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家庭的“思维控制”

时间:2022-07-30 10:58:33 浏览量:

唐婧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教过我们的许多规矩和守则吗?比如:要在和别人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对别人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对长辈和师长要尊重、不能顶撞,好孩子不可以撒谎,家丑不可外扬等等。这些都是父母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似乎都特别对,我们从小就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依照执行,没有怀疑过。

长大后,这些道理会渐渐彼此融汇在一起,形成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同时,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我们也会逐渐对这些价值观做出独特的解读。

举个例子,父母教导我们,要在和别人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这样才是“一个惜时守信的人”。于是,在我们心中,可能“准时到达”就成为了“惜时守信”的标准。由此,“惜时守信”这个价值观可能被我们片面地解读为:如果没有做到准时到达,就意味着我不是个惜时守信的人。于是,当有特殊情况造成我们无法准时赴约时,内心就会生出焦虑,因为,我们违背了自己“惜时守信”的价值观。

我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每次赴约都很紧张,会提前就很早出门,宁愿第一个到达约会地点也不愿迟到。因为从小父亲教育她,只有惜时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才可以被委以重任。所以,为了不迟到,她不必要的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很早起床,很早出发,尽量避免路上堵车的风险。为了不迟到,她成天提心吊胆,总在计算时间,连吃饭都很匆忙,生怕哪个环节出现状况造成自己无法准时。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疲惫而焦虑,只想尽量避免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也越发感到孤独。

这,就是我们身上所留下的,来自家庭的束缚,我们把它叫作原生家庭的“思维控制”。从小我们就遵守它,一直觉得它很对,殊不知它可能只是我们对价值观的一种片面解读,而焦虑往往就是由此而生。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家庭的“思维控制”。除了刚才那个惜时守信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父母告诉我们,说话要算数,对別人的承诺就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是一个诚信的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些承诺确实无法兑现呢,即便我们用尽全力还是没做到,怎么办?那我们还是一个诚信的人吗?会不会因此感到焦虑和惭愧?

再有,父母告诉我们,对长辈要尊重、不能顶撞,不然就是没教养的表现。那么,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是顶撞了长辈呢?会不会很没教养?会不会很自责?

还有,父母说,家丑不可外扬,会被外人笑话。但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小心对外人透露了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成了家族的叛徒?……种种的这些家庭规条,听起来都特别有道理,但如果你往前再推演一两步,就会看到由它们带来的满满的压力和焦虑感。

那么,如何才能从这些家庭的“思维控制”中走出来呢?

以下这个小技巧供参考。当你感觉到焦虑时,向自己借一分钟平静下来,去仔细思考和回忆:“我为什么焦虑?我的焦虑是不是和某一个潜在的家庭规条有关?”当你想到了,就把它写下来。然后,请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选择按照这些规条来做,也可以选择违背它们。而即使违背它们,我也依然是一个好人。”你可以在后边加上你喜欢的价值观,比如“即使我迟到了,我也依然是一个惜时守信的人”“即使我没有做到对大家的承诺,我也依然是一个值得被大家喜欢的人”“即使我不小心外扬了家丑,我也是一个很爱我们家族的人”等等。

你可以反复多次完成上边的练习,如此,通过修改自己的内部语言,让自己从规矩、教条中挣脱出来,摆脱家庭的“思维控制”,摆脱焦虑的困扰。

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该由刻板的规条来限定,而是,由我们的内心来决定。不管你选择是否遵守这些规条,你都是足够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片面长辈道理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意林(2019年10期)2019-06-03《弟子规》小绘本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9年1期)2019-03-18《弟子规》小绘本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9年2期)2019-03-18道理今古传奇·故事版(2017年13期)2017-08-08智珠领导文萃(2016年24期)2016-12-15喜欢你,有道理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4年6期)2014-07-09关于初中历史教材因“减负”删减教材内容的思考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1期)2014-02-13论片面实行犯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年4期)2009-10-10论片面帮助犯法制与社会(2009年3期)2009-07-05片面与全面读书(1985年11期)1985-07-15

推荐访问:摆脱 思维 控制

《摆脱家庭的“思维控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