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时间:2021-07-08 17:21:48 浏览量:

周航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接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诊断,并将病理分期和病理变化诊断结果作为此次诊断的金标准,进而对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加以比较。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89.17%高于CT血管成像79.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临床诊断中,可以更好的明确患者脑血管狭窄情况,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近年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临床明确大脑供血动脉的闭塞及狭窄情况,尤其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缺血状况中具有显著的作用[1]。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旨在进一步明确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接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46-67岁,平均(56.4±6.2)岁,发病在6h内的患者有23例,发病在6-24h的患者有80例,发病在24-72h的患者有1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入院后经病理分期和病理变化诊断发现,120例患者中脑动脉主干、分支管腔大小无异常,属于正常的患者有27例,出现轻度狭窄例数有52例,中度狭窄例数20例,重度狭窄例数13例,闭塞例数8例。

1.2方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采用的是GE1.5T MR355仪器,扫描范围包括大脑前、中及后动脉主干及分支,同时还包括willis动脉环、椎-基底动脉。参数设置为TR25.0ms,TE6.8ms,反转角度设定为20°,矩阵288×192,视野设定为22cm×21cm。

CT血管成像:仪器选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对比剂选用碘海醇/碘伏醇,在患者血管中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时进行扫描,扫描层厚为1mm,螺距为0.9231,扫描参数设定为120kv、300mA。而后经工作站处理重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扫描确定正式扫描延迟时间时,务必要累积测试达到时间和扫描开始前的时间。

1.3评价标准

磁共振血管成像影像判读:正常:患者无论是脑动脉主干,还是分支管腔大小,均未显示异常,血流信号均匀;轻度狭窄:血管直径0-50%,或有血流信号丢失现象;中度狭窄:血管直径缩窄50-69%,血流信号丢失50-69%;重度狭窄:血管直径缩窄70-99%,血流信号丢失70-99%;闭塞:没有管壁信息显示,出现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2]。

CT血管成像影像判读:正常:脑动脉主干与分支管腔大小无异常显示;轻度狭窄:狭窄率处于0-50%;中度狭窄:狭窄率处于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处于70-79%;闭塞:狭窄率100%,没有显影显示,管壁完全堵塞。

1.4統计学方法

采用的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89.17%高于CT血管成像检查79.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2,P=0.034<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病因众多且复杂,一旦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流动力异常及动脉血管壁病变极易引发脑梗死,如何采用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明确血管病变大小及范围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规的CT诊断及MRI在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早期病灶定性与定位中效果不佳,而且CT诊断及MRI也无法对病灶内部和周围神经的组织血流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因此,在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适用性不强,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本次研究发现,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高于CT血管成像。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是一种通过对比流动的血液和周边相对静止组织的MR核磁信号,进而进行图像信号分析的方式,目前常用的两种成像技术为D-TOF和相位对比。本次诊断中所使用的D-TOF可以有效呈现患者血管闭塞和缺血区域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一旦缺血近侧血管出现明显的狭窄或闭塞,D-TOF图像可以准确、全面的反映出这种信息,比如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基底动脉、后动脉近侧的狭窄情况[3]。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血管病变诊断方式,可以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在血管中对比剂达到最高峰时开展扫描工作,可以有效显示患者血管腔内、腔外及血管壁病变,而且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血管成像,也可以实现小血管分支的精细显像,甚至可以实现患者心脏的血管成像。但这种诊断技术不能完全替代血管造影,在信息处理时往往会导致图像失真,三维成像的时间也较长。临床诊断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综上所述,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晓星,曹树刚,王建,等.磁敏感加权成像显著低信号血管征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3(1):64-71.

[2]周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020(02):186-187.

[3]赵辉.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048(04):195-196.

推荐访问:血管 磁共振 病变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