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1-09-04 18:06:59 浏览量:

盘劲呈 李海 左逸帆

摘 要:以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項目(2017—2019年)为对象,运用集聚度分析、核密度分析和椭圆标准差分析,从全国尺度研究体育旅游空间特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体育观光游逐年向深度参与游过渡,“东密西疏,南部东西线空缺”的格局逐渐趋于均衡分布,形成京津冀、江浙沪、四川成都带和西宁兰州带四大簇状区,其中,以旅游城市为中心的市域关联显著。高密度区南展北移,呈现“三核一点”格局,空间显示较强的展布性,整体布局为西南-东北方向,并逐年向东西方向转动。形成此格局的原因主要有资源因素、运动项目特征、体育文化因素、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旅游业水平等。应不断强化体育旅游宏观布局,构建“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体育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1-0074-07

Abstract:With China"s quality sports tourism projects (2017-2019) as the ou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and causes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tourism from a national scale by using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analysis,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and elliptic standard devi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orts tourism is gradually transiting to deep participation tourism year by year, and the pattern of "dense in the east and sparse in the west, vacancy in the east-west line in the south" gradually tends to balanced distribution, forming four cluster areas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Sichuan Chengdu belt and Xining Lanzhou belt, among which the city with tourism city as the center h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high-density areas spread to the South and moved to the north, showing a pattern of "three cores and one point" with strong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overall layout is southwest northeast, and turns to the east-west direction year by year.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pattern are resource factors, sports characteristics, sports culture

factors, policy factors,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ourism level. We shoul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macro layout of sports tourism, build a "sports tourism +" industrial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quality sports tourism projects.

Key words:sports tourism;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evolution; influence factor

在“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旅游形态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是驱动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途径。自《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各地体育旅游发展迅速,体育旅游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体育旅游成为推动产业现代化、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手段[1]。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活动的通知》,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旨在促进区域合理规划、技术要素规范等进步,加速体育旅游释放经济新动能的效率[2]。体育旅游业在激发新消费、培育新动能等方面优势明显。

学界尚未形成对体育旅游的共识,但“体育运动”在旅游活动中始终具有一定的独特属性,如较强的流动性等。Gibson认为体育旅游是身体参与并呈现具体运动特征的旅行方式,如外出观赛、亲身体验等[3];Weed等认为体育旅游是运动主体与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的广泛联系[4-5]。姜付高等认为体育旅游是全域旅游空间中的特殊元素,也是基于运动项目产业的空间拓展途径[6];兰顺领、何胜保等尝试建立体育旅游景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联系[7];张云等认为赛事旅游等形态有助于推动特色产业融合[8];也有学者关注民俗体育文化等资源基础[9];另有部分学者从人文地理、旅游心理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促进了空间资源与体育旅游的紧密联系[10]。综观国内体育旅游空间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省域尺度[11-12],点位、圈层和线路结构相对单一,围绕空间特征、成因等分析不够深入,定性分析居多,大尺度的综合性资源空间分析相对缺乏。本研究对2017—2019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数据进行核密度等GIS空间分析,探究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为国内体育旅游项目的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及实践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數据来源

1.1.1 基础数据

依据我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景区、赛事和线路申报情况,对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2013年以来,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精品项目数量增长势头强劲,2013—2016年增长较为平缓,2018年增幅明显,2019年项目数量增长趋于稳定(图1)。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97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分布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演变(区位、数量等)特征及优化策略。

结合现阶段体育旅游传统分类,体育旅游空间是依托于自然、人文资源而开展旅游活动的载体,一般划分为参与型与观赏型两类[13],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是地方性体育旅游活动的呈现,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景区、目的地和线路项目满足了体育旅游活动的布局要求,体育赛事建立了参赛观赛、节庆民俗等活动的空间联系。

1.1.2 数据采集

研究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创建名单,数据来源于地方公报、各省(市、区)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通过对2017—2019年申报“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数据进行汇总,获取精品赛事985个、精品景区数据908个、精品目的地267个和精品线路337条,对重复申报的数据进行筛选。体育赛事以发生地点为坐标取样,拾取游客事务大厅、景区大门和景区腹地坐标作为景区位置,精品目的地以游客中心为坐标,开放性目的地、线路的坐标拾取定于距离最近的政府所在地,以行政区划、颜色和时间序列对坐标点为分类依据,导入ArcGIS10.4进行空间分析。

1.2 分析方法

1.2.1 集聚度分析

集聚度的由集中度(G)和凝聚度(ANNI)组成。采用地理集中度指数(G)衡量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对目的地、线路、赛事和景区实现可视化处理,利用Jenks自然断裂法划分为5个等级,呈现体育旅游项目在省域、市域范围内的集中程度;以最邻近指数对项目实现点状空间分布,即凝聚程度(ANNI),公示如下:

ANNI=ANNOANNE=∑ni=1min(dij)1n/0.5n/A

ANNO为平均最邻近观测距离,ANNE为随机分布中平均最邻近期望距离,代表任一体育旅游景区、线路、目的地和赛事之间的最相邻距离,n为项目总数,A是研究区域总面积。在聚集程度定量化的基础上计算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既能检验聚集空间单元相对于全域范围的聚集程度,也能衡量体育旅游项目的相互依赖性[4]。公式如下:

I=n∑ni=1∑nj=1wijxi-x-xj-x-∑ni=1∑nj=1wij∑ni=1xi-x-2

式中:n为样本(项目点)数量,Xi与Xj是空间位置i、j的观测值,Wij表示空间位置i、j的邻近关系。Morans I指数范围常为(-1,1),当I<0时,表示位置关系负相关,当I>0时,表示正相关,I=0时空间不相关,I值越大,相应颜色浓度越深。

1.2.2 核密度分析

将点、线密度呈现为直观平滑的块状分布,借助ArcGis10.2空间模块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搜索半径为556 km,将体育旅游聚集区划分为9级。以时间、颜色序列为条件,分别展示体育旅游赛事、景区、目的地和线路的权重中心及辐射范围、强度,运用时间序列搜索移动法,对2017、2018和2019年点状数据采样,以搜索中心向网格中心辐射,反映省域、市域体育旅游自然、人文资源总体格局及变化趋势。

1.2.3 空间椭圆标准差分析

1926年,Lefever提出的空间统计标准差至今被广泛运用于地理中心性、方向性、布展性和预测性分析中,是一种与聚集度、核密度相匹配的方法[14]。具体来说,椭圆中心反映体育旅游景区、目的地、赛事和线路之间的相对位置,椭圆长轴方向代表资源分布趋势,长短轴之比体现资源分布形态,比值趋与1表示接近于圆,资源均衡性较高。采用Albers投影工具呈现了我国体育旅游的“核心-边缘”聚集结构,对未来演变趋势具有预测作用。

2 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特征

2.1 数量规模演变特征

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总体规模以2017年为界限划分为两个增长阶段。数量由2013年的30个增长为2016年的182个,年均增长1.68倍;后期2017—2019年数量增加了2497个,年均增长率28。前期数量增速虽然较高,但与后期数量存在较大差距。2013—2016年参评赛事、景区、目的地和线路占总数比例分别为13.2、16.1、47.3和23.4,2017—2019年参评赛事占比为39.4,景区占比为36.4,目的地占比为10.7,线路占比为13.5,赛事、景区项目占比提升,目的地和线路项目数量分别下降36.6与9.9个百分点。结合项目主题,参与型占比为63.4,观赏型占比36.6,参与型旅游活动围绕徒步、游泳、自行车、马术、高尔夫、垂钓、球类等运动,与之相关的赛事项目占比约40,滑翔伞、滑雪、登山、攀岩等探险类旅游数量逐年上升;观赏型旅游活动依托体育竞赛和运动景观,以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民族、宗教、古城、古镇等为主。2018年,依托人文资源等观光型项目占比为57.3,如河南林州红旗渠等地;2019年的参与型项目占比为73.8,观光游的比例逐年递减,整体趋势呈现观赏型向体验性过渡、参与型向深度参与型过渡的特征。

2.2 空间集聚演变特征

2019年空间基点数相较于2017年新增450个(目的地8.7,景区33.3,赛事43.1,线路14.9),显示了较高的资源富集度,ANNO距离由37.452 km缩减为28.166 km,Z-core值为-36.76,ANNI指数为0.381 0,显著小于1,项目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表明精品项目对旅游目的地的辐射更具指向性(图1)。2017年,集聚特征显示为“东密西疏,南部地区的东西方向空缺”;2018年的集聚区域明显扩大,青海南部、四川、贵州、湖南、江西中部、广东及内蒙古东北部体育旅游发展迅速;2019年整体Z-core明显高于2017年,区域面积内的基点数年均增加率约为47,项目集聚区域逐渐趋于均衡分布,可划分为“京津冀、江浙沪、四川成都带和西宁兰州带”四大簇状区,覆盖面积约76万km2,但西藏、新疆南部、甘肃和广东中北部地区仍有较大空白。此外,41.2的赛事项目在集聚区域内举办,如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等。

2017年起,我国体育旅游项目在市域空间内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15],乌鲁木齐、长春、大连、呼和浩特、武汉、桂林、厦门等20余个城市展现了集聚关联性,辐射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基点密度处于13~16范围内的市域板块数为7,2018年的体育旅游项目点关联性最强,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100 924,Z值为7.298 112,2018年市域板块数上升为12,2019年处于16~26范围的市域板块数为10,以云南省为例, 2019年以昆明为中心基点的项目比2017年增加了21个,占云南省总基点增加总量的1/3。旅游城市周边的高密度区域基点成倍增长,北京、哈尔滨、上海、西宁、西安、昆明、南宁的市域集聚展现较强关联性(图2),7个旅游城市的基点相关系数均在0.62以上。

2.3 空间核密度演变特征

体育旅游高密度区由2017年“单核单点”演变为2019年“三核一点(图3)”布局,2017年密度圈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四川省、贵州北部和湖南省空间密度范围提升至1.44~2.88,中西部体育旅游逐渐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密度区域整体向黑龙江北部延展,最北部旅游基点由北纬51°移至53°。2019年,“三核”区域演变为陕西、河南与湖北交汇的华中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以新疆乌鲁木齐为点状的密度圈有所扩大,密度区纵向直径扩大约300 km,而西藏、新疆南部和青海西部大部分地区仍未形成密度圈。2017年的项目布局较为松散,2018环状区域明显增加,覆盖了亚高原部分区域,景区与目的地核密度最高,而精品线路与赛事核密度较低,2019年赛事、线路项目呈现“收敛”特征,逐渐向目的地、景区所在聚合区域“靠拢”,总体呈现南展北移趋势,形成“三核一点”格局。

2017年以来,“三核一点”格局与地理资源高度相关。高密度区Z值范围和数量分布变化显著,长三角地区由154个变化为248个,密度范围提升约1.5倍,陕西、河南和湖北交汇的华中地区数量由92个增加至235个,密度范围提升至2.25~3.59,乌鲁木齐点位区增加6个,京津冀地区由30个增加至130个,Z值范围提升较大(表1)。旅游线路高密度区由东向西递减,目的地、景区旅游依托地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非物质遗产(如云南泼水节、河北梅花拳等),安徽省、河南、陕西省、云南省和四川省等综合性资源富集区的密度提升明显,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东北三省、新疆阿勒泰、贵州黔东南和甘肃张掖地区仍有较大的“收敛”潜力。

2.4 空间椭圆演变特征

2017年以来,景区、线路、目的地和赛事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展布性,除西南边缘地区延展性不足外,东北方向、华东沿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延展明显。2018年后,椭圆短轴向西北方向延伸,2017—2019年间,椭圆空间长轴增长约800 km,短轴增长约650 km,东部沿海旅游覆盖线增长约200 km,西南轴长增加约80 km,沿河西走廊向西北方向增长约325 km,短轴增速较快,长短轴差距逐渐缩小(图4)。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空间指向(椭圆长轴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逐年向东西方向转动,椭圆空间方位角逐渐增大,景区、目的地项目高密度区域形成的多簇形结构促使椭圆继续扁化,“赛事+景区”点位逐渐重合,呈网状从密度中心扩散,省会节点城市项目趋于周边城市集聚,城市项目趋于郊外布局,总体分布趋于南北均衡。云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在长轴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而西藏、青海西部和南疆地区处于长短轴延长线的空白区,有待挖掘发展。

3 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成因

我国体育旅游空间布局在2017—2019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精品项目在数量规模、集聚程度、核密度和空间指向方面呈现不同态势,最终形成2019年更趋于平衡的空间格局。项目空间布局是旅游资源、自然人文基础等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本文尝试从资源、政策、文化、项目属性和需求等要素,探究体育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3.1 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是体育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不可复制性直接导致项目布局的差异。四大簇状区、三核一点高密度区多位于第二、三阶梯,沿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等第一阶梯分界线的项目较少,60的体育旅游活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些地区适宜发展风筝冲浪、徒步远足、涉水溯溪等大众旅游活动。从景区和目的地分布看,大型户外公园、运动小镇、主题乐园等条件成熟的区域更容易吸引人流,而高空跳伞、漂流、山地越野跑等运动对资源要求较高,适宜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區开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依托坝上高原、燕山、太行山山地及河北平原资源优势,张家口成为冰雪运动和冰雪运动产业的引领区。位于高密度区域的观赏型和参与型两种类型的项目占比分别为43.72和56.28。这表明参与型项目对地形、气候等资源依赖较强,观赏型项目对城市景观、赛事景观和环境景观的依托性更强;体育赛事需求旺盛,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适宜发展大型赛事旅游,如海南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明星赛,极大促进了城市休闲度假游。因此,地文资源(山地、岩壁、岩缝、沙滩地等)、水域资源(河流、湖泊、湿地等)和空中资源(空域)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分布特征。

3.2 运动项目特征

运动项目特征与空间布局关联较强,马拉松、自行车极大地推动了旅游发展,这两项运动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拓展消费空间和产业拉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福建、云南、新疆、广西、江苏和上海具有较强的马拉松群众基础,赛事呈现集聚;冰雪运动是高密度区域内的新兴项目,13省市共计申报120个冰雪相关的项目,在新疆阿勒泰、河北张家口等地形成高密度,为冰雪旅游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6];运动休闲游和运动探险游共占比为63.4,游泳、马术、高尔夫、垂钓及各项球类运动是运动休闲游的主题,占比为36.4,此类项目相对安全、闲适,多集聚于华东、中原、长江沿线等平原地区,同时还显现出较强的城市趋向性,多分布于中心城市30~50 km区域;滑雪、攀岩、徒步、登山、低空运动、汽车拉力赛等冒险运动是探险游的主题,多集中于西北、东北、西南等海拔较高的亚高原及高原地区,显现较强的远郊布局特征,呈现“X”型格局。此外,西北部泛户外运动游、西南部探险极限游、东部观赛游和东北部冰雪深度游也逐渐兴起。

3.3 体育文化因素

体育文化大致决定了文化与体育深度融合的项目空间布局。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赛事、线路、景区和目的地多集中于中部和东部,西部较少。体育形态源于农耕劳作,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群为体育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参评项目多集中在农业文化区、民族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三核一点”与“四簇”区域分布在燕赵文化(京津冀)、吴越文化(长三角)、巴蜀文化(四川成都带)、三秦文化(西宁兰州带)、荆楚与中州文化(河南与湖北交汇的华中地区)、西域文化(新疆北部)。从项目详情看,北京“精武武术”、天津“回族重刀”、河南“太极拳”、云南“泼水节”、江苏“船拳”、内蒙古“那达慕民俗大会”、湖北“龙舟节”等活动拓宽了体育旅游的宽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多的地区为山西、河南、青海和四川等,人口交汇、交通枢纽等因素也导致了文化群的产生。虽然,西南、西北地区孕育了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但实际项目中覆盖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等23个少数民族的数量仅占23.1,汉族多数体育非遗项目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缓冲区,如闽-粤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上,农耕文化、体育非遗和民族性导致了“体育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态势,其影响程度是中东部明显高于西南、西北部。除此,也受到地方立法、制度、地理、人文、民俗等亚文化因素的影响。

3.4 政策因素

政策与规划全方位引导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丰富了空间布局。早在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体育旅游专项调查的函》,对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为2013年开展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奠定基础。2017年体育旅游项目兴起受到《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的引导,强化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多部门合作,推动2018年项目辐射空间迅速扩张,“‘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体育旅游沿南北线扩展,引领了“四川成都带、西宁兰州带”两大簇状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合作纲要》,2019年长三角基点数量为248个,核密度为4.05,交通网络、智慧互联、港口运输等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升,项目分布空间呈现集聚[17]。专项类部委文件引导了赛事、线路空间布局,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了京津冀、长三角、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山区等20余个集聚区,并在赛事经济、项目产业等多个方面做出规划。在宏观政策与专项政策引领下,体育旅游景区逐渐破除单一化,走向复合化,体育特色村、特色小镇和体育示范区等新形态趋于完善。结合地方政府出台体育旅游相关文件情况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92项、广东省145项、江苏省99项、河北省91项,安徽省、贵州省、山东省、福建省均超过80项,各省份均是高密度区及扩张方向所在省区。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体育旅游纳入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精品示范区工程[18]。这对于引领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供给、激发市场需求提供动力,形成了当前“趋于均衡、核心集聚、方向清晰”的空间格局。

3.5 其他因素

我国体育旅游空间分布除了受资源、体育文化、运动项目特征和政策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交通条件、旅游业水平、市场需求、健康出游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条件限制了大众体育消费群体的空间流动,距离、时间等成本上升限制了深度参与运动项目的可达性,参与型项目对高铁站、高速路等依赖程度极高,十佳精品项目周边的交通枢纽、路网系统相对完善。其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市场需求共同决定了体育旅游的消费潜力,2018年体育旅游行业市场规模达2605亿元,中东部地区的旅游设施相对完善,在赛后恢复、运动康养、智慧监测等方面的专业保障能力较强,同时,旅游城市、5A景区、GDP、人均收入等指标共同决定消费潜力,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投资回报和长期维护等方面相对滞后,也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体育旅游供给不足、消费疲软的态势。2020年初,旅游业备受新冠状疫情冲击,未来体育旅游将朝着智慧化与健康化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康养、疾病预防作用,旅游者出游需求逐渐转变为锻炼身体、自然互动和家庭合作等[19],促进形成代谢、加强血液循环、促进心肺功能,提升有氧代谢能力等益处是全民所需,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对旅游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地方参评意愿、归属口径、组织建设等工作侧重也影响了体育旅游空间分布[20]。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我国体育旅游空间分布趋于均衡。在数量规模方面,2017—2019年间,依托景区和目的地的深度体验项目增长较快,品牌赛事与目的地深度融合,竞赛观赏、运动景观等新形态逐渐丰富,整体趋势呈现观赏型向体验性过渡、参与型向深度参与型过渡。在集聚程度方面,集聚区趋于均衡分布,形成“京津冀、江浙沪、四川成都带和西宁兰州带”四大簇状区,覆盖面积约76万km2,在市域空间内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在核密度方面,赛事、线路项目逐渐向目的地、景区所在中心城市“靠拢”,形成“三核一点”格局,呈现南展北移趋势。空间展布性较强,空间指向由西南-东北方向逐年向东西方向转动,覆盖区域不断扩大。形成此格局的原因主要有资源因素、运动项目特征、体育文化因素、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旅游业水平等。

4.2 建 议

(1)强化体育旅游宏观布局。充分发挥四种项目的独特优势,依托各类旅游资源,構建多部门协同、多要素流动和多空间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强东西部、南北部体育旅游业的规模化,打破“东密西疏”格局,推动“多核连片式”空间延展。

(2)构建“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打通线路、目的地、景区和赛事之间的阻碍,利用线路项目强化景区、目的地与赛事旅游的联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与消费热情。依托旅游城市创新体育文化业、竞赛表演业和运动项目产业,构建“体育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立体式产业体系。

(3)推动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对“四簇”和“三核一点”区域实行标准化运营,推动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评星评级,完善设施、服务等级建设;加强地方政策引导,合理利用资源、科技、交通等优势,出台体育旅游专项文件和地方标准,实现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全面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EB/OL].[2019-09-03].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928132/content.html.

[2]尹宏,王苹.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经验和路径[J].党政研究,2019(2):120-128.

[3]Gibson, H. J. Sport tour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998, 1(1):45-76.

[4]Weed, M. Progress in sports tourism research? A meta-review and exploration of futur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5):615-628.

[5]郑向敏.体育旅游: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J].社会科学家,2020(7):9-18.

[6]姜付高, 曹莉. 全域体育旅游:内涵特征、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9):12-23.

[7]兰顺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36(5):111-118.

[8]张云.基于生态视角的陕西省体育赛事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6):726-730.

[9]周建东,葛书林.回溯与展望:中国民俗体育旅游研究述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5):613-617.

[10]盘劲呈, 李海. 地方依恋与骑行旅游:“动态依附”体验的生成[J]. 体育与科学, 2018, 39(5):63-69.

[11]吴黎,李细归,吴清, 等.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23-227.

[12]姜付高, 曹莉. 海南省体育旅游空间优化及其发展模式[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3(3):15-18.

[13]邓凤莲,于素梅,刘笑舫.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和开发支持系统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1048-1050.

[14]Lefever D. W. Measuring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by mean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6(1):88-94.

[15]吴玲敏,曲进,李寒旭.我国区域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7):30-36.

[16]张瑞林,李凌,车雯.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决策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体育学刊,2017,24(6):54-60.

[17]李燕,骆秉全.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及措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4):305-310.

[18]姜广义,张天阳,薄潇男,姜轩.地域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探析——以吉林省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6):54-60.

[19]Peric, Marko; Durkin, Jelena; Vitezic, et al. Active event sport tourism experience:the rol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afety and security in event business mod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Planning, 2018,13(5):758-772.

[20]陳昆仑,刘小琼,陈庆玲,李军.体育与地理空间的国内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6,36(5):736-743.

猜你喜欢 体育旅游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高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影响因素分析新课程·上旬(2020年35期)2020-12-29“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商情(2018年14期)2018-05-31秦皇岛市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年8期)2017-10-09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7期)2017-09-20三峡库区腹地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背景影响热带农业科学(2017年5期)2017-06-12低碳旅游视角下陕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与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7期)2017-04-10昆明市闪电分布规律分析农业与技术(2016年21期)2017-03-06东洞庭湖湖滨带不同生态功能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特征绿色科技(2014年4期)2015-01-06提高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18期)2014-12-16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消费导刊(2009年3期)2009-03-14

推荐访问:演变 分布 特征

《我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