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1-05-23 13:30:16 浏览量:

春晓

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进行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目标,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时间表,提出了“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目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三农”工作的總目标,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要的指导思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中央一号文件一个突出亮点是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进行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目标,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时间表。他指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明确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同时,通过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目标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针对“三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战略定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过去明确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以前“到2050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简称“强美富”。这次文件提出的目标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由“强美富”进一步细化为“高宜富”,而且是“双高双宜双富”。

一是从农业强到“高质高效”,进一步概括了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即农业的竞争力强,具体表现为农业的发展质量要高、效益也要高。

二是从农村美到“乡村宜居宜业”,进一步细化了美的内涵,?不仅要改善生活环境,还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的共同改善即民生改善,有助于实现农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融合。

三是从农民富到既“富裕”又“富足”,体现的意思是,农村既要实现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同步实现精神文明的提升,用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生活富裕、精神富足”共同构成了“农民富”的新内涵。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王莉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更具体的政策指引,比往年一号文件的战略性更强,内容更加丰富。文件开头以“总体要求”的独立部分,提出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是今年一号文件与往年的一个重大差别,要深入理解。

首先,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将现代化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方向。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点。1961年首次提出,要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此后,通过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等多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一方面,拓展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提出“三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其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点。另一方面,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十九大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后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2018年进一步阐明,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第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不断丰富。2017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进度表时要求“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重要讲话时提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更加全面地揭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第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计划。2021年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全国规划即将发布,各省各地市也应该尽快着手制定。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建设,也就是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具体体现是,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要有显著提升,即“迈上新台阶”;
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要有良好开端,即“初步实现”;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这里特别提出“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存在地区差异,应该分类推进,但也要防止盲目冒进,必须是“有条件的地区”才能加快进程。

第四,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决策意义。客观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才能掌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区域差异,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合理构建指标体系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关键。目前,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评价研究较为充分,农村现代化的研究文献相对薄弱,需要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研究。

农业现代化的“两条底线”“两个要害”和“两个积极性”

金文成表示,加快农业现代化,要把握住“两条底线”“两个要害”“两个积极性”等。

两条底线

要守住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脱贫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还相对偏低,脱贫产业基础也较薄弱。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让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安居,移民搬迁户从原来贫困的地方搬到一个新的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不能把他们的就业解决好,就可能成为社会的风险点;
如果不能和当地融合好,也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风险点。这就决定了,2021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尤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若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是一条底线任务。

第二条底线是要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产品的稳产保供。粮食安全对我们国家而言是个永恒的、重大的课题。习总书记指出,?粮食多了少了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始终是个战略性问题。尤其是通过这次疫情冲击,更加证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此乃国之大者”。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不能掉下来;
确保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不出问题。保粮食安全,还要树立大的食物观,?肉、蛋、奶、果、菜、茶,都是保证中国人健康和营养的食物。除了保粮食之外,还要保生猪供应,保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供应。

在稳产保供的基础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做到农产品生产既要保数量,还要保多样,更要保质量。重点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向新“三品一标”转变,即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提供优质、健康、安全、丰富的多种农产品,提升全国人民的营养和食品安全水平。

两个要害

金文成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害一是种子,二是耕地。

第一个要害是种子。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所以,必须把良种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着力在农业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突破。种业方面,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有些领域即使达不到“卡脖子”程度,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足。要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攻关,提升良种自主保供能力。种业要打一个翻身仗,?必须培育一批航母级企业。

第二个要害是耕地。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这些年,除正常的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等因素减少耕地外,违法违规占地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长期看,耕地数量减少是大趋势,已经越来越逼近18亿亩这个红线。保耕地,就是保饭碗。保饭碗,首先要保耕地。既要保数量,更要保质量。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规模,违法违规乱占耕地势头必须遏制,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坚决查处违法违规乱占滥占耕地问题,坚决制止耕地的“非农化”,防止耕地的“非粮化”。要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专项整治行动,比如清理违规占用耕地建大棚房、建别墅等。今年又部署了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的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严管严控严查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要把严的总基调进一步强化,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从严从重从快处理违法违规乱占耕地问题。同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黑土地,提升耕地质量。还要进一步推动集约和节约用地。

两个积极性

农业现代化还需调动“两个积极性”。

金文成认为,首先要调动党委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义务和责任明确地压给地方党委政府,即“辅之以义”。按照一号文件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既要实行省长负责制,还要实行省委书记负责制,这才能称得上党政同责。

其次是调动农民积极性。调动农民积极性主要还是“辅之以利”,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今年一号文件专门明确,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稳定农民种粮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稻谷、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这些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民种粮不能靠行政命令,?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调整完善粮经饲间利益关系,促进农民加大种粮投入。

此外,金文成还表示,要强化科技进步和物资装备的支撑作用。农业要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要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现在科研中有很多成果,但这些成果有些是写在抽屉里,写在柜子中,写在杂志上。所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要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些年,各地各部门创造了不少好形式,包括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还搞了“科技小院”“专家大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家走进千家万户,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形成了良好的推广示范。下一步要进一步总结推广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当前,大田作业机械化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差异化、小型化、智能化水平还跟不上发展要求。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要向这方面倾斜。

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今年的一号文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对此,金文成表示,必须解决农业经营现代化。要通过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现在有2亿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其突出特点,家庭经营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本源性制度。但小规模经营面临着很多生产经营难题,存在着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竞争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推进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是推进“三化”。

一要推进规模化。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中国的规模经营要走自己的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道路。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重点是把一些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发展成家庭农场;
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服务型规模经营水平。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生产托管等形式解决小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经营问题,把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投入品等导入小农户,从而提升小农户的现代化水平。

二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融合起来,统筹安排,?系统推进,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的有机融合。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实现农民的增收。既要抓一产又要抓二产,还要抓三产,包括服务、营销、物流等,让农民能够分享全产业链的利益。

三要推进绿色化。绿色发展是今后发展的主题。但当经济遇到困难、发展遇到难题时,容易过多地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其实,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越要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推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推动绿色生产的转型,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膜、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着重抓好我国两大区域——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把“一带一流域”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在长江经济带重点做好禁渔,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在黄河流域要重点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科学地利用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有序平衡。“一带一流域”基本覆盖了我国从东到西最核心的农业区域,西边的青藏高原、东边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都在这里,所以要把这两个区域抓好。

农村现代化的“三个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新阶段,如何加快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金文成表示,推进农村现代化,就要树立系统观点,不能就农村来论农村,要把农村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结合起来。所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与构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机结合起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与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工农城乡关系表述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将“全面融合”改成了“协调发展”。全面融合是希望通过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即城市乡村各个领域全面地融合,来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推动融合时,往往采用城市发展的思想来推动乡村发展。有的照搬城市的模式来建设乡村,结果乡村没有乡村的特色,也看不见风景,把乡村的灵魂丢了,让人们记不住乡愁;
有的片面强调乡村要加快向城市转变,逼着农民“上楼”,不考虑乡村发展的规律。所以,总书记特别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两个规律必须把握。这是总书记2018年明确提出来的,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在城镇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共存,这也是一个客观规律。城乡建设要遵循这些规律,?就不能光靠融合,而应该是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来实现农村现代化,主要是做到“三个抓”。

一是抓县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把县城作为重要载体和平台,把县域内的城乡统筹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要以县域为单位来统筹,强化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田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村庄布局等。

二是抓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关键还得有行动,重点是要做到五大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比较显著,城到村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建设重点是村内延伸、住户覆盖,同时围绕生产经营建设一些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通过建设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生活基础设施,改善民生。

2.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要强化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争取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大体相当。要农村都达到城区公共服务水平是不现实的,但是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社会保障等要实现大体相当。

3.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对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既要逛风景,又要装满“后备厢”,更要做到与城市基本生活包括吃住行差距不大。

4.人居环境建设。我们既不能把脏乱差的乡村带进全面小康社会,更不能带进未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我们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现在行动基本完成;
今年,将启动实施五年提升行动,围绕着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厕所革命展开,还要深入推进农村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行动。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一个更加美丽、整洁的乡村跟着我们一起走向现代化。

5.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弯道超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手段,有助于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数字化要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比如在疫情期间开展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农民实行订单作业,实施“云春耕”,即把作业环节实施全程托管或重要环节托管。这正是数字技术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就是要把新基建向乡村延伸,着重做到三个数字化。一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智慧农业。二要推进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建设,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让农民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三要推进政府管理的数字化,利用大数据开展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三是抓方向。農村现代化可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推动的是“四化”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经验均比较丰富。农村现代化怎么实现既是新题也是大题、难题,实施过程还需要探索,所以要抓方向,稳妥推进,掌握好时度效,不能偏了,不能犯颠覆性、历史性的错误。这也是总书记始终强调的。具体来看,乡村建设一定要做好规划,依规划开展,不能大拆大建,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能逼农民上楼,不能照搬城市的模式。要遵循乡村发展的规律,?综合考虑当地的能力和水平,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把事儿办好、办实。还要特别注意保护传统村落,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着些念想。还要保护好传统村落,不要让云南临沧市翁丁村被烧的悲剧重现。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 我国军粮供应的现状及模式创新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36期)2017-05-06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1期)2017-02-06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启示广西农学报(2016年2期)2016-07-18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变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7-16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中国市场(2016年20期)2016-06-12粮食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4期)2016-04-08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期)2015-04-17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系统研究中州学刊(2014年10期)2014-11-17

推荐访问:现代化 加速 推进

《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