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0-05-26 18:41:41 浏览量:

  

 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市委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更是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市差距的关键所在。认真研究县域经济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是当前亟需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发展现状

 (一)概况

 大同市辖7县4区,总人口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5万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40万亩。除城区、矿区外其余9个均为涉农县区。其中,**、**、**、**、**5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资源优势与产业特点:**区、**县、新荣区为重点产煤县区,煤炭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世界石材极品黑色花岗岩、“五岳”之一的北岳**,煤炭、花岗岩、旅游为三大支柱产业;**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其中铜、银、锰、铁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作为支柱产业的冶金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4

 %,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2%;**、**、**、大同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城区、矿区地理位置特殊,商贸服务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经济总量及收入状况:近年来,各县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总量增加,活力增强,结构改善,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11个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0.59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380.95亿元,增长了137.2%;财政收入由27.03亿元增长到173.8亿元,增长了542.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5.72亿元增加到18.99亿元,增长了231.99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64元增加到4063元,增长了65%。(见下表)

 各 县 区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县 区

 GDP(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2005年

 2010年

 城  区

 8

 99.84

 2.74

 21.04

 0.72

 2.07

 矿  区

 5.14

 13.04

 1.38

 14.28

 0.28

 0.99

 南  郊

 65.16

 120.12

 7.16

 62.81

 1.47

 5.12

 4060

 6774

 新  荣

 11.29

 15.92

 3.05

 52.4

 0.44

 1.74

 2860

 4675

 阳  高

 7.48

 15.61

 0.91

 1.38

 0.22

 0.6

 1981

 3421

 天  镇

 5.57

 11.83

 0.35

 0.84

 0.13

 0.37

 1780

 3059

 大同县

 9.45

 14.90

 2.3

 2.82

 0.34

 1.13

 2636

 4361

 浑  源

 12.55

 26

 0.82

 4.06

 0.26

 1.52

 1986

 3062

 灵  丘

 12.08

 25.97

 2.05

 5.12

 0.45

 2.1

 1995

 3505

 广  灵

 6.35

 11.89

 0.58

 1.05

 0.15

 0.39

 1956

 3299

 左  云

 17.52

 25.83

 5.69

 8

 1.26

 2.96

 3301

 5425

 合  计

 160.59

 380.95

 27.03

 173.8

 5.72

 18.99

 2464

 4063

 (二)产业发展状况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9个涉农县区结合各自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特征和种养传统,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9.3亿元,比2005年增加99.8亿元,增长50%;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公斤左右,2010年达到8.35亿公斤;设施农业由1万亩增加到8万多亩,各类温棚达到6.65万栋,是2005年的5.32倍;建起以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四大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个,其中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农业龙头企业135户,比2005年增加55户。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92户,列入我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省级梯队4户,市级梯队15户,县级梯队37户。龙头企业投资规模25亿元,是2005年的4.32倍。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各县区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特点,不断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10年,11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89家,占全市总数的88%;工业增加值实现161.787亿元,比

 “十五”末增长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75%。规划建设了7个重点工业园区,包括:**区塔山工业园区、**县**化工园区、大同装备制造园区、医药园区、**煤化工园区、**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县冶金工业园区。**区塔山工业园区是全省十大示范工业园区之一,现有9个重点工业项目入驻,总投资126亿元,初步形成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及发运、煤电、新型材料、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镁合金加工铸造、煤化工六大产业体系。2010年底,实现产值87亿元,上缴税收24.5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9%,成为支撑**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基地。

  ——第三产业呈上升态势。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服务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快速推进。**、城区、矿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分别为49%、75%和87%;**、**、**、大同县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了一产、二产。

  (三)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各县区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政策、环境多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使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县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的税收增长点。**、**、**、矿区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都达到70%以上。2010年,**县有规模以上民营冶金企业22家,其中总资产亿元以上的9家,上缴税费亿元以上的2家、千万元以上的10家,民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1%。**区培育出纳税1000万元

 以上的民营企业30多家,形成了一大批税收超500万元的民营企业群体。截至2010年底,全区民营企业发展到846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历史性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达到14.8亿元,占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的45%,成为全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城镇建设情况

 我市有33个建制镇,66个乡级镇。各县区结合区域特点、产业布局、资源优势、文化遗存等实际,以县城为核心、重点乡镇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镇 3个:**区古店镇、**县武灵镇、**县**镇;省级重点镇 5个:**区云冈镇、大同县西坪镇、**县云兴镇、**县壶泉镇、**县**镇;市级重点镇9个:**县卅里铺乡、新荣区上深涧乡、大同县杜庄乡、**县小京庄乡、**县作疃乡、**县王官屯镇、**县 落水河乡、**县 沙圪坨镇、**县西坊城乡。2011年,有11个小城镇被列入省级百镇建设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纵观全市11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十一五”时期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与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大同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各县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从经济总量看,2010年,我市11个县区平均GDP为34.93亿元,总量在20亿元以上的只有5个县区,不到总数的一半。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

 只有**、城区,分别为120.12亿元和99.84亿元,经济总量较低的**、**每县仅为11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1.5%。而全省119个县区平均GDP为72.2亿元,我市只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8%,9个涉农县区平均仅为27亿元,是全省县均(60亿元)规模的45%。11个县区中只有**、城区GDP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排在全省第23位、第30位。**、**只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 %。从县域人均GDP看,全省为21000元,我市为11700元,比全省人均低了9300元。人均最高的**区(25700元)和最低的**县(5433元)相差高达2万元。

  与其它市相比,我市11个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2%;按省县域经济统计口径看,9个涉农县区仅占全市GDP的36%,而我省的长治市、**市县域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5%和80%。

  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2010年,11个县区一般预算收入合计为18.34亿元,占全市55.2亿元的 33 %,9个涉农县区一般预算收入合计为15.9亿元,只占全市的28%。长治市、**市分别占到55%和66%。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县均约8.1亿元,我市县均仅1.7亿元,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0%,而且没有一个县区达到全省平均水平。9个县区一般预算收入只有**、**、**3个县区超过2亿元,**、**2个县一般预算收入不到4000万元。可见县区的可用财力十分有限,仅仅限于吃饭财政,根本谈不上全力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从农民收入水平看,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3元,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06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73元,比全国低1856元。我市9个县区中只有**收入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他8个县区远远低于全省、全国水平。

  (二)结构调整步伐不大,产业层次不高

 9个涉农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效果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发展畸形,第三产业虚高的问题。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县域经济较弱的**、**、**都是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了30%,都比二产比重大。特别是**县,二产只占16%,**县、大同县也仅占22%和23%(见下表)。

 9个涉农县区产业结构与人均GDP情况表

 县  区

 三次产业结构比

 人均GDP(元/人)

 人均GDP排名

 南  郊

 5: 46: 49

 25700

 1

 新  荣

 15: 59: 26

 15061

 3

 阳  高

 39: 16: 45

 5433

 9

 天  镇

 31: 22: 47

 5472

 8

 大同县

 38: 23: 39

 8250

 5

 浑  源

 27: 40: 33

 7263

 6

 灵  丘

 9: 58: 33

 10821

 4

 广  灵

 31: 31: 38

 6308

 7

 左  云

 8: 41: 51

 17336

 2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情况是:连续三年位居第一的江苏省**市,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2:61.61:36.98,位居第九届

 第11位的山东**市为4.9:63.6:31.8。从目前来看,发达县(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很小,县域经济主要靠二产拉动。而我市9个县区除**、**、**外,其它县区一产所占比重普遍较高,这也是我市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产业内部来看,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起点不高,往往只在调整面积上做文章,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还很大,常规农业耕作模式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零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从业人员多,产值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在第二产业中,剔除矿产资源的因素,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工业经济强的县区主要依赖资源开采和初加工,基本都是资源型经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而且各县区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化严重,“小而全”现象普遍,没有融入全市的经济圈,专业协作意识淡薄,产业一体化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主要局限于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行业,保险、金融、信息、旅游、现代物流等发展滞后。除城区、矿区外,9个涉农县区中,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县区经济都不发达。11个县区中,除**、**、城区外,其余8个县区的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呈反比,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县,人均GDP水平反而较低。按照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经济越发达,然而我市却出现了与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相反的结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县区资源较为贫乏,一、二基础产业缺少支撑。矿区由于区域的特殊性,“有天没地”,缺乏引进大项目的基本条件,二产落后,形成了三产虚高的现状。

  其它县由于财政的转移支付及对教育、卫生、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形成了第三产业比一、二产业增长快的现象,实际上,并不是第三产业发达,而是第二产业太弱。

  (三)工业规模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2010年,11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89家,9个涉农县区159家,占全市总数的74%。虽然单位个数比重大,但主要经济指标所占份额小。2010年,县域规模以上企业共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实现利税27.2 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0.6%、25.5%和25.4%,份额不及全市的三分之一。县域工业创造的增加值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仅为27%。究其原因:

  一是缺少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9个涉农县区的1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57 户,占总数的38%;销售收入1000-5000万元的有60户,占38%;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有42户,占26%,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29户,仅占全市的13 %。很明显,我市缺少规模大的工业企业。长治、**县域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79%和73%,从占比上看与我市相差不大,但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来看明显多于我市,分别为123家和117家。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只有47家,而且多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远远不够。特别是工业不发达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

 更小。

  二是缺少结构合理、支撑力强、多元化的后续接替产业。近年来,各县区虽然在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多元化的后续接替产业,但是效果仍不尽人意。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区,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开采的问题,深加工程度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产品链条短。事实上单纯依靠能源型产业不仅很难带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分析各县区数字指标,我们发现一些县区2008、2009、2010三年的工业增加值都比2007年下降了一定的数量,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关闭的影响。从三年的情况看,煤矿关闭的影响因素更大。从这方面也说明了我们的结构性矛盾还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产业支撑还比较单一,新型化、多元化的后续接替产业薄弱,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格局没有形成。

  (四)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基础地位薄弱

 由于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我市农业多年来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近年来,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特色农业、现代养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0年,9个涉农县区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5%,增加值平均规模为3.5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处于很弱的地位。

  ——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不强。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因而许多企业家不愿投入。特别是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以前,多数资金流入煤炭行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数量少。近几年虽然情况有所好转,数量上增加比较快,但是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加工粗浅,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大,所谓的龙头企业并没有起到“龙头”的作用。

  ——特色产业规模小,优势不明显。近年来,各县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面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总体看,由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缺位,农业生产基本还处于农户自主经营的状况,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循环状态,离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还有相当的差距,特色优势产业群体尚未形成,农业的特色没有真正显示出来。

  ——品牌效应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我市有许多传统特色农副产品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为消费者所钟爱,如**的“东方亮”小米、五香瓜子、豆腐干、画眉驴;**的黄芪、凉粉;大同县的黄花;**的杏脯;**的苦荞、核桃;**的小杂粮;新荣区的道士窑羊肉等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由此造成了我们的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不大,占有率不高。其中的原因

 :一是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创建仍以企业自身为主,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力度不大,尚未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二是加工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知名度不够;三是品牌保护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劣质产品、杂牌产品混合充斥市场,特别是市场冒用品牌、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声誉。

  (五)城镇化建设滞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城镇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更多的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辐射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展资金不足。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城镇建设能够得到国家和省、市政策性资金支持的不多,城镇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筹集资金或县区财政投入。由于受经济发展和财力的束缚,县区财政投入有限,乡镇政府自身力量又不强,导致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难以完成,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困难更大。

  ——产业支撑不强。由于受资源、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多数城镇缺乏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辖区内没有大产业支撑

 。有些城镇没有企业,有些虽然有企业,但工业企业规模小,加工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工业化水平低,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辐射带动效应不足。此外,服务业发展层次低,大都属于批发零售、个体运输、餐饮服务,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薄弱,推动力量不足。

  ——机制体制不畅。现行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进城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也不配套,造成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城镇化的拉力不足。同时,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不少农民不愿因身份转变而放弃拥有的土地收益和生育上的优惠,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回迁现象,导致了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

      城镇建设的滞后不仅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我市各县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绝大部分县区旅游业发展缓慢,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很小。有的县区虽然在旅游景点的修复、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周边环境不优、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有的由于商贸服务业功能不齐全,产业链条不长,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有的由于交通不便,对外知名度不高,导致游客数量很少。旅游资源的巨大优势没有对县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六)制约因素多,民营经济发展不快

 与“十五”期间相比,从纵向上看,各县区民营经济有了明显变化,数量增加,规模增大,经济总量扩大,拉动作用增强。但是从横向上比较,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是产业单一,高新技术项目少。各县区民营经济多数是耗能高、附加值低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寥寥无几。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区,民营企业主要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技术工艺落后,产业链短,产品趋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一旦出现原料、价格的波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是创新能力差,企业难以做强。我市民营企业多数是靠企业家自我积累或通过亲朋好友借贷发展起来的,产权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因素,结构单一,企业经营呈现出典型的家族式管理,经营理念封闭,协作意识差。同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不愿引进管理人才,至使企业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差,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三是融资困难,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瓶颈。其中既有金融部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责任。从民营企业自身来看,有些企业经营时间短,规模不大,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对其不信任,贷款困难。有些企业用地属于集体性质的租赁用地,不能作为银行抵押资产,缺乏基本的贷款条件。从金融部门来看,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银行业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对放贷后的风险顾虑较多,对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才给予贷款

 ,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因而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县区2010年全年没有得到一笔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目前支撑县区民营企业的金融主体主要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而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可以放贷的资金有限,难以给予民营企业足够的支持。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选择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转型跨越发展的加速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推动全市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物质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许多县域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能够培育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就我市县区而言,未来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二是要重新审视本地优势,努力使优势得到创新、提高,并通过各种形式合理配置,得以优化。三是要善于创造优势,通过人为的诱导和开发,创造出新的优势。总之,要发挥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努力再造新优势,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

 分工合理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我市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工业强县这个重点,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按照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延伸产品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做大做强县域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按照构建多元支柱产业体系的要求,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搞好项目对接。特别是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特、优、新产品,做大做强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使我市县域经济中的绿色食品、化工、建材、冶金、矿产品开发等重点行业实现整体创新,逐步构筑起以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矿产品开发为主的县域工业发展新格局。到“十二五”末,每个县区形成1到2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税收超千万的骨干企业。

     2、坚持特色农业定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总目标,按照建设京津地区“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的总要求,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引导和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着力建设**奶牛、**马铃薯、**蔬菜、**肉羊省级基地县。

  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全市每个农业县区培育1到2个优势产业,建成几个全国或北方最大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北芪加工基地、黄花种植基地、精品杂粮基地等。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引擎。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证明,哪里的民营经济发展得快,哪里的经济就有活力,哪里的综合经济实力就强。今后,我市县区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要细化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措施,从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大力支持。二是要引导、扶持一批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逐步实现民营经济三个转化:即由流通服务型向生产型转化;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专业区域型转化;由单纯依靠自身资本流动发展向利用社会资产存量方向转化。三是由政府出面建立信贷诚信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民营经济融资创造条件。到“十二五”末,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60%以上,培养一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4、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围绕全市产业化布局,统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有效整合提升已有的产业园区,鼓励发展各类循环经济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园区。到2015年,全市重点规划建设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有色冶金、循环经济等县域工业园区,每个县区重点规划建设1至2个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产业集群。同时,各县区还要统筹谋划,突出各自招商引资的特色和重点,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招商引资工作的翻身仗,为县域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二)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为县域经济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中心突破、梯次推进、区域协调、特色鲜明”的战略取向,协调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是要抓住“特色”这一根本,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特色是城镇品质和魅力所在,也是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依托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富集的优势,在城镇布局、结构、功能定位、规划中充分体现、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

      二是要抓住县城这一“龙头”,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实施“大县城”战略,围绕全省城镇化“一核一圈三群”的战略布局,把县城建设作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制定出台加快县城发展的具体政策,促进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各类人才、劳动就业和人口向县城集中。特别是要把教育资源、产业园区开发围绕县城布局,形成吸纳人口、集聚要素、提升产业、扩大消费、活跃市场、传递服务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心。

      三是要抓住重点镇这一节点,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把握全省实施“百镇建设工程”机遇,按照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特别要抓好**区古店镇、**县武灵镇、**县**镇3个国家级重点镇和**区云冈镇、大同县西坪镇、**县云兴镇、**县壶泉镇、**县**镇5个省级重点镇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工业型、城郊农业型、旅游商贸型为特色的城镇发展格局。要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块状经济发展,增强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四是要抓住区域协调这一关键,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在特色城镇化建设中,既要协调推进县城、中心镇建设,又要在区域空间上布局合理,做到圈、带、点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健全完善管理和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和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镇管理长效机制。要协调好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原则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城市。

     (三)抓好“四项工作”,增添发展动力和活力,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1、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是金融支持问题。建立健全适应县域经济特色的信贷管理体系,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探索实行综合授信制度,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对负债率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管理规范的企业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其次,是财政投入问题。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第三,是土地供应问题。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对各县区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扩产扩建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重点倾斜,对长期闲置土地要通过收购、租赁、参股等形式重新启用,以缓解建设用地与土地紧张的矛盾。

     

  2、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应用,努力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如说,在农业上推进日光节能温室及新优品种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牛羊舍饲圈养技术培训。提高县域居民的科普意识,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同时,还要争取每户培养一名科技“明白人”,引导农民靠市场增收,靠科技致富。市里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服务,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

  3、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大同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加大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力度。要把考评结果纳入干部的考察内容,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县区位次前移的,给予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对于县区位次后退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于位次后退幅度较大的,适时调整领导班子。特别是对连续两年县域发展排位靠后的县区,经组织考核属工作不力的,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  

  4、营造发展县域经济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县域经济工作上,纳入目标管理,跟踪问效,督促检查,真正担负起发展县域经济的领导责任。今后,除关系基本国策、国计民生、安全生产以及中央、省统一部署而开展的检查评比外,市直单位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不得自行对县区开展检查评比。不同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的检查实行联合检查、信息共享,做到一家为主、多家认可。市直有关部门要公开承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要采取民主评议的办法,对有关部门进行评议,对违反要求并经核实的,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各县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支持探索和创新,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课题组组长:任建刚

 课题组成员:周 勇    陈**(执笔)    梁晓东

  马淑珍 刘晓玲(执笔)薛 斌 徐振东 

  张 丽 宋益璋 要 进 王志海 董百金

 /

推荐访问:大同市 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

《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