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然辩证法翻转课堂实现三重育人功能

时间:2021-06-02 17:05:30 浏览量:

王晨旭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社会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帮助硕士研究生“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着它具有突出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教育功能,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升硕士研究生政治素质、科学素养和理论思维水平,造就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不可忽视的一门课程。

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课程充分发挥其对研究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培养、思维水平提升的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课时分配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获得感不足等方面。如何保证自然辩证法理论的体系性、整体性,发挥好课程在研究生思想引领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好课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2]的作用,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中大胆创新。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要实现三重育人功能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3]由于自然辩证法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自然科学的中间层次的特殊地位,使它兼具思想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并且这三项功能互相渗透,相互促进。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显著的思想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恩格斯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性,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这就决定了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教育引导研究生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分析自然、科学、技术相关问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推动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课程教学内容看,可重点聚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教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马克思主义的技术伦理思想教育、科学道德教育等方面内容。从课程教学方法看,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科学技术活动中鲜活的案例开展教学。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教学中运用“两弹一星”精神案例,在科学技术社会论教学中运用陈薇院士研发新冠疫苗案例,在科学共同体相关内容教学中运用钱学森的人生选择、袁隆平的科学征途等案例。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突出的科学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即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培育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功能。总体上讲,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等哲理化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自然观的教学,帮助研究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通过科学观、技术观的教学,帮助研究生了解自然科学整体发展规律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趋势,对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三是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学,使研究生熟悉科学和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及其特点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教学,培养研究生的科学家精神,帮助他们熟悉科学技术共同体的运行规则。

(三)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明显的思维培养功能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5]自然辩证法课程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智力要素创新素质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未来才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理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建立在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上。自然辩证法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这有助于建立研究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促进研究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自然辩证法这个关于自然、自然科学的哲学总理论,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及其历史发展,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事物更大范围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开设,在研究生专业培养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術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总体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所传递的世界观、方法论,可以成为研究生总体把握各门知识的“纲”,有助于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学习和研究,使之系统化、有序化。

二、构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要充分实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三重育人功能,有必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开展自然辩证法概论翻转课堂教学。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学生参与度高,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新模式,以形成“教室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双教学场域,打造虚拟教学与实体教学相结合的双重教学过程。通过翻转“教”与“学”的关系,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课程思想教育、科学教育和思维培养三重功能。

(一)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发挥研究生的学习主体性,翻转自然辩证法教学课堂,以课堂讲授、讨论和答疑带动课后自主学习,向研究生有效传递学习压力,推动研究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课堂外,运用雨课堂、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研究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研究生通过网络观看微课等视频讲座、查阅电子图书,通过各搜索引擎查阅教学内容相关信息,实现自主学习。同时,通过QQ、微信等建立班级群、小组群,不受时空限制地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课堂内,用足用好18个学时的理论教学时数,在课堂上开展核心知识点集中讲解、学生专题展示、答疑和面对面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基于问题和案例的交流讨论和探索式学习,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创新创造等课程主体知识内容强调的核心问题,实现研究生对课程核心知识点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因材施教,整合教学专题

“专题化教学是提炼教学重点,按照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其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6]专题化教学不是碎片化教学,自然辩证法理论具有整体性,其中的各知识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公开资料显示,受18个教学时数的限制,几乎各高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均采用了专题化教学。争议在于,有的教师提出应结合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学生专业等实际,仅选取某些专题开展教学。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各教学专题的设置和教学,应是在保证自然辩证法理论整体性的前提下展开的,换句话讲,教学中详略可以不同,但应尽量全面地覆盖大纲所列的教学要点。要保证整体性,破解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这个问题可以由网络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去解决。

在吃透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认知心理和课程内在逻辑的前提下,聚焦课程核心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专题。在专题设置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心理接受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等进行调查,进而制订出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研究生具体学制、类别、专业等学情,在具体专题设置时进行个性化教学资源设计。

(三)精选案例,转化书本内容

打造精品案例,推动案例教学,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在专题讲授中应结合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科学认识和技术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案例为载体,呈现课程教学内容。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典型性,与教学专题高度契合,能够引发学生思想或情感共鸣,以实现专题教学内容有血有肉,学生学习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发挥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案例设计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习语金句转化为富有时代气息、现实针对性强的教学案例,生动有效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四)虚实结合,打破课堂边界

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创造了条件。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可以依托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任课教师在课前把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微课小视频、音视频资源等放在网络“云端”,为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提供素材。作为学习主体的研究生,综合运用“云端”的数字资源和相关互联网信息开展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涉及理解、推理、记忆和方法感知的认识过程”[7]。课程教学形式的开放性,能够较为有效地破解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数的矛盾,能够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同时兼顾课程学习深度。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可以实现课程教学两个转变:一方面,虚拟教学内容与课程核心知识点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然辩证法知识建构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整个面授形式也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室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交流探讨、教师重点讲授与引导的场所。

(五)小组讨论,助推学生思想升华

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是深化研究生学习成果,在思想碰撞中对教学内容认同与接纳的重要环节。可以设置讨论环节,组织研究生在线上和线下开展小组讨论,并形成展示课件、课堂发言提纲、小组作品等成果。研究生个人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充分表达思想、展示自己。同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并获得帮助。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发言情况及时了解研究生学习绩效,针对性开展答疑解惑和思想引导。通过小组讨论使研究生在表达、交流、评价、反思中提高认识。

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涵盖了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方法论、社会观、创新型国家等丰富的教学内容,讨论主题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应紧扣核心知识点,围绕教学专题,设置讨论主题。讨论主题应尽量设置为开放性问题,让研究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开展资料收集和理论思考。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篇经典文献,一个科学史上的争议,一个科学问题,甚至一部富有思想性的科幻电影、科幻小说都可以作为讨论的主题。通过灵活的课内和课外讨论激发研究生求知欲,提升学习课程的自主性。同时小组讨论能够锻炼研究生收集资料、凝练观点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水平。

(六)多元考核,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测验,同时能促进研究生知识、能力、思维的整体提升。可以设置自主学习情况、讨论参与情况、课程论文撰写情况等考核环节,综合测评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情跟踪、数据汇总、教学效果评估和学习成果反馈。

多元考核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线上学习成果检测。学生自主学习,如观看MOOC及相关视频,完成在线测试,这一环节占总成绩的30%。二是讨论成果检测。将学生分为10人以内的讨论组,开展线上和线下讨论,并在课上做讨论成果演示汇报,这一环节占期末总成绩的30%。三是期末课程论文考核。要求研究生结合自然辩证法理论和各自学科专业方向选题并撰写课程论文,这一环节占期末总成绩的40%。通过对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线下讨论情况和课程论文的一揽子综合测评,对研究生学习成果开展过程管理,实现以考核促进课程学习的目标。

三、结论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兼具思想教育、科学教育、思维培养三重育人功能。为更好地发挥这三重育人功能,在教学中应主动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学生参与度高,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开放性与共享度,推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实现课程思想教育等三重育人功能。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g172002),重庆市第六批立项建设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项目编号:2019099),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课择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zkzy2019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008/t20100806_108814.html,2020-8-16.

[2]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9/c_1126301069.htm.2020-7-30.

[3]《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编写组,陈凡,殷杰.《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和教学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63-68.

[4]《自然辯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编写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和教学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67

[5]杨斌,王军政,郭娇等.从“研”出发培养勇于钻研的高层次人才.光明日报.2020-08-11.

[6]柴秀波.关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74

[7]GLENDA,ANTHONY.Active Learning in a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1996,31(4):349-369.转引至:刘来兵,曲曼鑫.信息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透视[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108-114.

作 者: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概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 ExploringConsumers,BehavioralIntentioninUsingInformationTechnologyStudyinIoT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年10期)2020-12-28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民论坛(2019年8期)2019-04-24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Interpreting Foregrounding with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with a Case Study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12期)2017-12-09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美术界(2017年3期)2017-06-22以人文素质目标为内驱动力的《概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和探索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

推荐访问:辩证法 翻转 育人

《打造自然辩证法翻转课堂实现三重育人功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