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心得9篇

时间:2021-03-04 10:09:16 浏览量:

【编辑按】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加减乘除”让战贫战疫“比翼齐飞”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历经数年努力…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心得9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加减乘除”让战贫战疫“比翼齐飞”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历经数年努力,迎来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然而在冲锋号吹响之际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怎样兑现承诺,打赢打好这场硬仗,各界期待从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找寻答案。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的倒计时,如何应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和疫情防控带来的“加试题”,不仅需要必胜勇气和果敢决心,更需要群策群力的“两会智慧”,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驾驭“战贫+战疫”的复杂局面,书写好“时代答卷”。
  做好“加法”,全面精准施政。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精准发力。对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政施策,倒排工期,挂排作战。同时,分区分级精准落实防控政策,对疫情严重的地区,严把“防控关”。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推进脱贫攻坚,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好结对帮扶、消除贫困系列行动,不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取得“双胜利”。
  做好“减法”,推动基层减负。脱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需要全力以赴,需要实打实的硬举措,就必须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报表扶贫”等形式主义,减少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督查检查,减轻微信群、工作群、政务APP过多过频带来的“指尖上的负担”,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多管齐下,防止用形式主义的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工作落实上来,让基层干部挤出时间、腾出双手,干实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做好“乘法”,创新寻求出路。面对疫情防控的“加试题”,创新突破是唯一的出路。从官员为滞销的农产品直播带货,开启消费扶贫新模式,到产业扶贫,增加贫困群众的就业率,开启扶贫的快车道,都不失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好举措。然而,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更需要转变思维模式,盘活土地资源,让资金入股保分工,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得报酬,经营分红得实惠,免费培训得技术,带动种植得收益,保障就业得工资,只有稳定的收入,称心的就业,才能真正让群众看到希望、增强力量。
  做好“除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城乡并重,软硬并重。加大贫困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稳定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大政策帮扶的力度,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让美丽乡村成为最靓丽的风景,为脱贫攻坚凝聚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挂”起来的年味

 

  深夜如期而至,嗦完最后一口泡面,再端起“标配”的保温杯,暖暖身子,工作就又要继续了。想想春节快到了,年末的安全生产和各项稳定工作不能落下;
春节快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扫除”也已出发;
春节快到了,今年的“小康”快递一定能准时送达。对于我来说,如果一年的日子是记录这些工作的笔记,那么正月就是一张透着喜庆的红色封面,上边印着年初家中墙上挂着的“年味”。
  挂起来的日子
  在家中的墙上还保留着一个已不太多见的物品——挂历。在我的印象中,老挂历一度是珍贵物件,从最原始的“老黄历”,一日一页,虽然轻薄,但一年加起来也是厚厚的一小本。新年伊始之际,在墙上凿一个钉子,往上一挂,一页页撕下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这也曾是我小时候生活中颇具仪式感的一件事情。
  说到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姥爷看挂历了。姥爷面向挂历,半躬着身子,用食指按着挂历上的某行字,随着视线的上下移动,手指也跟着移动,嘴里还时不时会嘀咕着几句听不清楚的话。如果最近有什么大日子,那姥爷的眼睛到挂历的间距就会急剧缩小,盯的时间也会变得很长。当时的我想,如果姥爷的面前有一个放大镜,那盯着挂历的他就和我印象中那些钻研技术的科学家一模一样了。
  把日子挂起来,因为这日子过得有盼头。2021年,“两会”的召开依然万众瞩目;
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我们翘首以盼;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健儿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2021,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我们不忘来时路;
2021年,5G商用逐步推进,争取实现全覆盖;
2021年,多条高铁开通,游子们离家更近了。中国的日子,每天都是一个红圈。
  挂起来的风景
  说起明亮的红色,不能忽略那高挂在各家门前的灯笼。所谓张灯结彩,第一个讲究就是要成双成对,取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之意,因为外表圆润红火的灯笼本身就是代表喜庆,也是一对一对卖,如果挂在家门前的灯笼坏了一个,一定要及时更换才行。第二个讲究就是灯笼要高挂,取一个鸿运当头、步步高升之意。它可以在热闹中引来一团欢乐,也可以在厮守中映出一片祥和。所以说,灯笼,不仅装饰了每家每户,也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期盼。
  不知什么时候,街道两旁的路灯就有了两个灯笼“跟班”。给深夜回家的人添了几分喜悦,释了几分烦忧。行人街,花灯路,灯火通明连夜景,流光溢彩争相顾。白天里,周转依然不停;
夜深了,负重继续前行。挂起来的灯笼是一道温馨的风景,给生活在这儿的每一个人同样的惊喜。除夕夜,我们抬头仰望夜空,除了明月,还有家门口的那一盏盏亮红。
  挂起来的美食
  有年味的墙上总会有可以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那是小时候不留剩饭的秘方。腊肉那醇香的口味,弹牙的口感,深深刺激着许多人的味蕾。长辈们讲过,以前肉的保存办法不多,把鲜肉加工成腊肉能较长时间地保存。每逢寒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了留下足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趁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茴香、八角、桂皮等香料,腌入缸中。一到两周之后,用细麻绳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用树枝、树皮、柴草生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熏制完毕便可以挂至一边的墙上风干待用,接受着一众孩子渴望的目光了。
  得益于“两不愁三保障”,今年的腊味仍然很足。相关部门也把春节期间稳定物价“挂”在了心上,投放储备猪肉仍在继续,保障市场供应依旧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稳步推进,猪肉价格回调有序。过年的“菜篮子”拎得稳,群众心里过得安,墙上的年味才能留得住。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敲黑板”:透过“非常节奏”悟民生情怀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考察,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很不一般。透过“非常节奏”品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情怀。党员干部始终要坚持人民至上、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战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但中华儿女不怕困难、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竭尽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常态化发展,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认清形势,善于在疫情防控挑战中抓住机遇,借助制度优势和超大经济规模优势,借助强劲的调控能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赢得发展主动权。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难越往前,只要我们坚定信仰,保持定力不动摇,抓住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松懈,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新时代发展的磅礴诗行!
  守护山水,绿色发展,依托当地生态条件以“绿”生“金”。山河承载岁月,生态需要守护,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道。党员干部要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用全面辩证和长远的目光看待我国的生态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同的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资源。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扶贫工作与保护生态紧密结合,把农民增收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可持续发展与人民幸福指数紧密结合,一步一个脚印走深走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绿水青山回馈人民的效益就更加明显。越是脱贫攻坚加速跑时,越要时刻关心民之所想、民之所盼,深刻领悟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发展越是面临挑战,越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下好山水“一盘棋”,打造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境和谐的生态中国。
  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勇于扛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担当。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党员干部要主动奋发有为,把面临的机遇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快马加鞭促进复工复产,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借助网络云端线上线下直播带货销售渠道,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职责摆进去,把当下摆进去,在着力解决问题中打开新局面,开展奋斗新篇章。咬定目标、迎难而上不胜不休,在剩下的200余天里,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容不得片刻拖沓、丝毫懈怠,只有保持干劲不减、冲劲不少,压实责任,全力以赴,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到点到时全面完成任务,谁都不能含糊,更不允许谁打折扣。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摆在面前的都是不好过的“坎”,难爬的“坡”,困难重重,只有拿出战斗状态,拿出锐意进取、创新应变的精神状态和苦干、实干、巧干的劲头,以战时状态把脱贫攻坚冲刺征程上的工作落实落细,为这次大考交出一份优异成绩!
  透过“非常节奏”旋律品悟民生大情怀,坚定信心,下好山水“一盘棋”,迎难而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就是干,以过硬作风担当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撸起袖子书写新时代奋斗辉煌篇章!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三问”再看“推稿子”

 

  去年“半月谈”一篇“推稿子”把基层干部的“痛”形容的淋漓尽致。又是一年,从年初“基层减负年”的高歌猛进,到主题教育第二批深入基层,力戒形式、官僚主义成为基层减负的“主旋律”。又到年终岁尾总结考核时,对“推稿子”似曾相识,变与不变、改与不改,一切尽在“实事”中。列出“三问”看成效、看整改。
  第一问题:“闭门造车”的“政绩材料”是否依然?有所改观、但犹未根除。“基层减负年”虽给广大基层干部“撑腰”,让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实事,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政府单位行政效能提高幅度很大”,“减负”成效不言而语,一些部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一位网友吐槽“能用数据和事实成效说清楚,何必用材料来证明呢?”作为基层干部也同样有“嘀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平时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关键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坐在办公室“堆”出材料是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闭门造车”是典型的空想主义,实质上是思想上“畸形”政绩观在作祟,是对一年工作的不自信表现。要用数据和事实的“干货”说话,就要善于归纳总结的方法法,才能写出有思想的短文,改进文风,严防“挂空挡踩油门”现象。要从制度上把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推稿子”中解放出来,才能更好的走向田间地头、车间工厂、街道社区,做好服务的实事。
  第二问题:“迎检考核”的“花样文章”是否普遍?有所改善,但有新“形式”。今年以来,从上至下坚持“四不两直”的考核检查方式,取得一定成效,也有力促进了基层工作抓全面的力度,基层建设全面加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临时抱佛脚”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方式”是对组织的严重不负责,“突击干工作”劳民伤财不说,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考核检查”本质上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一种督促,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到年底,各类“考核检查”蜂拥而上,基层干部就得“5+2”、“白加黑”的来应对,可想而之加班加点的搞总结、迎考核,整出漂亮的“花样文章”来“应对”考核检查,真实性又有多少呢?,突击打造出迎检的“示范点”醒目的“汇报”,就失去了“考核检查”的原本意义。要改进工作方式,把工作的“突击队”建立在平时,以点带线、点面结合,促进全面发展。善于和群众交朋友,做出有内容的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以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多实事求是的走好群众路线,直接从群众的获得感中“提取”考核数据,是不是更好更实在呢。
  第三问题:“文山会海”的“通知文件”是否存在?有所减少,但是有变向。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文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各地积极响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做到能不发文的坚决不发,减少了工作会议“审批”在路上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群众拍手叫好。但是日前,某地一位县委书记曾吐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我一直在会议的路上”,引起了基层干部的深思。上级一直在强调“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而不是层层推卸工作责任,为了“责任”无论工作“大小”都要开个会、发个通知,来证明工作已开展了,但也未必能推卸掉工作责任,出了问题,纪律的“板子”依然会打到各自身上。如果把“文山会海”作为变相的推卸责任的话,那“工作不落实等于零”也只不过是一句笑谈。只有把工作责任扛起来,不断增强担当的能力,做到能干事、不怕事、敢担事,让组织放心,对干部负责,不做“见荣誉就上,见事情就闪”的“伪君子”,只有不忘初心、履职尽责的走实“勤政务实”干事创业之道,做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勤务员。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四抓”聚焦基层党建 “四新”促进基层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发展,以发展促党建”,抓大事、抓方向,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抓责任,形成党建工作新局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把抓党建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坚持党组织负责人的述职述廉工作,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全年各个时期的工作中去,不能让党建工作只在年初、年末出现,不能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心态。要建立现场办公、定期接待、专题调研等形式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或初端状态。
  抓基层,形成党建工作新特点。“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优秀的党组织负责人是灵魂,我们要把群众认可、作风扎实、为民解难的“车头”选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党组织才会更加贴近群众、求真务实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中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对于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加以整顿,书记不行换书记,委员不行换委员,只有敢于下硬手、啃硬骨头,才能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同时应加大经费投入,对于基层干部,尤其是在职村干部和离退休村干部工资进行适当比例的提高,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村干部能够坐得住、静下心、沉住气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
  抓载体,形成党建工作新形式。加强主阵地建设,要更好的发挥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确保工作时间现场有人,下班时间能找到人,最大程度的方便群众咨询、办事、解决问题。加强多活动开展,利用多种形式的“两会一课”制度,不拘泥于地方、形式、方法,把党的方针、政策用各种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讲、教育、引导,让群众真正了解。创新特色载体内容和形式,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闲暇与农忙时间,进村串巷的和群众交谈,帮助他们撒一粒种、种一粒苗、提一桶水,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抓队伍,形成党建工作新力量。“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来选人用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局面。严格选拔任用程序,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应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方法来选人用人,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严是爱,松是害”,我们应该严格要求党员干部恪守底线,牢记红线。不仅要加强失职追责的机制,更应该重视源头把控的前端,把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用活、用好,最大程度地让干部少走弯路、偏路,让干部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小产业”解锁战贫之路“必胜密码”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第6次地方考察。从乡村到企业,从脱贫攻坚到文物保护,从河流治理到改革试验区发展……行程满满,内容丰富。
  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为牵挂的事。“五个一批”的脱贫举措实施以来,通过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等方式实现了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20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知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向全世界彰显着“中国之治”的优势,见证着战贫之路的风采。在这次重要会议前夕,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彰显出打赢打好脱贫硬战的必胜信心与决心。
  “船到中流浪更急”,越到后期,脱贫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硬骨”越“难啃”。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解锁战贫“必胜密码”要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带动百姓增收,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输血”变“造血”,“小产业”解锁持续发展“必胜密码”。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会导致“久扶不富”或是“富而不强”,让脱贫没有“生命力”,一旦遇到“输血”不足容易返贫甚至更贫,无法从根本上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无论是陕西柞水的“小木耳”还是山西大同的“有机黄花”,均是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是“输血”变“造血”的现实写照。站在脱贫攻坚重要节点,更应将“造血”扶贫策略贯彻到底。一方面深入挖掘地方产业特色,避免同质化种养殖,做到精准引进产业。另一方面,乐业才能安居,有了产业就要创造就业岗位,方能持续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和脱贫信心,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脱贫,确保脱贫成效更精准、更稳定、更可持续。
  “有限”扩“无限”,“小产业”解锁易地扶贫“必胜密码”。异地搬迁扶贫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更要避免“那方水土养不好这方人”的尴尬,搬迁不是“一搬了之”,做好“挪穷窝”的后半篇文章方能“斩穷根”。通过异地搬迁,搬离了原本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环境,搬到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的社区,将“有限”的资源扩充到“无限”的可能。因此,做好异地扶贫后的“产业”支撑,既要将乡村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有机融合,形成产业互动局面。也要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用工及农产品回购等方式促进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在“搬身”的同时能够“搬心”。
  “扶志”也“扶智”,“小产业”解锁全面小康“必胜密码”。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关键之年,脱贫之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时党中央给予的庄严承诺。然而,在脱贫攻坚的“深水期”,仍然存在贫困户“被动”扶贫,“等、靠、要”等旧挂念、旧思维难以摒弃。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因此,确保如此脱贫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要我富”观念转化为“我要富”。要加强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与当地产业相适的岗位人才,让贫困户有能力、有信心投入到工作中,靠自身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的局面。
  攻坚而进,克难而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征服战贫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将产业脱贫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小产业”解锁战贫之路“必胜密码”,让脱贫红利惠泽于民,让“中国之治”益于世界。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党员干部红色的初心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多次谈到初心。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习近平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红色,鲜艳夺目,是色彩堆里的代表。“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里的红是一种辛勤劳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里的红是一种无私奉献。有一种初心是只属于在岗位上扎根的党员干部,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他们的初心是这样红。
  党员干部的红是中国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下,党员干部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通过理论学习树牢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初心,练就决心,达到学以致用的信心。
  党员干部的红是鲜艳的红。红色有很多种,可分为大红、鲜红、暗红、淡红等等,色泽度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鲜艳的红代表着积极主动,代表着激情,代表着斗志,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党员干部的红必须是鲜艳的红,必须牢牢把握住这样的红,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党员干部的红是适度的红。红色要适度,颜色过深可能会在岗位上犯错,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有的脱离群众,不听取任何批评和反对意见,我行我素;
颜色过淡也会犯错,有的思想不解放,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有的在岗位上有所松懈不作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保持适度的红,懂规矩守纪律,表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这样才能做成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党员干部说“说话”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种能力,说话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以及同志之间,能否懂得说话艺术是关系到能否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当多说贴心话、敞亮话、幽默话,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趣”感人,使自己的话如清风拂面、春雨润物,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看在眼里,提高说话的“纯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解决矛盾。提高说话的“纯度”就是要说到群众心坎上。古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把每一个音符变成一支射向日寇的利箭,“把一切自己所能的贡献给民族,一切贡献给党”。现有每年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敢于针对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提出见解和建议,帮助群众传达呼声,让惠民政策更有效、更富针对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彰显了“多言的智慧”。大国外交中,面对其他国家辱华言论,我国代表有理有据陈词,维护国家形象、获得世界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会晤演讲,引领开放合作潮流,开启共同发展新程。这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大国风范。
  说在坎上,讲究说话的“角度”。党员干部按角色说话,分场合说话,看机会说话。固然,畅所欲言可以展现风范、推动进步,但无所顾忌地信口开河,只会令别人厌烦,让自己身败名裂甚至致使社会负面影响。杨修在曹操面前炫耀才华,不知收敛,最终吞下苦果;
网络直播主播无视法律,戏唱国歌、调侃南京大屠杀,最终受到法律惩罚;
键盘侠盲目跟风,对社会随意评头论足、恶意营造舆论,造成社会恐慌;
某些国家公务员口无遮拦,导致国家机密泄露甚至被外国势力策反。所以在言无不尽之前党员干部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详细了解情况,认真思考,做到谨言慎行,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赞在心头,把握说话的“尺度”。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分清“言”与“不言”、“言多”与“言少”的辨证关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牢记自己身份,牢记自己的宗旨和使命。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虚言妄语,不说不着边际、没有根据的话,不说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的话,不说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脱离的话,不说伤害人民群众利益和感情的话,不说影响党内团结、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话。更应多说人民群众理解和信服的话,如“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以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通俗易懂的词句,既生动活泼,又贴近生活。
  “为民立言,唯心为美”。党员干部身负组织重托、肩载发展重任,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表达自己观点,更应谨记“言多必失”,不要轻率讲话,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的语言魅力,实现和群众的“零障碍沟通”。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防止新燃点须“抓重点”“接断点”“增特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近日从黑龙江赶赴吉林,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孙春兰强调,要实施更加果断精准、灵活管用的常态化防控举措,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外防输入压力仍在持续加大,国内疫情反弹的风险也始终存在,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到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决不能前功尽弃”。因此,我们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努力防止疫情出现“新燃点”。
  全力抓“重点”,确保防控高效有力。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是科学的方法论,有利于集中各方面资源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疫情防控更加高效有力。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一方面我们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关系全局,必须高度重视。要紧盯黑龙江、吉林等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督促指导制定针对性防控举措,及时快速处置,快速阻断疫情传播;
要紧盯湖北省和武汉市,不断完善社区防控,做好核酸检测排查,加大救治力度;
要紧盯北京市,加强全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聚焦重点环节。重点环节的把控同样关乎全局的胜利。要聚焦防输入环节,严把海关、边检、机场、铁路等关口,做好排查检测和转运隔离等工作;
要聚焦复课复学环节,督促指导学校优化防控方案,筑牢校园疫情“防火墙”。
  极力接“断点”,确保防控全面顺畅。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快速接上“断点”,才能确保防控工作全面顺畅。要接上思想的“断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力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既要看到阶段性成效,也要看到背后的风险挑战,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充满战斗精神,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接上作风的“断点”,在这件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中,不断强化纪律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以顽强的作风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那些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置。要接上举措的“断点”,引导党员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防控工作,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网”。
  竭力增“特点”,确保防控科学精准。增“特点”就是要突出科学精准,确保疫情防控举措始终随着防控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始终呈现阶段性特点。要把握夏季天气炎热等特点,针对性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对开空调、戴口罩等加强引导,摸索一套夏季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办法,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护。要把握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针对性调整防输入等工作,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做好防控工作,要持续做好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工作,传递好祖国对境外我国公民深深的“爱”,激励大家做好科学防护,保证身体健康,努力报效祖国,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继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实现信息共用、做到研发共担、推动经验共享,激发疫情防控的“合作力量”。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绝对不能前功尽弃。我们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

关键词:2021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两会精神,两会精神心得



推荐访问:现代化 心得 精神 全国两会 国家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心得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