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材料

时间:2020-08-19 09:41:51 浏览量: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材料

 一、超速行驶是最大的事故隐患

 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极易发生碰撞、倾翻等重特大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

  (1)高速行驶时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清晰度不良,对道路交通情况辨认不准确。

  (2)在复杂路段、匝道、岔口超速行驶时,驾驶人无法及时观察各种动态,不能获取足够的道路信息,难以对路面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3)高速行驶时,不能正确判断所驾机动车和其他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的速度。

  (4)高速超车、会车,驾驶人不能正确把握距离和相对运动关系,易发生追尾或刮碰事故。

  (5)超速行驶造成超车、会车的机会增多,路面情况变化频繁,行驶间距缩短,驾驶人心理和体力消耗增加,易于产生疲劳。

  (6)超速行驶时,驾驶人对情况的处理时间缩短,接近或者超过生理反应时间极限,容易造成事故。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保持安全车速、避免超速行驶;行车中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尽量降低车速,减少超车,保持平和 心态,礼让行车,是确保行车安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

  《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机动车超速的处罚规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车辆超载超限的危害

      车辆超载对安全行车或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危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诱发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7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事故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载有直接关系。

  (1)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由于超载超限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载荷,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使用年限大大缩短。

  (2)行车中危险性增大。车辆超限超载,载质量增大,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如果严重超载,则会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而引起发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翻车等事故。另外,超载还会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易因转向失控而导致事故。

  (3)驾驶人容易出现操作错误。驾驶人驾驶超限超载的车辆,往往会增加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影响行车安全,造成交通事故。

  (4)影响着道路的畅通。由于超限超载后的车辆无法达到正常速度行驶,长时间占用车道,直接影响着道路的畅通。 

 《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机动车超载的处罚规定

 (1)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超过额定成员百分之二十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

  (3)运输单位的车辆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疲劳驾驶的危害

 人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交通安全的核心。在交通事故人的因素当中,驾驶人疲劳驾驶在占据主要地位。据统计,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因疲劳驾驶造成的约占40%左右,疲劳驾驶对安全行车已

 构成了严重威胁。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四肢无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操作失误增加,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等不安全因素,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驾驶疲劳的预防

 预防驾驶疲劳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当已经感到疲劳再去改善,就不如做好预防效果更好。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眠姿势,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

  (2) 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科学、合理的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在高速公路上行车2小时左右,选择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若感觉疲倦或有睡意时,不要再继续驾驶,应立即休息。

  (3)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好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休息,下车活动以下腰、腿,放松全身肌肉,预防驾驶疲劳。

  (4)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膳食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提高身体素质。

  五、酒后驾车的危害

 驾驶人饮酒后,由于酒精的刺激,会出现兴奋状态,当酒精在身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 力就会下降,驾驶车辆时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近几年来,我国因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多达近万起,酒后驾车造成的死亡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触目惊心的事故现场警醒人们,酒后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

  (1)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及转向盘。

  (2)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功能发生障碍,行车中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视力会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注意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4)在酒精的刺激下,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5)饮酒后易困倦,驾驶车辆行驶无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酒后驾车处罚规定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3)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推荐访问:道路交通安全 常识 宣传

《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