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沉迷的背后

时间:2021-05-22 01:05:47 浏览量:

微尘

两年前,某短视频平台上曾出现了题为《我妈妈死了,能否给我一个赞》的直播短片,并受到了多名未成年人的模仿。尽管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该平台禁封了此类账号,但其易上瘾、内容低俗、有安全隐患、影响孩子认知这“四宗罪”,再次被摆上台面,而关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问题,再度引發关注。

初中女孩姗姗(化名)就是一名沉迷短视频软件的少女,因为迷恋短视频给她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她变得极为厌学,一度和父母发生激烈冲突,并休学在家。幸好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姗姗的状况逐渐好转,并重返校园。

心理困扰:沉迷短视频而休学,父母束手无策

那天下午,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女士来到咨询室求助,坐定后,她平复了一下情绪,讲述了女儿沉迷短视频软件并休学在家的经过。

中年女士姓林,林女士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小女儿还不到两岁。有了小女儿后,丈夫让林女士辞职,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林女士表示,小女儿没出生前,她和丈夫对姗姗的关注较多,姗姗的成绩也一直很好,让他们很放心。2018年9月,姗姗升入一所重点初中。初一时,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没想到,初二上学期刚开始就出了问题。

2019年11月的一天,姗姗下午放学回到家,看上去情绪很不好,林女士问了几句,姗姗没有回应,小女儿晚上爱哭闹,林女士也就没顾得上关心姗姗。接下来的几天,姗姗情绪仍不好,林女士坐不住了,便给她的班主任打电话了解情况,班主任说姗姗期中考试数学考得很差,课下也没有改错,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她,并让她写检讨,可能姗姗对此有了情绪,班主任让林女士劝导一下孩子。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林女士和姗姗谈了次心,但这次谈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没多久,班主任再次给林女士打电话,说姗姗在班里表现大不如前,同学关系紧张,数学作业要么故意不交,要么写得一塌糊涂,希望林女士耐心做一下姗姗的思想工作。

听老师说女儿表现得越来越差,林女士严厉地和姗姗“沟通”了一次,面对妈妈板起的面孔,姗姗却不紧不慢地说:“你们以后好好培养妹妹吧,别指望我给你们争光了,我真的不想上学了!”本来想好好训斥一番的林女士,被姗姗的表态吓坏了,她收起了严肃的面孔,好声好气地安抚女儿,说:“这个年龄不上学怎么能行呢?”在林女士的连哄带劝下,姗姗每天照常去上学,只是成绩一直下滑,期末成绩仅考了个中等。

2020年春节期间,姗姗天天躲到房间里,说是上网课,一天到晚泡在电脑前。2个多月后,疫情缓解开学前的一天,林女士让姗姗收拾一下书本文具,做好开学的准备。谁知姗姗又说,她不想上学了。林女士大惊之余,斥骂道:“小小年纪不上学,谁养活你?”没想到姗姗不以为然地说:“我可以在短视频上卖字,每天能收入100多块钱,我能养活自己!”

姗姗的话让林女士大为吃惊,她听说过短视频App,但从没下载过,也不想玩。她认为那都是年轻人玩的,没想到一个“加长版”的寒假竟让女儿对此着了迷,甚至到了不想上学的地步。林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把姗姗不想上学的事情告诉了丈夫。丈夫跟姗姗讲道理,让她放下手机,把心用在学习上,没想到姗姗已经“油盐不进”。丈夫愤怒到了极点,把姗姗的手机狠狠地摔到地上,林女士把家里的网也断掉了。

虽然姗姗又去上学了,但她竟然逃起了课,还执意要退学。林女士不同意,姗姗竟绝食3天,水米不进。最终,林女士不得不妥协,给姗姗办理了休学手续。休学在家,姗姗沉迷于短视频所营造的世界中,与现实生活不断脱节。林女士非常焦虑,她觉得这样下去,姗姗就完了。于是,便决定向心理专家求助。

对于姗姗这样的个案,我接触过不少,我请林女士第二天带姗姗过来,我要亲自和她聊一聊,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心理解析:对现实生活缺乏自信,在短视频中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天上午9点,林女士带着姗姗如约而至。姗姗长得秀气,穿着也很时尚,看人时微眯着眼睛。我笑着向她打招呼,姗姗却神情迟滞。我第二次发问时,她才恍然,只是“嗯”了一下,算是作答。为了更好地和姗姗展开沟通,我让林女士回避一下。林女士点头,转身走了出去,并随手带上了门。

看到妈妈走了,姗姗有些局促。我故意对她说:“姗姗,妈妈带你到伯伯这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伯伯,如果你能让妈妈每天给我时间玩短视频,我就接受你的治疗!”没想到,姗姗很直接,开门见山地跟我谈起了条件。

“你能告诉伯伯,你是怎样喜欢上短视频的吗?它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伯伯了解情况后,才可以和你妈妈沟通能不能让你玩短视频,每天玩多长时间的短视频!”对于姗姗开出的条件,我也亮出自己的条件。

“伯伯,你不知道,短视频不仅好玩,而且还能实现我的个人价值!”提起短视频,姗姗的眸子里放出了光,与刚才的木讷判若两人。有意思的是,小姑娘竟还用“实现个人价值”这样的话来描述短视频。

“哦,短视频能帮你实现个人价值,这很有趣,能讲讲吗?”我饶有兴趣地看着姗姗,认真地说道。

姗姗兴致大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来:“伯伯,我玩短视频可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才干。短视频上有个开放的自我展示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录制15秒的视频来展示自己,很多人录一些标新立异的视频来博别人的眼球,赚取点击量,我不屑于那样的展示,我只是在短视频上展示自己的才艺。我发布的视频,主要是字体的特效制作。”

姗姗看我听得很用心,又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我的特效字体放到平台上,很快就受到网友的关注,点赞和留言也越来越多。还有人私信我,想买我做的字体,有的还要拜我为师呢!伯伯,你不知道,我一套特效字体能卖100多块呢!”

“真不简单!不过,听你妈妈说,你自从玩上短视频后,连学也没心情上了,你觉得这样好吗?”我夸赞了一句,紧接着又抛出了我准备的问题。

“我的字体一套能卖100多块钱,我能保证自己每个月的日常开支,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上学?”姗姗理直气壮地说道。

“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是多学些知识,想玩转网络得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对呀,你现在连初中都没读完,以后怎么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点拨姗姗。

“伯伯,其实,我也在不断学习。我们玩短视频的人,除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心里还一直有种危机感和竞争的焦虑。短视频这个圈子是有竞争的,如果我发的频率减少了,新鲜度降低,看视频的人就会变少。因此,我必须时刻在短视频上保持高频次的曝光,才会有更多人关注,才能获得认可。”对于我的质疑,姗姗振振有词,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你这样连学也不上,天天抱着手机玩短视频,知道爸爸妈妈的心情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为了不让我玩短视频,他们什么招数都用了,他们越是管我,我越是反叛,我觉得世界上只有短视频才是我真正的朋友,老师、同学都不可信,爸爸妈妈只会用他们的家长身份欺压我,我不愿和他们打交道。”

姗姗的回答让我意识到:这个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信,不能主动和他人交流,她已经沉迷于短视频所营造的世界里,与现实生活不断脱节。

心理对策:系统治疗助女孩脱瘾,亲情和陪伴助其重返校园

与姗姗进行过详细交流后,我让她出去休息一会儿,并把林女士请回房间。林女士目光里满是期待,我对她详细谈了我的看法:“从姗姗目前的情况来看,孩子确实沉迷于短视频带来的自我满足之中,短视频从设计上有让人成瘾的特性,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更甚。姗姗心智不成熟,她对自己的认知全部源于短视频中陌生人的评价,她常常会忘记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年龄阶层,她总觉得自己的同学都很幼稚,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林女士点点头,表示认同我的看法。我继续说:“在网络中,当所有人一夜之间把你当成公主,就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你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公主。一旦回归现实生活,就会形成巨大的落差,这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便会继续沉迷其中。”

我分析到,短视频成瘾是一种行为上瘾,和物质上瘾(如药物及毒品上瘾等)的生理机制是相似的,它们都是刺激大脑中同一个区域出现的结果,短视频同时兼具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两个特点。阳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正性奖励作用,使行为获益,从而导致该行为发生频率增加。比如,短视频通过点赞、赚钱等奖励,让姗姗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产生了短期的正性体验,满足了其自尊、自信等需求。阴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以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当行为成瘾后,现实的适应功能明显受损。父母的责备、批评,让姗姗丧失了对生活的控制力,而摆脱这一境况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再次回到短视频中。短视频带来的兴奋和成功的体验,使姗姗对现实中的苦恼、无助,失去控制和无价值感一扫而光。

接下来,我从父母层面分析了林女士夫妇在得知女儿沉迷短视频后应对上的不妥之处:“从家长层面来看,如果反复说教、争吵后没有效果,说明强制性教育已经失效了。家长高压式的关注,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痛苦。这时候,家长首先要承认现实,情绪平和地面对,让孩子慢慢脱离成瘾状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对于林女士最关心的如何解决姗姗沉迷短视频的问题,我说:“我为她制定了系统的治疗方案,首要问题是恢复姗姗的社交功能,增加她与人当面交流的能力。其次,减少她对父母的抵触心理,亲子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两个目的达到后,就可以让姗姗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接下来的3个月,我对姗姗进行了5次咨询治疗,还用游戏、作画等方式,让她恢复与人当面交流的能力,激发她内心与同龄人进行交流的愿望。经过循序渐进式的疏导与沟通,姗姗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功能有所恢复。除了进行心理治疗外,我还指导林女士和丈夫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带女儿多参与户外活动,林女士的丈夫还忙里偷闲,带着姗姗到游乐场游玩,让姗姗意识到除了短视频外,现实中同样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亲子间的共同活动,有效缓解了姗姗对父母的抵触心理。

在姗姗脱离短视频的心瘾方面,我建议林女士不要幻想马上就能戒断女儿沉迷短视频的行为,而是有意识地、逐步减少她玩短视频的时间长度。林女士表示支持,每当姗姗在规定时间结束后不再玩短视频时,林女士还主动给予奖励。

2020年9月,姗姗重新返回学校上课。此后整个学期,林女士和我定期反馈情况,然后在我的指点下和女儿进行互动,姗姍渐渐远离了短视频。

时下,像姗姗这样痴迷短视频的孩子很多,未成年人在网络上无法准确辨别暴力、诱惑等信息,除了短视频平台自身的纠正外,也需要家庭、老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导引,预防儿童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或网络游戏成瘾依然任重道远。

(编辑 鲍琦)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伯伯上学 伯伯婆婆拔萝卜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8年36期)2018-01-03上学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9期)2017-10-20今天上学怎么样?等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4年5期)2014-09-18买饽饽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2014年7期)2014-08-01假期归来疯狂英语·口语版(2013年3期)2013-04-08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11期)2008-06-17不等式创新题荟萃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8期)2008-06-15谁对了小猕猴学习画刊(2006年2期)2006-01-11

推荐访问:沉迷 视频

《短视频沉迷的背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