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镇古桥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时间:2021-10-13 20:44:45 浏览量:

尤晨佳

作为江南水乡代表之一的甪直古镇,素以河网密布、古桥众多而闻名。以甪直古镇的古桥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艺术、经济角度分析其价值;发掘甪直古桥独有的“高密度集群化”资源特色;梳理其在当前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甪直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其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而闻名于世。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甪直镇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随着甪直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座古镇,领略她独特的魅力。作为这座水乡重要名片之一的甪直古桥,也面临着旅游业勃兴带来的时代契机。新时代下,采取何种思路和模式来更好地开发及保护古桥,使其发挥应有的文化、审美价值,焕发出文物本身具有的生命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甪直镇古桥的概况与价值

甪直镇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东衔昆山南港镇,西接苏州工业园区。镇区为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所环绕,故称“五湖之汀”;更因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交错境内,又称“六泽之冲”。得天独厚的区位,造就了这片土地河网密布、水道纵横的地貌。

古镇面积1.04平方公里,镇上河道大致呈 “上”字形流布,商铺店肆因河而兴,街道房舍沿河而筑,以“前街后河,一河两街”为格局,一直延续至今。镇上小桥流水,屋舍俨然,粉墙黛瓦,曲巷幽深,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甪直素以桥多、桥古著称。相传鼎盛时共有桥梁七十二顶半,现存古桥30余座,集中分布于古镇的东市河、西市河、中市河、南市河与西汇河之上。其中包括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还有左右相邻的姊妹桥,以及方便镇民的平桥等。桥的造型有拱形、圆洞形、梁式,桥洞分单孔、多孔,用料有花岗石、武康石、青石等。这些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古桥,令甪直享有“桥梁之乡”的名称。由于其建桥年代不同,桥身大小不一,造型风格各异,汇集了自宋代以来苏州水乡集镇桥梁建筑工艺之大成,又有“中国历史桥梁博物馆”之美誉。

甪直水网密布,河道众多,建桥的初衷是为了方便通行。在古镇,居民的日常往来通行,桥是必经之路。可以说,交通价值仍是甪直古桥所承载的基本价值。除此之外,甪直古镇的古桥还具有以下多重价值:

古桥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文物。作为文物,它们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与工艺,是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1986年,甪直镇水道驳岸及古桥被公布为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今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中美桥、正阳桥、大通桥、三元桥、进利桥在内的古镇28处古桥都纳入了文物保护范围。这些古桥与水道驳岸,为今天我们研究甪直古镇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甪直古桥不仅数量众多,品种多样,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它们在尺度比例上,要求体量适中、和谐对称,体现温丽典雅的美学设计风格;在造型结构上,寻求玲珑小巧、精雕细绘,体现造诣非凡的石刻工艺匠心。不仅如此,桥梁也是甪直文人显露才艺的一个载体,桥拱上方与石梁之间多镶有条石,雕出桥名,书法无不可观。许多桥梁两侧的金刚墙内又镌有桥联,描绘自然风光,抒写人文意境,多与当地实景吻合,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作为甪直镇地域标志和形象名片的古桥,其旅游经济价值不容忽视。古桥跨水而立,桥下碧波映影,桥边柳枝飘拂,是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和留影的绝佳景点。保护并开发甪直的古桥,将古桥的招牌打响,是宣传古镇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景区知名度,從而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甪直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古镇要发展旅游,应具有相对独特的旅游资源。而传统的江南古镇景观形象相对趋同。如把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构成别具一格的资源特色,但是具体到各个古镇来说,其各自的形象难免模糊,景观上存在较强的可替代性。甪直古镇目前存在的问题,便在于独特性旅游资源的相对匮乏。

目前,甪直古镇最吸引游客的有两大主题:其一是位于保圣寺内的唐代塑壁罗汉,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圣寺罗汉塑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可谓甪直镇最耀眼的一块招牌;其二是以叶圣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如保圣寺内的叶圣陶墓园、叶圣陶纪念馆以及古镇南部的万盛米行等。其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传统文化景点还有沈柏寒旧宅、萧芳芳纪念馆、王韬纪念馆等几处,但由于主题分散,且宅邸主人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及前两大主题。独特而引人瞩目的旅游资源相对稀少,导致甪直古镇的特色不够突出,与周庄、同里、乌镇等古镇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

甪直镇“古桥群”优势资源解读

在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就不能忽视个性,应该依托本地资源特色,最大程度地发掘当地独有的文化景观。对此,把甪直的“古桥群”作为优势景观来突出,是发展独特性旅游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甪直古桥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造型之精,已具如前述。但古桥作为江南水乡常见的元素,并非甪直独有。其他古镇,如周庄的四大名桥:太平桥、富安桥、双桥、外婆桥;同里的三大名桥: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都十分著名。那么,甪直古桥的特色和开发价值何在呢?

我们认为,在于甪直古桥的“高密度集群化”特征。在甪直古镇,古桥并非零星而分散的点缀式存在,而是如一个整体般、成群结网式的组合分布。据《甪直镇志》统计,如今甪直古镇区约1平方千米内,有近40座古桥,桥梁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48.3座。如此高的桥梁密度,纵使置于多水多桥的江南,仍可称翘楚。所谓集群化,一方面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来自古桥之间丰富的组合搭配形式。在甪直古镇,因河流交汇而形成的双桥(又称姐妹桥、钥匙桥)共有5组,分别是东市的交会桥与东美桥,西市的环璧桥与金安桥,镇北的中美桥与环玉桥,中市的万安桥与三元桥,南市的南昌桥与永福桥。这5组双桥近在咫尺,彼此呈直角相连,构成了甪直古镇独特的“三步两桥”景观。这种桥与桥的组合,在空间上造成了一种新颖感,桥桥相望,环环相扣,更添一番景致。

除此之外,古桥群在布局上也有严谨的安排,以中美桥至进利桥为中心段,沿着河道往东、西、南三个方向逐渐蔓延,节奏由紧密趋于平缓,呈现从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分布状态。综而观之,甪直的古桥更强调一种聚落性,各座桥之间并非各自为政的单体,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诸个有机部分而存在,彼此之间讲究平衡与协调,合作与呼应,疏密有度,维持一种空间上的张力。以单座桥梁而言,甪直的古桥也许不算夺目,但倘若将镇中的所有古桥视为一个整体,其间体现出的高密度集群化的特征,即便放在多水多桥的江南古镇队伍里,也属独树一帜。甪直古桥的珍贵性与开发价值正在于此,值得予以重视。

因此,对甪直镇古桥的开发,应该着眼在“古桥群”这个概念上,着重发掘甪直古桥系统的、链状的生态环境资源,突显甪直镇有别于其他江南古镇水道景观的优势。目前,甪直古桥的发展仍呈现不平衡的态势,位于古镇繁华中心的桥梁,如进利桥、三元桥、中美桥等,公众曝光率较高,较好地发挥了它们作为文化景观的职能。而位于古镇边缘地带的古桥,如正阳桥、寿仁桥、寿昌桥等,则大多处于公众视线以外,虽然其建造工艺也自具特色,但鲜为外人所知,不啻为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从文物保护的长远角度来看,适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文化遗产免于被历史湮没的手段。对此,我们提倡整体性、连带性地开发,由发掘一条线路入手,由此及彼,节节牵缀,蔓延至全部范围。具体而言,可以甪直镇的西汇河段与中市河段为起点,向东向西向南扩展开来,通过中心商业区的扩张,来涵盖并带动东市河、西市河及南市河上的古桥景点开发。这几年,中美桥以东的地区正开展沿街商铺建设,中心商业区渐成向东蔓延的趋势。相信未来的东市将会更加繁荣,对东市河上的古桥开发也必会带来一定的沾溉。

另外,利用甪直古镇古桥资源高密度集群化的特点,可将古桥作为一大主题,为此单独设计观光路线,开发“古桥深度文化游”,结合水道游船,把甪直的古桥景点贯串为数条游览线。同时伴有导游的讲解,内容包括古桥的桥名、结构、工艺、对联,以及相关的民间掌故和名人轶事等。尽量囊括镇上的古桥,力求完整地展现甪直古桥的文化和历史。

甪直镇古桥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甪直镇的古桥如今大多数保存情况较好,但在管理和维修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甪直古桥在结构、造型、规模、材料、建筑工藝等方面多有差异,给统一的修缮带来了难度;其二,甪直古桥数量众多,日常维护和专门修缮需要资金作基础,政府下拨的施于古桥维护与修缮的专项资金有限,大范围的维修难以开展;其三,当地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尤其前些年,一些未及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范畴的古桥,往往因为有所损坏,便遭附近镇民拆散,取其构件,为造房铺路之用。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通过宣传和引导,唤起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历史遗存的保护,提升环境不应以毁坏古迹为代价。应该利用宣传教育手段,让古镇百姓意识到古桥是文物,毁坏古桥将担负法律责任。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及新闻媒体,呼吁公众参与古桥保护,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区文物部门要加大古桥保护力度,将甪直有价值的古桥都纳入文物保护范围。首先,要摸清文物家底,建立档案库。其次,要因地制宜地编制专门的古桥保护规划,系统地进行保护。另外,可以成立古镇古桥保护志愿队伍,落实古桥保护责任,让古桥保护工作常态化、自觉化。

文物保护是全民族的共同责任,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出资保护古桥资源。可以成立甪直古桥专项保护基金,吸引民间资本;还可通过开发古桥旅游资源,吸引资金注入等。

对甪直镇古桥开发利用及文物保护问题的探讨,本质上是对新时代下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大问题思索。如何汲引旅游业这一泓源头清水,来养活文物古迹的百年生机,使古老的建筑在现代复苏活力,焕发魅力。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一点思路上的尝试,还有待一代代文物工作者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猜你喜欢 古桥文物保护古镇 大班班本课程“古桥”的实践探索山西教育·幼教(2021年3期)2021-04-2370多座“文物桥”汛期被毁,古桥如何抗洪?现代阅读(2020年9期)2020-11-23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时代人物(2019年9期)2019-08-30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今日财富(2019年35期)2019-01-14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大科技·C版(2018年7期)2018-10-21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大东方(2018年11期)2018-10-15周庄古镇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17期)2017-06-06同里古镇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21期)2017-06-03千年古镇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3期)2016-08-12光福古镇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13期)2016-05-10

推荐访问:开发利用 保护 古桥

《甪直镇古桥的开发利用与保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