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鉴赏

时间:2022-07-31 11:30:25 浏览量: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很多艺术瑰宝,其中诗词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洗礼,涌现出类型多样的古诗词,蕴含丰富的意象,是意象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古诗词蕴含的意象鉴赏分析,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跨越历史长河,产生情感共鸣。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性词人,其诗词在我国古诗词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诗词鉴赏,可以发现李清照多面的性格,有女性特有的贤淑,也有不输须眉的刚毅、直率,透过诗词,从中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深层次的英雄主义情怀、温柔情怀以及浪漫主义情怀。加强对李清照诗词蕴含的花、酒、香意象探究,有助于把握李清照诗词的意象和风格,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为后续的相关诗词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二、李清照的诗词风格

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词人,诗词类型多样,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就李清照的诗词风格特点看,在其前期阶段主要是描述待字闺中的生活,以及内心真情实感,寄情于景的诗词作品数量较多。后期阶段主要描述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自身内心的惆怅和哀愁,因此,作品整体基调是伤感、哀怨的。[1]在诗词创作中,其习惯采用白描手法,有很多清丽的描述性语言。李清照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共有46首,还有10多首诗词并不确定是否属于李清照所作。通过对李清照的诗词意象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主要是以花酒香意象为主,加深对花酒香意象的理解和感知,有助于深度剖析和感知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三、李清照诗词中“花”的意象鉴赏

(一)梅花

梅花是很多诗词中常见的花种,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所描绘的梅花,可以将其比喻为作者少妇前期的自身形象,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李清照正处于热恋期间,内心洋溢的幸福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将自身比喻成香梅,形容自己如初春的梅花一样,仿佛是出浴新妆的玉人,在上天的偏宠下出落得亭亭玉立,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令大雪中报春的蜡梅的拟人形象更加立体化、生动化,与词人当时的情境相契合。通过词中“造化可能偏有意”以及“此花不与群花比”两句就可以感受到,原本含义是指蜡梅本无意争春斗艳,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形中流露出李清照内心深处洁身自好、自矜自信的心声。[2]除此之外,在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中,同样可以见到藕花的身影。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之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描绘了妙龄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与伙伴畅游玩耍,玩到尽兴时却忘记了回家的路的场景。

(二)菊花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其对菊花的喜爱,但相较于陶渊明的隐逸之菊,其有着不同的寓意,除了比喻高尚、高洁的君子以外,还赋予菊花独特的女性特色。词人的“人比黄花瘦”和“满地黄花堆积”,分别描述了相思之情以及凄凉悲苦之情。[3]《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正是描绘了已经进入少妇阶段的李清照,在佳节之日无人陪伴,百无聊赖,只能自顾饮酒消愁的场景。篱间风吹动菊花,不仅散发出一阵幽香,撩动词人内心深处的凄苦和悲凉,尤其是风带动帘子时,词人不禁有些感叹,自顾自怜。因此,“人比黄花瘦”成为古代女子形容内心愁绪的生动写照,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句。又比如在《聲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字里行间充斥着悲凉、凄苦的愁绪,而这首作品正是李清照的转折之作。在这一时期,词人经历了亡国之痛,随后丈夫离世,词人不得不颠沛流离,无论是亡国之恨,还是丧偶之苦,都无从宣泄,只能含泪写下《声声慢》,以此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哀怨。此处菊花盛开,正值秋天,原本秋天就有着清冷、肃杀和愁苦之感,而李清照本身就是喜爱菊花之人,此时却由于内心愁苦无意摘花,任其凋零枯萎,而这里菊花满地则生动形象地折射出词人内心的憔悴和悲苦,与整首作品的主题思想相呼应。[4]

(三)牡丹

在李清照的《庆清朝·禁幄低张》中,牡丹有着妖娆艳态,妒风笑月的别样美感。创作这首词时,李清照正值新婚,携手踏春赏花,热闹非凡,从清晨到夜晚,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兴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此时牡丹在李清照的眼中,有着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的形态,读到此句,不禁感叹牡丹独特的魅力所在,真正称得上是“国色天香”。“天真”“艳态”以及“妒”,每一句都是用拟人手法描绘牡丹的姿态,仿佛是倾国倾城的佳人,遗世而独立。这般美景,只有与心爱之人共同欣赏,才真正是幸甚至哉。[5]

(四)月季

在李清照笔下的月季,有着“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的美感。词句出自《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作品描绘了李清照十八岁出嫁时的光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婚姻需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李清照无疑是幸运的,丈夫是门当户对且与自身兴趣爱好相投的赵明诚。因此,对于此桩婚姻,她是十分欣喜且向往的。婚后,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一天清晨与丈夫携手同行,看到市面上的卖花担子芬芳扑鼻,喜不自禁地挑了一枝月季,在朝霞映衬下显得十分美艳。然后将花插在头上,让心爱的丈夫评判到底是自己好看还是花好看,而这一问显然令自己的丈夫十分为难,因此,这首词到此戛然而止,意蕴深长。人美艳似花,花娇嫩似人,赵明诚如何回答则留下读者去猜想吧。在草长莺飞、热闹非凡的季节,李清照笔下的诗词充满幸福、希望和美好,表现了自身对婚后生活的满意和富足。[6]

四、李清照诗词中“酒”的意象鉴赏

(一)少女时期的酒醉游玩

李清照在妙龄少女时期,十分沉迷于山水风光,在《如梦令》中就生动地描绘了词人与同伴游玩,兴致正酣时酒醉迷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故事。[7]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天真烂漫,不知人间疾苦,《如梦令》这首词正是李清照少女时代欢乐生活的一个缩影。玩到尽兴时却迷路,误闯藕花深处,导致鸥鹭被惊飞。这一切的混乱为原本宁静的画面带来一丝别样的生机,促使人和飞鸟、池塘等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焕发勃勃生机。这一画面的产生,可以将其归功于酒,是由于李清照酒兴大发,在夕阳西下时,小舟误入藕花深处,看似偶然的机会,却带来巨大的惊喜,也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带给作者的是深深的震撼。而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性格活泼好动,在误入藕花深处后有了争渡的念头,付诸行动后惊起了鸥鹭,从中可以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形成了这幅美丽的景象。另外,在《渔家傲》中,在“明月玲珑”的月色中,词人边饮酒边赏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并表现出“莫辞醉”的豪迈之感,柔弱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种不输于男儿的阳刚之气。

(二)新婚后空闺的孤寂

尽管李清照与丈夫恩爱有加,婚后生活无忧无虑,醉心山水,踏雪寻诗。但丈夫“负笈出游”,令这份宁静、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不得不与丈夫分离,独居深远,满腹哀怨、愁苦,对丈夫的思念和独居的孤独,使她不得不借酒消愁,喝醉了,正是愁绪至深的反映。同样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生动地刻画了无聊、孤独的生活,并从侧面烘托出环境的清冷孤寂。在此情境下,回忆起了夫妻二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更显凄凉。《念奴娇》是李清照早些年抒发离情的代表作,通过天气和环境烘托情境,包括斜风细雨的天气,冷清萧瑟的庭院,在此情境下,只能喝“扶头酒”舒缓内心的孤独、哀怨。李清照追求的是自由、平等的爱情,但实际上却是独守空房,因此,这首诗包含很多对生活的无奈和哀愁。

(三)家仇国恨的凄楚离愁

李清照南渡后,诗词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词人在经历国破、丧夫变故后,内心愁苦更加加重,尽管语言平淡,却蕴含深刻内涵。在此時期,政局动荡,国破家亡,词人仓皇南渡,丈夫病故,老无所依。这时的李清照有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加上晚年孤苦的生活,集一身无处宣泄,只能借酒消愁,依靠酒来短暂逃避现实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这一时期创作的《菩萨蛮》描述了早春时节,万物生发的景象,初春萌芽,也令内心深处的回忆不断涌现,撩动词人悲凉的内心。

(四)晚年的惆怅

晚年时期,李清照孤苦无依,生活贫困潦倒,《声声慢》中对残秋景象的描写,更加生动地折射出词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短短几句,道尽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沉痛、迷惘和空虚,字里行间充斥着悲凉和失望。[8]经历人生巨大的变故,以往的幸福生活已经遥不可及,破碎的生活,也令未来变得毫无希望。这一时期作品中的酒,与多年来经历的沧桑变化相比,酒变得十分寡淡,仍然无法将内心愁苦排出。酒淡,侧面印证了愁绪的浓烈,却敌不过一阵寒冷,令内心深处的愁苦、思念变得更加沉重。

五、李清照诗词中“香”的意象鉴赏

(一)表达相思

李清照诗词中的“香”,渗透在词人日常生活中,成为表达意象的主要物象,在洗涤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具有重要意义。李清照诗词有大量描写“香”的意象,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同时,也是抒发情感、寄托哀思的重要意象。通过李清照的诗句,可以了解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香传递情感,如孤独时焚香,喝酒时焚香,想念丈夫时焚香,睡觉时焚香等。在李清照诗词中,焚香有重要意义,通过香描绘内心细腻的情感,表达相思、哀怨愁绪。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关于香的描写,早期只有一首诗词没有愁绪流露,即《浣溪沙》。《浣溪沙》中的“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其中描绘了李清照尚未出嫁前的快乐生活,阳光恬静,浓郁的香气,都在无形表现李清照待嫁闺中的无忧无虑。但除了这一首诗词以外,其他诗词所描述的香均同愁绪相关联,其中以冷香最为普遍。

《醉花阴》中的“凉”道出了词人与丈夫分别的复杂心境,离愁令人痛苦难堪。《凤凰台上忆吹箫》中“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香冷了也无心续上,不愿起来梳妆打扮。由于丈夫经常不在身边陪伴,闺房中只有冷香陪伴词人度过清晨、黄昏。香炉中的香快灭了,仿佛是在表达词人内心深处等待丈夫归来的期望一般,也在逐渐熄灭。房间中一缕缕残烟飘荡,形势不断变化,呈现出一种渺茫、虚幻的场景,而这一点则映照词人对丈夫不在的愁思。

(二)烘托愁绪

诗词中经常出现“香消、香尽、香断”等词语,与李清照亡国、丧夫的现实生活状态充分契合。如分享邵金而有日落黄昏,充分烘托出词人孤寂、愁苦的情绪,只能每日通过篆香来计算时间,将李清照度日如年的无聊生活生动呈现。香尽了,却不愿意再点新的香,剩下的酒也不愿意再喝,主要是因为故人已去,内心的愁苦远不是点香、喝酒所能宣泄。无论是李清照早年的幸福生活,还是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香常伴左右,用于烘托词人内心的愁绪,意境成为李清照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

南渡后的《鹧鸪天》,其中的“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以及《菩萨蛮》中“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更是将个人愁绪和国家愁绪整合在一起,折射出词人内心已经如香一样清冷凄凉,失去了一切希望。词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愁绪,像是飘散的香气一样萦绕在心头,令时间无限延长,营造出一种悲凉、绵长、忧郁的意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清照的诗词更多是为了抒情,很少写物,其中,香意象的营造,主要表现出一种悲凉、绵长的意境,以此烘托李清照整个人生状态的愁绪。

六、结语

综上所述,李清照诗词数量众多,“花酒香”意象表现在各时期的词作中,通过对词作中独特意象的分析,可以从中感受作者流露的情感思想、表现手法和不同心境。因此,在李清照词作意象鉴赏中,有助于学习其意象表现手法,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景辉.试论李清照诗词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及其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2):58-59.

[2]肖芬,李萌.从意义对等视角看李清照诗词意象英译——以《声声慢》两个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18(08):48-49.

[3]简晓艺.李清照《醉花阴》与勃朗宁夫人《我是怎样地爱你》对比赏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1-2.

[4]李正栓,杨丽.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4):34-37.

[5]李雪芳.形象的碎裂与形象的创造——论迪金森和李清照诗词意象的运用技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58-60.

[6]刘锦晖,文军.形象建构视域下英译本《李清照诗词全集》探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4(03):137-144.

[7]钟敏君.论宋词的不可译性——以李清照词《声声慢》为例[J].戏剧之家,2020(11):209+211.

[8]鲍苏红,刘宇红.从认知诗学视角探析中国古诗词的“象”思维——以李清照词中的核心意象为例[J].认知诗学,2019(00):83-95.

(作者简介:强小菊,女,本科,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中级,研究方向:文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愁绪李清照词人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2年3期)2022-04-27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风起了辽河(2021年10期)2021-11-12影 子青年文学家(2020年16期)2020-07-13点绛唇北方音乐(2020年12期)2020-07-09如梦令北方音乐(2019年19期)2019-11-29孤馆寒窗夜无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8年28期)2018-09-26林逋梅妻鹤子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8期)2016-01-27给愁绪取个好名字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5年7期)2015-07-08词人的风骨今日中学生(初二版)(2009年8期)2009-12-02

推荐访问:意象 鉴赏 诗词

《李清照诗词中“花酒香”的意象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