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1-07-11 15:59:40 浏览量:

蒋秋娟

摘 要:小学科学教材的学具设计具有普遍性,科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活用学具。本文以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测量”单元教学为例,反思如何从细化、替换、增加等方面创造性地使用学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新; 学具; 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053-002

许多科学教室的墙上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标语: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能理解。“做”的作用不言而喻。学具就是“做”的前提和基础。精心设计的学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依据和科学过程,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科学教材所配套的学具开发欣欣向荣,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科学教师需要开发最符合自己教学的学具。好的学具加上有效的引导、组织和利用,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通过教科版小学一年级“测量”单元的教学,我们发现,科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活用学具,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一、细化学具,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教材活动所建议的学具往往是粗略的,实际教学中关于学具的选择需要考虑因素很多。例如该学具如何使用最利于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该学具的大小选择、数量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等,都需要备课时详细预设,教学时不断改进。

例如“测量”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材建议的学具很吸引孩子,光是教科书上的恐龙图就已经大大激发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兴趣了,毫不掩饰的兴奋和欢呼。所以在备课预设中,让孩子们拿到恐龙模型后玩一玩,先观察描述一下它的外形特点很有必要。接着才是比较恐龙模型的活动。教材呈现了两大两小的恐龙模型图片,该如何细化利用它们组织活动呢?我们从网上自主购买了两批大小规格不同的恐龙模型。把很明显的“大、小”方面的比较通过师生互比轻松带过。把教学重点放在如果模型大小差不多,那我们可以比什么?引发孩子们对高低、长短、宽度、胖瘦等等方面的思考。

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可以选择难度递进:第一环节,两个大模型比较;第二环节,四个小模型一起比较。第一环节是重点,需要教师逐个指导,分别统一比较的标准:

(1)比较恐龙模型的“高度”时,孩子们一般会用手比划和用眼直接观察。但备课预设中我们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比较标准会有很大不同,有的比背、有的比头、有的比脚,所以出现了不同结果。这个生成非常好。让他们先自主比较,然后说说自己的比较标准。再统一标准:统一让模型站立着,以身体的最高部位来比较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年级的许多孩子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还是很自我、自私的,他们有较强的占有欲,想自己玩,想拿最好的。本环节中,四个人一组仅两个大恐龙模型时,肯定有人手里没材料,这时候他们会觉得很不公平,注意力不在观察同桌手里的恐龙模型上,而在想自己手里没东西,不能玩了。因此这里需要及时培养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和团结意识,树立典型。

例如,有的男孩子体现了“绅士”风度,先让女生拿着,立即大大表扬。同时,老师在每次下发模型时,可以先明确地演示一遍,例如,当同桌两人一个模型时,先左后右,轮流观察;当前后四人两两比较时,前左与后左的两人先拿著比较,再分别交给前右与后右的两人拿着比较。让孩子们明确一种有序的、公平的操作过程。

(2)比长短时,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尺子去测量,但有的读对了,有的读错了。也应先让他们自主体验,然后统一测量标准:制定一个起点,比如用一个盒子拦住,让模型统一站稳,再在尾巴处放把直尺,比出长短(以避免读尺子上的数字)(如图一)。

(3)教材上建议的比较模型的胖瘦不如“比宽窄”合理。但要请孩子们思考方法,他们通常会说用两只手拦住看谁宽,由此可引导他们用硬质的盒子拦住更合理……第二环节每人一个小图二)恐龙模型,也要先给他们自由观察的时间再开展比较活动。模型上一定要预先按座位编号,孩子们只能拿自己座位号的模型,就不会有争议。同时编号也利于他们产生“我与别人比”的兴趣和动力;利于有序开展高矮、长短等各种“排队”活动;利于活动记录和交流(如图二)。

另外,本单元“折纸青蛙”活动也是一大难点。虽然学具是简单的“一张纸”,但集体指导很困难。“老师手把手教”最直观,但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效率较低;“折法图片”对许多一年级孩子理解有困难;“视频教程”要切割,并且有些复杂的步骤最好能反复回放。通过实践,我们采取了将每个折叠步骤拍成10秒以内的短视频,然后转换成GIF动画,轻松实现反复“回放”,辅以相应的线条和折法图片,再辅以老师实际演示、让孩子相互帮助等手段,实现了最短时间、最多孩子完成折纸青蛙的活动。

总之,把学具做细,把教学过程做优,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二、替换学具,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思维

教材活动建议的学具通常具有普遍性、常见性、生活性等,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替换一些更适合学生的学具,通过有效地课堂组织,促进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培养一定的科学思维,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测量”单元第4课《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在前一课学生发现“用手来测量”缺点是“长度不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三),体验使用固定长度的、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学具的选择非常自主,教材建议了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等。但橡皮这种学具对学生完全没有新鲜感,且不够硬,用过了头部会变圆;回形针的两端也是弧形,长度不够固定。这四种材料的长短区分度也不够大,不易得出明显差异的数据,不利分析。因此可以替换为其他同样常见易得,但更有结构的新学具,如长短不一的木条、塑料片等组织教学。部分课堂教学分析如下:

(一)巧用测量纸带,从直观记录过渡到抽象记录

本课测量活动是延续上节课的,因此可以继续使用上节课他们自己测量桌子高度时得到的纸带。该纸带为自创学具,选择表面光滑、色彩丰富的广告纸以区分用不同工具测量的。例如用手测量的用了粉红色纸带,而这里用了深浅不同的黄色纸带。纸带反面加磁贴,便于黑板直观展示,巩固了用测量纸带代替桌子高度的方法。当展示全班三大组学生的测量纸带(如图4),不仅突出显示用固定物体测量更准确,还引出了“用不同物体来测量”的课题,并且直观显示测量规律:测量相同长度的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数字越小,反之越大。同时也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改进记录方法:由直观记录过渡到抽象数据记录,形式上则是更复杂的多数据表格记录法。

(二)巧用测量工具,聚焦用固定长度的物体测量

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观察和认识到身边许多物体都是固定长度的。因为学生视野里的东西有限,可能会说到墙壁、黑板等是固定长度的,老师可以适当增加出示一些如吸管,塑料棒,小盒子等帮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拿来当测量工具的物体需要使用方便,因此一般不会很大。然后锁定三个不同长度的物体:长木片、中木条、短木块。引导他们继续测量上节课测量的桌子高度。

设计亮点:(1)工具长短区别明显,隐含着用长短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时,工具越长,测得的数据越小,反之越大。(2)将测量工具编号突出了活动的有序性、交流的便利性;(3)操作时将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分别用长、中、短三个规格的工具同时测量桌子高度,满足了展示对比需要、节省了时间、引出了数据的矛盾、为转换为表格记录方法埋下伏笔,可谓一举多得。(4)最后预测如果用一个更短的工具如4号塑料方块,测得的数字会不会更大?教师演示共同见证,学生兴趣高涨。(以上所述如图四)

实践表明,本课替换有结构的学具后,通过教师有效组织和引领,让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让教学活动更加直指目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有效地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收获更多,学得更深,成功实践了“跳一跳能摘桃”的教学理念。

三、增加学具,创新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教材设计的学具和活动内容也具有普遍性、常规性。实践发现,我们本地区一年级的孩子思维较强而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教学时间等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具和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例如“测量”单元中的《起点和终点》,因为重点是体验比较的公开原则,即在共同的起始线基础上比较终点远近。因此可以增加学生许多体验活动,例如塑料跳蛙比赛(如图四)、小车比赛,纸飞机比赛甚至全班学生的立定跳远比赛等等。通过多种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又如本单元来还可以增加“用身体来测量”的内容,因为用身体来测量特别方便实用。生活中的许多测量并不需要太精准,因此人们还是经常会用脚、用庹(tuǒ)、用步等历史传统测量方法。尤其用庹(tuǒ)来测量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测量方法,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种用身体直接测量的方法,特别简单方便,以至我们现在仍然广泛使用。本单元最后一课《做一個测量纸带》则可以增加用裁缝专用的软尺来测量腰围、头围、腿围、手围等实践活动。因为裁缝专用的软尺同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使用和收纳都很方便。在使用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一市尺”“一市寸”这样的我们古代传统测量方法,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点赞。

当然,从古到今测量工具不断发生了变革。本单元最后一课可以通过讲故事和实践模拟,让孩子们讨论和体验“尺子”这一测量工具的创造发明历程:首先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身高来测量(例如我国古代丈量土地的时候,经常用步数来计算);然后出现木板、竹片等长度不一致的测量工具;后来鲁班制成了有刻度的“矩”。而鲁班的另一发明是能正确画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称为班尺。但不同时期的“一尺”长度仍然不同,直到几十年前人类才开始使用国际通用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尺子。因此,尺子的发展充分体验了人类智慧和社会科技的进步。

总之,学具的选择和利用是我们科学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关注并努力去改进甚至自创,让我们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趣而高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学具效率创新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研究神州·中旬刊(2018年4期)2018-04-26会计理论范式革命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3期)2018-01-16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广东教育·高中(2017年11期)2017-12-04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创新商情(2017年22期)2017-07-18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6年5期)2016-11-01跟踪导练(一)2时代英语·高二(2015年1期)2015-03-16效率第一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4年9期)2015-01-27

推荐访问:效率 创新 学具

《创新学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