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荷花淀》的情节划分

时间:2022-01-05 10:58:46 浏览量:

李长风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中外小说史上战争题材的“诗化小说”代表作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必读课目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作品的大小环境描写、风光景物描写、风俗人情描写、人物性格刻画、语言心理描绘、细节动作抓取、故事情节编织、审美意蕴开掘等方面都值得分析、揣摩、鉴赏、评论,可供后来者学习、模仿、借鉴。也许有人会认为作品没有写出战争的残酷和壮烈:作为战争题材作品,我方军民居然一点伤亡都没有,战士们埋伏在荷花淀中宽大的荷叶下面,“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此时,几个怀揣各种理由,第一次外出寻夫就遭遇鬼子追捕的女人竟然在荷叶下面“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一排手榴弹扔出去,鬼子的船就被炸沉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战斗就迅速地胜利结束了,认为作品不够壮烈、不够真实,存在着对抗日战争的简单化和游戏化,不像是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是,只要仔细考虑这场战斗的特殊情境,再看看世界文艺作品画廊,同样以“二战”为题材的《虎口脱险》(影片拍摄于“二战”结束大约20年后的1966年),就会明白:战争题材的作品同样可以写得幽默、轻松、智慧,豁达、人性、善良,甚至可以写出儒雅和高贵。“敌我”交战双方都没有伤亡,甚至没有沉闷、血腥、残酷,还时常比较友善,相互体谅与关照,从未伤及平民,绝不滥杀无辜,有点像儿童做游戏。这样的作品,依然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上观赏人次的最高纪录,说明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可以风格多样。既可以有如《血战台儿庄》《拯救大兵瑞恩》的残酷、激烈、悲壮,也可以如《虎口脱险》般一路诙谐、喜剧幽默,虽有血与火的场面、紧张激烈的细节、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都能化险为夷、妙趣横生:不仅“我方”人物都能躲过劫难、战胜艰险,凭借抗击邪恶、保家卫国的正义与智慧,为了对抗德国侵略者这一共同目标,法国社会大型歌剧院的音乐指挥、民间木偶剧团的女演员和她的爷爷、底层油漆匠、动物园的门卫、修道院的修女和嬷嬷、旅馆的老板……都能发自内心地密切合作,终能闯过德军的一道道“关卡”,战胜种种难题,从而走向胜利;即使敌方,此片之中也不是肆无忌惮、滥杀无辜、灭绝人性;作为敌方的代表人物,在特殊的情势下,上校有些真诚,有些善良,讲究礼节,甚至还有几分可爱、滑稽、可怜;敌军司令部起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敌军摩托车手开车蹿下悬崖,也回避了其粉身碎骨的场面;敌机被击中,飞行员也能成功跳伞逃生;敌方军官在高度警惕搜捕飞行员的过程中,也能够儒雅地吟咏歌颂田野美的诗歌;在军官的生日晚宴上,军官与士兵能够童心未泯地一起做儿时的游戏,并且邀请“老板娘的丈夫”等人一起参与、共同欢乐,还能讲出一番人性相通的道理。敌方官兵人等,没有被编导作为完全“无价值的撕破了给人看”(鲁迅对喜剧的看法)。所以,《虎口脱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剧,而是典型的幽默滑稽剧。作品在赞美、歌颂英法军民联合抗击德国侵略的同时,也在反思德国人进行的这场战争的无理性和荒诞感:侵略邻国的德国人正在全神贯注、严肃认真地干一场荒唐透顶的大傻事!这部电影,诞生于“二战”结束大约20年之后的1966年,可想而知:这部作品的问世,对抚平“二战”中德、法两个相邻的敌对大国之间的仇恨,甚至整個世界战争创伤的过后疗救,会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与战败后作为侵略者的德国曾向邻国多次道歉以及法兰西民族的豁达、乐观、友善的民族精神都密切相关。时隔半个多世纪,当环境问题、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被全球关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心愿时,人们再来观赏描绘和思考战争的作品,人们不禁要问: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战争给受害者和侵略者带来的分别是什么?人类怎样才能克制私欲膨胀、避免伤及无辜的不义战争?

中国影视界十多年来出现了一些所谓“抗日神剧”,是不是对上面《虎口脱险》《荷花淀》等“二战”题材文艺作品的继承和发展呢?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两者虽然都对侵略者秉持一种鞭挞、否定的态度,对保家卫国的抗击者进行讴歌、赞美,但是《荷花淀》与《虎口脱险》的创作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总体上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创作态度都是严肃认真的。《荷花淀》在侵华日军不宣而战的大历史背景下,截取了远离血与火的抗日前线的偏僻水乡,是几个鬼子开着一条小船——作品中女子眼中的机动“大船”远离大部队,窜到中国冀中平原的沟汊乡野来,妄图抓捕、践踏这些远离战争、纯净、善良、坚贞的平民妇女,结果遭到了她们丈夫——刚刚参加八路军小分队战士们的迎头痛击,落得全部丧命、尸沉水底、罪有应得的可悲下场!《虎口脱险》选择的是德军在筹备司令官“与民同乐”的音乐会期间,在拥挤的人群中搜捕英国空军的几个跳伞飞行员,德军不敢直接抓捕当晚音乐会的指挥家和陪同观赏的观众,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把广阔环境中社会各界民众团结一致保护、救援友军飞行员和对抗、反击侵略军的搜捕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既符合生活情理,又出人意料、险象累叠、妙趣横生;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合乎艺术作品的想象真实、情理真实。而“抗日神剧”在很多方面都引起观众的质疑:首先,极度神化中国百姓的武打、作战功夫,如手撕鬼子、掌劈鬼子等只有神话传说中才可能出现的绝世神功。其次,把侵华日军写得极其虚弱、不堪一击,这对中华民族长达14年持久悲壮的抗日战争,缺少起码的严肃态度。再次,编导给作品中人物设计的台词,很多缺少起码的历史、文化、生活常识,如有的“神剧”作品,剧中人物说:“我爷爷9岁就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还有的干部在战前动员演讲中说:“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7年,再有1年就胜利了,希望大家再坚持一下。”对悲壮的抗日战争采取如此戏说的态度是很不严肃的,必然遭到国内观众的强烈反对,当然也会受到某些日本人的讥笑或赞赏,甚至有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利用的危险!

中国古代圣贤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抗战文艺作品,既有齐鲁大地诞生的《苦菜花》《党员登记表》等作品的残酷、凄苦、悲壮一类,也可以像冀中平原《小兵张嘎》《地道战》《荷花淀》等一样幽默、轻松、诗化、隽永。同样是取材于抗日战争的短篇小说,《荷花淀》的艺术风格迥异于《党员登记表》,二者都属于成功的抗战文艺作品。世界是多姿多彩、无限丰富的,文艺作品既是生活的如实反映,也是艺术家理想的抒发、表现,不能简单机械、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统一于某种模式。正如恩格斯在谈论现实主义作品批评标准时所谈到的:决定文艺作品思想倾向和价值的,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写。作家创作要有进步的倾向性,要以先进的世界观作指导,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向,“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1]引导人们抛弃落后而走向进步。语文教学界对教材所选课文《荷花淀》思想与艺术价值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对其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主题意蕴等方面,对其故事情节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存在着不够合理之处:也许受记叙文段落划分一般分三大段理论的影响,教参和多数学者将作品的情节划分为三大部分,三大段落的主要意思分别为: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显然,没有将作品作为一篇小说来划分和深入分析其情节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描写、主要人物的性格成长、发展,也就难以更加准确深入地挖掘、分析作品的审美意蕴。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倘若对小说的情节都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划分,又怎能全面、合理、深入地分析其人物性格和主题意蕴等更为内在玄妙的内容?怎能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整体把握作品的价值?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之间矛盾冲突和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是小说和戏剧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要构成。情节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直接影响着作品的环境、人物和主题意蕴等多方面,被高尔基称为:“文学的第三要素,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2]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和环境的交织决定着情节的发展,而情节的发展也展示并推动人物性格的深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性格就是通过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而刻画出来的。《水浒传》中林冲、杨志、武松等英雄豪杰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基本意蕴,正是他们在与高俅和各级各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一系列情节发展中逐步完成的。成功的叙事性作品,生动丰富的情节能够加大作品的容量,增强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生动而丰富的情节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观众巨大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像2001年出品,冯小宁编剧、导演、摄影制作的抗战影片《紫日》,也属于具有浓烈抒情风格的战争题材文艺作品,正面叙写的主要情节为中国农民杨玉福、苏联红军女战士娜佳在逃出日本鬼子的追杀,逃命中俘虏了侵华日军学生兵秋叶子姑娘,三人在原始森林中发生的既相互防范、斗争又互相协作、支持的复杂故事。本来作品的故事情节、思想内容比较简单,由于电影以上面三个不同国度、不同命运的人物回忆为辅助线索,穿插了很多涉及人物命运的情节片段,就使得作品的人物、环境、情感、意蕴等变得异常丰厚,对二十世纪日本向东亚各国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思考更为深入,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宽厚、仁爱、智慧的博大胸怀和对战争的谴责、对和平的憧憬。在中国大力倡导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背景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相信都能够赢得中国和国际上抛弃前嫌、直面现实、谋求世界友好共赢观众的更大共鸣。

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对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反映,因此,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作品情节的基础。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白骨精之间的冲突。要形成文学作品的情节,就应当遵循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既不能凭空臆造,也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当对生活中的矛盾事件加以选择、集中、提炼和创造,精心组织和安排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以构成文学作品生动而又丰富的情节,更深刻地反映生活、表现主题,塑造出性格更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生动曲折丰富的情节,不仅有力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能够增强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恩格斯在谈到文学批评的审美理想时说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3],显然,恩格斯已经把“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为文学批评标准的有机构成了。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呢?因情节是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反映,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就应当按照现实生活矛盾运动的逻辑规律来分析其情节构成。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一般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因而文学作品的情节一般也就相应地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基本阶段,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序幕,又称“楔子”或“破题”,原是戏剧术语,指某些多幕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介绍剧中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剧情发生的背景,预示全剧的主题。“破题”原指唐宋诗赋与明清八股文用以点明题意的头两句。现代借用这些名词,表示文学作品情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泛指敘事性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尚未展开之前,对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主要人物关系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和交代。《荷花淀》从开头用诗意的笔触写到:“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还有后边写“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大门外,一望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从视觉、嗅觉等多方面,把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农家妇女和她们创造、生活的环境,写得如诗如画,紧接着又把笔墨荡开,连续使用两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一小段看似闲来之笔,却进一步深入地描绘了白洋淀劳动人民的乡村生活画卷,为读者呈现出淳朴美好的乡土风俗人情,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田园诗般的美好背景。至此,“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作为小说,矛盾冲突还没有展开,因为只有一个主要人物,还没法展开矛盾冲突。只能算作整个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展开的大背景,是序幕或楔子。开端,又称“发端”“开场”,是指作品中引起矛盾冲突的事件,是情节的起点。它揭示矛盾发生的直接原因,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荷花淀》中从“很晚丈夫才回来”到“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这一部分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写了水生未跟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准备去打鬼子,回家本来是夫妻团圆,但是妻子得到的消息是新的分别——丈夫要撇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去打鬼子,夫妻产生矛盾冲突!老人年纪很大了,孩子还不顶事,丈夫一走,全家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这一个弱女子身上,她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颤,手被苇眉子划破了,产生了对丈夫的一丝怨恨。其表层矛盾冲突是水生参军打仗,繁重的家务、农活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引起小两口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深层矛盾是日寇入侵拆开了这对恩爱夫妻,幸福家庭骤然起了波澜——不仅要夫妻分离,战争就有生命危险,就有生死分离的担忧。发展,又称“展开”,是指继“开端”之后,矛盾冲突逐渐发展,逐渐深化,渐趋激烈,不断接近高潮。这部分使矛盾冲突的性质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性格也从中得到进一步凸显。《荷花淀》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是小说情节的发展,写水生妻等女子思夫心切,探夫遇敌。读者至此,都为这伙儿初次出远门寻找丈夫却遭遇了鬼子的女子捏着一把汗,为她们能否逃出鬼子的魔爪而担忧。这一段,也展示了她们性格中的淳朴、忠贞、机智、聪慧、灵动。高潮,又称“高峰”“顶点”,是作品中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是决定矛盾双方命运和发展前景的关键时刻。这部分中,矛盾解决或转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都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荷花淀》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不久就消失在中午的烟波里”是高潮,这部分情节写水生妻等女子害怕鬼子,本能地逃命时无意中把敌人引到了战士们的埋伏圈,使战士们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并在战斗中实现了与亲人的团圆。结局,又称“结尾”“收场”,是作品情节发展的结束阶段,作品所写的基本矛盾(中心事件)得到了解决或转化,人物性格得到比较完满的表现,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荷花淀》从“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这部分是小说情节的结局,写水生妻等女子经过这次战斗的洗礼,归途谈心,交流体会。她们增长了见识,增长了胆略,她们心灵智巧,从善如流,决心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决不能落后于丈夫;在侵略者面前,要苦练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不能做消极落后、软弱可欺、被动挨打的无能之辈。孙犁先生创作于1945年的《荷花淀》虽然是创作于战争期间的短篇小说,但是包含着作家对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使得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承传远古并指向未来,在21世纪读者阅读时仍然能够从情感开掘和精神表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仍然能够激发广大读者强烈的共鸣。仅其所观察发现和描写表达的中国底层百姓的男女爱情、人生理想、人格境界等精神追求,完全能够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代表作家舒婷的《致橡树》相媲美。尾声,是在作品主要矛盾冲突解决之后,对主人公命运或者中心事件的影响所作的补充、交代。《荷花淀》的最后一段是小说的尾声,交代这些当初见了鬼子只知逃命的女子,积极上进,很快就学会了射击,把冰船蹬得像流星一样,来回担任警戒,“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简要交代经过探夫遇敌这次战斗洗礼,水生妻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勤学苦练,迎头赶上,与战斗在前线的八路军战士一样英勇无畏、本领高强,虽是草根贫寒出身,但是勤劳、贤淑、忠贞、智慧、勇敢的中国劳动妇女,个个都深明大义,当民族遭遇危难便都能迅速成长为保家卫国的英雄花木兰、穆桂英。这简短的尾声,不仅使读者感到这伙儿女子的性格更加丰盈、可爱、可敬,她们整个精神境界和综合能力迅猛提升,并领略到人民战争的伟大声势,预示着日寇的末日即将来临,使作品的审美意蕴更加饱满,更加丰厚,必将更加鼓舞中华军民的抗战热情,加速侵华日寇的灭亡步伐!

值得提醒的是:中学语文教参没能把《荷花淀》这篇情节十分完整的小说作为小说来划分其段落,而是按照一般记叙文的三段法来划分的。把“序幕”和开端混同在一起,沒有独立出来,这样小说开头几段所描绘的“男耕女织”美好生活就失去了独立意义,至少存在着被淡化的问题。教参把小说情节的“高潮”“结局”“尾声”三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大部分“第三部分”,将段意归纳为“助夫杀敌”,也很不合适。因为按照矛盾冲突形成的故事情节,水生妻和她的同伴在探夫途中意外遭遇日本鬼子的追捕,拼命逃跑,无意中把鬼子引入了水很浅的荷花淀,使我们的战士的伏击战打得彻底、干净、轻松、利索,很快就结束战斗,迅速撤离,这是小说的高潮。这伙儿女子见识了自己丈夫们与鬼子的战斗,经受了战斗的考验、洗礼,回来的路上谈体会:“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这是这一天出门探夫遇敌这个事件的结局,和对她们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后一个自然段所做的交代与中心事件虽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没有直接联系。这年秋天,她们把体会、议论化为行动,只是粗略地补充交代中心事件后这伙儿农村女子怎样积极上进,与参加队伍战斗在抗日第一线的丈夫们开展竞赛,如何在战斗中成长,明显属于小说的尾声,独立出来才更显价值和意义。每篇文艺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是由内容与形式多种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对文艺作品进行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多种要素的研究中,对文艺作品的情节构成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对于文艺作品的鉴赏、分析、评论,指导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具有突出意义,对于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有明显的借鉴作用。这么简明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把一篇情节内容十分完整、结构简单、线索明晰、非常典型的短篇小说混同于一般记叙文,把它的情节笼统地划分为三大部分,这样怎么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做出全面、深入、恰当的分析呢?

注释:

[1]恩格斯.致敏·考茨基(1885年11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3.

[2]高尔基.和青年作家的谈话.文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94.

[3]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7—558.

猜你喜欢荷花淀矛盾冲突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年2期)2021-02-22矛盾的我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0期)2020-07-23冲突管理销售与管理(2020年15期)2020-01-25“矛盾多发”可怕吗?新民周刊(2019年22期)2019-06-17孙犁“荷花淀”系列小说创作中白描手法探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4期)2019-04-27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现代企业(2014年4期)2014-07-29《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课外语文·下(2014年5期)2014-06-10架桥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13年3期)2013-05-23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0年2期)2010-03-10巧妙应对职场冲突人力资源(2009年1期)2009-02-12

推荐访问:划分 谈谈 情节

《谈谈《荷花淀》的情节划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