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算理理解的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8-02 11:05:09 浏览量:

方中真

[摘 要]算理是建立算法的前提,牢固掌握算法离不开融会贯通算理。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起点,追根溯源,引导学生在运算中回顾算理,同时借助表象的支撑,让学生从多维度去理解算理,并打通知识间的壁垒,促成学生智能化理解。

[关键词]算理;理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1-0063-03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头戏。纵观小学数学课程,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贯穿始终,是主轴,其他数学知识多是依托并围绕这根主轴铺展开。理解算理无疑是数的运算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对算理洞若观火,才能掌握运算的精要,运算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促成算理理解的几点策略。

一、立足起点,追根溯源,在运算中回顾算理

1.理一理,摸底算理根基

学习永远是在旧知上添砖加瓦,换言之,吸纳新知必须站在旧知的平台上,如此才能增长新的知识和经验,学习算理概莫能外。例如,四年级“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貌似简单,似乎只要谨记“小数点对齐”这一铁律,重复操练即可。但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即使经过反复训练,也不能杜绝学生对错小数点。事实表明,即便是简单的计算,无视已有经验的承接,学生也会理解不透。于是,笔者在教学前先对旧知进行了梳理回顾。

【案例1】小数加减法教学片段

教师先出示计算式“475+2”,提问:“2和哪个数字相加?为什么必须加到5上?”让学生回想“数位相同的数字才能相加减”的规则;再改编题目为“4.75+0.2”,让学生继续计算;然后针对学生得出的结果“477”和“4.95”,引导学生辨析:“如何设法求证结果是4.95呢?”学生有的通过赋予现实意义法,添加单位“元”或者“米”来思考,有的则根据小数的特性,在0.2末尾补加一个0,改变其计数单位以便在形式上对齐数位,还有的直接遵照规则“数位相同才能相加”,因为都是十分位,所以“2”直接加到“7”上。教师对小数加法的算理进行多维度的解释后,再对照“475+2”和“4.75+0.2”的竖式提问:“‘475+2’竖式中的‘2’和‘5’对齐,实际上就是末尾数字对齐,而到了‘4.75+0.2’中,则变成小数点对齐,计算规则发生了转变,是否有什么不变的主线贯穿始终?”在学习小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运用了好长时间,对“末位对齐”这一定律深信不疑,甚至奉为金科玉律,对整数中“数位相同才能直接运算”也有所领悟,但“末位对齐”也让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举出反例,让学生重新树立“数位相同才能保证对齐”的正确观点。上例中,立足于学生对整数加法的起点,将整数运算中的“末位对齐才能保证数位对齐”转化为小数加减法中的“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数位对齐”的新规,对比提炼出维系两者的同一主线——数位对齐。

2.退一步,回归算理起源

数的概念和运算,都是算理的起源,算理是从计数和运算需要中生成和归纳出的理论。如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就是起源于数目增减的意义;小数的乘除法也是起源于小数扩大和缩小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的起源则是分数单位个数的增减;四则混合运算则需要各种运算定律和法则作为支撑。在计算教学中回归算理起源,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案例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一: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在这些数据中任选两个,编写一道加法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问题情境二:

在上面的两行数中任选两个,编写一道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计算类似3厘米加2厘米的问题,太过简单,但是正是有了这样浅显的积累,才能为后面[34+24]的计算打下基础。其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摸索,并引导学生领悟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加减,如计数单位不相同则要化为相同后才能计算。

凡事在当下找不到出路,就回归本源。如在小数加减法计算中,若学生对小数点对齐这一法则不能完全接受,那就回归本质——看看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怎么回事。整数加减法可以看作是小数加减法的前身,从数型上看,小数只是比整数多了一个小数点。在整数加减法中要求数位对齐,只要将末位(个位)数字对齐,然后从右至左依次对齐。但是,在小数加减法中,两个小数的末位数字不一定处于同一个数位,所以无法继续运用末位数字对齐这一规则。但是其根本要旨是不变的,即数位对齐,只不过换了一个标准,小数加减法里,个位和十分位是相对固定的,分居小数点两侧,只要将小数点对齐,个位和十分位自然对齐,而这两个数位分别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起点。说到底,小数加减法中的小数点对齐和整数加减法中的末位数字对齐,都是先让个位对齐,然后让数位依次对齐。

分数加减法中,率先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何只有分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这就要回溯到分数加减法的本源,但这个本源“分数单位的累加”本身也不好理解,不得已再向上溯源,回归到计量单位(如厘米和分米)的叠加,只有长度单位相同才能直接将数据相加(如3厘米+4厘米=7厘米),类比迁移到分数,也就是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如[313]+[413]=[713])。

二、借助表象支撑,多维度理解算理

运算的算理是抽象的,也是理性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时先借助表象,建立直观算理模型,再引入公式也是可行的。

1.借助直觀教具演示算理

【案例3】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教学片段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受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影响,学生常常出现以下错误:

[) 1  4  0][1  2  0] [2  0][30][) 1  4  0][1  2  0] [2  0][30][4  0][) 1  4  0][1  2  ] [2  0][30][4  0]

如何让学生明白商4的位置所反映的算理?教师不妨采用小棒来全面揭露整个算理的运作过程(如图1和图2)。

例1:92÷30=

例2:140÷30=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的位置的確定是一个难点,可让学生试着列竖式,并通过圈画的方法确定商的大小以及商写在哪一位上。学生有了直观图的支持,就会对照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以及每一步运算的来历与始末。一位数除法与小数加减法相似,起始课看似简单,后期课程的难度却超乎想象,因此只有在起始课中对算理进行直观演示并深刻揭示,才能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稳固的算理表象,降低后续学习的难度。

2.借助情境支撑理解算理

算法的建构如果赋予具体情境,往往可以变得直观形象。

【案例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调商)教学片段

(1)创设问题情境

花费153元买同一款足球,分别可以买几个?怎样列式?

(2)计算“153÷21”并交流。

教师提问:

①如何试商?有什么发现?

②根据生活经验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计算“153÷32,153÷38”并交流。

教师提问:

①如何试商?有什么发现?

②根据生活经验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③对比“153÷21”和“153÷3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为何初次试商会偏大?

④对比“153÷32”和“153÷38”,它们有什么差别?为什么除数都是三十几?为什么“153÷32”初次试商会偏大,“153÷38”初次试商会偏小?

将除数四舍五入成整十数是口算试商的基本步骤,但“四舍”往往会导致试商偏大,“五入”则会导致试商偏小。借助购物这一生活情境可以直观地反映试商的过程和意义。“153÷32”中因为将单价缩小至30,因此买5个足球的实际费用低于实价,实付160元变成了估价150元,资金153元小于实价160元而大于估价150元,所以买5个超支,只能买4个,商要下调成4。通过两组算式“153÷21、153÷32”“153÷32、153÷38”的对比,更能揭示调商的原因。

试商一直是多位数除法的教学难点,受到一位数除法的影响,遇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待除数末尾(个位)的0,只针对非零数字进行除法运算,尤其是当遇到前面的非零数字相除刚好符合某句乘法口诀时,也就是刚好整除时,就会得意忘形,胡乱写商,将商写到十位上,并在后面加一个零,无缘无故地将商扩大10倍,这是受乘法“直接将因数末尾的0转移到积的后面”的负迁移作用的影响,而误将除数末尾的0也转移到商的末尾。这种错误是不理解除法算理引起的,只有直观地操作演示才能让学生看清商的本质。除法计算与其他运算的根本区别在于,加、减、乘的得数都可以一锤定音,但是除法计算由于存在余数问题,不可能每一步都符合乘法口诀,因此有一个试商的过程。虽然任何一个数位上的商都不可能逃离0~9这10个数字,但是未必就要逐一尝试,而应最大限度地缩小试商范围,争取试两三次就敲定。为此,借助直观、情境化的合理推测是可行之法,如先将除数估计为整十数,再按乘法口诀来暂定“临时商”,然后一步步调整,最后确定“准确商”。

三、打通知识间的壁垒,突出主线,促成理解

通过创设情境,借助直观教具建立表象,可清除学生已有经验中的无关因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通过类比其他知识,找到异同点和逻辑关联,细化算理,实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形式化走向智能化。

1.展示思路

【案例5】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片段

根据“有15串糖葫芦,卖了9串,还剩几串?”可列式“15-9”。教师提问:“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学生摆小棒推演,展示不同算法。

方法一:从15根小棒中扣减9根,剩下6根。

方法二:想加算减,联想9+6=15,于是反推15-9=6。

方法三:破十法,15-9=10-9+5=6。

方法四:分批连减,15-9=15-5-4=6。

四种方法显露出学生的思维路径:“数小棒”直接运用减法意义,“想加算减”则是运用逆运算概念,“破十法”和“分批连减”则是应用了拆分数字的方法。上述方法中,“破十法”和“分批连减”的理解是难点,需要图形辅助。“破十法”是退位减法的直观雏形,也是退位减法的理论依据,意义重大。因此,教师需要重点演示“破十法”的详解过程,借助学具推演,在学生的展示和交流中诠释算理。

2.沟通反思

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新旧运算的对比,找出异同点,并用专业的学科语言陈述,实现算法和算理的融合,让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如“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进行比较,“小数乘小数”和“小数乘整数”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中小数点的确定规则;“小数除小数”与“小数除整数”做比较,复习整理时,再将小数乘除法进行横向对比。可以说,学生对算理的掌握,就是在不断的比较中达成的。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算理理解策略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1期)2016-11-14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Passage Four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

推荐访问:理理 初探 教学策略

《促进算理理解的教学策略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