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的常见误区及其改进

时间:2021-06-28 16:37:36 浏览量:

冯卓尔 许翔

摘   要:
史料教学在现今中学历史课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更好地开展史料教学,除了明确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外,还要清楚史料教学常见的误区,如忽视史料的搜集和选用、将图像史料作为点缀、不注意文学及影视作品的使用、对相关史料的解读不全面等。中学历史教师要继续研究史料教学,不断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提升史料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史料教学   内涵   误区   改进

史料教学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并不罕见。实际上,我国也有重视史料教学的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展以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为主的教育改革,其中就出现了史料教学方式方法[1](61-66)。有学者认为,史料教学在推进历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史料教学运用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来看,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越发显著,值得引起重视[2](3)。时至今日,大概没有教师会否认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梳理并加以改进。

一、史料、史料教学及其意义

要更好推进史料教学,需明确“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内涵。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痕迹[3](33-35)。总括而言,史料大致可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音像史料等四类。文字史料是指以文字记录保存的史料,包括各种著述、文件、书信等;实物史料是指墓葬、碑刻、建筑等;图像史料指各类地图、绘画、照片等;音像史料是指录音、视频、影视作品等。当然,史料概念的拓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与时代思潮、历史观、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变化相辅而行的[4](240)。至于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和分析史料探究历史问题,自主获得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

毫无疑问,相比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史料教学的运用使历史课堂更活泼,也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更感兴趣。应该说,史料教学对教师与学生而言均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方式能使课堂讲授内容更充实,改变对教科书的机械复述,使讲述的史事更具体,创设更接近真实的历史情境,有利于历史概念的讲解。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而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史料研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研习史料,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特别是史料研习由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历史思维[5](32)。

最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列为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可见,在上述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直接与史料阅读与解读相关的,需要师生在日常课堂中加以實践,及时加强相关的学习与训练。

二、常见的误区及改进

当前,很多中学历史教师有意识地加强了史料的整理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时,对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仍有不到位之处,要进一步改进。

1.史料的搜集和选用问题

毋庸置疑,现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史料来源非常多。如世人常说的“二十四史”有数千卷,达4500万字。信息时代,每月出版的报刊有数千种,再加上出版的图书与各网站的网络文字数不胜数[6](192)。中学历史教师不是专门的历史研究人员,在搜集和掌握史料方面自然不及专业人员,加上日常工作繁多,于是一些教师在搜集和选用史料方面下的功夫不足,基本是用百度等相对不那么专业的查找方式,或在常用的教学资源网站下载“借鉴”别人的课件,导致史料的引用可能存在漏洞,不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即使是最博闻强识的学者,也不可能熟悉全部史料,遑论将之运用于实际教学。因此,中学历史教师没必要为了收集素材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史料而不可自拔,而是要掌握一些搜集史料的常用方法,并充分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史料开展教学。

具体来说,一是了解文史方面的工具书,如《说文解字》《辞海》《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中外历史年表》等;二是较为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文献数据库,比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等,还可以注册使用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等公共平台的电子资源,获取常见的文献资料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三是适当关注学术界的动态,中学历史教师可能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动态关注不够,课程改革和高考命题往往需要及时关注教学与研究前沿,教师可以考虑通过订阅《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历史教学类杂志补充相关知识;四是必要的时候核对史料的原始出处,一些研究者在摘录或引用史料的时候不够严谨,导致师生解读史料的时候总感觉不通顺或牵强附会,适当回溯原材料是教学严谨的表现;五是进一步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教科书,视教科书为史书,根据书中史料进行相应的整合,设计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和新颖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既能减轻学生阅读大量材料的负担,又能帮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7](48-49)。

2.图像史料的使用问题

目前,图像史料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最新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可看出这一点。该版本教科书使用了丰富的图像史料,人物类有孔子像、秦始皇像、汉武帝像等,地图类有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春秋列国形势图等;绘画类有夫妻对坐宴饮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元朝杂剧演出壁画等。该版本教科书每一课必有历史图片,《古代非洲与美洲》这一课甚至出现了10幅图片,足见图像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过,一些教师未能很好地使用这些资源,有些教师只是把图像史料当作教学的点缀,将之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没有认真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些史料,挖掘图像史料背后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有学者提出,历史教科书的图片并不是只有点缀装饰的作用,许多图片其实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8](193)。因此,一方面,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对教学中图像史料的总结分析,特别是对历史教科书中的图像史料进行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图像史料,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历史,另一方面,中学历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挖掘图像史料背后的内涵,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比如,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为何会出现形象差异极大的不同版本?又比如,为何一些历史人物的画像极为相似,甚至看起来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如果教师能够好好利用图像史料,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图像史料,就能使课堂更加出彩。

3.文学及影视作品的使用问题

毫无疑问,文学及影视作品在史料教学中并不少见。比如,当教师讲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时,经常引用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及其他文学或影视作品;当教师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时,经常引用鲁迅的小说或诸如《走向共和》等影视作品。初中学生可能对文学素材或影视作品更感兴趣,但这些作品往往带有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辨析。然而,一些教师不注意带领学生探究这些素材,很多时候只是从丰富课堂内容和气氛的角度出发。

要处理好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授课的主题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相关素材,避免为教学而教学,切忌将历史课变为文学课或影视鉴赏课;其次要选择学生常见或者熟悉的相关材料,尤其要结合学情进行选材,避免素材太过久远造成陌生感;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所选的素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因为不少文学及影视作品离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距离,甚至可能有“关公战秦琼”的情况,如果不加以分析,反而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4.相关史料的解读问题

如果在史料教学中提前设定了结论而忽视对不同史料的甄别和解析,那么使用再多的史料,也未必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有研究者指出,在新的课程改革推进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作为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普遍认可,部分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陷入了“印证式”史料教学的误区,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史料实证素养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以改进[9](35-37)。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很多課堂或多或少地存在。“印证式”史料教学不是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而是通过教科书或相关参考书预设结论,再根据这些论断搜集或剪裁史料,最后引导学生得出预想中的结果。这样的课堂也许看起来生动活泼,但忽略学生的思考过程,因为很多提问早已有了答案,问不问结果相差不大。

有鉴于此,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深入解读课程相关的史料,避免堆砌史料,尽可能避免提前设定结论,哪怕得出的结论和教科书中的表述有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多引导学生学习和辨析史料,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解读史料的方法,从而培养历史思维。

三、结语

有学者认为,史料教学的运用水平直接决定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又落实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要在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使用上下足功夫[10](1-2)。诚然,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很容易,要应付日常检查并不难,但要熟练开展史料教学确实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实践,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提升。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到了新的阶段,教师如果还故步自封或以抗拒的心态对待,最终受累的是师生。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

[2]何成刚,等著.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朱煜.论史料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1).

[4]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

[6]张文生.史学要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7]周明学.“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中如何“就材设问”——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为例[J].历史教学,2018(1).

[8]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9]郭圣有.克服“印证式”史料教学,推动史料实证素养落地[J].中学历史教学,2019(10).

[10]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改进误区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大众医学(2019年5期)2019-12-27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高中生·天天向上(2018年1期)2018-04-14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文理导航·阅读与作文(2017年3期)2017-08-22解析几何常见误区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7年2期)2017-03-28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精选 精讲 精析考试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用史料搭建触摸历史的“桥梁”广西教育·B版(2016年6期)2016-07-27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推荐访问:史料 误区 改进

《史料教学的常见误区及其改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