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枫桥经验时代内涵,指导基层信访工作实践

时间:2020-03-11 10:21:26 浏览量:

   把握“枫桥经验”时代内涵

 指导基层信访工作实践

 郭 凯

 摘要:“枫桥经验”反映了社会治理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深耕群众路线,凝聚民心民力;富有法治思维,契合治国理念;注重防患未然,遏制矛盾源头;坚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发展。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要增强群众观念;要坚持法治思维;要注重源头预防;要加强信访队伍建设。 关键词:枫桥经验;时代内涵;信访工作

 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枫桥经验”,经过五十多年的创新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其功能效果不断拓展,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形势下,回顾“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加强创新信访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 “枫桥经验”的产生与发展

 55年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区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新世纪以来,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注重德法并治、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并开创了,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问题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民情常走访,信息常摸排,矛盾常调处,工作常联动”平安“四常法”等一系列工作方法,成为新时期社会治理工作的典范。

 二、 “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

 “枫桥经验”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能从一个地方性经验发展到全国社会治理的典范,奥秘就在于其反映了社会治理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深耕群众路线,凝聚民心民力。“枫桥经验”创立之初,就以发动和依靠群众为根本动力,通过凝聚群众的意愿力量,实现矛盾的化解,其体现的是我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多年来枫桥干部群众始终深耕群众路线,从“教育人、改造人、提高人”的基本思路,到稳定安民、发展富民的目标,从依靠群众调节化解矛盾的实践,到各种人民调节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枫桥经验”在凝聚民心民力中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成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样本,为我们运用群众路线,破解基层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富有法治思维,契合治国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枫桥经验”的历史沿革、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等客观展示了我国基层法治建设的过程,法治建设则为“枫桥经验”发展提供保障、指明方向。枫桥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造了一套乡镇治理的成功模式:提出“ 民主法治村” 建设目标,依靠乡规民约,推动村民自治,注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 这个模式对当今中国的社会治理特别是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意义重大,其中蕴含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具有普遍的实践价值,尤其像村规民约的实践,一村一律师的法治网络建设等切实管用的方式方法可直接因地制宜为我所用。 (三)注重防患未然,遏制矛盾源头。“枫桥经验”坚持以预防为基点。从源头上防范矛盾风险的产生是“枫桥经验”的一大特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心就是预防,无论是“四先四早”工作机制还是“四前”工作法,都体现了“枫桥经验”注重预防,把矛盾遏制在萌芽之中的管理理念,而实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一村一警察,一村一律师的基层治理方式和县、乡镇、村出台的预防管理措施,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预防网络,是预防为重点的“枫桥经验”的组织制度基础。发扬和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预防能力建设,把握社会治理的主动权,推动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坚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发展。任何经验的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客观条件。经验如果一成不变,将随着客观条件的丧失而消失。永不满足现状,紧跟形势发展,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方法,是“枫桥经验”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上世纪六十年代,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就地改造流串犯,帮教失足青年和一般违法人员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后,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党政动手,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枫桥干部群众又创造了“四先四早”和“五个推进五个最大限度”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枫桥干部群众又结合信息化的趋势,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打造“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等科技信息化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化、动态化和精细化。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要破解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问题,就必须像“枫桥经验”一般,紧跟时代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大胆改革创新。

 三、 用“枫桥经验”指导基层信访工作实践

 2017年习主席曾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问题的精神同习主席的指示高度契合,是当前提高基层信访工作的一剂良方。运用“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善用法治、注重预防等成功法宝,指导基层信访工作,为不断改进创新信访工作提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要增强群众观念。习主席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说过,“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习主席的要求,也正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当前开展信访工作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增强群众观念。一方面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到信访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待群众,到信访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现场办公,切实推动信访难题化解。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者对待群众来信来访,要始终站在群众的利益上思考处理问题,要视来访群众为家人,视群众来信为家书,认真倾听每个来访者的心声诉求,尽己所能帮助协调解决,属于不合理要求的要耐心做好疏导解释工作,坚决杜绝表面化、两张皮、推诿扯皮、虚假应付的现象。 (二)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要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枫桥经验的鲜明特色,也是我们做好基层信访工作基本遵循。首先必须依法规范的信访秩序。要加大信访法治宣传教育,惩治信访违法行为,引导人民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坚决遏制“无理取闹”、“以访谋私”等不正常现象。其次要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诉讼与信访交叉、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弃法转访”、“以访压法”,既损害司法权威,也影响正常信访秩序要积极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导入司法渠道解决。另外需尽快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切实从法理上改善基层信访问题难以化解的现状。 (三)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要注重源头预防。注重源头预防是“枫桥经验”的一大特色,是减少矛盾,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在信访工作实践中注重预防,需要一方面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在制定政策,谋划项目时要多方考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坚决杜绝与民争利的问题发生,从源头遏制新的信访问题产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初信初访问题,重视初信初访,就是秉持抓早,抓小,就地解决的理念,能把小的问题及时化解,就不要演变成大的问题,初信初访解决的好,就可以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要坚决防止因工作疏漏而导致的越级上访,非法上访等问题的发生。 (四)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要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枫桥之所以能把大部分矛盾化解在基层,关键在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有一支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队伍,不难看出,建设一支有力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基层信访工作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把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办事公道、作风优良、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拥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放到信访工作主战场,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引导广大信访干部强化“忠于职守、服务群众”和“务实、创新、争先”的理念,迎难而上,敢为人先,推动信访工作取得新突破。同时要加大信访干部交流的力度,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优来优走、优来高走、优来快走,进一步激发信访干部队伍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摆脱贫困》习近平 [2]中共绍兴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 专家学者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3]金伯中《论“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和人本思想》 [4]冯树梁《“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群众出版社2000年

 

推荐访问:信访工作 基层 内涵

《把握枫桥经验时代内涵,指导基层信访工作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