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到底是在恐什么?

时间:2022-01-26 18:05:10 浏览量:

李卫华

最近,“社恐”成了年轻人口中的高频词,这个词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它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在临床精神科医生看来,它的中心症状主要是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般还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回避行为显著等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中,社交恐惧症的检出率在2~7%左右,应该说大部分人是不符合“社恐”诊断的。

可是这个词火了,随之而火的是“社牛”。年轻人纷纷把“社恐”的标签加在自己头上,把“社牛”的标签加在别人身上,出口必称“社恐”,话落必提“社牛”,开启了一轮自嘲和反讽的狂欢。

恰好,咨询室陆续来了四个同学,我们姑且称他们为小A、小B、小C、小D,他们都声称自己是“社恐”,看看他们到底在“恐”什么。

小A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平时喜欢独处,没课的时候就在宿舍看书。当提到“社恐”这个词时,她轻轻一笑说:“我觉得我就是社恐啊!”

问及原因时,小A说:“我最怕的是尴尬场面,也就是‘大型社死现场’。比如你去参加个团建,搞那个破冰游戏,什么击鼓传花、什么大风吹,运气不好就会转到你手里,非得逼你表演个节目,然后气氛就彻底冰冻住,尴尬到脚趾抠地,只能硬着头皮去唱一首五音不全的歌,真是惨不忍睹!”小A 边说边笑,边捂住嘴说,“还是离不熟的人远一点比较好。对,我理解的‘社恐’,就是恐惧那些需要很多人参与的社交场所。我这算不算‘社恐’?”

小A在“恐”什么呢?她害怕的是团建过程中尴尬的“社死现场”,可以理解为由于团体的压力被迫暴露自己“不太体面”的那一面。这个“不太体面”的一面实际上是人们非常真实的状态,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尴尬呢?大多是因为当事人隐隐地对自己有着比较完美的“人设”期待,对生活的秩序、节奏也有着完美的期待,一旦这种完美迫于团体压力被打破时,“我”变得不完美、秩序变得混乱和失衡,便产生了尴尬的情绪。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是对不完美的恐惧导致尴尬。

“大部分人都比较‘社恐’吧?” 小B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男孩,他皱了皱眉头,然后开始滔滔不绝,“你想,我干吗要去社交?我自己躲在宿舍玩游戏不香么?主要是吧,你去社交,去参加集体活动,在人群中你总得有个存在感。然而根据统计学知识分析,无论是在哪种领域、什么场合,总是有一些人特别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一次演讲,能被大家记住的,要么就是讲得特别好的,要么就是讲得特别烂的,但这种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在人群中就是极少数人,这是统计学决定的。正态分布嘛!”

咨询师本想说点儿什么,结果小B扶了扶眼镜,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接着说:“您也发现了吧?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不容易受到关注的,也刷不到什么存在感,也就是‘小透明’。根据行为经济学原理,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动机,一定是期望收益高于成本。社交本身就是一种耗费心力的活动,如果不能获益,那他当然要尽可能回避社交场合喽,因为大部分人是中间群体,所以大部分人是‘社恐’!”

小B到底在“恐”什么呢?他不甘于被中间、被透明,不甘于不被看到,实际上他回避的是一种没有强反馈和强关注的场景。反过来看,这也体现了小B本人对于被关注有强烈的需求,但小B又笃定地认为,只有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糟糕的人才能得到强关注。一般来讲,人们不会期待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糟糕,因此,小B的内心也多半有一个特別“卓越”的自己的预期。

小B回避社交,实际上是回避“卓越自我预期”落空后的心理感受。

小C是一个很羞涩的男孩,对于“社恐”这个问题,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社恐’,我觉得我还是有的,主要是我很容易紧张。呃……每次公开……亮相,我都……挺紧张的,有时候就容易说错话。”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比如说演讲的时候,每次轮到我讲话的时候,我就看着台下同学的反应。看到有谁没在看我,或者看到谁正在做作业,谁又在睡觉……只要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觉得一定是我讲得不好。”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演讲,至少要90%的人把目光盯着你,如果没有这么多比例,其实还是讲得不好。”

“讲得不好,还不如不讲吧?慢慢地,我就……不去公开场合了……我要练习到非常完美的状态,才敢去亮相。这也可以理解成‘社恐’吧?”说完,他又羞涩地笑了。

小C在“恐”什么呢?他在社交时,主要的精力是盯住那些与自己表现不好高度相关的回馈信号。也就是说,总盯住自己的缺点看,只要有一点不好的反馈,他就会忽视其他可能存在的好的反馈,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不做到100分就是0分的感受。

小C 回避的,是在人群中出现瑕疵的自己。

“太累了,你根本处理不过来那么多信息!”女生小D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状态,在谈到这些时,神情有掩饰不住的疲倦。“人一多,你就得听很多人说话,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首先耳朵就顾不过来!然后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你想全听懂,脑子也反应不过来!最后,人家还希望被理解、被共情,你得体会每一个人的感受,你的心就忙不过来!”

“太累!太累!每次去到人多的地方,我感觉我自己就不见了,被大量的他人的信息淹沒了!我独处的时候,一个人刷剧、发呆、傻笑,感觉自己是没有被损耗的,这可自在多了!我不喜欢人很多的社交。”

“当然,我不排斥一对一的社交,最多三个人,多于三个人我就不行了。老师,我这是不是‘社恐’?”

小D的情况,看起来是由于独立自主的需求导致的社交回避,但细想一下,她为什么这么累?她需要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听懂每一个人的信息、理解每一个人的感情,而且对他们有贴心的回应。这种要求并非他人强加给她的,是她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她担心自己没有全方位照顾到别人,从而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他人评价进一步影响自我评价,这种高期待和高要求,也可以解释为自我完美主义。

从上面四个同学的故事来看,他们都够不上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最多算某种社交回避行为而已,但他们的故事比较具有典型性,可能道出了年轻人对社交回避的一些共同理解。

“尴尬社死现场”“被透明的中间状态”“完美的社交期待”和“信息淹没恐惧”是社交回避的四个原因。

从四个故事来看,我们会发现,“社恐”这个词其实蕴含着我们对于自我、环境、秩序、节奏、社交质量的一种完美主义期待,也体现了隐藏在我们内心的对于卓越和完美的渴望,体现了我们其实不甘于人后,不甘于做“中间人群”的潜在预期。今年,我带着学生排了一部心理舞台剧,叫《你好,中间先生》,公演后引发了观众的深切共鸣。确实,大多数人总是在中间,既不是冒尖的,也不是捣乱的,他们很容易不受关注,经常变成“小透明”。这是人群的多数,社会的多数人——“中间先生”们容易因没有得到期待中的称许、认可和奖励,引起情绪波动、浮躁不安,甚至过度焦虑。如何在没有强反馈和强关注的情况下,好好地活着,不至于心态失衡?

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议题是需要不断面对和修炼的:既要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又能接受中间人群的状态,不急不躁。审视自己,悦纳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展现真正的自己。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完美主义恐惧症人群完美是个坑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9年9期)2019-09-23我走进人群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智富时代(2018年12期)2018-01-12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智富时代(2018年12期)2018-01-12财富焦虑人群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45期)2017-12-08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3期)2017-10-19完美主义害死人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38期)2017-09-19人群中总有一个好看的诗潮(2017年2期)2017-03-16我有开学恐惧症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2017年3期)2017-03-16被盯恐惧症高中时代(2016年9期)2016-10-18

推荐访问:是在 社恐

《“社恐”,到底是在恐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