0 0 +960

 0.36 0 -0.04 +980

 0.46 0 -0.22 K2+000

 0.55 0 -0.41 +020

 0.64 0 -0..59 K2+037.93 HY 0.69 0 -0.69 +040

 0.69 0 -0.69 +060

 0.69 0 -0.69 +080

 0.69 0 -0.69 K2+99.81 QZ 0.69 0 -0.69 +100

 0.69 0 -0.69 +120

 0.69 0 -0.69 +140

 0.69 0 -0.69 K2+141.69 YH 0.69 0 -0.69 +160

 0.67 0 -0.65 +180

 0.60 0 -0.46 +200

 0.48 0 -0.28 +230

 0.39 0 -0.10 +240

 0.28 0 -0.13 K2+242.04 HZ 0.23 0 -0.23

 1.5.5.绘出典型横断面图(标准、特殊)(见第二分册图S-Ⅲ-1) 1.5.6.绘出路基横断面图(见第二分册图S-Ⅱ-6) 1.5.7.填路基设计表(见第二分册图S-Ⅱ-5) 1.5.8.填土石方计算表(扣除路面结构层70cm)(见第二分册图S-Ⅱ-7)

  1.6 路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1.6.1.土石方调配要求 ① 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 ② 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叫经济运距)。 ③ 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跨越深沟和少做上坡调运。 ④ 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尽量少占田地,减少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取土和弃土地点应事先同地方商量。 ⑤ 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 ⑥ 回头曲线路段的土石调运,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竖向调运。 1.6.2.土石方调配方法

  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表格调配法等,由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调配,具有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的优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法。 表格调配法又可有逐桩调运和分段调运两种方式。一般采用分段调用。 表格调配法的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 调配前先要对土石方计算惊醒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深沟、借土位置、弃土位置等条件表于表旁,借调配时考虑。 (2)横向调运 即计算本桩利用、填缺、挖余,以石代土时填入土方栏,并用符号区分。 (3)纵向调运 计算借方数量、废方数量和总运量 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 废方数量=挖余—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 总运量=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 (4)复核 (5)计算计价土石方 计价土石方=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第二章 公路路基设计

 2.1

 路基处理方案 本路段为低洼河塘地段,路基处理图如下:(草图)

 说明:对河塘原地面以下部分,采用先抛石回填50cm,后用8%石灰土逐层回填至原地面的处理方案,对地面以上部分,先清表后地面线以下30cm 5%石灰土处理,底层20cm 8%石灰土封底,中间素土填筑,顶层用20cm 8%石灰土封顶。 路基填土标准、规范

 项

  目

 分

 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填料最小强度(CBR值) 压

 缩

  度(%) 高速、一级公路 高速、一级公路 上路堤 0.8-1.5 4

 下路堤 1.5以下 3

 填料选择 1、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容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冻溶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3、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满足上表要求。 4、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5、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震动液化的影响。 6、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

 2.2

 路基稳定验算

 因本路段为河塘,最大填土高度为8.7m,须对路基的稳定性进行验算,经实地勘测各项指标如下:

 C=9.8KPa

 2.2.1 用直线性对砂性土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 将行车荷载换算成相当于路基岩土层厚度:h0=q/r,q取值如下 q的取值

 表2-2 H(m) ≤2.0 ≥10 2.0<H<10 Q(kpa) 20.0 10.0 内插

  本段H=8.7m,代入表内插得:q=12.7KN/m3,则h0=12.7/18=0.71m。 又静力平衡可得:K= 取1m为单位长度。 ①取1点

  =

  L=

  K=

 试算法分析直线滑动面边坡稳定性

 表2-3

 Q W L K 1 1428.233 8.26 39.03 4.51 3/4 1071.17 10.45 26.39 4.21 1/2 714.12 12.37 20.54 3.29 1/4 357.06 15.79 16.34 2.96 经用直线法验算各点K值均大于1.5,故路基(砂性)稳定。

  利用表解法进行计算:

  K=fA+,其中

 f=tan=tan37=0.754,c=9.8KPa, r=18.0KN/m,H=8.7m,则K=0.754A+0.063B,其中A,B查表可得

  带入相关数据得下表 圆 心 项 目

 Q1 Q2 Q3 Q4 Q5 A 3.06 2.54 2.15 1.90 1.71 B 6.25 6.50 7.15 8.33 10.10 K 2.7 2.32 2.07 1.96 1.93 稳定系数均大于1.25,该边坡稳定。

  2.3 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2.3.1.重力式挡土墙位置的选择

  路堑挡土墙大多数设在边沟旁。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当路肩墙与路堤墙的墙高或截面圬工数量相近,基础情况相似时,应优先选用路肩墙,若路堤墙的高度或圬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而且基础可靠时,宜选用路堤墙;沿河路堤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来布置,注意设墙后仍保持水流流畅,不致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 2.3.2.挡土墙的纵向布置

  (1)确定挡土墙的起讫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其他结构物的衔接方式。 路肩挡土墙端部可嵌入石质路堑中,或采用锥坡与路堤衔接;与桥台连接时,为了防止墙后填土从桥台尾端与挡土墙之间设置墙及接头墙。 (2)按地基、地形及墙身断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和沉降缝的位置。 (3)布置泄水孔和护拦的位置,包括数量、尺寸和间距。 (4)标注特征断面的桩号,墙顶、基础顶面、基底、冲刷线、冰冻线和设计洪水位的标高等。 2.3.3.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选择在墙高的最大处(6.0m),墙身断面或基础形式有变异处,以及其他必须桩号处的横断面图上进行。根据墙型、墙高及地基与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等设计资料进行挡土墙设计资料进行挡土墙设计成套用标准图,确定墙身断面、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布置排水设置等,并绘制挡土墙横断面图。 2.3.4.挡土墙的作用及要求 1) 作用 (1)路肩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 (2)滨河及水库路堤,在傍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或少占库容的有效措施。 (3)设置在隧道口或明洞口的挡土墙,可缩短隧道或明洞长度,降低工程造价。

 (4)设置在桥梁两端的挡土墙,作为翼墙或侨台,起着护台及连接路堤的作用。

  (5)抗滑挡土墙则可用于防止滑坡。

 2) 要求 (1)不产生墙身沿基地的滑移破坏。

  (2)不产生墙身绕墙趾倾覆。

  (3)不出现因基底过渡的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的倾斜。

  (4)地基不产生过大的下沉。

  (5)墙身截面不产生开裂破坏 2.3.5.挡土墙的埋置深度

  对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1m;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1m。 2.3.6.挡土墙的排水设施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

  排水设施主要包括:设置地面排水沟,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土墙趾前的边沟的因用铺砌加围,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水,排除墙后水。

  浆砌片石墙身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泄水孔。墙较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汇水孔,排水孔的出口应高出墙前地面0.3m。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下排泄水孔进水口的底部应铺设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免孔道阻塞。 2.3.7.沉降缝与伸缩缝

  为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墙身开裂,需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异和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为防止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应设置伸缩缝。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兼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c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较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0.15m。 2.3.8.土质情况描述

 土质为砂性土,取最不利情况,,。 9.重力式挡土墙结构情况描述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身自重支撑土压力来维持其稳定。一般多用片(块)砌筑,在缺失石料的地区有时也用砼修建。重力式挡土墙圬工量大,但其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较强,故被广泛采用。

  根据设计要求在填土高度2~5米范围内应设重力式挡土墙,故在K0+600~K0+800设重力式路堤式挡土墙。 2.3.10.重力式挡土墙计算 2.3.11. 初拟墙体尺寸设计与计算 拟采用干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仰斜),墙高6.0m,墙背1:-0.25,墙身坡度亦取1:0.25,墙身分段长度取10m,墙顶宽1.56m;设计荷载:按一级公路刚性路面所受荷载计;土壤地质情况:墙背填土,计算内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砂性土地基,墙后回填仍为砂性土,地基容许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f=0.4。,坡度为2%<5%,不挖台阶;墙身材料:砌体容重,砌体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墙身和基础圬工砌体均采用M5浆砌,MU50片石。

 1)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示意图如下

  图2-1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示意图 2)墙后填土以及车辆荷载引起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由前知换算等代均布厚度为: h0= =0.83m, 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墙后填土以及车辆荷载引起的主动土压力。 由于是路肩墙a=3,b=4.5。根据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内)

  A=

 则: 验算是否交于荷载内

  堤顶破裂面至荷载内:(H+a)*tan=9 荷载内缘至墙踵:

  b-Htan 荷载内缘至墙踵:b-Htan 由于, 故破裂面交于荷载内,符合假设计算图式。 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

  K=

 =

  =0.123

 求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Z

 倾斜基底土压力对墙址O的力臂该为:

 Z

  3)设计挡土墙截面

 选择墙面平行于墙背,基底倾斜1:5,选择墙顶宽b=1.56m。

 ① 计算墙身重及其力臂Z,计算结果如下:

  体积V(m)

  重量(KN)

 力臂Z

 V

 G=195.80

 Z=

 =1.56

 =1.49

  = 8.90

  V

  G=5.06

 Z=0.651b

 = 0.23

 =1.02

 V=V+V =9.13

 G=G+G=200.86

 ② 抗滑动稳定验算

  (0.9G+rQ)n+0.9Gtan

  抗滑动满足要求

 ③ 抗倾覆稳定验算

 0.9GZ+rQ>0

  故抗倾覆满足要求

  ④ 基底应力验算

  B

  Z

 =

  e==

  << 

  =

 = 〈=300KPa ⑤ 截面应力验算

  墙面、背互相平行,截面最大应力出现在接近基底处,由基底应力验算,偏心距基底应力均满足地基要求,墙身截面=600KPa,故<<,即截面应力也能满足墙身截面要求,故不作验算。

  通过上述计算及验算,所拟截面满足各项要求,决定采用此截面顶宽1.2m,墙面,墙背平行,墙面倾斜,倾斜基底1:5。

 2.3.12.挡土墙基础及接缝、泄水孔设计 基础为扩大式基础,厚0.5m,宽为(砼刚性角为)基础下垫炉渣石灰土。 接缝每隔10米设置一个,中间垫2~3cm厚的木板,四周用沥青填充。泄水孔为两排直径为10cm的圆孔,孔眼间距为2.5cm,孔眼上下是错开布置。下排的排水孔高出墙前地面0.5m,上排高出墙前地面2.5m。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下排泄水孔进水口的底部铺设30cm厚的黏土隔水层。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免孔道堵塞。拟采用粗鹅卵石,泄水孔坡度取为1:0.2。墙面,墙身平行,截面最大应力出现在接近基底处,由基底应力验算可知偏心距及基底应力满足低级承载力要求。故墙身截面应力也能满足要求。验算内容全部通过,故决定采用墙顶宽1.2m,墙身高6m,倾斜基底0.2:1仰斜式浆砌片石重力式路肩挡土墙。 2.3.13.挡土墙纵断面图 见图

  2.4 公路加筋土挡土墙设计 加筋挡土墙是由填土中布置拉筋条以及墙面板三部分。加筋体墙面的平面线形可采用直线,折线和曲线。加筋体的横断面一般采用矩形,但底部筋带长度不应小于3m,同时不小于0.4H,加筋体墙面下部应设宽不小于0.3m,厚不小于0.2 m的砼基础,但如面板筑于石砌圬工或砼之上,地基为基岩的不可设,加筋体面板基础底部的埋置深度,对本例地基不小于0.6米。 加筋挡土墙应根据地形、地质、墙高等条件设置沉降缝,其间距对土质地基为10~30米,沉降缝宽度一般取2厘米可采用沥青板,软木板或沥青麻絮填塞。 2.4.1.设计地点及范围

 加筋挡土墙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时,由于拉筋在填筑过程中逐层埋设,所以,因填土引起地基变形对加筋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比较简便,因此,在软弱地基上修筑加筋土挡土墙效果比较好。

 2.4.2.作用及要求

 ①通过填土与拉筋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填土。 ②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时,由于拉筋在填筑过程中逐层埋设,所以,因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时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其他结构物小。

  ③加筋土挡土墙具有一定的柔性,抗震性强。

 ④加筋土挡土墙节约用地,造型美观。

  ⑤加筋土挡土墙造价比较低,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相比,可减少造价一半左右;与石砌挡土墙比较,也可节约20%。

  要求:拉筋长度不宜小于3 m ,填料应易于填筑与压实,能与拉筋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满足化学和电化学标准,水稳定性要好,拉筋抗拉能力强,延伸率小,不易产生脆性破坏,耐腐蚀和耐久性能好,要具有一定的柔性,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墙面板不仅要具有刚度,还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加筋挡土墙的墙面板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2.4.3.设计资料 拟修建一座路肩式加筋挡土墙,沉降缝间距采用15m ,挡土墙高度5.0m ,无顶部填土,其设计资料如下: (1) 根据设计要求为路肩式加筋挡土墙,墙高5.0米,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2) 面板为1.0m0.8m十字形混凝土板,板厚18c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3) 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带宽19mm,厚1.0mm,容许拉应力,视摩擦系数。 (4) 筋带结点水平距离,垂直距离。 (5) 路基填土为砂性土,,地基容许承载力,粘聚力c=10KPa,填土与墙背的摩擦角,按荷载组合Ⅰ,Ⅱ进行结构计算。 2.4.4.设计计算 应力分析法 1)筋带受力分析 (1)计算加筋体在公路级重力作用下的等代土层厚度,墙高为9.5米。 根据规范,内插求得=0.591,安全角度考虑取=0.60m。

  加筋体的潜在破裂面为最大拉力的连线。潜在破裂面可以简化为上部平行于墙面(距0.3H),下部通过墙脚的两段折线。

 加筋体 中的土压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其筋带所受拉力为:

 代入数据后得,各层筋带拉力计算值见下表 加筋层号 Zi(m) Ki γ1Zi(KPa) γ1h0(KPa) SxSy Ti 1 0.50

 0.486

 9.0

 10.8 0.168 1.62

 2 1.00

 0.472

 18.0

 10.8 0.168 2.28

 3 1.50

 0.458

 27.0

 10.8 0.168 2.91

 4 2.00

 0.444

 36.0

 10.8 0.168 3.49

 5 2.50

 0.430

 45.0

 10.8 0.168 4.03

 6 3.00

 0.417

 54.0

 10.8 0.168 4.53

 7 3.50

 0.403

 63.0

 10.8 0.168 4.99

 8 4.00

 0.389

 72.0

 10.8 0.168 5.41

 9 4.50

 0.375

 81.0

 10.8 0.168 5.78

 10 5.00

 0.361

 90.0

 10.8 0.168 6.11

 11 5.50

 0.347

 99.0

 10.8 0.168 6.40

 12 6.00

 0.333

 108.0

 10.8 0.168 6.65

 13 6.50

 0.333

 117.0

 10.8 0.168 7.15

 14 7.00

 0.333

 126.0

 10.8 0.168 7.65

 15 7.50

 0.333

 135.0

 10.8 0.168 8.16

 16 8.00

 0.333

 144.0

 10.8 0.168 8.66

 17 8.50

 0.333

 153.0

 10.8 0.168 9.16

 18 9.00

 0.333

 162.0

 10.8 0.168 9.67

 19 9.50

 0.333

 171.0

 10.8 0.168 10.17

  筋带断面计算:

  根据公式:

  K——筋带容许拉应力提高系数,取1.0 ——筋带容许拉应力,取

  筋带长度——筋带锚固长度,m

  ——活动区筋带长度

  式中:——筋带要求抗压系数 2.0

  f——筋带与填料的似摩擦系数

 0.4

 ——第i单元筋带宽度总和

  ——简化破裂面的垂直部分与墙面板背部距离 m 各层拉筋要求抗拔系数:

 代入数据后得,各层拉筋要求抗拔系数计算值见下表 筋带层号 Zi(m) Ti(kN) 筋带总长度Li(m) 筋带锚固长度L1i(m) 活动区筋带长度L2i(m) 设计断面面积Ai(mm2) 筋带总宽度bi(mm) γ1Zi Kfi 1 0.50

 1.62

 6 3.15

 2.85

 32.3

 32.3

 9.0

 0.45

 2 1.00

 2.28

 6 3.15

 2.85

 45.7

 45.7

 18.0

 0.91

 3 1.50

 2.91

 6 3.15

 2.85

 58.2

 58.2

 27.0

 1.36

 4 2.00

 3.49

 6 3.15

 2.85

 69.9

 69.9

 36.0

 1.81

 5 2.50

 4.03

 6 3.15

 2.85

 80.7

 80.7

 45.0

 2.27

 6 3.00

 4.53

 6 3.15

 2.85

 90.7

 90.7

 54.0

 2.72

 7 3.50

 4.99

 6 3.15

 2.85

 99.8

 99.8

 63.0

 3.18

 8 4.00

 5.41

 6 3.15

 2.85

 108.1

 108.1

 72.0

 3.63

 9 4.50

 5.78

 6 3.15

 2.85

 115.6

 115.6

 81.0

 4.08

 10 5.00

 6.11

 6 2.73

 3.27

 122.2

 122.2

 90.0

 3.93

 11 5.50

 6.40

 6 3.09

 2.91

 128.0

 128.0

 99.0

 4.90

 12 6.00

 6.65

 6 3.46

 2.54

 132.9

 132.9

 108.0

 5.97

 13 6.50

 7.15

 6 3.82

 2.18

 143.0

 143.0

 117.0

 7.15

 14 7.00

 7.65

 6 4.18

 1.82

 153.1

 153.1

 126.0

 8.43

 15 7.50

 8.16

 6 4.55

 1.45

 163.1

 163.1

 135.0

 9.82

 16 8.00

 8.66

 6 4.91

 1.09

 173.2

 173.2

 144.0

 11.31

 17 8.50

 9.16

 6 5.27

 0.73

 183.3

 183.3

 153.0

 12.91

 18 9.00

 9.67

 6 5.64

 0.36

 193.3

 193.3

 162.0

 14.61

 19 9.50

 10.17

 6 6.00

 0.00

 203.4

 203.4

 171.0

 16.42

  代入数据后得,各层拉筋要求抗拔系数调整后的计算值见下表 筋带层号 筋带总宽度(mm) 计算根数(根) 调整后根数(根) 调整后筋带总宽度(mm) 调整后的Kf 1 0.0

 0.0000

 6

 114 2.16

 2 0.0

 0.0000

 6

 114 2.66

 3 0.0

 0.0000

 6

 114 2.98

 4 0.0

 0.0000

 5

 95 2.68

 5 80.7

 4.2473

 5

 95 2.86

 6 90.7

 4.7728

 5

 95 3.02

 7 99.8

 5.2541

 6

 114 3.81

 8 108.1

 5.6911

 6

 114 3.99

 9 115.6

 6.0837

 7

 133 4.88

 10 122.2

 6.4321

 7

 133 4.41

 11 128.0

 6.7362

 7

 133 5.25

 12 132.9

 6.9959

 7

 133 6.17

 13 143.0

 7.5259

 8

 152 7.85

 14 153.1

 8.0559

 9

 171 9.73

 15 163.1

 8.5859

 9

 171 10.64

 16 173.2

 9.1159

 10

 190 12.83

 17 183.3

 9.6459

 10

 190 13.84

 18 193.3

 10.1759

 11

 209 16.34

 19 203.4

 10.7059

 11

 209 17.46

 调整后满足。 2)面板厚度验算

 SS,C20混凝土容许应力提高系数K=1.0,面板按承受均匀荷载的简支梁按下式计算最大弯距:M,拉力T选用第19层筋带的拉力,L按S取值面板计算,a按S取值。

 Q=

 M 由规范可计算出板厚

  t=

  本设计板厚为18cm,远大于计算板厚,满足要求。 基底地面地基应力验算

 (1)基底面上垂直力

 加筋挡土墙上部垂直力

 换算荷载重: w

 三角形边坡土体重:

 加筋挡土墙重:w

 所以

  N=w+w=2853KN/m

  (2) 加筋挡土墙背上水平土压力见图

 路基顶部水平应力:

 基底面处的水平应力:

  所以墙背面上的压力:

  E= (3) 各力对基底重心的力矩

 M

  M= (4) 基底应力

 由规范公式

  所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5)地基滑动稳定性

 垂直合力

 :N

 水平合力

 :E=368.55KN/M 由规范公式得:

  K

 满足基底滑动稳定性的要求。 (6)倾覆稳定性 作用于墙趾力系与基底滑动验算相同。

 各力对墙趾的力矩:

 由规范公式:

 K 显然,K,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2.5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设计图见第二分册图S-Ⅲ-2) 路堤边坡坡度一般是1∶1.5~1∶1.75,取1∶1.5,护坡道宽度一律取1.0m。   当边坡高度0m<H<2m时,采用浆砌片石衬砌拱; 当边坡高度2m<H<5m时,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 当边坡高度

  H>5m时,采用加筋土挡土墙。

 2.6河塘处理设计(设计图见第二分册图S-Ⅲ-4) 对河塘原地面以下部分,采用先抛石回填50cm,后用8%石灰土逐层回填至原地面的处理方案,对地面以上部分,先清表后地面线以下30cm 5%石灰土处理,底层20cm 8%石灰土封底,中间素土填筑,顶层用20cm 8%石灰土封顶。

  第三章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3.1公路刚性路面设计 3.1.1.交通分析 交通量组成表 车型 前轴重 后轴重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间距 交通量 解放CA10B 19.40 60.85 1 双 - 160 解放CA30A 29.50 2*36.75 2 双 - 180 东风EQ140 23.70 69.20 1 双 - 220 黄河JN 150 49.00 101.60 1 双 - 110 黄河JN 162 59.50 115.00 1 双 - 200 黄河JN 360 50.00 2*110.0 2 双 - 220 长征XD160 42.60 2*85.20 2 双 - 150 交通SH 141 25.55 55.10 1 双 - 180

 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荷载,不同的轮轴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JTG D40-2002规范式(3.0.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

 1

 或

  =

  2

 或

  =

  3

  式中: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单轴-单轮组时,按1式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2式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3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1。

 轴载换算结果

 表3-1 车型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160 0.0565 解放CA30A 前轴 29.5

 180 0.0003 后轴 2*36.75

 180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220 0.6083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110 0.5059 后轴 101.6 1 110 141.8052 黄河JN 162 前轴 59.50

 200 18.9065 后轴 115.00 1 200 1871.5242 黄河JN 360 前轴 50.00

 220 1.3859 后轴 2*110

 220 216.3896 长征XD160 前轴

  150 0.07805 后轴

  150 2.6186 交通SH 141 后轴 55.10 1 180 0.013

 2253.8921 注:小于40KN的单轴和小于80KN的双轴略去不计。 根据设计资料,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寿命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交通量增长率为,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根据表A.2.2一级公路取0.17~0.22,取0.2。 按式A.2.2 累计作用次数:

  由于使用初期时间车道的Ns在之间,由《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表3.0.5可知交通等级为重交通。 3.1.2.初拟路面结构 该路段属于Ⅵ1区,砂性土,稠度为1.20,查得土基回弹模量为,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且是重交通等级。根据经验,初选路面结构由24cm水泥混凝土路面(fr=5.0MPa),基层水泥碎石厚20cm,底基层二灰土厚20cm,水泥混凝土的平面尺寸为,纵缝为拉杆平口缝见图3-1,横缝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型见图3-2。

 图3-1

  纵向缩缝构造图

 图3-2

 横向缩缝构造图 路面结构示意图见图 面层

 水泥混凝土

  24㎝

  基层

 二灰碎石

  20㎝

  E1 = 1600Mpa

  底基层

 二灰土

  20㎝

  E2 = 800Mpa

 土基

 E0 = 40Mpa

 3.1.3.确定路面材料参数 按表3.0.6,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按表F.3,弯拉弹性模量为31Gpa。 查规范附录F.1,公路自然区划Ⅵ1区,砂性土的回弹模量为; 查规范附录F.2,二灰碎石的回弹模量为;二灰土的回弹模量为; 按式 B.1.5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式中:--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土基回弹模量

  --基层、底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基层、底基层的回弹模量

  --基层、底基层的当量弯曲刚度 3.1.4.荷载疲劳应力分析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式(B.1.3-2)计算:

 按式(B.1.3-1)计算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

 根据(B.1.2),纵缝为拉杆平口缝时,,取=0.87。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是累计疲劳作用的。

 式中:v—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混凝土v=0.057。 由表(B.1.2),在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因素时,一级公路选取综合系数为,则荷载疲劳应力:

 3.1.5.温度疲劳应力分析 此路段属于Ⅵ1区,由表(3.0.8)故取大温度梯度为, 相对板长为 查图B.2.2,得普通混凝土板厚0.24米时,=0.65。 按式(B.2.2)在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翘曲应力计算为:

 温度应力疲劳系数为按式(B.2.3)计算:

 式中:a、b、c—回归系数。可按表B.2.3 查出Ⅵ2自然区的值。

  r——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由式(B.2.1)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    3.1.6.检验初拟路面结构厚度 查表3.0.1,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于二级安全等级,变异水平等级为低-中,偏安全计算时定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目标可靠度90%,根据表3.0.3,确定可靠度系数,取1.16。 按式(3.0.3)

 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因此,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3.2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3.2.1.交通分析

  交通量组成表 车型 前轴重 后轴重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间距 交通量 解放CA10B 19.40 60.85 1 双 - 160 解放CA30A 29.50 2*36.75 2 双 - 180 东风EQ140 23.70 69.20 1 双 - 220 黄河JN 150 49.00 101.60 1 双 - 110 黄河JN 162 59.50 115.00 1 双 - 200 黄河JN 360 50.00 2*110.0 2 双 - 220 长征XD160 42.60 2*85.20 2 双 - 150 交通SH 141 25.55 55.10 1 双 - 180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采用如下公式:N= 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C1——轴载系数,C1=1+1.2(m-1),m是轴数;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计算结果见表3-2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

 表3-2 车型

 (次/日)

  解放CA10B 前轴 19.40 1 6.4 160 0.8355 后轴 60.85 1 1 160 18.4354 解放CA30A 前轴 29.50 1 6.4 180 5.6909 后轴 36.75 2.2 1 180 5.0582 东风EQ140 前轴 23.70 1 6.4 220 2.6838 后轴 69.20 1 1 220 44.349 黄河JN 150 前轴 49.00 1 6.4 110 31.6174 后轴 101.60 1 1 110 117.8638 黄河JN 162 前轴 59.50 1 6.4 200 133.77 后轴 115.00 1 1 200 367.3378 黄河JN 360 前轴 50.00 1 6.4 220 69.0434 后轴 110.00 2.2 1 220 732.6618 长征XD160 前轴 42.60 1 6.4 150 23.4532 后轴 85.20 2.2 1 150 164.4092 交通SH 141 前轴 25.55 1 6.4 180 3.0451 后轴 55.10 1 1 180 13.4673

 1733.7218

 (2)累计当量轴次Ne: 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取0.45,则累计当量轴次: Ne = =

 =6144793.888次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采用如下公式:N'= 式中:——轴载系数,=1+2(m-1)。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计算结果见表3-3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

 表3-3 车型

 (次/日)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1 160 3.0074931247 解放CA30A 前轴 29.5 1 6.4 180 0.066073696922 后轴 2*36.7 2.2 1 180 0.13032378957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220 11.568350447 黄河JN 150 后轴 101.60 1 1 110 124.8942225 黄河JN 162 前轴 59.50 1 18.5 200 58.121585096 后轴 115.00 1 1 200 611.80457251 黄河JN 360 前轴 50.00 1 18.5 220 15.8984375 后轴 110.00 3 1 220 1414.7686146 长征XD160 后轴 85.20 3 1 150 124.94798935 交通SH 141 后轴 55.10 1 1 180 1.5292739683

 2366.7369366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Ne: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根据表3.0.4-1,取0.45,则累计当量轴次:

 3.2.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400万次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和实际情况,结合给定的设计要求,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20 cm),底基层采用23㎝水泥碎石。面层由三层组成,表面层采用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4cm),下面两层采用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5cm),粗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6cm)。 1)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规范》表D1、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200C和劈裂强度见表3-4。 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该路段处于Ⅵ1区,且该路段土为粘质土。由规范6.1.2-1查得,当路基处于干燥状态时,稠度为1.0,查附表E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到土基回弹模量为30.0Mpa。

  3.2.3.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并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路面结构层参数

  表3-4 层次 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回弹模量 劈裂强度(Mpa) 200C 150C

 1 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00 1.0 2 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1.0 3 粗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1.0 4 水泥碎石 20 1500 1500 0.8 5 水泥碎石 23 550 550 0.8 6 土基 — 55.5 55.5 — 1)设计弯沉值 该公路为一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Ac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As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总厚度大于20㎝,所以基层类型系数取1.0。 根据规范式(7.0.3),设计弯沉值为: (0.01mm) 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水泥碎石:

 综上所述,设计弯沉值为27.93(0.01mm)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见表3-5。

 3.2.4.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将多层体系转化为三层体系)

 验算相关资料汇总

 表3-5 层次 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回弹模量 容许拉应力(Mpa) 200C 1 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4 1400 0.36 2 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5 1200 0.36 3 中、粒式密极配沥青混凝土 6 1000 0.36 4 水泥碎石 20 1600 0.19 5 水泥碎石 23 550 0.19 6 土基 — 55.5 —

 3.3 公路路面电算优化设计 3.3.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设

 计

 内

 容 :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变异水平的等级 : 低

 级

 可 靠 度 系 数 : 1.13

  面

 层

 类

 型 : 普通混凝土面层 序号 车辆名称 单轴单轮组的个数 轴载总重 单轴双轮组的个数 轴载总 重 双轴双轮组的个数 轴载总重 三轴双轮组的个数 轴载总重 交通量 1 解放CA10B 1 19.4 1 60.85 0 0 0 0 160 2 解放CA30A 1 29.5 0 36.75 1 36.75 0 0 180 3 东风EQ140 1 23.7 1 69.2 0 0 0 0 220 4 黄河JN150 1 49 1 101.6 0 0 0 0 110 5 黄河JN162 1 59.5 1 115 0 0 0 0 200 6 黄河JN360 1 50 0 110 1 110 0 0 220 7 长征XD160 1 42.6 0 85.2 1 85.2 0 0 150 8 交通SH141 1 25.55 1 55.1 0 0 0 0 180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1

  车道分配系数

 1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2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1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 Ⅳ1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92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87

  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200

  1300

  2

  石灰粉煤灰土

 200

  600

  3

  土基

 30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ET=

 211.4 MPa

 HB= 240

  r= .68

  SPS= 1.06

 SPR= 2.89

 BX= .65

  STM= 2.21

 KT= .51

  STR= 1.14

 SCR= 4.03

  GSCR= 4.67

  RE=-6.6 %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 2035

 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 30 年 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

 9869823

 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 :重交通等级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 211.4 MPa 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

 240 mm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普通混凝土面层

  240 mm

  ---------------------------------------

 二灰碎石

 200 mm

  ---------------------------------------

  二灰土

  200 mm

  ---------------------------------------

  土基

 3.3.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 车型名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

 160 2 解放CA30A 29.5 36.75 2 双轮组 <3 180 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220 4 黄河JN150 49 101.6 1 双轮组

 110 5 黄河JN162 59.5 115 1 双轮组

 200 6 黄河JN360 50 110 2 双轮组 <3 220 7 长征XD160 42.6 85.2 2 双轮组 <3 150 8 交通SH141 25.55 55.1 1 双轮组

 180

 设计年限

  15

  车道系数

  .4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5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1734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6145780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237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8424751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3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3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36

  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36

  4

 水泥碎石土

  .5

 .19

  5

 水泥碎石土

  .5

 .19

  6

 天然砂砾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6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3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00

  .36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36

  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36

  4

 水泥碎石土

  20

 1500

  1500

  .19

  5

 水泥碎石土

  20

  550

 550

 .19

  6

 天然砂砾

  15

 150

 150

  7

 土基

  36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6.3 (0.01mm)

  H( 5 )= 20 cm

 LS= 27.7 (0.01mm)

  H( 5 )= 25 cm

 LS= 25.4 (0.01mm)

 H( 5 )= 23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23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3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3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3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3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23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3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水泥碎石土

  20 cm

  ---------------------------------------

 水泥碎石土

  23 cm

  ---------------------------------------

 天然砂砾

  15 cm

  ---------------------------------------

 土基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6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2000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4

 水泥碎石土

  20

 1500

  1500 5

 水泥碎石土

  23

 550

 550 6

 天然砂砾

  15

 150

 15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6.3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1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3.1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7.9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89.9 (0.01mm)

  第 6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87.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2.9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58.8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226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69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41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129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 .068 (MPa) 第四章 公路排水设计

 4.1 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4.1.1.排水系统的描述 1)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⑴目的 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温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护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其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地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同时把路界处于可能流入的地表水拦截在路基范围外,以减少地表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对行车安全的不利。 ⑵要求 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太长,渗透路径不能太长 排水设施要有较好的耐久性。 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1)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于集中,作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   (2)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路基边沟一般不应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需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应加大,并予以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   (3)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相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作到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和分期修建。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路段,还应于路段防护加固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4)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附近的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条件布设人工沟渠,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对于重点路段的主要排水设施,以及土质松软和纵坡较陡地段的排水沟渠应注意必要的防护和加固。   (5)路基排水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6)为了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措施,以便迅速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亦可建筑具有能承受荷载和雨水共同作用的路面结构。

  4.1.2.其他构造物的设置 本路段位于平原微丘处,地势变化较大,河流较多,因而根据河流位置进行排水设计:在桩号K1+240、K1+500、K1+780、K1+900、K2+640处与河塘相交,边沟的水要求尽量排到河塘里。

 1)边坡坡度:边沟采用梯形状的边沟,示意图见图4-1:

  图4-1

  边沟示意图(单位:cm) 尽量原地面线,边沟控制在300~400米,最小坡度为3‰,填挖不超过0.8~1.0米。见表4-1。

  边沟坡度

 表4-1 边沟值

  0.3‰ -0.6‰ 0.4‰ 0.5‰ 2)涵洞位置说明 涵洞设置在无需通航的河道上或小河上,本路段所设置涵洞如下:桩号K1+240、K1+500、K1+780、K1+900共4处设置标准跨径为1m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4.2 公路路肩、缘石及分隔带设置(见第二分册图S-Ⅲ-8)

  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扬*大学公路勘测设计课题组提供的“S331一级公路”施工图; 2、国家与地方现行的建筑工程、人防工程等行业的技术政策; 3、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及工程指令、质量要求等文件; 4、国家现行的各种技术标准、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操作规程等文件。 二、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S331一级公路D标段位于平原微丘地区内,属于一级公路。该公路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928.233,总长为2928.233m。本路段按一级路的标准横断面设置,路面宽度为25m,中间带3.5m,包括中央分隔带2m,左侧路缘带0.75m,两边的机动车道各为7.5m,右侧路缘带0.75m,两侧硬路肩各为2.5m,土路肩0.75m,边坡坡度1:1.5,护坡道宽1.0m,边沟尺寸为60×60×60cm,坡度1:1。 S331一级公路的路面结构:15cm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碎石+20cm水泥碎石。 2、施工条件 本地区处于自然区划Ⅳ1区,属于东南湿热区,气候温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会产生冻融循环现象,加之地势低洼,水网纵横,土壤湿度大,路基土方施工及地下管线施工有一定难度。 3、工地供电、供水 因本工程属于公路,在野外进行施工,故用电拟采用借用当地农民的电来供电;工程机械及施工队人员生活用水尽可能采用市自来水管网供水,用量较大的工程用水(如砼及泥灰碎石养护用水等等)采用河水,用水泵抽取。 4、材料供应 砼用石料,拟直接从宜兴专业矿购买优质砼专用石料,其余石料可从多年合作的运输户定购宜兴石灰岩矿料或江阴石英砂岩矿料,经检验合格后使用。水泥、钢材等材料,也将从正规大厂购买,谢绝一切上门推销之劣质材料。料场及仓库有足够的面积,至少能贮存10天以上的材料用量,并随时进料。 5、临时工程 项目部用房将视具体情况租借工地附近的民房或自搭工棚;民工用房、机械停放及材料堆放场,将在适当地点租地,建工棚与仓库及加工厂。视工程具体情况,修建便道、架设电线等临时工程。 6、工期与质量要求 规定工期:招标工期445个工作日;计划施工工期435天,比招标工期提前10天完成。开工日期暂定从2008年2月12日开始计算,至2009年5月1日交工。 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三、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要点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严格遵守标书规定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质量要求和施工工期,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力量,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足够的技术力量,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按道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施工组织,将整个工程按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道路部分划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灰碎石基层、10%石灰土底基层等分项工程;为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还将路段从K1+600处划分为工程量基本相等的A、B两个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工序之间合理搭接、紧凑衔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能提前10天完成。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装备。为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准备投入先进的稳定土拌和机、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250L的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械,沥青混凝土和二灰碎石材料将采用集中场拌、摊铺机摊铺的形式进行施工,既大大加快施工进度,也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4、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较大及施工程序多的特点,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组织连续、均衡且有节奏的施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施工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监控,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5、制定并落实防雨措施,保证雨天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石灰、水泥等易受潮材料,全部用雨棚加盖或进仓库贮存。施工现场开挖全线贯通的排水边沟,并加宽加深,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准备足够的水泵,随时准备排除积水;当天的工程必须在当天完成,防止遭雨淋;对受潮土层及时翻晒或掺灰处理,确保工程的进度不受影响。 6、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贯彻施工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安排足够的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格进行质量自检和工序报验工作;严格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对不合格材料一律不予使用;严格工程机械的操作规程,确保机械的完好率;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四、工程施工方法概述 因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工程施工将采用平行流水法施工。S331一级公路以K1+500为界,将工程分为两个施工段,路基整形、路基土石方量、石灰土、边沟、边坡等工程分别安排两组施工队伍,分A、B两段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其它路段如二灰碎石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采用摊铺机,仍采用单一段面施工。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如下述: 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队伍进场后,立即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如工程机械及建筑材料的进场、测量放样、原材料检测及水泥砼配合比设计工作,(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工作将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同时进行场地平整、水源电源的落实、取土区的划定、临时工程(如材料仓库、加工厂等)的施工等工作。 2、清杂、清障及清表工程、河塘处理 工程具备实施条件后,立即进行路基的清障、清杂及清除表土工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树根挖掘、圬工拆除、杂物清理等工作,用推土机进行耕植表土的清除及推移工作。同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沟塘的清淤工作,并用水泥土、石灰土或抛石等方法进行沟塘回填处理工作。 3、河塘填筑工程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打坝、排水、清淤工作,最底层采用抛石回填50cm,上层用5%石灰土回填(厚20cm),推土机碾压,以上用20cm一层进行逐层填筑并压实至原地面,再上层用8%灰土按常规回填。 4、路基施工 采用自卸车配合挖掘机进行土方的调运,采用推土机进行土层的推平及初平初压工作,采用压路机进行土层的压实并用平地机进行路基的整型工作。人工进行边坡的整型及护坡的砌筑。 5、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采用方格网上土及现场布灰及掺料,严格控制厚度与配合比,采用“宝马”灰土拌和机进行灰土的拌和,采用轻重组合压路机进行压实,并用平地机进行整型。 6、二灰碎石的施工 采用集中厂拌法,二灰碎石拌和机拌和,自卸车运料,二灰碎石摊铺机进行混合料摊铺,静压式和振动式压路机压实的方法进行施工。成型后,立即进行透层的施工,沥青洒布车洒布沥青,人工摊铺碎石,静力式压路机压实。 7、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采用集中场拌法,用间歇式沥青砼拌和机进行混合料的拌制,用大吨位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装运,用宽幅面沥青砼摊铺机进行摊铺,行车道断面分两幅摊铺,用专业沥青砼压实机械进行压实工作。 8、浆砌片石工程的施工 选择高质量片石,用人工进行坐浆法砌筑。 9、砼的施工 严格按配合比上料,用砼搅拌机拌制砼,手推车运料,组合钢模板成型,人工用震捣器进行砼的震实工作。 10、绿化带的施工 集中预制路缘石,运输到施工现场,用人工进行路缘石的安装。为保证路缘石的平顺,宜用切缝机将水泥混凝土的边缘带线切直后,进行安装。 五、施工组织 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工程,组建“S331一级公路D标段工程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下设主管技术的项目副经理一名,负责全标段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检测及工序报验、资料整理工作;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一名,下设各班组,负责相应工序的施工,并相应安排其它人员。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主要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

  表38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务 职称 专业 工作内容 1

  项目经理

  工程总负责 2

  项目副经理

  全标段技术负责 3

  项目副经理

  公路施工 4

  试验技术员

  材料试验 5

  质检技术员

  工程质量检测 6

  测量技术员

  工程施工测量 7

  技术员

  施工技术 8

  技术员

  施工技术 9

  施工队长

  道路施工(A段) 10

  施工队长

  道路施工(B段) 11

  施工员

  道路施工 12

  施工员

  道路施工 13

  会计

  资金管理 14

  材料员

  工程材料 15

  安全员

  工程安全

  工程安全保证体系如下:

  六、机械配置 根据本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的要求,做到基本实现机械化施工,立足现有设备,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自有机械全面投入,工程需要自已不具备的机械将采用租借形式,保证工程使用,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工期。 本工程拟配套机械设备详见机械设备一览表

 表39 编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6~8T光轮压路机 台 2 2 8~10T光轮压路机 台 2 3 12~15T光轮压路机 台 2 4 75KW履带式推土机 台 2 5 135KW履带式推土机 台 1 6 1.0 m3单斗挖掘机 台 2 7 2m3轮式装载机 台 1 8 120KW自行式平地机 台 1 9 230KW稳定土拌和机 台 1 10 4000L沥青洒布车 台 2 11 100t/h以内沥青拌和设备 台 1 12 4.5m3以内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台套 1 13 9~16t轮胎式压路机 台 1 14 手扶自行式路面划线机 台 1 15 250L砼拌和机 台 2 16 二灰碎石拌和机 台套 1 17 二灰碎石摊铺机 台套 1 18 4T载重汽车 辆 10 29 8T自卸汽车 辆 10 20 6000L洒水车 辆 1 21 30KN单筒慢速卷扬机 套 1 22 70KW发电机 台套 1 23 水准仪 台套 2 24 经纬仪 台 2 25 测距仪 台套 1 26 土工及化学试验仪器 套 若干 27 各种配套小型机具 台套 若干 28 轿车 辆 1 七、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该工程招标工期为445个工作日,计划工期435个工作日,比招标工期提前10天。据此根据每个分项工程工作量大小,合理倒排工期,制定本工程各分项工程安排工期。各分项工程工期中已包括雨天暂时停工时间、工程结构自然过程(如养护期)等时间,实际施工时只能提前,不能推迟。实施性工程施工进度图(横道图)见附图,网络图见附图。 分项工程及持续时间一览表

  表40 编号 工程项目 工期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说明 1 施工准备 10 02/12 02/21

 2 清表清杂 10 02/22 03/02 分两段施工 3 河塘处理 20 02/22 03/12 含河流填筑 4 原地面处理 30 02/22 03/22 分两段施工 5 路基土方 60 03/23 05/21 分两段施工 6 排水沟 14 03/23 04/05

 7 边沟 30 05/22 06/20

 8 护坡 60 06/21 08/19 分两段施工 9 路基整形 40 08/20 09/28

 10 挡土墙和管涵 80 09/29 12/17

 11 二灰土底基层 10 12/18 12/27

 12 水泥碎石 18 12/28 01/14

 13 路面施工 60 01/15 03/25 中间包括10天年假 14 分隔带 10 03/26 04/04

 15 其它工程 20 04/05 04/24

 16 清场交工 7 04/25 05/01

  八、施工平面图布置 1、在保证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少占农田,并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所有临时设施性建筑和运输线路的布置,必须便于为基本工作服务,并不得妨碍地面和地下建筑物的施工。 2、材料运输方便,力求直达工地,减少二次搬运和场内搬运距离,并将笨重的和大型的预制构件和材料设置在使用点附近,使所有货物的运输量和起重量必须减至最小; 3、加工等附属企业如(混凝土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厂等),应尽可能设在材料运输汇集点; 4、生产企业内部的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5、应符合保安和消防的要求,同时慎重考虑避免自然灾害的措施; 6、施工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有利于全面指挥,生活设施要考虑工人的休息和文化生活; 7、场地布置应与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相一致,综合考虑生活

  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来源; 8、场地准备工作的投资最经济。 综合考虑上述各项条件,设计施工总平面图如附图4 九、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等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规范,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方针,切实做到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全体施工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施工质量,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防患于未然。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领导小组,设专职质检员、试验员,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各工序完成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后再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检验,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坚持按图纸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 3、搞好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管理计划。每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向全技术人员和施工队长、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再由施工队长、施工员向各位施工班组长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将各环节质量保证落实到个人,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一个人的责任; 4、严把材料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所有材料全部从正规渠道进入,钢材、水泥、等关键材料,直接从有信誉的大厂购买,混凝土路面用石料从专业矿区直接订购。所有材料进场都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绝一切不正当途径来料; 5、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搞好质量评定; 6、掌握质量动态,做好内部资料的整理工作。项目部将派专人进行施工资料的整理工作,保证资料与施工同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证资料的规范化编制。 (二)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组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对每道工序和每种施工方法都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建全安全规章制度; 3、各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任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脱产的专职安全员,各班组的组长(施工员)都作为项目部兼职安全员,在安全领导小组和专职安全员的指导下进行各班组安全生产,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每天进行班前班后安全生产检查; 4、设立安全警告牌,教育职工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生产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禁止违章操作; 5、机械设备经常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的完好率,禁止设备带病运转; 6、设立必要的安全设施,按规定使用“三宝一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警告标志,危险地段及栏杆围起,设立专门警告标志,晚间用红灯标识; 7、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防患于未然: 8、发生的安全事故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三)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聚地,也是公司形象的体现。由于本工程战线长、施工点多、施工面广、交叉性强、露天作业、工地外于城郊结合部的特点,必须加强文明施工,严防施工扰民,干扰地方治安。 1、工地主要入口处设置简朴方正的大门,门旁设立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施工现场平面简图。 2、现场的各种临时设施,包括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材料与构件堆场、临时水电管线,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来布置,不准乱堆放。 3、现场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 4、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要做到边干活边清理,工完料净场院清。 5、各种材料、半成品在场内运输过程中,要做到不撒、不漏、不剩,撒落漏掉要及时清理。 6、施工现场的残土和垃圾要适当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及时外运,基础、管道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回填整平。 7、针对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做到及时公布进度,宣传自已、鼓励士气、表扬先进。 8、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位置定点安放,机身经常保持清洁,安全装置必须可靠,机棚外干净整齐,视线良好。 9、正确处理好与地方市民(村民)的关系,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管理、组织保证措施 (1)公司对本工程施工进度、材料、劳动力、资金和机械设备进行总调度和平衡,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2)为加快施工进度,组织模板、周转材料的超常规投入。 (3)各种土方施工机械、泵类机械、砼搅拌机械、运输机械等,视工程进度需要随时调运至现场,从而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加快工程进度作有力的保证。 (4)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分项工程进度实施计划,编制较为详细的单位工程实施计划向各班组下达任务。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实施计划,配备足够的劳动机械以及材料的及时进场。 (5)严格按任务下交单位管理,确保各个节点的工序按时或提前完成。 (6)建立每周例会制度,认真检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拖延工期。 (7)掌握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如砼面层施工中做好模板、钢筋、砼之间的紧凑搭接,确保关键工序的按期完成。 (8)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使各部分工序的最大限度地进行合理搭接,保证施工按计划内正常运转。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9)做好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工作,定期检查和协调各工种间工序配合及工期配合。 (10)采取“集中施工,突击歼灭”战术,必要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施工需要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确保施工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完成。 2、技术保证措施 (1)编制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条件以及建设单位对各阶段节点完成要求,从施工流程搭接安排进行优化。 (2)进行各方案比较,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选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用技术先进的指导思想,向技术要效率,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 (3)找出施工全过程的特殊及关键工序,落实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着重投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安排好每一阶段的施工流程。 (4)建立及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交工程质量落实到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分部分项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特别是特殊关键工序),关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控制,做到一次成优,并加强成品的保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期。 (5)为保证工期,将全标段的道路工程分为两个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3、劳动力保证措施 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总工期,充分体现本公司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素质高的优势。我公司将根据进度计划、预算用工以及公司任务下交单位管理、用工制度,配足所需劳动力,并依据工程进度需要,有时调整劳动力的数量,确保施工进度。 4、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为加快施工进度,充分体现我公司在施工机械的数量上、性能上的优势,将本工程施工机械进行超常规投入,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从而确保或提前施工总工期。 5、材料保证措施 我公司储备有大量的周转材料,辅助材料,足以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以及我公司材料供货渠道多、运输能力强,足以保证材料的及时进场。 6、其它不利因素的针对措施 (1)停电因素:现场配备发电机组,确保工程施工不停顿;

  (2)雨季因素: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做好施工安排,尽量使砼浇筑避开下雨天气;对职工配备雨衣、雨靴等防雨物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冒雨施工;在混凝土浇筑中如遇突发下雨,配备彩带布、草袋等防雨材料进行表面覆盖,以 确保不影响浇筑质量。 (五)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1、选用性能良好、技术先进、噪声低的工程机械; 2、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待进场的施工机械,进行一次切底的维修保养,更换“三虑三油”,检查各机械系统,特别是保证消音系统的工作正常;每天工作完成后,立即对机械进行检修保养,始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对固定位置的,噪声较大的机械,如发电机等,用隔音墙围起,或安装于工棚内,尽量将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对临时道路进行整修、整平、铺面,如用强度较好的材料在表面铺筑临时路面,既能降低车辆噪声,也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减小车损及货损,同时也可减少扬尘; 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大型机械尽量不在夜间,不在居民点附近运行;噪声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强的机械,如振动式压路机,一般在居民上班后才开动; 6、做好附近居民的思想工作,沟通感情,以诚待人,取得谅解。 (六)冬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 1、冬季施工措施 (1)土方路基与结构层施工: ①灰土和泥灰结碎石尽量做到当天拌和,当天碾压成型; ②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防止雨雪渗入结构层,造成灰土层因冻胀而松散; ③石灰、土壤材料中的冻块应及时检出,以免出现压成困难和含水量过大的问题; ④尽量选择砂性土等抗冻能力较好的土壤,尽量不用粉性土等易翻浆的土质; ⑤石灰、碎石及集料用土应加以覆盖,防水份渗入结冰。 (2)混凝土结构的冬季施工: ①水泥应采用水化热较高,强度发展快,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一般采用425#或525#,使用前应进行检测,保证质量合格; ②混凝土应集中搅拌,便于防寒保护,并适量掺加抗冻剂、早强剂等添加剂; ③延长搅拌时间,冬季搅拌时间一般应为常温时的1.5倍; ④尽量将混凝土(路面及桥梁结构)浇筑成型的时间控制在全天气温较高的时段; ④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必须及时覆盖保温,防止冻损,并适当延长养护期; ⑤必要时采取加热拌和用水的办法,进行防冻处理。 2、雨季施工措施 (1)首先要与当地气象台取得联系,了解近期的天气形势预报,抓紧在不下雨时间施工。尤其是对当天晴雨情况要及时掌握,一般有雨不施工。 (2)施工现场两侧,开挖全线贯通的边沟,并与沟渠、水塘等相通,及时排除积水;低洼处设水泵,安排专人值守,如有积水,及时排除。土层填筑面应平整,密实,横坡顺适,无积水洼,雨水能及时排泄。如无法自排时,及时用人工排除。 (3)在土方路基及结构层施工时,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计划安排上做到“两个优先”,在施工中做到“三完、两及时”的施工方针。 (4)石灰、集料用粘土等,应加以覆盖防雨,防止含水量过大; (5)石灰土及泥灰碎石的施工必须做到当日施工,当日成型。备料不宜太多,采用大堆堆放,完善排水系统; (6)混凝土施工时,应预先搭设一定数量的工作雨棚,移动式工作雨棚可用小竹及铅丝绑扎而成,或木条制成,也可采用直径25~40的的自来水管制成晴雨棚,其铁管节点处用螺栓固定,使用拆装方便反复使用时间长,棚上覆塑料布或油布。 (7)对刚浇筑完成的砼结构,遇下雨时,即将工作雨棚放上,也可以利用它继续铺筑。一般在下雨时,未完工程应继续完成,无法完工期应停工做工作缝。 (8)如局部面层沙浆己被雨水冲掉,可另拌少量同级配砂浆及时加以修补,如表面被雨冲刷严重,面积较大,石子已经显露,将工作雨棚放好后立即拌制1:15~1:20水泥砂浆加以粉面,厚度不超过4mm,水灰比为0.4,不许用纯干水泥或干拌水泥黄砂材料(正常情况禁止水泥砂浆抹面)。 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准备 (1) 拌和站的建设 ①沥青混和料拌和站的选址 沥青拌和站宜设置在空旷、干燥,并且具有较好的运输条件的地方;场站应有足够大的地方放置各种矿料;沥青的贮存加热、拌和的场地,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消防、安全等规定和要求。 ②场站应有良好的排水、防水措施,料场应硬化,保证矿料清洁不受污染。 ③选择适合工程需要的拌和设备。无论是采购或是调用,应选用能自动控制的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机应配有防尘、除尘设施,能有效地防止有害粉尘污染环境。 (2)下承层准备 ①下承层的检测验收。保证下承层的各项检测指标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否则一定处理至满足要求。 ②测量放样。在交验合格的下承蹭上恢复中桩并把中桩加密10m一个、复核水准点,并每200~300m增设临时水准点一个,根据中桩及摊铺宽度定出边桩(供支架基准线用)和边线桩(为摊机行走导向用)。 ③安装好路缘石或培好路肩。 ④清扫下承层。在稍带湿润的基层上,按规定的油质、油量喷洒透层油。一次喷洒均匀不流淌,封闭交通,待其充分渗透或水分蒸发后摊铺;或在下层油面上喷洒粘层油后铺筑上层油面。 ⑤在摊铺之前根据边桩,订好可调基准线支架,按设计高程挂好基准线,作为摊铺机控制高程的基准。并用白灰标明摊铺边缘线供摊铺机行驶导向。 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一个好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就地取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而进行优化设计。一个好的配合比,如果在施工中不进行严格控制,也达不到好的施工效果。所以在施工中,不只是要优化配合比,而且还应始终按优化后的配合比准确地进行施工。 (1)配合比设计的选材原则 ①沥青:选用沥青品质的优劣,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品质量尤为重要。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是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要求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在选用时,除符合规范要求外,应重点选用含蜡量低、低温延度大的沥青。本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为AC-131型、AC-201型及AC-251型。 ② 碎石(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骨架作用,在结构层中起着承重稳定以及抗高温变形性能等作用。碎石规格的选用必须与沥青路面结构层类型相吻合,如结构层类型为粗粒式AC-25型,则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碎石规格可为25~15mm和15~5mm两种),并按规范中要求进行一系列试验。在各项试验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情况下,选用与沥青粘结力大于4级以上的碎石。当碎石为酸性与沥青粘结力小于4级时,必须采用在沥青中参加抗剥离剂进行处理。抗滑表层粗骨料碎石,多采用石质坚硬、韧性好、耐久、耐磨的玄武岩。 ③细集料:包括石屑和天然砂。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填充粗集料空隙,使成型的沥青混合料整体性能好,减少粗集料的离析,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防渗作用。因此,细集料材质必须符合JTJ032-94中附录C表C.9、表C.10、表C.11的要求;质地坚硬、干净、无杂质,含泥量(水洗法)一级公路不大于5%。 ④矿粉(填料):矿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它不单纯填充骨料空隙,其最大价值是与沥青混合后对骨料起粘结作用。当沥青混合料在粗细集料和沥青用量相同条件下,矿粉用量的改变导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也随着发生变化。例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稳定度和饱和度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空隙率则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沥青混合料的软化点指标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因此,矿粉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性能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若矿粉用量过多,也会对沥青混合料起到相反作用,致使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不易稳定,甚至产生推移裂纹,给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带来困难等。 矿粉必须是由碱性石灰岩加工而成,也可用水泥和生石灰替代。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JTJ032-94附录C表C.12的规定。 (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①目标配合比的设计阶段,按规范中规定的矿料级配,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②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料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及其0.3%之间的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③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中,0.074mm,2.5mm,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开盘前的准备 ①操作人员应检查油路管线是否畅通,仪表显示是否清晰、准确、无故障。 ②试验室应在开盘前,向拌和组提供有负责人签认的配合比通知单,内容包括:混合料配合比、各种集料含水量。拌和组按通知单进行换算调整生产使用配合比。 ③沥青应采用导热油加热,脱水加温至140℃~160℃备用。 (2)严格控制料温,应经常量测运料汽车的混合料出厂温度。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 (3)拌和厂要求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拌和厂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②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矿料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设置防雨顶棚; ③拌和厂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④拌和厂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 ⑤拌和厂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4)混合料拌和 ①操作手持证上岗,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操作规程。 ②拌和过程要求混合料均匀,颜色一致,无花白料现象,无节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沥青均匀地裹覆在矿料颗粒表面,表面黑色略带棕色光泽,装车是堆不塌,不离析。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③拌和过程应使用自动操作装置,不随意改为手动操作,严防施工配合比变化。 ④间歇式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具有自动控制设备的间歇式拌和机,在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⑤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每锅拌和时间定为30s~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5)拌和注意事项 ①集料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60℃之间,沥青加热控制在130℃~160℃之间。 ②混合料净拌时间应控制在30s~40s范围内。 ③出料温度视施工时气温的变化(早、中、晚,开工与收工)、摊铺温度、道路状况、运距和有无覆盖等情况决定,一般控制在130℃~160℃范围内。 ④混合料在储料仓中要有一车半以上储料,方可卸入运输车,同时分堆卸入车箱内。 ⑤拌和机停机前应用部分不含矿粉、沥青的热料进行洗仓。 (6)混合料的质量检查 ①拌和厂应拌和均匀,色泽应一致,无花白料,不离析,不结块成团。观察拌和结果并及时反馈以便处理调整。 ②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加热情况和出仓混合料温度,随车填好出厂单。 ③每250t混合料取样做混合料颗粒级配分析、油石比试验。每生产500~1000t混合料取样做马歇尔试验,获取各项技术指标,并作好试验记录及试验台账。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 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应考虑拌和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合理确定车辆数量。 (2)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防粘剂(柴油与水的比例1:3),但不得有多余的防粘剂积聚在车厢底部。 (3)拌和机向车厢内卸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骨料的离析现象发生。 (4)运料车应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水、防污染,以免影响工程质量和造成浪费。夏季运输时间短于半小时时,也可不加覆盖。 (5)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待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待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在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等候摊铺机推动前进并卸料。 (6)满载的车辆不得在中途停留,必须直接将混合料运至现场等候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7)自卸车卸完沥青混合料后,如有粘结在车厢内的沥青混合料剩余物,严禁随意乱倒,更不准倾倒在已铺或未铺的路面上,应倒在指定地点。 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承层的质量,当下承层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 用于铺筑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机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2)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位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3)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 (4)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如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气温偏低,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使其符合规范低温摊铺温度要求; (2)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 (3)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熨平板应加热 (4)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确定,也可按规范值采用。摊铺工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按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核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并应符合2-6m/min的要求,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运料器高度的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摊铺厚度应保证压实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同时保证平整度与横坡度。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做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1)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2)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3)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4)表面明显不严整 (5)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6)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 6、热拌沥青混合料时压实与成型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为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应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过程。用6~8t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初压,用沥青砼专用的双钢轮震动式和12~20t、20~25t轮胎式压路机进行复压,最后用6~8t双轮钢筒进行终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必须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规定。 沥青混合料压实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复压时,先用双钢轮震动进行震动压实,往复2-3次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补充压实。 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等因素,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2)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3)终压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以上,对表层进行进一步修整成型。沥青路面压实成型后,等温度冷却时,即可通行车辆。 7、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成型后,应及时报验,对沥青砼的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及高程等指标进行逐项检验,检验合格后可进行交工准备。技术标准见下表22。 8、施工安全措施 (1)沥青场地严禁烟火,并备有防火设施和警示牌。 (2)沥青在脱水和熬制过程中,温度不应超过180℃,宜采用文火熬制,要严防沥青溢锅与明火接触发生火灾。 (3)燃料油罐存放及加油站,应远离沥青场地不小于200m。 (4)摊铺机施工现场要有专人指挥运料车倒料,防止汽车互相碰撞,以及碰伤工作人员。 (5)摊铺施工现场停工后,应设警卫看守,以防破坏和偷盗,造成不必要的停工停产损失。

  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标准

  表43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5(98) 环刀法:每200m每 车道1处 2 平整度 (mm) 1.2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 IRI(m/km) 2.0 3 弯沉值(0.01mm) ≤竣工验收弯沉值 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 4 抗 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 摆式仪:每200m测1处 横向力系数车:全线连续 构造深度 砂铺法:每200m测1处 5 厚度 (mm) 代表值 总厚度-8 上面层-4 钻取芯样法:每200m 每车道1点 极值 总厚度-15 上面层-8 6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每200m 4点 7 纵断高程(mm) ±10 水准仪:每200m 4断面 8 宽度 (mm) 有侧石 ±20 水准仪:每200m 4处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9 横坡(%) ±0.3 尺量:每200m 4断面

  第六章 施工图预算 一、工程内容 S331一级公路D标段工程,为平原地区。 该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2928.233,总长为2928.233m。路基宽度为25m,两侧行车道各宽3.752m,硬路肩各2.5m,土路肩各0.75m,中间隔离带宽3.5m,左侧和右侧路缘带均0.75m。排水沟采用梯形形式0.6*0.6*0.6m,内坡坡度为1:1,分为半填半挖,全挖,全填三种形式。根据填土高度,边坡分别采用单排浆砌片石衬砌拱,双排浆砌片石衬砌拱。 二、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I级 2、路面结构:15cm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碎石+20cm 水泥碎石(前1500m)

 26cm水泥混凝土+20cm水泥碎石+20cm二灰土 (后1428.233m) 3、路基结构:机械碾压路基宽25m

 4、防护工程:边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形式0.6*0.6*0.6m 5、涵洞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直径为1m 三、施工方案 1、路基工程:采用机械清表,自卸车配合挖掘机运土,机械碾压并整修,挡墙采用坐砌筑 2、路面工程:路拌石灰土,厂拌二灰砂砾,沥青混凝土,水泥混泥土 四、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计算:1.清表土 48.67*2928.233*0.15=21377.57m 2.原地面碾压 (25+2.69*1.5*2+2)*2928.233=102693.13 3.挖掘机挖土 (25+33.07)*2.69*0.5)*2928.233*1.23=281309.8 4.自卸车运土 (25+33.07)*2.69*0.5*2928.233*1.19=272161.5 5.推土机推土 272161.5 6.压路机碾压 (25+33.07)*2.69*0.5*2928.233=228707.15 7.机械整修路拱 25*2928.233=73205.8 8.人工整修路拱 2.928km 9.浆砌片石挡墙 6*1.56*200*2=3744 10.浆砌片石护坡 0.8*(145+15)*1.5*2=384 11.浆砌片石边沟 (0.6+0.85*2+0.125*6)*0.25*2928.233=2232.78 12.二灰土基层 24.3*2928.233=71156.06 13.水泥碎石基层 拌和压实

 23.9*2928.233=69984.7 运输

 23.9*2928.233=69984.7 滩铺

 23.9*2928.233=69984.7 14.下封层 23.9*2928.233=69984.7 15.混凝土路面 23.5*2928.233=68813.28 16.路面钢筋 1*2.928=2.928t 17.培路肩 1.5*2*2928.233=8784.7 18.路面标线 0.2*4*2928.233=2342.59 19.里程碑 1*2*3=6 20.百米桩

  60 21加筋挡土墙混凝土

  1.0*0.8*0.18*6*9.5*(249.5-224.5+519-489.5+780-764.5+2040-1846.5+640-624.5)=2294.14

 工程量清单

 工序 数量 单位 清除表土 21277.57 m3 原地面碾压 102693.13 m2 挖掘机挖装土方 281309.8 m3 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运土 272161.5 m3 推土机推土 272161.5 m2 机械碾压路基 228707.15 m3 整修路拱 73205.8 m2 浆砌片石护坡 384 m3 边沟 2232.78 m3 稳定土垫层 71156.06 m2 二灰碎石拌和压实 71156.06 m2 二灰碎石运输 71156.06 m2 二灰碎石摊铺 71156.06 m2 下封层 69984.7 m2 混凝土路面 68813.48 m2 路面钢筋 1.5 t 沥青中粒式 5626 m3 培路肩 8784.7 m2 路面标线 2342.59 m2 里程碑 6 块 百米桩 60 块

  第四部分

 中英文翻译

 小

 组:土木工程系道路 组 学

 号:0412**** 姓

 名:李 * * 指导老师:吴 * * 完成日期:2008年6月

  扬*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设计研究准则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摘要:与混凝土路面的预应力板,其承载能力,可显着增加; 因此,薄板坯可用于相同的负荷。预应力修改的结构性能的路面砖,并有一个更大的抗冲击性能,振动和超载。本文讨论的主要设计考虑有必要在成功建设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并提出了设计程序开发的预测压应力,由于预应力在行人道在早期阶段,在服务和开裂后。变异的办法,重复荷载作用是明确的区分。检查对复苏后,还需要打击超载,在预应力的行人路。最后,一个设计实例说明了应用该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标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预应力,开裂后的复苏。 预应力在行人道可能使更薄的行人路,更有效的路面设计,长期地砖,表现有所改善,减少寿命周期成本。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勘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只有短的时间后,预应力建筑结构来付诸实践。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建筑物已取得了突出的地方,在建设及其应用在行人道仍在进行中实验阶段。这种情况一个主要原因似乎是说经济混凝土行人路是依赖于标准的设计和施工程序。竞争力的价格与著名的建筑常规和建设速度已经主宰路面领域,除了少数的可能性变化,类型和创新。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多路面工程师所熟悉的方法,设计和建造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与硬件的发展和建设的做法,一些实验项目,最近预应力的行人路已建成调查的潜力 [ 1-4 ] 。脑梗死325委员会已出版了三份报告处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5-7 ] 。 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提出了独特的机会和虽然有一些设计标准和做法。这将允许利用实验的解决方案测试,适当的技术和积累了经验,以发展的问题一个满意的提供路面与适当的特点,方式,为有意的设计使用年限。 1基本方程有三种强调,在预应力板:车轮荷载应力,环境诱导应力,和压缩预应力。胁迫条件与路面结构,将取决于从适当的组合如下:

 发生拉应力在预应力板的地方,是弯曲应力,由于车轮负荷; 是拉应力,由于环境变化,如温度的差异,摩擦和水分变化,通常采取的作为:

 是温度诱导拉应力; 是摩擦引起的拉应力;由于预应力作用,是压应力在混凝土中。 基本方程确定预应力的行人路,可以得到的基础上的厚度和所需的预应力水平讲,在弹性范围为:

 或者:

 是允许的弯曲应力的具体计划所决定的。 设计一个预应力路面是一个迭代过程中,厚度是假设和所需水平的预应力,发现定的力量,打击平等那些造成打击这个过程是反复直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之间所需的预应力水平和厚度。 作为连续增量的车轮负荷的应用,板坯变形弹性,以该点即应力由于积极的时刻,超过的总和,抗折强度混凝土和预应力应用。这是极限的弹性行为板坯和“常规故障点”后的第一裂纹发生,时刻在板坯是重新分配与形成局部的塑性铰。与目前的再分配,将有快速增长的负面激进的时刻,作为负荷增加。如果负面的径向时刻超过目前的能力,路面,拉伸开裂,在上方的板坯会发生。然后拉伸开裂的顶面板坯形式的有形环向裂纹。当这个条件是所达成的,失败被认为是已发生的。当负荷增加或反复在这一点上,垂直切变发生故障和负荷冲床通过板坯。 文学包含三个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时,接近选择预应力。 一个办法是完全基于弹性行为在预应力行人路,

 基本方程( 3 )或( 4 ) 。在方程,安全系数,以混凝土强度是适用于设计。使用这个等式是发现特别适合大多数设计师为简单,因为预应力保证了弹性行为,提高混凝土预应力水平对开裂。这种做法,包括隐设计准则没有裂纹的板坯,并会受到不必要的保守。

 第二种方法是建立在对研究具体的回应反复加载。这种做法利用的关系,适用于应力和骑自行车的人数,以失败。人们认为,疲劳是不是主要因素,在设计,因为预应力混凝土 行人路是专为没有开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创新的设计程序,是疲劳性。

 第三个办法是允许发达国家形成局部的塑性铰和 允许重新分配的时刻,在砖。设计荷载,然后成为这 相结合的负荷及交通量产生负面的径向的时刻,有足够的规模,促使初始开裂,在上方的板坯。这一标准包括了安全系数,以目前的拉伸开裂的顶面。

 但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周的拉伸开裂,在上方的板坯将导致彻底的失败很少的预先警告,并作进一步调查被认为是必需的适当位置的标准,一系列完整的负荷重复和高模量的反应路基。这种行为模式,为预应力路面板已证实模型和足尺加速交通的考验。主要受益预应力是让持续的良好表现,该路面板上的非弹性范围内。这大大增加了结构的能力,预应力板相比, 非预应力板坯。

 3复苏后开裂 这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财产预应力混凝土,其中的优势,可以采取在设计部分预应力成员。在场的裂缝,可以不限于相对较短的时期,在学校的生活结构时,有一个高负荷在上限的服务范围,举例来说,偶尔超载对道路的负荷或因异常重型车辆就一桥之隔。在同一时间内的优势更大的刚度和耐久性,与充分预应力,可能会保留下的处理负荷和更频繁地发生,各级施加的面包,确保预应力是足以把裂缝封闭,根据这些条件。 它已经建立了许多试验,拉伸裂缝密切下,服务的负荷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作用下,预应力,当负载是减少或消除,从而在一个范围有限的负荷,其后的行为将基本上是一样之前,开裂。 这一特点也证明,在实验预应力行人道。如果负荷下,底部的裂缝发展,是拆除,该部队的预应力关闭裂纹和路面恢复其刚度。预应力行人道的设计能够进行交通荷载作用在第一阶段的行为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弹性范围内。这是特点,使预应力的行人路,一个潜在的结构性优势,与传统的行人路。 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这些试验对裂纹的开幕和闭幕14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下的重复荷载,裂缝闭幕参数介绍如下。

 是减压的时刻发生的,是在较低的极限载荷的时刻出现的,这时的荷载是 极限负荷; 是上限力矩。 这裂缝参数包括关闭的影响,有效预应力强调,在混凝土表面的拉伸和打击的程度下,服务负荷。极限为2000000负荷重复,没有疲劳失效的建议作为。 4选择预应力 路面设计被认为是由规模的拉应力,在混凝土板。在设计一个预应力路面板,有三个标准来得到满足。 4.1弹性标准 这一标准是因为拉应力所产生的交通负荷和环境因素的板坯绝不能足以造成打击。基本公式确定所需的预应力水平,为某一特定路面厚度可从Eq.(4)。

 允许弯曲应力混凝土可他确定为:

 MR是断裂模数的混凝土,可以预计,它可以从

 MR= 或者 MR= 决定,它们是混凝土抗压强度在28 天养护后得到。FS是安全系数。2.0是高等级公路的安全系数, 1.5是二级公路的,1.75是关键领域机场道路的安全系数。1.40非临界地区机场的道路安全系数。 4.2疲劳标准 这个设计标准,涉及到的能力,板坯,以维持反复荷载。一些实验室疲劳的研究混凝土梁表明,该比例的反复弯曲负载的抗弯强度混凝土是一个参数,确定了充分的表现,路面混凝土。结果,已受聘于各种调查,为发展设计的程序,平原混凝土路面。不幸的是,有限的实地数据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PCA (波特兰水泥协会)疲劳模型是建议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SR=0.972-0.0828lgN SR是应力比的最高循环应力,以抗弯强度,应力比为无限重复0.5或以下;N是混凝土失败周期所需的数量。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应力比可表示作为衡量工作的拉应力,以开裂应力。 Eq(10)可以重新安排,以提供所需的预应力水平。

  设计参考文献 [1] 各道路设计委托书 [2] 各道路设计方案讨论会议纪要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7]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 [8]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9]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0] 《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1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3) [1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4] 《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张起森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 [16] 《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 [17] 《机械台班定额》 [18] 《定额基价》 [19] 本专业所用各种教材 [20] 部颁标准各种手册、试验规程等 [21] 《牛津英汉字典》

 毕业设计小结

 时间如流水,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就要结束。在我们即将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完成了本次的毕业设计,旨在对四年大学学习的一次检验,复习,查漏补缺,同时也为不久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大学四年所学的各项专业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独立完成一条道路的设计工作。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整个学习生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代表着大学生活结束的总结,也代表崭新的开始,体现着大学生大学的总成绩和综合文化素质,能够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从文献检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调查研究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所以我很重视这次设计,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大学四年所学的各项专业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独立完成一条道路的设计工作。制定好工作细项,及其完成的时间工作表,做到心中有数各个击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难点及时的向老师讨教,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锻炼,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加强,亲身体验到一条公路设计的各个步骤,对其技术要求,设计、施工方法等都有了较深的印象、较为感性的理解。

 在近3个月的设计过程中,吴正光、沈新元以及其他的老师和同学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四年的书本学习,专业知识的灌输,专业技能的培养,但由于缺乏切实的实践,所学的知识显得空乏。虽然在做这个设计过程中力求精益求精,但毕竟是第一次单独完成一个大型的设计项目,再加上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所以在此设计中难免会存在些问题。请老师给予斧正。

 2008年6月10日

 于扬*大学

 

推荐访问: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桥梁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