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

时间:2022-02-14 17:44:23 浏览量:

杜宜展 杨艳颖

文章编号:1003-6121(2021)03-0063-12

[摘 要] 目的:探讨人际信任在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Olson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对内蒙古某大学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三个变量间关系。结果: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为-0.436,家庭亲密度在人际信任的中介下对孤独感的间接效应为-0.117。结论: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人际信任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体之间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在这种环境下,孤独感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最为普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19。许多心理学家都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和家庭亲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关系。因此深入探究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和家庭亲密度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一、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孤独感的定义

心理学中关于孤独感的研究最早是在1973年美国学者Robert S-west的研究中出现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受到了Robert研究的启发,并在该项研究后开始着手对孤独感进行研究。在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学家们对孤独感的研究也开始迅速扩展。随着有关于孤独感的研究不断增加,心理学家们对孤独感的定义也随之增加。因此想要给孤独感下一个较为全面且准确的定义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与磨合,现存的关于孤独感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定义也都是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各抒己见。Lee[2]255认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进行交流时如果长期处于一种被拒绝或者被忽视的地位,就会产生情感上的不满足,产生一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持续发展就会导致个体产生孤独感。可以看出这位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定义都是从情感层面出发的,而有些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定义则持有不同的观点,相较于情感,他们更加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在李传银[3]46的观点中个体感受到孤独感是因为现实中的个体的人际关系与理想中的人际关系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差距,从而使个体在心理上体会到一种情感上的不平衡感。Ernst[4]3则认为个体体验到的孤独感是源于个体过于关注自己的主观体验,当他人未能满足个体的主观期望时,个体主观上就会感受到被忽视和孤立的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掺杂着个人知觉到的在人际交往中被他人忽视和拒绝的痛苦体验。尽管国内外对孤独感的研究很多,但关于孤独感定义这一问题探讨仍在继续进行着。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孤独感定义为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其交往所达到的实际水平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常常伴有孤立、无助等不良情绪[5]53。

2.家庭亲密度的定义

家庭亲密度是指个体在与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互动时产生的一种情感连接,是反映家庭成员相处的气氛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相互作用的综合指标。Moos[6]82认为家庭亲密度更多情况下是指个体成员关系的一种正向积极的品质,例如对成员的支持、喜爱以及帮助等。Farrel[7]119认为家庭亲密度在一定情况下对家庭功能有預测作用,也就是说家庭亲密度的高低可以预测出家庭功能的高低。而Barber[8]1120等人认为,家庭亲密度对家庭成员的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以及社会功能的健全有影响,并且呈现出一种曲线相关的关系。个体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的建立会因为不恰当的家庭亲密度而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亲密度的高低不同可能会导致家庭所形成的氛围有所不同,那么家庭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就不同,同一家庭类型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9]308。这一定义与Farrel所持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矛盾,随后在奥尔森的研究中,其又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综合模型,即将线性模型应用于正常情况的家庭,而将曲线模型应用于存在问题的家庭中。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家庭亲密度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亲相爱的融洽关系。

3.人际信任的定义

在Rotenberg[10]1086等人的研究中,认为人际信任是在建立融洽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融洽关系建立失败就会导致个体产生不信任感,个体就会表现出退缩的行为,产生孤独的体验。Nyqvist[11]431等人在关于人际信任和个体健康的研究中认为人际信任与个体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不受年龄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人际信任高的个体相比于人际信任低的个体其健康水平会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人际信任是衡量个体健康与否的一个内在指标。Deutsch[12]265从人际关系层面出发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一种对情境的反应,即人际信任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Samson[13]634认为人际信任与个体所处的社会阶级有关,在Samson的研究中上层阶级的个体对其所接触到的所有人的人际信任都处于同一水平,而下层阶级的个体会根据与自己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连接强弱来相应的进行调整。Robinson[14]132认为信任是作为构成个体内在特质的一种信念而存在的,这种定义将人际信任延伸到了个体本身,不再是以前所定义的单一的外部行为。在个体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人际信任度越高的个体,在与其周围个体进行交往时常常会表现出信任行为,更愿意与他人进行合作,在主动合作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从而增加其取得成就的可能性[15]21。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互动过程中通过对交往对象人品和能力可靠程度及行为进行认知与评估所形成的。

(二)相关研究

1.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Stokes[16]981(1985)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与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关,网络的大小,密度以及在整个人际关系网络中个体可以依赖的亲密度所占的比例都会对孤独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人际关系网络的密度和个体可依赖关系的比例都与孤独感呈现出显著地相关性。由此可见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亲密度是影响孤独感的因素之一。在Rotenberg[17]233等人通过囚徒困境的方法来评估被试的信任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孤独感与信任信念和信任行为的各项指标呈负相关,这就说明信任是影响孤独感体验高低的因素之一。Hamid[18]45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信任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的个体社交网络较小,获得外界的支持比较少,与亲密朋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满意度较低,这就导致其孤独感处于一种较高水平。Gierveld[19]119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如果在一段人际关系中对自己的主观情绪和行为反应过分关注,就会特别关注社会交往互动中的细微之处,这种过分关注就会引起个体对交流互动中他人所表达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进行自动化的歪曲和误解,致使自身更多的感觉到被忽视或者被拒绝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孤独感。在这种环境中个体常常伴随着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加深自己的孤独。简单的说:如果个体过于敏感、消极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家庭亲密度的相关研究

Perosa[20]407的研究发现家庭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心理、生理以及情感方面的支持,个体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生活氛围,即家庭亲密度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情感支持。除此之外也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承诺在家庭亲密度的维持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承诺不但能够反映家庭亲密度满意度,还可以预测个体对于可替代性选择的评价。在关于承诺和家庭亲密度关系的研究中,表明承诺与家庭亲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1]933,比如在对家庭亲密度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承诺会促使成员产生为家庭以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牺牲的情感[22]1373,家庭成员间的承诺会使伴侣之间的忠诚度显著增加[23]509并且在这段感情中更加致力于维持好关系[24]377。在研究孤獨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相比于在低质量家庭关系中生活的青少年,拥有优质家庭关系的青少年所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且不受性别、父母教育和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简单地说,青少年的孤独感体验并不取决于他们所在家庭中家庭成员间高质量关系的数量而是取决于个体所处的家庭中是否存在高质量的关系[25]18。邓君[26]30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疏离感水平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对疏离感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同时有研究[27]470显示当家庭功能不健全时,个体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就包含着孤独感。

3.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冯媛媛[28]8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人际信任感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都普遍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Usta[29]214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虚拟环境下个体的不信任因子对孤独感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Moore[30]19等人通过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越高的个体,其所具备的交流能力就越高,当个体的交流能力较高时就有利于他们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在Christian[31]169等人的样本研究中发现人际信任与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个体的人际信任感越低,其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也越高。人际信任可能是自杀意念的远端风险指标,而增加人际信任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防止受挫归属感、负担感和自杀意念的发展[32]240。Rotenberg[33]152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孤独感在信任基础、信任域和信任的熟悉度这三个维度上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汤家彦[9]307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越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成员以及同伴的信任感就越高,对社会生活中那些没有直接交往关系的人的信任感就越高。也有研究表明网瘾者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瘾者。也就是说,网络成瘾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尤其是在人际冲突的认知方面。此外,网络成瘾者很可能有着不良的人际关系,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孤独感[34]79。

综上所述,关于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以及人际信任这三个变量单独的研究日益丰富,通过对有关于这三个变量研究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孤独感的因素比较多,如人际关系网络的大小和密度,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信任行为,个体的主观体验以及家庭氛围及家庭关系,其中人际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的较为重要的因素。影响家庭亲密度的因素包括家庭功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彼此的承诺,家庭氛围,家庭经济,个体的疏离感水平,家庭适应性等,其中主要影响家庭亲密度的因素则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社交能力,攻击行为等,其中对人际信任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个体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人际交流能力以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自身所形成的人格。上述的研究表明关于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以及人际信任这三个变量的研究有很多,但其中研究较多的则是两个变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来探讨这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因此就以上所叙述的,本论文将针对目前尚未有人涉及的这一研究进行探讨,从而对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以及人际信任这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影响中所起中介作用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孤独感已然成为心理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乏有大量的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较多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孤独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不受年龄限制,也就是说孤独感可能产生于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一个阶段,这也是导致孤独感这一心理现象如此复杂的原因之一。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人际交往,个体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之中既作为交流互动的主体也作为交流互动的客体存在,在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个体对交往的结果有着相对较低的期待,甚至在交往中情绪上感受到了挫败感,那么个体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更易于产生孤独感[35]1478。在个体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人际信任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人际交往起着影响作用,因此本文将选取人际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如果个体在与家庭成员的社交活动中所形成的家庭亲密度过低,同样也会产生孤独感。研究孤独感,人际信任,家庭亲密度三者的变化及其可能存在的关系对有关于孤独感产生的心理状态的探究有重要的启示。本小节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用由Russell等人于1978年编制的UCLA孤独感量表,Olson等人于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以及由Rotter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用于探讨在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下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影响。

(一)本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体间的人际交往正在减少,与之而来的是个体孤独感体验的增加,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人际信任,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家庭和人际对个体产生孤独感的影响,从而为降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提供解决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

目的1:探究家庭亲密度、孤独感和人际信任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目的2:研究家庭亲密度在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下对孤独感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假设1: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人际信任间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假设2:在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间,人际信任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取了内蒙古某大学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43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剩余问卷293份(男生128人,女生165人),有效率为85.42%。

(二)研究工具

1.UCLA孤独量表

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由Russell[36]1067等人于1978年编制,共含18个条目。该量表为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主要用于评价由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54~0.94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多在0.30~0.99之间。

2.Olson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由Olson[37]417等人于1982年编制的。该量表为自评量表,采用了5级评分法。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重测信度为0.84,趋集效度良好。

3.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

人际信任量表(ITS)由Rotter[38]345编制,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共有25个项目,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本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平均间隔三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8。

四、研究结果

(一)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由表1可见,大学生孤独感的均值为45.44,标准差为8.076;家庭亲密度的均值为51.27,标准差为9.349;人际信任的均值为74.38,标准差为9.230。表1中所呈现的家庭亲密度、人际信任与孤独感这三个变量的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1。

(二)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人际信任回归分析

1.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和孤独感间中介效应的分析

依据温忠麟[39]732等人的中介效应研究来进行有关于人际信任中介作用的检验,检验家庭亲密度,孤独感二者在人际信任中介下的关系,其中家庭亲密度可视为自变量(X),人际信任视为中介变量(M),孤独感为因变量(Y)。详细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于三个变量之间进行显著相关的验证,表2已证明此结果。

第二步:在三个变量已具有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检验家庭亲密度(X)对孤独感(Y)的总效应c是否显著,如果c显著,则为中介效应,如果c不显著,则为遮掩效应。

第三步:在总效应c显著的基础上,依次检验家庭亲密度(X)与人际信任(M)间的间接效应a是否显著,以及人际信任(M)与孤独感(Y)间的间接效应b是否显著。

第四步:在间接效应a和b均显著的情况下控制人际信任(M)这一中介后,检验家庭亲密度(X)对孤独感(Y)的直接效应c′是否显著以及与c相比在值上是否发生变化。如果c′不显著,则证明只有中介效应,按中介效应解释结果;如果c′显著,且a×b与c′同号,则证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2.孤独感、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的回归分析

由表3 可知,家庭亲密度(X)与孤独感(Y)的回归系数c=-0.436(P<0.001),回归系数显著;家庭亲密度(X)对人际信任(M)的回归系数a=0.279(P<0.001),回归系数显著;人际信任(M)对孤独感(Y)的回归系数b=-0.419(P<0.001),回归系数显著;在控制人际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后,家庭亲密度的回归系数由原来的-0.436变为-0.346,依旧显著。经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ab与c′同号,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部分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为ab/c=0.2681。由此可证明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图见图1。

由上图可以看出,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为-0.346,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间接效应为-0.117即[0.279×(-0.419)]。在人际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的情况下,对孤独感的总效应为-0.436。

五、分析与讨论

(一)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的关系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相关分析中,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的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同上述中Hamid[18]4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个体的孤独感体验受到家庭亲密度的影响,家庭亲密度高的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良好的交往關系,在家庭生活中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多,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关心支持,家庭亲密度高的个体,与家庭成员间进行的情感交流多于家庭亲密度低的个体,沟通与表达,与家庭成员一起娱乐的时间更多,个体能够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来自家庭的关爱,这样的家庭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促进作用,成员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之中更加放松,产生的负面情绪也能得到家庭成员及时的支持与关心,即使陷入不安的情感困境中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会有所降低。家庭成员对个体的关爱和陪伴能使个体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体孤独感的体验。

(二)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相关分析中,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该结果同上述邓君[26]30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人际信任的发展受到家庭亲密度的影响。通过研究显示出个体的人际信任越高是因为家庭亲密度越高。家庭是个体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主要场所,在与家庭成员的交流互动中建立的家庭亲密度是个体形成和发展人际信任的基础。家庭亲密度高的个体,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的关爱更加完整,家庭关系的维持也更加容易,从个体方面来看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更易形成不卑不亢的健康心理品质。个体在与除家庭成员外的人交往时,也会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理想的亲密关系,这种理想的亲密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离开家庭的个体需要与外界的他人进行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人际信任,人际信任高的个体会更自觉的考虑他人的情感,站在他人的立场进行考虑,从而促进个体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

(三)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

从本研究中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在总分上呈显著的负相关,本文研究结果符合的Rotenberg[17]240研究结果,人际信任会对个体的孤独感体验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所形成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感就相对越低。个体的人际信任越高,相对于人际信任感低的个体其社交范围就越广,所交往的朋友也比较多,参与的社交活动也会随之增加。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际信任高的个体在同同伴进行交流互动中更加透明,在主观上也更愿意相信别人,更乐于同伙伴表露自己情绪,人际关系往往较为稳定也较少產生孤独感。

(四)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由该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家庭亲密度除了可以对孤独感产生一定程度的直接的影响外,也可以通过人际信任的中介对孤独感产生间接的影响,表明了人际信任对于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和建立较高的家庭亲密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的研究领域。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生存发展的环境而存在,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活在较高家庭亲密度的环境中的个体更愿意向家庭成员表露自己的主观体验,更倾向于与家庭成员进行亲密的互动,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空闲的时间也更乐于同家庭成员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因此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感更低。家庭亲密度高的个体在交往中更倾向于充分的表露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易得到家庭成员的回应,人际信任也随之提高。

在个体的社会生活中与外界的他人建立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是一项无法避免的社会活动。人际信任越高的个体,人际圈越大,交往的伙伴越多,参加社交活动也会随之增加,更倾向于和交往伙伴进行情感倾诉,人际交往关系更加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体孤独感的体验。针对于那些孤独感较高的个体,家长和学校需要给与额外的关注,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积极的疏导,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远离孤独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父母应学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并且要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互动,增加与孩子的感情,由此提高孩子的亲密度,建立高的人际信任,由此来降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避免有孤独感引起的抑郁等负面情感。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结论1: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2:人际信任在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建议与不足

1.建议

第一,形成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本研究结果表明了家庭亲密度与个体的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可以从家庭层面出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就个体的家庭方面来讲,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应该是相对民主的,对孩子的需求积极及时的进行回应并关注孩子的反馈,增加与孩子进行的交流和互动的次数,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怀。除此之外,家长应尊重孩子自身个性的自由发展,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家长在其中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时也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这种家庭氛围之下有利于亲子之间形成高质量的情感关系,从而建立起较高的家庭亲密度,降低自身的负面情绪以及孤独感体验。

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与个体的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并在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人际关系这一层面出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就个体的人际关系来说,个体在与人交往时应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社交,在做好一个聆听者的同时,也应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促使个体更易形成一种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上个体与他人进行积极主动地互动交流时会更加愿意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需求,同伙伴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也会随之上升,相应的受挫感和负担感就会减少,从而个体的负面情绪也会相应减少。在个体自身负面情绪减少的同时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更乐于考虑他人的情绪,关怀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场进行考虑,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更加和谐,人际关系更为稳定,人际信任也因此而提高,随着人际信任的提高,个体的孤独感体验也会随之下降。

2.研究的不足

第一,由于客观原因,样本容量不足,且研究的样本仅仅选择了某大学的学生,因此缺乏区域代表性,外部效度不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适当增大样本的可选择区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从而使研究结果可以得到较好推广应用。

第二,本研究只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会存在社会赞许倾向以及填写问卷时,被试会由于记忆的错误和模糊做出“合理化”加工。将来可以结合实验法和访谈法进行数据的收集。

[参考文献]

[1]焦开山.孤独感与移动互联网使用——以大学生微信使用为例[J].青年研究,2016(4):19-28+94.

[2]Lee-Flynn,S.C.,Pomaki,G.,& DeLongis,A.,et al.Daily cognitive appraisals,daily affect,and long-term depressive symptoms: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in the stress Proces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1(37):255-268.

[3]李传银.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6-48.

[4]Ernst,J.M.,& Cacioppo.J.T.Lonely heart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J].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9(8):1-22.

[5]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3-59.

[6]Moos,R.H.,& Moos,B.S.Family Environment Scale[M].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4:82-86.

[7]Farrell,M.,& Barnes,G.M.Family Systems and Social Support:A Test of 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s and Adolescent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1993(1):119-132.

[8]Barber,B.K.,Olsen,J.E.,& Shagle,S.C.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youth internalized and externalized behaviors[J].Child Development,1994(65):1120-1136.

[9]汤家彦,姜国瑞.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307-309.

[10]Rotenberg,K.J., Addis,N.,& Boulton,M.J.,et al.The relation between trust beliefs and loneliness during early childhood,middle childhood,and adulthood[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0(8):1086-1100.

[11]Nyqvist,F.,Nygard,M.,& Jakobsson,G.Social participation,interpersonal trust,and health:A study of 65-and 75-year-olds in western Finland[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2(5):431-438.

[12]Deutsch,M.Trust and suspicion[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4):265-279.

[13]Samson,K.,& Zaleskiewicz,T.Social class and interpersonal trust:Partner"s warmth,external threat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rust betrayal[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20(3):634-645.

[14]Robinson,J.P.,& Shaver,P.R.Ann Arbor Survey Research Center.Measu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M].Ann Arbor,MI:Survey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1973:132-133.

[15]戚少楓.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21-26.

[16]Stokes,P.P.The rel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8):981-990.

[17]Rotenberg,K.J.,Macdonald,K.J.,& King,E.V.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during middle childhood[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4(3):233-249.

[18]Hamid,P.N.,& Lok,D.P.Loneliness in Chinese adolescents:a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in 13 to 19 year ol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2000(1):45-63.

[19]Gierveld,J.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model of loneli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1):119-128.

[20]Perosa,L.,& Perosa,S.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cohesion,adapt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Rrevising the Circumplex Model[J].The Family Journal:Counseling Therapy for Couples and Families,2001(9):407-419.

[21]Fletcher,G.J.,Simpson,J.A.,& Thomas,G.Ideals,perceptions,and evaluations in early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6):933-940.

[22]Van Lange,P.A.,Rusbult,C.E.,& Cox,C.L.,et al.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6):1373-1395.

[23]Drigotas,S.M.,Safstrom,C.A.,& Gentilia,T.An investment model prediction of dating infide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3):509-524.

[24]Le,B.,Dove,N.L.,& Agnew,C.,et al.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A meta‐analytic synthesi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0(3):377-390.

[25]陈宏伟.大学生孤独感与其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关系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2-41.

[26]邓君.大学生疏离感现状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1-61.

[27]王博晨,金灿灿,赵宝宝.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4):469-476.

[28]冯媛媛,池麗萍.大学生自尊、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3(6):81-85+96.

[29]Usta,E.,Korkmaz,O··.,& Kurt,I.The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s" virtual loneliness states i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6):214-224.

[30]Moore,S.F.,Shaffer,L.S.,& Taylor,L.P.,et al.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prior commons problem experience on commons management[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7(1):19-29.

[31]Christian,C.A.,& Richman,C.L.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group status on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6(2):169-184.

[32]Hill,R.M.,Penner,F.,& Sharp,C.,et al.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uicide ideation among adolescent psychiatric inpatients:An indirect effect via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19(1):240-252.

[33]Rotenberg,K.J.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4(2):152-173.

[34]Yang,S.C.,& Tung,C.J.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79-96.

[35]金艷玲,顾昭明.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2):1478-1481.

[36]任泽鑫.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7):1066-1070.

[37]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6):417-419.

[38]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44-353.

[39]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40]张忠宇,丛建伟.自尊在依恋风格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3-101.

[41]杨新国,蓝媛美,朱薏帆.职场孤独感与基层公务员离职倾向关系:人际敏感的中介作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8-117.

[责任编辑]甄 欣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Intimacy on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A Mediator of Interpersonal Trust

DU Yizhan,YANG Yan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Fujian,3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on family intimacy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methods:UCLA Loneliness Scale,Olson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scale and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were used.The above three scal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43 college student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timacy and lonelines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timacy and interpersonal trus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oneliness;the direct effect of family intimacy on loneliness was -0.436,and family intimacy on loneliness under the intermediary of interpersonal trust The indirect effect of sensation was -0.117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trust plays a part of mediating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intimacy on loneliness.

Keywords:loneliness;family intimacy;interpersonal trust

猜你喜欢 孤独感 基于赋能模型的PMR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31期)2020-12-16北村薰《回转》中的悲悯意识北方文学(2019年24期)2019-09-08大学生自我意识干预对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西部学刊(2019年22期)2019-02-06心理弹性对留守小学生在校孤独感的积极效应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13期)2018-07-31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6期)2018-07-30解读大学生孤独感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当代旅游(2018年8期)2018-02-19高中生沉迷网络游戏情况的调查研究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2期)2018-02-12职业女性孤独感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36期)2018-01-29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科技视界(2016年19期)2017-05-18同性恋者的公众态度感知、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国性科学(2016年10期)2017-05-12

推荐访问:密度 人际 信任

《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