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多民族谚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碰撞及耦合

时间:2021-07-11 14:53:34 浏览量:

[摘要]中华多民族谚语是拥有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的民间智慧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作为全人类应当追求和树立的目标与意识,不论是从历时角度还是共时角度看,都与中华多民族谚语在很多层面存在相似的特征。和合共生、义利合一以及天下一家思想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而大量反映和谐、义利以及包容思想的中华多民族谚语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实现耦合。同时,中华多民族谚语又以其独有的诠释力、延伸力以及传播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外延的扩大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通过中华多民族谚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进行深入解读和弘扬,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多民族谚语;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2-0052-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研究”(16ZDA178)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王冲(1980-),男,黑龙江省黑河市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古代汉语。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其拥有的承继性将历史中人类所创造的生产经验、生活体验一代代传承。而在现实生活中,谚语又能凭借其多样性的特征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内涵。可以说,中华多民族谚语是拥有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的民间智慧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作为全人类应当追求和树立的目标和意识,不论是从历时角度还是共时角度看,都与中华多民族谚语在很多层面存在相似的特征。将中华多民族谚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结合,不难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同维度与侧重点在中华各民族谚语中均有类似的反映,这也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于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于各民族文化中亦有表达,因而通过中华多民族谚语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进行深入解读以及大力弘扬,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和价值。

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非常广泛、全面和深刻。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的考察,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以及西方哲学的影响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意蕴,陆卫明、孙喜红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义利合一的利益观,不仅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深厚的中国智慧,也深刻地体现了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性。[1]而王苗、王志建从马克思“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的主体结构中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也蕴含着“人民主体——国家——民族主体——人类主体”的逻辑结构。[2]第二类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义的考察,高雁、尹亚冲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紧密切合主要体现在价值原则共通、发展目标一致以及逻辑建构切合三个方面,这为建构中国独特的话语体系,彰显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義。[3]李步云也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为世界人权发展、推动人类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4]第三类则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某一现象结合,并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文章,例如,郑长忠谈到,后疫情时代,只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克服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为人类社会发展赢得更多机遇。[5]黄瑶也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支撑和平、搁置争端的理论资源进行论述,为探索创新国际争端的处理打开了新思路。[6]这类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理论指导,以期解决所论述的核心问题。第四类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某一文化体系或者学科相结合,以此来探索学科和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例如王晓晓、高伟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为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课题。[7]吴晓燕也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可持续安全原则以及合作共赢原则亦在促进新的国际法的发展。[8]目前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结合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在梳理中发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未能形成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网络,而有关谚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而从更广泛的视野去探寻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悟与践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根柢出发,对中华多民族谚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一性进行研究,探寻其与中华多民族谚语相互接触与碰撞的表现与价值,不论是对谚语文化的传承还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及其生成的传统文化根柢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其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轫于2013年10月24日中国周边外交工作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9]2015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亚洲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同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于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中进行了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0]为标题的重要讲话,这也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首次出现在全球视野当中。特别是在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对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明确的阐发,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走向成熟阶段,并成为中国的新外交理念为世界所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部分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1]这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自然是与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分不开的,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共同观念、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背后的文化根基,自然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中华多民族谚语紧密相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有其适配的社会交往方式,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存在的现实性意义的表达,但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是在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滋养下应运而生的,其内部所蕴含的不仅是各地区人民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成果,也有多民族文化中,不同民族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类”和“命运”四字所具有的超越空间和时间的意义,又赋予了“共同体”一词以更为深邃而广阔的内涵,虽然是近些年来全新的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代名词,但其中更是包含并超越了国界、时间、空间和种族。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期许和未来,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与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

(一)和合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共存性原理

“和合”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以单字形式出现,之后的《国语》《管子》等典籍中将其合并使用。而将“和合”概念上升到哲学高度则是在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有始览》明确提出“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12],天地合和,是万物生成之根本。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以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3]为思想基础,以阴阳二气化为万物为理论依据提出“阴阳和合而万物生”的观点,和合观点的提出,是人类早期对于统一、协调、和谐和秩序的理想性表达,将“和合”上升到哲学高度,也是先民对于理想社会的期盼与憧憬。真正作为一种理论样态出现在学术视野则是在张立文学者的《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中,该书的发表,最终确立了“和合学”。和合学“主要研究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中存在的和合现象与以和合的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超越冲突、融合的学问。和合学亦即新生命哲学、新结构方式说,即生生哲学。[14]和合学的构建不仅将古代有关于“和合”的观念进行了明确的类聚,同时也为之后很多关于和谐、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构建,注入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营养。

“和合”是一個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概念,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现象在认识层面的不断摸索与提升。人类在提升自我的同时,逐渐发现个体能够发挥的力量远不及集体力量,部分只有归于整体才能更快发展,而要想集体发挥真正的力量,就必须首先打破“无政府状态”,这种打破就需要秩序和规范来实现。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观念、风俗风化均是这种秩序于社会群体中的适用,或者说是和合现实化、社会化的产物。随着人类需求的攀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发现无规矩不成方圆,几乎所有的活动必须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所以秩序化、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种种要求,更准确来说是需求,不断产生,最终形成一整套的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将这些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分门别类后,最终可归纳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秩序。由此看来,和合最终所形成的,就是这种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人与万物关系的和谐状态。

“和合”作为中华民族的普遍意识和共同追求,在中华多民族谚语当中亦有反映。并且在数量巨大的谚语中,和合观的内涵被不断地纵深挖掘,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谚语都有追求和谐、平衡的类似表达。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原理中,其中最为基础的也是对和谐的追求,从这一点看来,也恰恰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更深层次的和合的一种追求,或者说,是一种追随。也是在这一层面,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多民族谚语存在相似性的典型特征。“和合”中蕴含着事物向前发展的必然性原理,也蕴含着人们在互动之中不断磨合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存状态,而这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全人类的现实与未来发展样态的描绘。

(二)义利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中和性原理

中华传统文化中义和利是分不开的。人们在社会秩序的规约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角色中获取不同的权利,而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又是在社会秩序制约之下形成的。“而内化为人的道德的心理的义则从工具转化为目的,经由道德主体的自由抉择和理性自律,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以实践普遍公认的正确言行为终极目的,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败。”[15]从传统文化中探知,关于秩序的规约逐渐与人们所追寻和树立的价值观走向融合,由此,最终确立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观念。

义利之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话题。崇尚天命论以及礼乐制度的儒家学派认为义在利先,甚至摒弃利的存在,也是在儒家学派的指引下,中国封建社会对商业、商人一直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而真正崇义尚利的是墨家学派,这也是墨家学派遭到儒家学派反对的原因之一。《墨子·尚贤》曾提出“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16]不仁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贵,不仁义的人不能与之亲近,可见,墨子是十分肯定“义”在社会交往行为中的地位的。同时墨子也认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7]由此看来,墨子也是重利的。墨子对于义的追求是他作为君子想要达到的人生理想,而对利的重视亦是墨子对当下生活的重视和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一种体现。在此基础上,墨子也将这种崇义尚利的思想与社会集体相联系,他也提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及时调整甚至作出必要牺牲的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18]义,就是要把天下之事当成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而不必要去考虑自身是否能够得到重用。墨子将个体对义和利关系的处理上升到个体与集体甚至是集体内部应该要如何处理义利之关系的高度,这使得集体在处理“利”的关系时,有了“义”作为前提,“义”的存在也使利益分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保证。

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也能够明显的体会到各民族对“利”和“义”的态度。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受到过墨子思想的影响,但各民族对“义”和“利”的冷静处理亦是与墨子“义利合一”不约而同的契合。由于利益关系的处理也即利益共同体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以义作为前提,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发挥其中和的作用才能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得到更为有效的实践。“义是利的精神体现,利是义的物质基础。”[19]二者始终不可分割。

(三)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整合性原理

“天下一家”的思想为古代大多先哲所接受,国家的统一意味着天下的太平,百姓生活的安定,所以《礼记·礼运》有“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20]是讲圣人将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家。《晋书·刘弘传》也有“天下一家,彼此无异”[21]。中华文化中很多思想表明,中国人总是喜欢将自己的民族情怀与国家、与天下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兼济天下的情怀正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文化基因。

天下一家,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以浓浓的人情味,它用特别的方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友爱,也以最温情的方式对实现天下太平做了一个具有整合性意义的解释。它将每个“个人”的独立生命体整合为一个具有更大的有机体的“家”,而“家”的构成也最终促进了“共同体”的实现。张载《西铭》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2]中华民族的天下一家正是这种民胞物与思想生生不息的宇宙视野和人道关爱。这种思想所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文的、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华文明的文明性所体现的统一性,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保留着独特地域文化与独特民族风情的文明,这种统一性是包含着不同和允许差异性存在的统一,并不是一刀切的同一,这是具有着巨大包容性的和谐的中华文明,这一点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和谐文明,其传播的本质是‘和谐传播,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天下一家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3]以中华多民族谚语为媒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依托,将中华文化置于全球文化当中,将中华文明置于人类文明当中,我们依然为人类智慧的多样性喝彩、为文明的多样性喝彩。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原理的契合与互动

于国内,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祖国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于国际,世界和平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诉求。可以说,“人类”“命运”和“共同体”三个关键词所反映的是对中华民族以及人类永续发展的希冀和期盼。中华多民族谚语中各民族关于“和谐”“义利”与“包容”的谚语更是比比皆是,这也证明,中华多民族谚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契合与互动关系。

(一)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和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社会的秩序已经不能为现代社会所吸纳,最终诸如等级观念等封建产物被淘汰,但“和合”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观念在适应社会发展中,逐渐出现了新的元素,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是一种协调、融合、无冲突的状态,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和合共生的共存原理相一致的表达。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關于和谐的谚语数不胜数,不论是关于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人与社会的互动之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共处之道,在谚语中都能够找到类似的表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华多民族谚语进行了更为基础和细致的划分。

人的成长始终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因而人在适应社会时也必须遵守和谐所要求的各种规律。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经验的总结,将千百年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不断地进行细化,所以它既像是一面能够窥探历史的镜子,又像是指导未来的航标。譬如人与人之间,中华多民族谚语就有家庭和谐类谚语,如“夫妻和合鱼帮水,兄弟和合水帮鱼”“家庭和睦,蔬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违,佳肴亦减其味”“金银财宝不是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夫妻和睦,一个钱顶一千个,夫妻不和,一千个钱顶一个”(哈萨克族),“妯娌遇事同商量,一家就成一股绳”(白族)。也有“若只庇护自家狗,定与邻里不和睦”(蒙古族),“十个远亲,不如一个近邻”(瑶族),“十家远亲比不上三家近邻”(白族),“田里凉亭常有,为田争吵则无”(傣族),“一家和睦得安乐,一寨团结能御敌”(彝族)的邻里关系的处理。还有“亲戚和睦常来往,朋友和睦耐久长”“友好胜亲家,友断胜冤家”“水深鱼乐,情深人知”(毛南族),“不怕人多,只怕心多”(瑶族),“诚恳的朋友比兄弟还亲,不和的兄弟比仇敌难处”(白族),“六个人闹意见的话,抓到手的俘虏也会跑掉”(柯尔克孜族),“五指不齐,人心难同”(维吾尔族)等对亲朋好友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见解。而人与社会的和谐中,亦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因为人是社会的中心和主体。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能够促成的是更大的、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力量。汉族人常说“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蒙古族人民亦有“众人不和睦,就有人会从中捞油水”。将这种团结关系置于人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不仅是对“人类”这一对象所发挥的作用的肯定,更是对“共同体”这一名词的最好诠释。人类在追求卓越与自我发展中,对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和视野也在不断地开放和扩大,人们开始注意到除了人之外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之外的其他生物,即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的客观自然环境。常言道“保护环境,利在当代;造福子孙,功在千秋”,保护环境一直以来为各民族所重视,甚至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维吾尔族谚语中“有森林就有钱花,过日子甜美如花”“没有树木就没有生命,有了生命也难以生存”的谚语;壮族谚语“保土保水如保命,治土治水如保家”“造林保水源,挖墙久养鱼”;乌孜别克族也有“地如果喝不足,人也会吃不饱”,各民族对于爱护环境和保护家园的谚语都证明了,人与自然也是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环,爱护环境也是人类永续发展极为重要的条件。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义利观”

“义,利也。”[24]义和利之间,本身是不矛盾的,“义”是事物合理性、公平性划分的标准,在“义”的前提下,“利”的划分会更加合理。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义”的概念和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上升为衡量人品质的高度。不论是墨子的义利合一,还是儒家的义在利先,都被中华多民族谚语所吸纳。二者都具有公平的、平等的存在维度和合理性。汉民族经常讲“交易不成仁义在”“仁义值千金”“仁义之师,天下无敌”,这些谚语都提现了人们对于“义”的重视,当然也会有人说“仁义长,财义短”。这种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将义和利对立起来。而在今天,市场经济发展活跃,人们交流与交往频率逐渐增强的时代,人们本能的趋利思想甚至部分人的唯利至上,是需要有“义”来及时纠正的,当然利也不能被摒弃。由此也衍生出一系列谚语,其中包括对忘恩负义、贪图名利的批判和对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的弘扬。门巴族有句谚语“忘恩负义的人,谁敢做他朋友?没有收获的土地,哪一个农夫愿来耕耘?”藏族也有“恶人假借为别人谋利益,其实干些损人利己的事;聪明人自己不会去上当,恶人的诡计怎么能得逞?”“人若只围着自己转,就像马围着桩子跑”①“獐子还在林间窜跳,麝香已在市上议价”②。哈萨克族有“都为自己打算的人群里,不会出英雄”。满族也说“别贪图眼前的钱财,要顾到往后的祸灾”。维吾尔族有“只顾个人利益的人,一定会变成瞎子”。蒙古族有“枯干的呆树,妄想摘取大甜梨;图名利的人,妄想做出好成绩”“只为个人利益打算盘的人,就象一把尘土,既肮脏又没有价值”等。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诚信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诚信观的源远流长不仅表现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对优良品质的集体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因而诚信已经不仅仅是某些圣贤、智者等个体的道德与精神追求,而是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准则。直至现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当中,诚实守信依然是民法中的“帝王条款”,由此看出,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诚信无疑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内控自制的历史惯性运动。汉民族谚语中提到“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划船桨要硬,为人心要诚”“真金不怕火炼”。蒙古族也有“正直以诚为贵,尊老以德为先”“人是老实的好,畜是肥壮的好”“善良到头如奶汁,邪恶结局是污血”;藏族人民也说“一言失信,千言无用”“说话要真,喝水要清”“金钱可以量轻重,语言可以量人品”。这些谚语都表明,在利益面前,不可以被利益牵着走,而应该要将做人的原则,即“义”的部分提到与利益同等的位置,这也是利益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提的重要原因。

(三)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包容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包含和要求和谐,同时也明确重视到了差异性的存在。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体现的,是以和谐为前提,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的一种“共同”而不是“同一”发展的局面。这也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在大的整体环境中,承认和允许个体之间的不同;二,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体又能够很好地做到彼此协调,最终实现良性互动,这也正是“共同体”所体现出的独有的包容观。实际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容观正是一种“接受”观,这种接受不仅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接受力,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接受力。藏族人民说“待人,肚量要大;骑马,缰绳要长”,意谓用聪明才智去战胜敌人,用忍让去克制自己的冲动,做人要有智慧,有理智,心胸开阔,宽容大度。哈萨克族也有“大地承受不住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乌孜别克族亦有“忍耐后面有黄金”,维吾尔族人民也说“肚里能放一座山,才算英雄汉”“制服猛虎非英雄,抑住脾气真好汉”“好汉肚量能装世界”。“少说一句不输,多讲一句不赢”(侗族),“心胸狭窄的人不能做官”(黎族),“肚子只有碗口大,却能装下万担粮”(白族),“敢干是英雄,能忍是贤哲”(彝族),蒙古族“鞋小了脚要受苦,心窄了人要受罪”“好人经得住话激,荞面经得起水和”③,这些谚语都体现出包容对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性,而将其置于人类观之下,这种包容观体现的更是一种魄力和境界,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终极目标的智慧选择。

“树大成荫鸟来宿,虚怀若谷人来聚”④(壮族),在包容中,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博采众长,最终实现共赢的局面,因而在包容中,有利于促进合作共赢局面的实现。鄂伦春族有这样的谚语“四只蹄子踩不倒青草,四十只蹄子压成茅道;一个猎人捉不来活鹿,四十个猎人能圈养群鹿”,这告诉人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更有作为。“人不通力合作,土地不会把宝献出来;人不挥刀奋战,敌人不会跪下来”(哈萨克族),“合作起来同劳动,沙土里面出黄金”(维吾尔族),“困难的时刻要和衷共济,享福的时刻要分享欢乐”(蒙古族),“只要能拧成一股绳,纱线也能捆住牯牛”(苗族),“针离不得线,线离不得针”(佤族),哈尼族有“飘散的树叶难抵风吹,茂密的森林不怕雨打”“成把的稻草烂得快,成绳的稻草格外牢”,拉祜族也有“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再凶的者虎也会被降服;人们要是一心一意,天大的困难也会被克服”,布依族也有“协力石成玉,同心土变金”,这些谚语均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最终想要达到的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一定是经过合作与协商之后的共同体,这也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够实现。

三、以中华多民族谚语为滋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在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中沉淀而成,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养料,中华多民族谚语的诠释力、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的延伸力以及中华多民族谚语模因的传播力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一)中华多民族谚语的诠释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各民族积累下的丰富的谚语文化成果的总和。它包罗万象、富有哲理。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创造主体和使用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各民族虽在生产和生活中各有差异,但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却能够感受到差异和不同之外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经验、智慧以及共通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它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样态,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在历史中的各种变革与不断发展;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所体悟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精神文化信仰;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的对一切美好的刻苦追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生产中不断积累、聚合所形成的具有共识性、共鸣性的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精神引领。在这种共同体意识的框架内,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构成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民族意识的网络,因而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共同建设家园是中国人不约而同的共同意识,人类命運共同体既是中国首先提出,那么在中华民族内部必将首先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情感和优良品质所联通的利益相通和自觉,中华民族也必将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锋者,而中华多民族谚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耦合,也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理得到了更为有力的诠释。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的延伸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是以中华多民族谚语语义为基础打造的谚语编排体系⑤,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分为三级,第一层级包括五类,分别是“生产生活”“精神意识”“国家社会”“教科文卫”以及“客观自然”,下设“日常生活”“物质生产”等21个二级类目,之下再设121个三级类目。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整体呈树状结构排列。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将所收集的各民族的谚语全部网罗其中,并使谚语得到了最为妥帖的安置。

在将谚语分门别类、有效地归置后发现,在“精神意识”类下设的“优良品质”类中,下设的第三级类目⑥是最多的,这不仅说明,这些优良品质是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说明了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在对谚语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弘扬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前瞻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原理的背后,是更为深厚的民族品质的体现。它的基本原理既然能够由谚语来表达,也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是与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所拥有的内在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那么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之中接受中华多民族谚语滋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在义类体系的延伸力和延展性之下实现内涵的扩大和意义的扩充。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所设置的类目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最基本品质,更是一个国家是否为其国民、为全世界信任的保证。

(三)中华多民族谚语模因的传播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多民族谚语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谚语模因本身的强大。模因一般被定义为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25]模因的命名源起于人们对基因的理解,基因是支撑生命体基本构造和各种机能的基础,模因与基因相似,但模因更侧重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播,基因靠遗传相互复制,模因靠仿拟进行传播。谚语模因本身具有的传播力和适应性为中华多民族谚语能够为人民广泛使用和喜闻乐见提供了必要保证。

而在谚语模因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传播更为广泛,同时也能够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思想是超越自我,实现全人类的共享。共享体现的是一种共赢的发展理念,这也离不开中华多民族谚语模因的助力。“人类共同体以公共德性为其伦理基石,强调在共同福祉基础上的共赢共建和合共享,这为人类展开了一个超越私人伦理,超越个人主义,超越唯利是图的新型的公共伦理空间。”[26]共享是一个具有辩证性意义的互动过程。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这一理念体现的是一种担当、责任与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一种关怀,这种关怀是一种互相帮助与互相扶持,在帮助他者时亦能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智慧型关怀,使利益之间原本冲突的因素实现调和。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的世界和平、生产发展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的,也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也理应由全人类共享。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爆发,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控阻击,共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系列迅速、高效的防控措施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的负责,而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更加体现出中国人团结一致的爱国之心。在此次疫情中,不少国家也向中国施以援手。同时,在对别国疫情防控和物资方面,我国亦向别国施以援助。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27]。特别是日本,韩国等较为严重的受灾国家,在疫情面前,中、日、韩三国加强团结合作,日本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传递对中国的支持,中国亦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慷慨。在危难面前,全国各族人民、全世界人民的相互帮助和友好互动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国防部发言人吴谦于2020年3月2日就军队支援地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时说:“中国汉字中‘人字是一个相互支撑的架构。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当中国全力抗击疫情之时,许多国家和军队向我们提供了真诚的帮助和支持。中国军队也将积极开展国际军事合作,与世界各国军队一道,携手抗击疫情。”[28]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理念,是基于全世界人民的诉求而提出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乌托邦,中华文化中的大同世界,均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达,由此看来,以共享为最终目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是人类始终坚持的共同目标,也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人类已经进入到更高级的文明时代,这一时代应当是彼此之间共同解决国际争端、爱好和平的时代,是谋求共同团结与共同富裕的发展时代,是以合作代替竞争,以共有共享取代独有独享的时代,是共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阶段。

四、结语

任何一种能够运用哲学思维思考和阐发的理论与学说,它最崇高的目标也即其本身的终极目标便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与发展方向的探寻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传统价值观、传统哲学思维正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民族哲学思维,这种长期的沉淀彰显了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独特见解。作为独特的民族哲学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亦在不断地适应民族的发展与变化,而中华多民族谚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华多民族谚语本身所拥有的丰富内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内涵的诠释,以中华多民族谚语为对象构建的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外延的扩大以及中华多民族谚语模因的传播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都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对人本身、对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一种终极关怀,内里蕴含与凝结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对于无穷、普遍、存在与价值的思考。

注释:

①意谓一个人如果只围绕着个人利益去行事,永远会在个人主义的小圈子里打转,就像马围着桩子转圈跑一样。指自私自利的人脱离不了个人主义的小圈子。(《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②意谓獐子还在树林中跑跳,没捕到手,麝香的价钱已经商议好了。喻指人贪婪心急,事情没开始,已盘算好利益了。(《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③意谓心胸开阔、度量大的人,有涵养,头脑冷静,能经得住各种语言的刺激;荞面粘性较大,能经得起水和。指人要心胸开阔,宽容大度,头脑冷静,遇事不慌。(《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④意谓一个人如果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宽广,谦虚待人,就会有许多人聚集在他身边,就像树木高大绿荫如盖一样,众多的鸟会飞来栖宿。指心胸宽阔谦虚的人能团结众多的人共同前进。(《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⑤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是以树状结构为基本框架,以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深层语义为依托构建的谚语分类体系与《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词典》的目录编排方式。

⑥包括“勤劳付出”“慷慨大方”“勤俭节约”“善良美好”“知恩图报”“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坚强勇敢”“乐观豁达”“孝敬孝顺”“珍惜时间”“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等15类。

参考文献:

[1]陆卫明,孙喜红.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优秀传统智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7):79-86.

[2]王苗,张志建.论马克思主体结构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4):45-50.

[3]高雁,尹亚冲.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和传播路径[J].学习论坛,2020(8):80-85.

[4]李步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15-21.

[5]郑长忠.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当代世界,2020(7):28-33.

[6]黄瑶.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和平搁置争端[J].中国社会科学,2019(2):113-136.

[7]王晓晓,高伟.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比较教育哲学[J].当代教育哲学,2020(7):3-8.

[8]吴晓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中国国际法学新发展[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8(2):13-19.

[9]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EB/OL].(2013-10-25)[2019-01-05].http://www.gov.cn/ldhd/2013-10/25/content_2515764.htm.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2015-09-29)[2019-01-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9/c1024-27644905.html.

[11]习近平.习近平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17-10-18)[2019-10-01].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530.html.

[12](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三·有始览第一)[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66.

[13](春秋)老子著.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二章)[M].陈阳,张晓华,注译.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175.

[14]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67.

[15]贾晋华,黄晨曦.义务和权利:从理智到古典儒学的义利观及其现代启示[J].孔子研究,2019(6):28.

[16](战国)墨翟.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53.

[17]孙中原.墨子鉴赏辞典(文通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294.

[18]墨子[M].(清)毕沅,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78.

[19]郭妙丹.墨子的义利观与当代中国诚信危机[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4):49.

[20]周殿富.礼记新编六十篇(白文版)[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75.

[21]《多功能成语大词典》编委会.多功能成语大词典(修订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7:827.

[22]蔡向阳,孙栋,艾家凯.汉语成语分类:大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8:224.

[23]谢清果.天下一家:新时代人类文明交往观的中国气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

[24]邵长婕.墨子研究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2016:153.

[25]王冲.模因论视阈下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嬗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版),2020(2):159.

[26]邓玉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96.

[27]中国外交部评中日抗疫互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EB/OL].(2020-02-21)[2020-02-25].http://www.hkcna.hk/content/2020/0221/810142.shtml.

[28]吴谦.中国汉字的“人”是相互支撑的架构,[EB/OL].(2020-03-02)[2020-03-05].http://www.chinaqw.com/sp/2020/03-02/247451.shtml.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锦绣·中旬刊(2019年10期)2019-10-21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年10期)2018-12-24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赢未来(2018年24期)2018-12-20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网络隐私权冲突规范新考理论导刊(2017年12期)2018-01-0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大气魄人民论坛(2017年28期)2017-10-25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资治文摘(2016年12期)2017-07-14王义桅: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维度前线(2017年3期)2017-06-14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董事会(2017年4期)2017-04-26当代大学生心目中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传播策略未来英才(2016年23期)2017-03-01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推荐访问:耦合 共同体 谚语

《中华多民族谚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碰撞及耦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