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作和表达权还给孩子

时间:2022-02-13 20:25:21 浏览量:

编者按:

原定于2021年12月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首演的儿童偶戏《镜花缘》,因疫情演出时间不断推延,最终这部历经波折的中法联合制作儿童剧于2022年1月在北京中间剧场上演。《镜花缘》是QFun 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与中法纵横的国际联合制作,耗时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和排练。这个有趣的剧团为何要坚持以孩子为创作者和表演者呢?这次又会创作出怎样有趣的作品呢?本刊特别邀约QFun Theater创始人李浩天,谈谈剧团的创作经历以及他从事儿童戏剧教育的心路历程。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我在一个音乐机构里开办了第一个儿童戏剧班,用大人的方式,排了一个叫《巴洛克魔法学校》的戏。过程很辛苦,当那个作品正式登台演出前,我还觉得特别好,很有成就感。但演出开始,我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他们用大人设计的所谓“戏剧”的动作,机械地说台词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那些鲜活的、有创造力的生命,遇到最适合自由表达的舞台,竟然成了傀儡。在那一刻我决定,创作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戏剧训练方法,将创作和表达权还给孩子们,让孩子创作和表达自己的作品。因为孩子的表达就是未来的表达。

2008年的市场不像今天这样,当时没有那么多剧院、演出机构,也没有那么多戏在演出。我特别感谢林兆华导演,一直在邀请国际顶级艺术家来和我们交流、做工作坊,学到了很多戏剧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期我们也有幸跟着大导满世界地跑,去参加国际戏剧节去海外做艺术交流,我们除了演出,其他时间都在剧场参观、看戏、跟各地艺术家交流。我们买了很多国外的儿童戏剧教材,回国就找朋友帮我们翻译然后学习。

每个国家的戏剧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在英国叫教育戏剧,在美国叫创造性戏剧,在希腊叫过程戏剧等等,而这些都与这个国家制定儿童艺术教育的标准有关。我的老师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何炳珠老师说:“教孩子就得了解孩子,知道儿童怎么发展,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我们从北师大找了教育技术的老师教我们儿童心理学、教学设计等课程,再伴随着实践教学就那样开始了探索。看了很多书之后我才知道戏剧教育的产生,那时欧美的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人提出以戏剧来教授,因为戏剧是教人“生活的经验”,所以一群搞戏剧的人和一群搞教育的人在一起研究出了戏剧教育。回忆起从事戏剧教育的十余年历程,是孩子们的善意和悲悯让我下定决心: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在最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生阶段能拥有一个自由的创作平台。

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经历了10多年的努力,我们创立了适合中国自己孩子的戏剧教育剧目项目制的戏剧训练方法,让孩子做创作者,根据孩子的创作需求邀请艺术家与孩子们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孩子们不负众望也回馈了我们《山海经》《钟馗》《红孩儿》三部作品,并且先后登陆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和日本TPAM艺术节。这套属于中国孩子的戏剧训练方法不仅让中国的孩子有了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把作品带到了国际艺术节的舞台,获得了世界对于中国孩子作品的认可。

我们在国际舞台获得的认可也让我们有了和更多国际艺术家和团队合作的机会,2020年我们携手中法纵横开启了《镜花缘》项目,我邀请了我的师姐陶虹老师做监制,中法纵横的创始人王婧老师也邀请了包括顶级偶剧艺术团队——菲利普·让缇团队在内的10多位法国艺术家和我们院团的孩子们共同进行剧目创作。经过2年多的打磨和种种波折,2021年11月14日,《镜花缘》作为2022年“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代表剧目之一,在北京中间剧场完成了世界首演。

Qfun Theatre制作人王楠总说:“做艺术家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到今天我明白了在孩子的世界里,大人存在的意义——我们是他们的倾听者、是他们的同行者。我深知,他们每个人都有无限未来,小身体终会长出大能量,我们总有一天要松开手,看着他们奔向远方。但当他们回头时,童年时在剧场获得的勇气将变成盔甲,让他们永远擁有善良而坚强的心灵,保护他们在人生偶有的黑暗时刻披荆斩棘。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懂得尊重儿童,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社会的整体素质会更好。因为孩子就是未来。

推荐访问:还给 表达 创作

《将创作和表达权还给孩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