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木版年画造型艺术研究

时间:2021-07-08 16:17:47 浏览量:

刘祖喆

摘要:年画是我国民间古老的艺术形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驱灾辟邪的美好愿望。老河口木版年画,是湖北省仅存的年画艺术,由陈氏家族传承,目前已至第五代。老河口连贯南北,沟通东西,木版年画由朱仙镇、武强等地传入,于清代盛极一时。

老河口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紧密,对比强烈,有很强的民间乡土气息,是我们研究民间艺术不可多得的样本。本文将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入手,分析其艺术价值,发掘其背后的民间美学意味。

关键词:老河口木版年画;陈义文;民间美术

一、老河口木版年画的起源

湖北省以前有三大年画产地,武当山年画、黄陂木兰山年画和武汉年画,现在都已绝迹失传。整个湖北省,年画这一传统民间美术只在襄阳老河口地区还有传承,因此称为老河口木版年画,因现在只有陈氏家族传承,所以又称老河口陈氏木版年画。

明代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天下能工巧匠、艺人画师云集于鄂西北。文化的输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的艺术发展,朱仙镇等地的年画艺术也传入老河口。老河口受益于此,乘着这阵“文化风潮”,学习借鉴,将年画的题材、种类、工艺都加以发展,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年画生产中心。随后不断发展,老河口的木版年画于清代乾隆年间达到繁盛时期,作坊有刘源盛、和顺成等十多家,匠人画师千余人,产品远销外省。

老河口木版年画至今,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是陈义文,他是陈氏家族第四代传人。陈义文祖籍河南,15岁时跟随父亲学习木版雕刻技艺,为家族直系传人,出师后定居老河口,不断工作学习。解放后由于政治原因,陈义文被迫放下手艺,从事其他工作。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随后的文革中也备受打击,加之现代印刷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老河口木版年畫衰落。但在2002年的国家民间文化抢救工程过程中出现了转机,陈义文的木版年画被列入抢救之列,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开始恢复生产。并于2011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义文也在许多活动上获得奖项,不幸的是,陈义文于2019年2月逝世,但他的孙子陈洪斌依然将这门手艺学习并传承下来,老河口木版年画依然在传承发展。

二、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造型特点

1、题材

年画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门类,从最早的用于辟邪去灾的神荼郁垒门神像,慢慢发展到后来的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等为母题的各种各样的年画。由于年画的作者大多是底层的普通劳动者,购买年画的主题也是普罗大众,所以年画的题材、构图等艺术形式无一不反映着民众的生活劳作、情趣审美。年画不仅源于生活,还将生活理想化,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脉。

年画特殊的张贴时间也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所谓“年画”:便是在过年时节,家家户户张贴在门口、灶头等地的作品。“年”,对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节日。过年源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人们将天地运行加以总结,定出一年之首,并加以祭祀,民间的过年习俗便来源于此。所以人们在一年的劳作之后,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憧憬,以及对灾厄的回避,就会在此时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贴年画便是其中一种。所以年画的题材就来源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是各种吉祥图案的来源,还有对自然崇拜而来的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神明,最后就是祖先崇拜等等。

老河口木版年画中表现最多的就是吉祥寓意的图案了,即使不单独成画,也会在背景、人物衣饰等各个方面有所体现。吉祥图案除了许多具体的形象外,中国古人也创造性的发明了通过“谐音”来取吉的方法,就如蝙蝠的“蝠”与“福”同音,于是外貌可怕的蝙蝠亦成为有福的象征。这一类型的文化现象,普遍与古代的巫术仪式有关,就如“诅咒”一样,都是将没有客观联系的事物,通过人的理解而主观联系在一起。因而吉祥图案在年画中的数量最多,如秦琼尉迟恭,此为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武将门神,因传说他们为唐太宗把守宫门,得以镇压邪魅,于是民间便将他们的画像贴在门上以求平安富贵。这也是民俗形式的特点,一来是生活理想化的一些符号,其次便是一些大家约定俗成的规范。第二类便是戏曲历史人物,将百姓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王侯将相等刻画出来,取其精神教化、忠义长存等意味。诸葛亮便是其中的代表,人们敬佩其智慧与忠义,画之以便后人铭记与学习,同时也在心理上可保佑全家安康。这种题材便是祖先崇拜的化身,人类过渡到父系社会后,生产力大幅提升,于是出现了超越了自然和图腾崇拜的祖先崇拜。这样的思想,除了对人们的精神寄托之外,还是延伸孝道,团结族人的精神内核,在古代民间的宗法社会中有重要地位。第三种题材便是民间故事和民俗了,如图一中的灶王,以前过年时贴灶王,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过年民俗的表现,以期灶王保佑。

2、制作流程和艺术特特征

老河口木版年画使用雕版套印手法,以多色雕版套印而成,后期不加描绘,一版一色。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制作主要有四个大的步骤:第一是立意,根据年画的类型与需求,有目的选择一些传统、地方的人和物等作为雕版的题材。选定题材后先在纸上画出所有的轮廓,再选定颜色进行填充,画稿立意便是完成了。

第二步便是最重要的制版,雕刻木版年画要选择质地细腻,硬度适中的梨木,便于雕刻的同时不易变形腐朽。然后将木材进行干燥和防腐处理,进一步定型后将板材按预定大小拼接起来,刨锯平整。然后将画稿反贴并固定在木版上,就可开始雕版,雕版是最考验功力的一关。一般以尖刀将线条都刻上一遍,然后以圆刀将所有的曲线相连,再以平刀将底部挖平。而老河口木版年画追求巧秒细致,最常用的刀法便是采用“陡刀立线”。这“陡刀立线”,就是在刻板时刻刀的刀身陡立,与木版成呈十度,刻出来的版面也是上下等宽,直上直下。如此刀法制作出来的木版,不管印刷多少次,亦或是版面出现磨损,线条依然和最初刻出的版一样。这也体现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南派”年画,工整遒劲,精致细密的特点。

第三步便是印刷,首先取天然矿石和植物熬制打磨,提取出需要的颜料,天然颜料着色稳定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随后将选好的宣纸、油光纸等裁剪成合适大小,固定在专用的木架上备用。最后便是印刷,为保证效率,每次会固定许多纸张,将版置于桌上,调整好位置后。将木版上好颜色,将纸放上,用工具一刮,再翻下一张纸,循环往复,途中只换版不动纸,防止跑偏,这样一幅年画就印制完成。

总结起来,老河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也很有地域特色,老河口的民间美术,有荆楚文脉风范,整体偏向浪漫主义,高度概括的形象加之生动的形态,以及饱满的画面。狂野豪放又不失温婉细腻,正所谓兼南北之长融会贯通。

同时与许多民间艺术一样,老河口木版年画在造型上,擅长使用夸张的手法。比如人物的比例,头的比例占到全身的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比如图二的《一团和气》。这幅作的比例所谓登峰造极,头部夸大,身体圆成一团,眉毛与五官用浮夸的线条表现。夸张的表情带着一些诙谐,团状的造型则对应了《一团和气》的吉祥意味,审美愉悦的同时带着生活的幽默。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还体现在人物的传神处理上,图三的《尉迟恭》和图四的《秦琼》便是很好的案例。秦琼的生态性格较和顺,因此马匹也是柔和的黄骠马,眼珠较大,眉目和善。而尉迟恭则完全相反,性情毛躁火爆,但陈义文没有简单的处理成怒目圆睁,眼神凶恶之形,而是将瞳孔画小,眼睛呈鱼的简笔画形状。这样处理,神来之笔,即表现人物性格又不简单粗犷,十分有意味。同时为了与面部的色块和谐,人物的眉毛呈墨线锯齿状,简洁而不突兀。秦琼与尉迟恭颜色互补,恩威并具,也体現了老河口模板年画均衡求变,形式美观的特点。

三、老河口木版年画的色彩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色彩也较为丰富,以墨线打底,再由红绿黄紫填充其中。其颜色使用也颇为讲究,有民间程式化的意味,比如红黄的部分要大,绿紫的部分要小,突出了民间对红黄此类喜庆颜色的偏好,也更突显节日的氛围。同时在使用上不死板,灵活多变,如衣饰、马匹等不能改变,就会在两色之间加入其他的色块,以求中和。如图三的《尉迟恭》,为表现人物刚烈的性格,在脸颊、胡须、马匹等处运用了较深的紫、黑色,为了中和视觉,将人物的衣着、马鞍等处又加以较亮的红黄绿。这几种互补色的互相冲击,不仅没有违和之感,反而看上去大雅大俗,强烈的颜色对比之下更加衬托出喜庆的节日氛围和人物性情,为民间色彩的智慧。图五的《和合二仙》,以淡淡的绿色万字纹样为背景,左侧人物红衣黄裤,右侧则反之,灵芝也以红黄交错,仿佛明暗关系。整个作品红黄为主,喜庆的同时又有变化,加之绿色纹路的背景,着实有一种二维空间之感,让作品在色彩关系的表现上呈现出立体感。

四、总结

老河口木版年画诞生于人们在一年的辛苦劳作之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灾害的厌恶。于是人们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进行各种符号化处理,将其以各种年画的造型表现出来。这便是老河口木版年画最大的人文价值——美好的祝愿,还有祖先崇拜的表现,和传播文化、民俗的价值。

艺术价值方面,它体现着“过年”这一母题的特殊性,由此展开的一系列题材,如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以及在造型上的画面充实,内容红火完美无瑕,色彩上的彼此对比,色块强烈明快,简介丰富又不失视觉冲击力。总之一切都充满了乡土和地域特色,它们纯粹直率,乐观向上,少理形重感知,却有着不俗的生活智慧。这也许便是老河口木版年画等许多民间美术的特点,简单朴素的外表却藏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吉祥图案有着独属的审美思考,与生活紧密相连,根植于故土。

参考文献:

[1]  李宁.老河口木版年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3.

[2]  曹淑勤.中国年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老河口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光化县志[M],老河口市教育印刷厂印制,2011.

[4]  湖北省老河口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老河口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5]  周至 吴艳荣.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10.

[6]  周积明.湖北文化史(上、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7]  王村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8]  陈日红. 略论老河口木版年画[J].襄樊学院学报,2009(4):66-69.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 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地方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科教导刊(2018年4期)2018-06-08民间美术与产品广告设计艺术评鉴(2018年1期)2018-03-09民间美术教学促高师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研究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12期)2018-01-29幼儿教学中民间美术的融入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12期)2017-12-26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10期)2017-09-22门神画探究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2期)2017-05-11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3期)2017-04-08新时期民间美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播与传承方式研究现代交际(2016年11期)2017-02-15

推荐访问:造型艺术 木版 老河口

《老河口木版年画造型艺术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