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浸润心灵,提高学生人格修养

时间:2021-07-02 14:33:09 浏览量:

郑佳昀

人格修养,指的是个人在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养成,需要在成长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在人格修养教育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品读经典美德故事,感悟高尚人格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教学法中采用的文字、视频、音频等传播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突破已有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将课堂中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让他们真正地融入课堂,及时捕捉到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新知识。在执教《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中,笔者借助多媒体平台,将教材中阅读角一栏的《乘长风破万里浪》、《苏武牧羊》、《范式赴约》等故事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中品读故事中所蕴含的内涵,在讨论过程中将自身与故事产生联系,引发思考,引起共鸣。学生把课堂习得的知识和悟到的道理内化,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达到人格修养的教育目的。

二、探寻身边美德故事,提高人格修养

学生人格修养的提高和完善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探寻身边的美德故事,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他人优秀的经验之间搭建一座利于沟通交流的桥梁,开拓思想的宽度,反思自身,以达到人格修养教育的目标。这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基础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在《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中,不难发现教材上无论是正文、阅读角、活动园还是相关链接,都有着浓厚的人格修养的人文色彩。由于学生与历史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如果单使用教材进行授课,陌生感与距离感无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古人的人格魅力,更谈不上在修养层面上的提升。笔者在执教第二课时《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时,以经典美德故事《朱冲还牛》为导线,让学生理解宽容是仁爱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人格修养中坚韧豁达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实际生活,寻找身边拥有美德之人,以他们为榜样,在分享中正确认识到只有做到宽容,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关爱,和睦相处。这也就实现了提高人格修养的教育意义。

三、创编美德故事留白,内化人格修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和习得知识与故事相互融合,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留白创编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維,教师要传递的人格修养教育润物无声般地沁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使孩子发自内心认同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故事留白法”是指运用在故事德育法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讲究“留白”艺术,善于构建德育故事中的“阴晴圆缺”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价值体系进行自主建构,使其形成内在德性。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设计故事留白,让学生与故事的主人公有了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对话实则是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交流,如在《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教学中,《田忌赛马》这一故事在历史上已然有结局,但是教师特意将结局留白,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中成为故事中的“孙膑”,以当局者的身份为田忌出谋划策。思维创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学生给故事留白设计的结果就是他们内化人格修养教育的结晶。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内化美德 助人为乐的小牛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8期)2020-12-16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优化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年1期)2019-06-11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为什么我们对美德不会上瘾特别文摘(2019年5期)2019-02-28道人善即是善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7年15期)2017-04-14略论师德教育的“圣化”目标及方法大观(2015年10期)2015-10-21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8期)2009-10-23牢牢站稳环球时报(2009-06-16)2009-06-16百善孝为先高中生·青春励志(2009年6期)2009-06-15美德之巢在心里廉政瞭望(2006年2期)2006-02-27

推荐访问:浸润 提高学生 修养

《以故事浸润心灵,提高学生人格修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