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的理念,撬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1-07-28 08:21:40 浏览量:

成尚荣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个极有思想张力的开放性话题。讨论这一话题,倘若不以开放的胸怀,不各抒己见,而囿于某种规定、某种程式,那么,可以肯定,这一话题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拔尖”可言,甚至可能就“死定了”。我的意思是,让我们解放思想,敞开心扉,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探索迈开开放的步伐。于是,我用“第一”来参与讨论,表明我的观点。

“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使用得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达 · 芬奇说,眼睛是人的“第一工具”;亚里士多德说,能提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哲学是“第一哲学”;哲学家俞吾金说,永远追求真理,是人生的“第一动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地指出,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此等等。“第一”实质上是在价值排序中位于序列之首的那个价值,“第一”言其在先性和前提性,也言其永恒性和紧迫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中有哪些“第一”值得关注?哪些“第一”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注“第一”,就是捕捉核心价值与问题关键。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前提下,我深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应是“第一目标”。讨论这“第一目标”的确定,重要的视角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回应。我们永远忘不了“李约瑟之问”,它的形成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这一过程透射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战略意义的生动体现。1937年夏天,李约瑟身边来了一位中国学生—鲁桂珍。随着对中国学生了解的深入,李约瑟有了一个心灵追问:“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只是“李约瑟之问”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随着对中国社会了解的不断加深,李约瑟产生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13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效?”直到1943年,“李约瑟之问”才最终完整:“为什么中国有经验科学的技术发明,却没有产生近代理论科学?”原来,“李约瑟之问”是逐步深入、完整起来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一个道理: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特有的精神与品质—不断追问、步步深入。所以,李约瑟已涉及中国文化问题。他认为,中国人的思想哲学传统,较之基督徒的世界观,与近代科学更为合拍。遗憾的是,17世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译成中文后,一直在皇家图书馆被束之高阁。

李约瑟这位外国科学家对中国是友好的,是诚恳的,但问题是尖锐的,发人深省的。“李约瑟之问”至少提醒我们关注三个问题。

其一,中国古老的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在科技中“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因此,我们必须有文化自信;

其二,由于后来的闭关锁国,中国人极度缺乏对世界的了解,中国的文化科技日显落后,这说明开放并瞭望世界多么重要;

其三,中國文化注重经验科学,而近代理论科学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促使我们应有文化沉思,要从感性经验走向理论生成,将感性直觉与理性概括结合起来。

若干年前,我们又有了“钱学森之问”,来自自己国家的科学家之问,更直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冲撞我们的心灵。每个中国教育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心灵的追问,若此,才能给历史与时代一个交代。

新时代对历史的追问,我们已经有了答案,对时代与未来的召唤也已有了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是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非常鲜明而坚定的指示。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他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深以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破解西方政客“卡中国人脖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在这方面,“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当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舍此,创新就可能迷失方向。为此,我们应该严肃而又深入地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完整的创造性人格?又如何做到胆子再大些,步子再大些?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应该做一道计算题:2021年初中毕业的学生,到2035年时是29岁左右,他们正当年,正在挑起民族复兴的大任;2021年小学毕业的学生,到2035年时是26岁左右,已经大学毕业了,有的可能研究生也毕业了,也开始挑起了建设者、接班人的重担;即使2021年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到2035年也有20岁左右了。试想,如果他们现在没有得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甚至是缺失的,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又怎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当然,不可能所有学生将来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但他们应当有创新的意识、精神,应当有这样的人格,应当有这样的基础。这是一道“年龄之问”,数学答案并不难,用事实来回答却很难。至此,我想,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目标”,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应该对此形成共识。因为,这“第一目标”是时代的要求,是走向未来的必然,是民族复兴深切的期待。不仅认同,我们更应该有切实的行动,让“第一目标”达成。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支点”: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界认为,“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1]。劳动这一支点,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撬动了世界的改变,可见“第一支点”的重大价值。同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应有“第一支点”。我认为,兴趣应是“第一支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呵护、激发、发展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撬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事实从正面教育了我们。报载,2021年年初,一个8岁女孩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刚出发就失误摔倒,被对手远远甩下,重重的一跤让人觉得对于孩子而言,比赛已经结束了。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姑娘迅速从冰面上爬起身,毫不犹豫地重回赛道,一路奋力追赶,超越了对手,最终夺得冠军。有人问她:“是什么让你小小的身躯瞬间能量暴增无敌?”小姑娘的回答是:“因为喜欢才选择,因为喜欢才咬牙坚持,因为喜欢才奋勇向前。”是喜欢,是兴趣,给了她信心与能量,也定会继续给她更加美好的前景。无疑,兴趣成了这小姑娘未来夺取冠军的“第一支点”。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斯宾塞说:“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童第周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杨振宁说:“兴趣是创新之源,成功的真正秘诀就在于兴趣。”而爱因斯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成了不朽的名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无数次证明了兴趣确实成了研究、发明、创造的一个支点,而且是“第一支点”。曾记否,那阿基米德因为痴迷,在浴缸里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于是他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故事绝不是传说,也绝不只是发生在过去。

但是,当下的现实却无情地告诉我们,学生的學习兴趣正在消退,几近消逝。2019年年底,深圳一所中学运动会上,初中某班学生方阵中打出一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消息一经流传,许多中小学生说:“太有才了,说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有人曾随机问学生:“你喜欢学习吗?学习会使你快乐吗?”有的学生笑而不答;有的回答“喜欢,谈不上,应该是被喜欢吧”;有的竟然说“还有人喜欢学习?疯了,肯定疯了”……这些真实的现象,从反面告诫了我们:兴趣是不会说谎的。我们在感到可笑的时候,是不是有些担忧?于我而言,担忧绝不是些许,而是非常、非常。

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什么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残酷地撤掉了、拆掉了“第一支点”?无疑是应试教育的制度。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李约瑟、钱学森一样有心灵的追问: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该有什么样的社会良知?该有什么样的民族复兴责任的担当?我们坚信:学校,是中国软实力生长的地方;课堂,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窗口;人类文明、民族复兴同样发生在教室里,发生在教育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破“五唯”的指示再明确不过了,相信教育生态由此而逐步得到改善。而我们必须满怀信心、义无反顾地奋斗前行。

让学生们再次找寻失落的兴趣吧:让他们有“心爱的学科”,有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有自己最神秘的“角落”,有自己舍弃不了的项目,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教育的职责与成就就在于为学生建立起那“第一支架”。顾明远先生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第一支架”将会帮助学生走向创新与实践。

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花朵”:以想象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

恩格斯曾有个比喻:思维是地球上最炫丽的花朵。而我又认为,想象力是最绚烂的花朵中最灿烂的一朵。前两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后,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人工智能将会代替人类的一切工作,人类还有自己的优势吗?小说作者、剧本改编者刘慈欣肯定地说:“有!那就是人的想象力!”此言极是。我进一步认为,整个人类文明是以想象为先导创造出来的。爱因斯坦曾说:“逻辑可以带你从A走到B,而想象力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我们需要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是理性精神,但我们也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边的想象、无穷的创造,将有无极的美好。将想象力称为“第一花朵”自然还经不起学术的推敲,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比喻有些“缺陷”,却满含着想象的意蕴,所以才会让人心动,以致触发人的创造灵感。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时候,学术问题、理论问题以及知识的精选问题,可以稍稍让一点步,否则“第一花朵”不能尽情绽放,即使绽放了也会慢慢枯萎,甚至被掐死在还没有长成的花苞中。

儿童心灵里早就有“第一花朵”。但是在进入学校后,“第一花朵”逐步萎缩、衰败。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原因值得关注,并要力求去破解,那就是往往要求学生“想象要合理”。想象,究竟要不要合理?这似乎是个悖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讨论,使其得以澄清。

其一,何为合理?合理的含义至少有两层。一层是指想象有其现实依据,即想象源自内心的渴望,源自生活的丰富,它不是无缘无故的。假若想象有现实作依据,并由现实来展开,可谓之“合理”。另一层是,“合理”有方法可以借鉴,对客观世界的变形,包括错位、跨界……有认识,也有解决的办法,这些具体手段的运用,也可谓想象之“合理”。这样的“合理”,其实是指包含着一定的理性成分,想象当然需要这样的“合理”。

其二,别让所谓的“合理”成为想象的羁绊。不要简单地否定看似不“合理”的想象,摧残“第一花朵”。有时候,儿童想象天马行空,好似极不合理,甚至荒唐。其实,儿童有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认定的合理性。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不应该指责,更不应否定。记得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批评孩子的‘想入非非,不要制止他们的‘异想天开,就在孩子的‘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中,创新的火花迸发出来。”听说,有本杂志创刊,主编向吕老请教如何办好刊物,吕老不假思索地回答:“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独特的见解里有想象的翅膀在飞翔,多精彩,多深刻,多可贵!

雨果有个精彩的比喻—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想象常常在“冰山”之下,它冒险在深水处探索。它是存在的,可是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教育教学一定要让“伟大的潜水者”“冒”出来,尤其是让儿童的想象飞扬起来。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问题意识,正是想象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想象起飞之处,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契机。当“第一花朵”萌发,展现花蕾之时,该是儿童的创新之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应孕育其中。

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活动”:创意学习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学习本身是一种活动,是实践的一种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只是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起而行之。顾明远先生说得好:“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但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呢?

南京有一所小学—致远外国语小学。他们参加了由美国科学家发起的科技竞赛活动,名字叫“目的地想象”。每次竞赛,都是现场抽题、随机分组、讨论方案、实际操作、拿出作品。有好几次他们都获得金奖,为祖国争了光。此后,“目的地想象”便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并由此进一步开发了创意学习。他们把创意与学习连接起来,基于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儿童心灵自由,活化已有知识,不断提出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获得新体验。学习不仅是承继已有知识,还应生成知识、发展知识、创造知识。因为,知识不是稳定的“固体”,而是流动的“液体”。新的知识改革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引导了新的创造观,我认为,这种创意学习,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活动”。

创意学习有两种类型:一是课堂的学习,二是课外的学习。课堂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科学习,学科学习不以知识的获得为唯一目的,而重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外学习以跨学科学习为主,开阔学生视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重在提高综合素质。创意学习,定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创新的种子,总有一天要发芽、長绿、结果。

创意学习是对接受性学习的优化和提升。学生需要接受性学习,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和效率,但接受性学习需要具备积极意义,而创意学习赋予其积极意义,使接受性学习得以优化和提升。创意学习也是对研究性学习的坚守与聚焦,它是研究性学习的另一种表达,也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聚焦,聚焦于创意,使其目标更鲜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研究性学习的再提升。创意学习这“第一活动”,本质是实践育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育人观,倡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在真实、丰富的情境里,通过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项目学习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也不乏合作,践行着合作育人的原则。

总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落实在学习活动中,用创意学习这“第一活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法则”:解放学生

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也是创造的“保姆”。道理并不难理解,可是实践却很难推进。学生的自由来自解放,没有解放,学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陶行知早就提出要解放学生。我们有必要重温:“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思;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向;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快,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2]这是在讲七八十年前的现状吗?陶行知说的“在现状下”,似乎就是今天的当下,如此准确,如此尖锐,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和良心:解放学生吧!

解放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他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能性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实现。解放学生,必须切切实实地减轻他们过重的学业负担,不要把课表填满,不要把时间占满,不要把休息、睡眠时间挤掉,不要把应该有的活动挤掉……解放学生,必须帮助学生解除学习的焦虑,让学习充满愉悦感,让学习成为有创意的过程,让成长具有解放带来的崇高的审美意义。解放学生,必须革新制度,制度不能只是规范学生,要以解放学生为核心,真正具有伦理关怀的制度,才能温暖学生、美丽学生、幸福学生。当前,中国学生需要规范,但规范不能过高、过多、过急、过强,规范应有利于学生人性的解放,这样的规范才具有解放感、自由感、创造感。

鲁迅先生曾有个“救救孩子!”的呼吁,今天,我们将解放学生当作“第一法则”,是又一次呼吁,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召唤。让我们用“第一”的理念,撬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贾丽民. 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架[N].光明日报,2019-11-22(11).

[2] 陶行知. 小学教学与民主运动[M]// 陶行知. 陶行知选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66.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第一支点想象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数学大王·低年级(2021年2期)2021-02-21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11期)2020-11-16尊重“第一”,享受过程作文通讯·高中版(2018年6期)2018-08-17想象的人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朴槿惠上台“第一”下台“第一”北京青年周刊(2017年8期)2017-03-27日本造船无意数量“第一”航运交易公报(2015年11期)2015-04-23难在寻找那个支点领导文萃(2009年4期)2009-03-02想象的人青年文摘·上半月(1989年12期)1989-01-01

推荐访问:撬动 拔尖 理念

《用“第一”的理念,撬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