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与“大主题”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时间:2021-07-06 16:07:11 浏览量:

程晓群

摘 要:本文对“大概念”与“大主题”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对“大概念”与“大主题”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建设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大概念 大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

1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细碎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因为其杂乱、细碎的特点而受到阻碍。对此,“大概念”与“大主题”能够很好地起到对知识点的导向和串联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其特点,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

2 “大概念”与“大主题”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大概念”与“大主题”指的是以认知结构化思维指导为基础所进行的课程设计理念,为了避免学生所学内容的过于零散和繁杂,教师可利用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框架中核心性的概念与主题,来将相关知识、原理、技能和活动等课程内容要素来进行整合。在“大概念”与“大主题”之下,还可以分为很多个小概念和小主题,以这样的形式来形成结构性的内容体系。从狭义上来讲,“大概念”与“大主题”同样也是站在课程结构化的角度上,要求学生对于核心概念要从本质上进行理解,主要指的是对于不同层级知识概念、教学主题在理解之后而进行的一种推论式表达。总的来说,狭义上的“大概念”与“大主题”需要建立在核心概念的脉络体系之上。而且,它所代表的并不是一种事实或是技能,而是对事实性知识或者技能的一种抽象化描述和提炼,是对具体化知识的一种高度概括,是对学生在遗忘大部分所学知识细节后仍然能保留下来一部分的解释说明[1]。

3 在“大概念”与“大主题”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建设方法

3.1 明确核心概念与教学主题

在初中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核心概念和教学主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已经将每一大块的核心概念内容予以明确,也将每一章节的教学主题予以确立,教师只需要根据教材对于课程的安排来执行教学方案即可,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发散性思考,并对每一章节的“大概念”与“大主题”予以明确,这样也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稳定的开展教学活动。

举例来说,在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上,第一大章节就提到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容,这就是“大概念”与“大主题”的具体体现之处,教材通过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农耕生活以及华夏之祖的讲述来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容。学生通过每一小章节的具体内容,对“大概念”与“大主题”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的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结化,并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3.2 遵循科学的历史教学原则

历史教学原则应当依照历史的发展轨迹来进行,教师无论是通过照本宣科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程的讲解,都要遵循历史的发展轨迹,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到中国的近现代史。我国的发展轨迹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时代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但都与上一个时代有着一定的衔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来学习,这样不仅条理脉络十分清晰,而且还能在自己的整理下将整个历史的发展线索予以串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

还是拿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来举例,从第一大章节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到最后一大章节的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虽然在大块上分辨不出来历史的发展轨迹,但在小章节上却有所体现。第一大章节中讲到华夏之祖对于我国朝代历史的开创,这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开端。最后一大章节中讲到三国的分足鼎立,也就是将历史延伸到了东汉时期。这便充分地体现出了在“大概念”与“大主题”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

3.3 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并不发达的阶段,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多采用教材搭配板书的形式,教师在教材的辅助下,将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历史事件通过板书的形式表达给学生,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二者有一方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学生无法领会教学内容,并且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学模式也逐渐增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来进行历史知识的讲授,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有着提升课堂趣味性以及提升课堂效率的优势,学生可以在“听”的模式下增加“看”的模式[2]。举例来说,在讲解到三国的分足鼎立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三国历史的视频片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让书本上静态的内容转变为屏幕上动态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大概念”与“大主题”下历史知识的脉络走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新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向已经由单纯的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慢慢转变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下,社会的用人趋势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个人拥有一技之长,还需要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基于此,教学模式也逐渐开始改革,对于历史教学来说,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成绩,还要在“大概念”与“大主题”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

举例来说,在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于秦王扫六合的教学内容,在这段内容中,充分的描述了秦王通过政治及军事手段扫灭其他六国最终一统天下,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建立统一国家的君王。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点,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秦王在这一过程中所秉承的精神以及所运用的手段,将这些内容加以转化并为学生所用,借此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

4 结论

总的來说,初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大概念”与“大主题”的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串联,自主的形成一套独有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借此来提升自身的历史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实施[J].教育研究,2020,41(10):53-61.

[2] 李松林.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合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56-61.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西苑学校 (山东省烟台市 26540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的开发及改革路径分析新课程·中旬(2017年11期)2018-01-20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教育界·下旬(2017年10期)2017-12-27历史情景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10期)2017-10-23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下旬(2017年7期)2017-08-14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育界·下旬(2017年6期)2017-07-25课例研究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神州·上旬刊(2017年5期)2017-07-21新课程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新课程·中旬(2016年12期)2017-05-08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速读·中旬(2017年1期)2017-04-10正确认识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3期)2017-02-27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种方式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4期)2016-05-13

推荐访问:历史教学 概念 初中

《“大概念”与“大主题”下的初中历史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