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1-06-10 15:52:24 浏览量:

罗迪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民族声乐,也有更多的声乐教师投身于一线进行民族声乐的教学,想要学好声乐,对于作品充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如何去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歌唱就显的尤为重要,只有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每一个演唱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加之学生对教学的配合,才能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对声乐教学的阶段、以及教师应从哪些角度如何进行教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阶段;作品理解

一、声乐教学的三个阶段

声乐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然阶段、第二阶段为不自然阶段、第三阶段为新自然阶段。

(一)自然阶段

声乐学习讲究嗓音条件,具备良好嗓音条件的人在接受正规声乐训练之前可能会唱的不错。他们依赖于自身条件,在学习之前会培养相当的自信心。在这个阶段就叫做“自然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其演唱进行一定的认可,保留他原有的自信心,提出问题并加以鼓励,以便在后期阶段遇到困难时能够知难而进,放平心态,正确的认识自己。那么如果还想要继续学习科学的唱法,自然要打破最初的认知,重新接受系统的学习,这时候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不自然阶段。

(二)不自然阶段

当我们开始进行专业演唱训练时,老师会指出之前发声的错误之处,需要及时的修改。他们需要从基础人手,从简单的开声练习去寻找哼鸣腔体,建立演唱通道,锻炼大量的气息量,控制声音的平稳度等等,原有的歌唱习惯被打破,学生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声音里出外进、无法唱准音高或者得不到想要的音色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的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并且给学生足够的耐心,让其循序渐进的去适应,不能因为条件好而快速的进入高难度作品的演唱学习,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学生是否能够快速习惯于科学的唱法,取决于师生双方。有经验的老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并且能够用生动形象、利于理解的语言将正确的感觉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吸收并取得进步,不自然的学习阶段就可以缩短其时长;而学生对于教学的配合在学习过程中也尤其的重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之余要及时的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改正,遇到不懂的也要及时与老师沟通,让老师能够了解自己的困惑,从而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声乐学习。

(三)新自然阶段

新自然阶段即掌握科学方法之后,声音得到平衡的自然演唱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之后才能到达。当演唱到达新自然阶段时,学生的歌唱便进入到了“自觉演唱”的环节,这时学生不会过于顾虑自己唱的声音是否是对的,通道建立是否正确,他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不用有任何顾虑的去歌唱,因为之前严格的训练使得对于演唱的通道建立以及气息咬字的运用成为习惯,能够自然的融人歌曲,这个时候的演唱就达到了新的平衡点。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更多的关注于歌者的情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舞台经验积累方面,让其音乐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单纯的歌唱技术不足以支撑其进行表演,让其演唱及音乐综合素养同步提升,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民族声乐继承人。

二、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风格

(一)民族声乐作品风格

民族声乐作品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也显露出不同的风格。延安鲁艺时期创作的声乐作品大多有着浓烈的抗战英雄主义色彩,因为在那个动乱战争的年代不会有和平之音的出现,作品风格大多激昂悲亢,节奏感鲜明,如黄河大合唱》等;建国之后,声乐作品风格不再像之前那样悲痛壮烈,在音乐线条上更凸显豪迈之气势,如《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时候的歌曲风格多样,花团锦簇般的涌进千家万户,以爱国抒情、音乐起伏较大的歌曲为主,其艺術性也更加的丰富,如《我爱你中国》。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影响作品风格的不仅是时代背景,还有作曲家的背景。即便是同一个时代的作曲家也会因其不同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客观因素而创作出不同色彩的作品,如聂耳和赵元任,同为一个时代的作曲家,赵元任就能写出《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样的抒情小曲,而聂耳所有的作品都如《义勇军进行曲》一样富有反抗斗争精神。

所以作为民族声乐教学者,应当充分了解每一首作品的背景,这个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作曲家背景,带着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作曲家应有的精神状态去进行区别教学,这也能够极大的调动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二)演唱风格

由于我国的声乐作品因时代和作曲家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情绪,所以演唱者在表现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应当有不同的风格。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演唱的方法是一致的,但是风格并不相同,要根据不同情绪的歌曲转换不同的风格,以适应歌曲想要表达的情绪及氛围。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在不影响好声音发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音乐风格的能力,这点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声乐作品的风格很多,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学生可以驾驭所有风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和能力,适合其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发掘学生的优势,找寻适合学生的歌曲风格,能够通过其擅长把握的音乐风格凸显自己的独特演唱风格。

结语

声乐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方向都是相同的,作为民族声乐教育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能得到鼓励,学习科学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在掌握基本发声方法后还能够让学生从作品本身进一步的去挖掘演唱精华,“吃透”作品,提高音乐表现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民族声乐领域绽开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 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研究世界家苑(2018年3期)2018-04-27探析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东方教育(2018年1期)2018-02-02浅谈民族声乐演唱的情感艺术研究(2017年4期)2017-12-21探析辽宁民族声乐艺术演艺新路径发展艺术研究(2017年1期)2017-07-05语言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艺海(2017年5期)2017-06-08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探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3期)2017-04-11民族声乐教学对作品的音乐处理戏剧之家(2017年4期)2017-03-28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思考戏剧之家(2017年3期)2017-03-06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浅析湖南花鼓戏曲表演对民族声乐舞台实践的提升作用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推荐访问:声乐 思考 民族

《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