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

时间:2021-07-15 19:22:17 浏览量:

李继军

摘 要: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参加新高考改革队伍,教材的统一势在必行。新教材对于原本的必修知识进行了重新的顺序排布,知识逻辑更加明确,能够更加清楚的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架构;删除了一些边角的知识点,让主干知识更加清晰,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高中数学的主干;增加了数学与生活与科技结合的部分,让学生更加重视数学的实际运用,发现数学之力、数学之美。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标;明确意图;研读

普通高中《数学》新教材总共五册,其中必修教材分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选择性必修(一)、(二)、(三)。此次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依据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由于国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材编写结构,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研读课标,转变观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由教育部制订的纲要性文件,从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它是教材编写、教学组织、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课程目标包括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我们研读《课标》,不应只是进入课改实验时浏览一遍,而应当做到:在学期教学计划制定前,查阅《课标》中相应模块的内容标准;在各章节的教学时,查阅《课标》中相应章节的内容标准;在各次命题等教学评价时,查阅《课标》中的具体要求。

二、对新教材认识

新教材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要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整合知识点。新教材的知识点与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很清晰,这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

(2)难度区分明显。新教材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定义为基础练习,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练习,并且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但是同时,学生的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高一就是学习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高二学习选修的内容,难度逐渐加大。

(3)注重基础练习与应用。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同样的,对数学学科的应用、以及数学文化的比重开始加大,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类似实际应用或者数学文化的相关探究,说明对于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现在高考的试卷我们也能发现这一趋势,试卷中逐渐加入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重基础、多实践、勤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同时也逐渐减少考试中的技巧应用,这也让整体高考数学考查更加贴近实践。

(4)各学科知识的渗透。数学课堂不应单纯是数学知识的传授,也可以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其它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必修第一册应用信息技术绘制函数图像的教学;物理学中机械波可以渗透到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在必修第二册统计里大数据、统计学在军事中应用等。这样的例子许许多多,我们需做一个有心人,把我们的数学课堂适度拓展,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三、怎样教好新教材

(1)分析教材,明确意图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应用教材的时候,一方面要把握好教材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只要把握了课程标准,也就明白了新教材的设计理念,这里我们关键就是要详细分析所要使用的教材。教师通过网络就所用版本的整套教材进行整体了解,然后再对每册的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弄清楚哪些知识需要螺旋上升,哪些知识需要一步到位,哪些知识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知识属于学生的全新领域,哪些知识学生学得比较浅显而高中又需要熟练掌握等,在掌握了这些的基础上,教师就能驾驭新教材。

(2)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使用新教材时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按新《课标》控制教学要求,控制教学难度,确实从"应试教育"转变到贯彻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新教材要求学生形成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与应用意识,因而应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效益。科学计算器已被列入初中的教学内容,高中相应的计算内容已充分使用科学计算器讲授,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利用科学计算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究新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新教材不分文理科,与旧的文科数学相比,增加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空间向量是用代数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增加这部分内容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养成,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5)发挥例题、习题功能

例题是解题最规范的解答过程,它和习题一起控制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课本例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精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

四、教学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抛弃“高分低能”,要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體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新教材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罗列,而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否则数学教学将失去生命力。走进新课改,我们老师的任务还很重,要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人文化精神。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导演,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广阔而又充满活力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完成他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研读新教材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材名单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9年2期)2019-06-05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培养初中生和谐互助、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新课程·中学(2018年4期)2018-07-28“一主两翼”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7期)2017-07-28研读孩子科学设计户外体育区域教师·中(2015年9期)2015-10-13美读:让阅读充满诗意甘肃教育(2014年8期)2014-06-10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数学教学(2013年3期)2013-05-15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6年4期)2006-07-19

推荐访问:新教材 高中数学 教学

《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