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阈下的“网红城市”

时间:2021-06-10 15:10:45 浏览量:

张蕊 周添舒

摘 要:在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智媒时代,用户的主体地位越发彰显,同时对媒体及媒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重庆的特殊性、发展现状、用户和新媒体等几个方面,探析重庆成为“网红城市”的原因;分析目前重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重庆从“网红”走向“科技之城”,为“网红城市”如何“长红”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网红;重庆;发展;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51-03

智媒时代的到来为城市价值的提升带来了众多的机遇,同时也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2017年到2018年,在抖音等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助推下,城市旅游景点特别是特色景点的短视频快速传播,由此带来了某些城市的大热[1],如重庆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向世界展现了其独特的山水颜值、文化气质,吸引了诸多网友到重庆“打卡”;加之用户原创(UGC)模式盛行,西安、重庆、成都等先后成为“网红城市”。“网红城市”作为因社交媒体推动而催生的城市走红现象,一方面,彰显了媒介在城市推介及旅游拉动层面上的显著作用;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媒介介入下的城市空间、城市文化及居民生活的动态变化[2]。

本文选择重庆作为研究个案,主要源于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在中国的风靡,作为全网热度第一的城市,重庆成了名副其实的“抖音之城”“网红之城”。本文通过对重庆“网红城市”的分析,为媒体的融合发展和城市的“长红”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重庆作为网红城市的特殊性

重庆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魔幻的立体交通,还有麻辣鲜香的美食、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拥有3 000年的悠久历史,又拥有融合巴渝文化、码头文化等融于一炉的浓郁的文化景观,吸引着全球游客。今天一提重庆,人们想到的是夜景、洪崖洞、山、轻轨、索道、火锅、吊脚楼、大足石刻……

(一)重庆的地理特殊性

“山环水抱,两江汇流,陡峭山岩上市街屋宇层迭……城在山上,山在城中”[3],夜晚从山上俯瞰,交相辉映的华美山城夜景赋予了古老山城丰富的美学内涵,让外地游客印象极其深刻;湿热的气候成就了著名的“雾都”和中国四大火炉之一。

(二)历史文化深厚

巴渝文化、码头文化、陪都文化都是重庆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今在网络上爆红的吊脚楼、火锅、川江号子以及重庆人耿直、热情、火辣的性格都属于巴渝文化。独特的码头文化源于重庆自古就是西南水陆交通枢纽。各个城市的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形成了重庆独特的饮食和人文文化[4],如火锅、互相帮助、豪爽自由等。民国时期8年陪都是重庆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物、遗址,如解放碑、渣滓洞、白公馆、抗战博物馆等。

二、重庆作为“网红城市”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殷切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这对于重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现重庆已初步建成“五位一体”国际性枢纽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已逐步深入,与他们的交流互动稳步增长;同时制定了加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市场合作、开放创新的发展方向。

《疯狂的石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电影的取景,更是把重庆推向了世界;《平凡的路》完美呈现了“8D魔幻”城市怎样助力自己成为“网红城市”。

重庆目前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立体地形、江景、火锅、小吃以及洪崖洞夜景等。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数据统计:2018年五一期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 735.75万人次,国庆期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 489.69万人次;2019年春节到重庆的游客再创新高,为4 725.98万人次;2019年,五一假期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 55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16亿元,国庆期间,接待境内外游客3 859.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

(二)网红城市的形成

1.用户的认知维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对用户认知的研究成为传媒竞争的关键。有学者从用户的关注对象、关注内容及情感偏向这三个维度出发,研究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认知特征与关注焦点,指出用户对娱乐类、新闻类、社会类的账号和文章最为关注[5]。“抖音”等传播模式正好符合用户的情感偏好,并运用了信息的呈现技巧,所以信息扩散效果良好。

2.“使用与满足”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复旦大学传播学者殷晓蓉对“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关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使用与满足”理论能充分解释网红形成的原因:人们接觸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传媒对象即受众对媒介需求满足的评价。

3.新媒体的发展。

“网红城市”之所以能火会红,自带流量特征的城市地标固然重要,但媒体更是关键推手,包括抖音、快手、微视等在内的移动媒介凭借着创新独特、音画特效、高频互动等,激发了用户的创作与分享兴趣;如李子坝轻轨站的穿楼而过,火锅的热辣,洪崖洞的魔幻……西安的毛笔酥、成都的甜品、担担面……。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助推加上重庆自身的独特性,带来了重庆的爆红。根据2018年《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显示,城市形象播放量前三名的分别是重庆、西安和成都,分别为113.6亿次、89.1亿次、88.8亿次[6],其中抖音播放中重庆话题达到70亿次。

学者许祥云、张茜在《“网红”的发展逻辑及其负面效应的规避》研究中指出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很可能迎来“网红”4.0“VR 时代”[7]。不难看出,随着媒体及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模式必将超乎想象。

三、“网红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一)问 题

1.内涵有待丰富,使用和受众范围还需扩大。新媒体所塑造出的“网红城市”形象对重庆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种“立体又奇幻”的城市景观吸引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存在娱乐化、表面化过重的问题,相对于客观正式的官方宣传,有可能形成印象偏差。从2018年的火热之后,部分游客不再想来,所以后劲堪忧,重庆需要打造多样性、优质性的内容和全方位的宣传;历史证明,能永久抓住人心的还是那些有内涵、有深度的元素。

2.海外游客不足。据统计,2018年重庆海外游客共358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七,落后于深、北、上、广、杭等城市,由此可以看出海外游客更青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原始真实的城市面貌;重庆作为“一带一路”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打好“中国元素”牌,发掘历史文化,是重庆“走出去”的关键一环。

(二)建 议

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内容优质、底蕴丰富的城市才能“长红”。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1.全方位助推城市形象。

要想城市形象真实地呈现及“长红”,首先需要主流媒体、职业传播者与自媒体的交融助推。官方媒体与职业传播者要发出更加清晰的声音,注重主体传播与宣传的多元化。例如,一方面,本土报纸的报道可借鉴人民日报社的创新方式,以H5、“新闻海报”的视觉化传播方式,能快速传播核心信息、增强受众注意力;另一方面,主流媒体需提升网络传播能力,与新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在网上网下的相互协调中下功夫,在主流舆论场与社会舆论场的无缝对接中寻共识[8];同时,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带动市场类新媒体和自媒体,传播“优质内容”,各种媒体互相取长补短;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年龄、层次、喜好等实现用户信息消费的更大扩容。

2.发展经济。

“网红城市”的超高人气,其实是城市一系列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经济实力、没有人才和创新、没有丰富的文化,“网红”也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发展是重中之重。

2018年,重庆GDP为20 363亿元[9],2019年GDP为23 605亿元,全国排名第五[10],是新一线城市中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但人均GDP仅有6.6万元,只有四线城市的水准。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是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务之急,重庆高校应与重点产业有机融合,用科技助推第三产业发展。

3.发展高科技。

近年来,重庆科技创新成效明显,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入驻后,很多人才不匹配,甚至大学里缺乏相关人才和学科,需要企业自建学科,因此应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并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集聚创新资源、发展新兴产业。

4.提升城市形象,补城市品质短板。

工业是重庆特有的“灵魂”和“底蕴”,但工业为重庆带去强大发展动力和显赫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病:如脏、乱、差,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文化遗产保护不够等,这不仅不利于重庆旅游升级、人才引进、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以及对外形象改善等,还将影响其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格局。因此建成一个更加环保绿色、智慧宜居,能提供高品质生活的城市,是目前重庆着力要做的事。

5.认真思考,主动作为。

多思考、多作为。要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强开放创新。一个城市要永久抓住人心,除了城市魅力、网友好奇等天时、地利因素,城市自身的主动作为更不能忽视;例如,重庆从2020年3 月,起启动了为期半年的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展示重庆的“颜值”与“气质”;积极运用新媒体讲好城市故事,同网友自发传播形成共振效应,有助于实现城市品牌的海量传播。

四、结 语

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只有形式没有内涵,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更重要的是,“网红城市”如何“长红”?跟风打卡看似热闹,但迎合公众注意力产生的“网红”,其生命周期注定很短暂[11]。如果不注意把握“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辩证关系,“网红城市”只会是昙花一现。

新闻带来的热度如过眼云烟,受众的思维也变得碎片化、模糊化,要在信息急速涌动的网络时代保持长久影响力,如果不苦心经营,只能是故步自封。

“网红重庆”在抖音引导的城市热度衰退之后,应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探寻长久发展之路。一个城市如何延展好自己的优势、传播好自己的特色,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是不二法门,“网红城市”作为见证城市创新形象传播的生动案例,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12]。把重庆打造成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为真正有热点、有质量、有吸引力的西部科技之城。

参考文献:

[1]王月.抖音“网红城市”的形成机理及传播效果刍议[J].西部学刊,2019(2):103-106.

[2]吴玮,周孟杰.“抖音”里的家乡:网红城市青年地方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12):70-79.

[3]王群生,李书敏.巴渝风情[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81.

[4]刘阳.“网红”城市营销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9(9):78-79.

[5]喻国明学术工作室.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用户的认知图景[J].传媒观察,2020(4):5-13.

[6]杜积西,陈璐.西部城市形象的短视频传播研究[J].传媒,2019,8(上):82-84.

[7]许祥云,张茜.“网红”的发展逻辑及其负面效应的规避[J].湖北社会科学,2019(5):162-170.

[8]陈卓,姜圣瑜.在战“疫”中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J].传媒观察,2020(4):81-86.

[9]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EB/OL].http://www.ce.cn/xwzx/gnsz /gdxw/201901/22/t20190122_31 330889.shtml.

[10]重庆商报[EB/OL].http://cq.people.com.cn/n2/2020/0121/ c365402-33734998.html.

[11]李斌.“网红城市”如何“长红”?[N].人民日报,2019-07-17(005).

[12]沈霄,王国华,杨腾飞,等.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J].情报杂志,2016,35(11):93-98+65.

[責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网红重庆多媒体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当代党员(2019年19期)2019-11-13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我要当网红故事作文·高年级(2018年8期)2018-08-14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7年2期)2017-11-03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6年12期)2017-11-03视觉重庆城市地理(2016年6期)2017-10-31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4期)2017-04-22“网红”数学课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Coco薇(2016年3期)2016-04-06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中国信息化·学术版(2013年4期)2014-01-03

推荐访问:多媒体 城市 视阈下

《多媒体视阈下的“网红城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