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凭借学生

时间:2021-07-28 20:26:05 浏览量: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凉。新学校的第一次展示课,我将展示什么样的课型?选择哪一篇课文?信手翻开七上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已经教了《春》《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下面就是《古代诗歌四首》了。古诗公开课有什么可讲的?

我的专业成长比不得那些名家大咖。那些名家大咖不少都是赛课专业户出身,甚至有各类各级权威赛事大满贯得主。刚工作几年,上课就是靠自己琢磨,但总感觉难入领导专家法眼,甚至有过上片级公开课被领导临时撤换下来的尴尬事件。2011年年底我的一堂市级公开课《冬》得到大市语文教研员的高度肯定,自信心才稍微建立起来。参加区名师协会和丁卫军老师工作室以后,上公开课这档子事才逐渐走上正轨。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农村普通教师发展的不易。

夜风吹拂,我终于敲定上课篇目《观沧海》。我出道的几堂成名课是作文指导课,多节实录还曾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反观近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自己在古诗词阅读教学方面,也还是有些积累的。比如曾上过区级公开课《观刈麦》,带领学生分层次、赏画面、析情感,反响也还可以。也曾开设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引导学生译诗句、赏画面、悟诗情,课例还被正式出版。曹操的《观沧海》不妨一试。

第一步是素读教材。我说的是素读教材,而不仅仅是素读文本。因为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到用好教材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提法的实践做法之一。也因此,我的教学研究涉及教材文本解读,也包括课后习题的商榷,还形成了一些发表的研究成果。

首先素读诗歌文本和注释。第①条注释就吸引住了我:

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从中可以读到这些特别之处:一是选本为中华书局最新版本。二是将这首诗为《步出夏门行》第一章点出来,是不是说要将这一组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三是介绍曹操著作时,先介绍的是他的军事研究成果《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这要在以前编者、教者是完全不会在意的,放在这里有何用意?正常推理,这里是在强调曹操的军事才能。结合他政治家的身份可知,编者应该是在用具体材料暗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再查《步出夏门行》全诗,又有了新的发现。《步出夏门行》原为乐府旧题《陇西行》,夏门是东汉都城洛阳的一个城门,从表面来看,这首诗就有记述出征见闻表达内心感怀的意思。《步出夏门行》分为五部分,其序诗《艳》写道: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悲壮意绪鲜明。主体部分又分为《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个诗章。

注解③: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東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这一注解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换算一下,曹操时年52岁,正值其政治实力、军事实力鼎盛时期。出征乌桓虽经曲折却是大胜而归,此时诗人的心境可以想见一斑。这则注解可以作为知人论世的辅助资料。

翻译全诗。我有个习惯,就是以诗译诗。以散文解释诗歌总觉得缺少了太多的味道。反复推敲之后,终于确定“我”译本: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磅礴大海。

水是多么的浩荡,山岛巍然而挺立。岛上树木丛丛生,百草丰茂入眼来。秋风萧瑟声声响,巨浪奔涌到天外。日月运行不停息,出自大海大胸怀。银河星光多璀璨,亦是沧海胸中来。幸运至极作此诗,吟我雄心和气概。

在试译过程中,我也发现其他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如山岛的位置问题,据相关资料,山岛就是海岛,那么这山岛是碣石山本身还是在碣石山所见海中之岛呢?我个人更偏向于前者,登临碣石山,将碣石山对象化观照有其现实可能性的。

再如萧瑟一词,一种解释为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而另一种解释为形容环境冷清、凄凉,这里取哪种解释更为合理。个人以为还是以前者为佳,为何?秋风吹起发出萧瑟之声,洪波涌动波澜起伏,二者相对也相关。若取后者,以环境特征起对以洪波涌起的景象,缺乏形象性,且清冷意境似乎与全诗豁达豪迈的基调不符。

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径改为“日月星汉,若出其里”行不行?自然这是不行的,因为这几句中“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互文的使用使得文意表达更为委婉幽深,增加诗文韵味。

最后再看“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个所谓合乐时所加的“套语”,就具体诗歌而言,它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呢?显然是有的,有人曾尝试将这两句删去再朗读原诗,总觉气短,何故?郑樵《通志》有云:“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可见这看似合乐的形式语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烘云托月或者强化作用。诗人何其幸?诗人咏何志?各诗有各诗的具体内涵。对这首《观沧海》而言,诗人观沧海一睹其磅礴气势,感受山河之壮丽,何其幸运!因而咏景抒怀,表豁达胸襟豪迈气概以至一统天下的坚定决心,何其尽兴!

这就是我对诗歌文本内容稀稀拉拉的一点看法和想法。我自以为,有些我所发现的问题,如果转化为学生讨论的话题,可能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我的潜意识中,这样一首写景抒情诗的教学,大略可以通过三读来实现:1.读出四言诗特有的节奏韵律来。2.读出沧海的阔大磅礴来。3.读出作者的豪迈气概来。如果从诗歌特性角度来看,应该是依次读出并体悟诗歌的音乐性、形象性和抒情性。正常看,是没毛病的。现在的问题是:1.将这首诗放在统编教材七上第一单元这个教材系统中,该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2.面对七年级新生,如何拿捏深浅难易的分寸,让教学既适合学生又能助益学生。怎么办?

继续研读教材。在2018年暑期参与刘远老师主编的《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统编语文教材教师用书)的写作时,我就明显感觉到这套统编语文教材集众多版本教材之长,自成体系,读写融通,打通课内外,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和工具。师父丁卫军老师也曾讲过,用好这套教材各类助教助学系统,日常的语文教学不在话下。先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语,但我发现这一导读语似乎更多针对本单元的散文阅读教学而言,而针对古诗四首学习未曾言及。再看课文预习与思考探究板块。

很显然不想有收获是不可能的。

预习部分首先来了一长段激情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然后明确提出本课具体学习目标: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预习的第二点编者还提出具体朗读要求: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可不是吗?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用散文的教学方式教散文,用小说的教学方式教小说,用诗歌的教学方式教诗歌。依体而教,历来是阅读教学之本。可见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是有据可依,具有实际价值的。

再看“思考与探究”第一题对《观沧海》学习的具体要求: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进一步印证了我对《观沧海》应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初步判断。同时也令人感叹:统编教材的编者字斟句酌表述之到位。通过诵读,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教学内容是诗歌的,更是《观沧海》这首诗歌的。

学情基础怎么样呢?

这是一个需要专注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带过八届初中毕业生以后,我已有一个确定的认知:每一届学生的学情肯定是不同的,哪怕是仅仅相差一年。呵呵,这是符合哲学观点的。事实上,有时候不同届学生整体差距还会相当大。接手这班新生不到两周,我一下子很难从教毕业班的熟稔状态中切换过来,对学生评价落差比较大,比如提到一个简单的语文知识点哪个作者什么朝代常见修辞等等,张口结舌者众,随声应和者寡,实在令人无语。

然而,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在不断提醒我:与其哀叹“布口袋麻口袋一代不如一代”,不如直面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从历届学生中考情况来看,也没见哪届明显不如哪届的情形出现过。我曾经写过一篇王小妮《上课记》的书评,我认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像王小妮一样拥有一种叫作“母亲教育学”的执念——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相信时间会解决绝大部分现实的问题。教育有不可为之处,教育更有可为之广阔天地。

相信学生,只要有合适的台阶,他们一定会拾级而上,抵达学问、人格的更高境界。

曾经,我也做过这样的预学检查。一种是准备一份既有预习检测又有课堂流程的详尽练习卷,课前给学生做。预习也好,课堂任务也好,都移到了课前去完成。整得一课时的公开课,学生课前就要花至少一课时的预习时间。丁卫军老师也曾评价这样的公开课,他认为上课者轻松了,学生负担却大大加重了。而上课不像阅读教学课,倒像是练习评讲课,甚至是对答案课,机械而毫无灵动之感。还有一种预习检查,是课前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发现学生已知点、困惑点和未知点,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这种预习检查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很显然是学生为本的课堂,是能促学导思的课堂。然而,作为一堂家常的汇报课,我是否需要这样大费周章?显然不必。

我很欣赏黄厚江老师的经典课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师一支粉笔,却能快速了解学情,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真正的精彩在课堂中生成。

想到这里,我决定放开手脚尝试一把。于是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基本流程。

教学目标:

1.背诵《观沧海》,能当堂默写。

2.通过品读、想象,感受作者眼中景胸中情。(教学重点、难点)

3.反复诵读,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基本流程:

一、自由朗读,当堂默写

二、口译全诗,相机点拨

三、赏析诗句,感受意境

四、联系背景,体悟情感

我要做的就是要在简单的教学流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我更多地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

开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任务:会背会默写《观沧海》。这是一个看似比较虚的作业,我知道可能会有人应付了事。于是郑重提醒学生,一定要好好背,到时会请人上台板演的。我看到不少学生表情立马也郑重其事起来,看起来既害怕又有点激动。要的就是这效果,我窃喜。

晚上,我对基本流程进一步做了细化,做了较为充分的预设,同时对各环节主要活动形式做了设计,完成了几张比较简单的PPT。

正式上课。

导入就是让学生齐读预习中的第一段文字。小家伙们放开嗓门: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感谢教材编者,如此用心用情,文笔又如此精美。我说,孩子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初中第一篇古诗《观沧海》,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合作默写全诗,其他人在下面自己写。两位同学谁写多少你们商量着办。不过要注意,一定要将题目、作者、朝代写全哦。

稳妥起见,我找了两位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板演。果然起到了效果。第一个家伙将作者朝代写成了“三国”,“竦峙”写出来了,反倒是“丛生”的“丛”少了一横;第二个家伙把“幸”写成了“辛”。问题不算大。有好心的新同事一邊看着手表,一边示意我将这一环节赶紧过掉。语文课堂这种板演最费时,这不都五分钟过掉了。哪位同学愿意为他们订正默写小错误的?很快,下面小手像旗帜一样齐刷刷举起来了。要的就是这效果。金莉,你来。错误很快被一一修正。你能不能跟两位同学说说,为什么是这样改?金莉倒也大方:“三国魏蜀吴的魏国是曹操儿子曹丕上台后才有的,曹操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一直没有称帝,名义上还是东汉王朝的大臣,因此应写‘东汉末年。‘丛是草木长在一起的意思,应该有一横。‘幸意思是幸运,不是辛苦的辛。”嘿,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真不错,大家理解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全诗,还算顺畅。八分钟过去了。

同学们,曹操的这首《观沧海》我们可以称作什么诗?根据你的积累或者资料说说看。

古诗。众学生笑了。

四言诗。嗯,你是从每句诗的字数来命名的,曹操喜欢用《诗经》常见的四言体式来写诗。其实他那时候五言诗已经兴起了。可以。

写景诗。你是从诗歌写的内容角度看的,可以。

抒情诗,因为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景象,表达作者心中情感的。有道理,写景诗往往最终是抒发情感。还有没有?

老师,我看到有资料上说这是一首乐府诗。你能说说关于乐府诗吗?我赶紧追问。学生显得有点迟疑。我马上补充:乐府本来是制作雅乐、采集民歌的官方机构,后来被借用来指称这一类诗歌,是古体诗的一种类型。《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组诗第一章,《步出夏门行》用的是乐府旧题,原来也叫《陇西行》。请同学们做笔记,从形式看,这首诗叫乐府诗或古体诗,是相对于绝句、律诗这类格律诗而言的。十分钟过去了。

接下来是口译全诗。随即点学生口头翻译,一人两句。没想到这一环节,竟然也卡壳。有人说过,古诗词也有文言性质,这一刻我才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原来学生几乎是没有一点文言基础的。因此在口译过程中,我不得不花气力解决这样一些词语和语句。如“东”是“向东”,“以”是“来”,“何”是“多么”,“洪波”是“巨浪”,“洪”是“大”的意思,“行”是“运行”,“出其中”“出其里”有倒装现象,是“从里面出现诞生”的意思。等等。这些我都明确要求学生作了笔记。

现在想想,学生的表现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古诗文,文言文还没有接触过。看来还是我自己备课时忽略了。又八分钟过去了。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想象自己就是正统领千军万马得胜还师的曹操,登山临海,看到这样的景象,齐读!这一遍,学生明显读出气势来了。

好,请同学们说说看,曹操笔下的大海“有什么?还有什么?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本来我是要将本环节设计为文句赏析的。如设计为“作者运用什么写法写出大海怎样的特点”等套路。教学中我忽然意识到,教材编者“朗读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情感”的设计是多么切合学生认知实际。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还没有建立。套路性赏析训练也应做偏向感性认知的无痕处理。在学生已经读出大海气势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形成气势的内容要素进行感性分解,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因此,我跳过了课件中机械赏析诗句的那一个页面,直接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思考。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

曹操笔下的大海,有浩荡的海面,还有挺拔的高山,给人壮阔豪迈的感觉。说得好,水的动态与山的静态相辅相成。

曹操笔下的大海,有视觉的茂盛草木、翻滚波涛,还有听觉的萧瑟风声,给人生机勃发的感觉。你没有将“萧瑟”一词理解成冷清凄凉,说明你读懂了曹操,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生机勃发的草木,你是不是也读出了作者勃勃的雄心呢?

曹操笔下的大海,有实写的眼前景象,还有想象的情景,给人雄壮磅礴的感觉。不错,虚实结合可以说是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了,请同学们做笔记。你能否分别背出实写海景和虚写海景的内容呢?学生很快背了出来。让我们分别齐背一遍。

曹操笔下的大海,有近处的山岛草木,还有远处的壮阔海面,给人巍峨邈远的感觉。你很有感觉,远近结合使镜头有了纵深感。

基于感性认知的学习主活动设计,让一开始我不太看好的七年级新生焕发出从未有过的活力。用某名师的话说,老师上得很嗨,学生上得很嗨,听课者听得也很嗨。我看到我的新同事们不住地点头表示称许。好课堂的样态原来就是这样啊!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充沛的情感,将这首诗再来读一遍,这一遍我们配合着来读。

(齐)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师)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齐)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只能这么说,效果奇好。课上到第三十八分钟。

体会作者情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我说,同学们,这首《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途中所作,北征乌桓成功,意味着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也为将来南征东吴免除了后顾之忧。你能从诗歌字里行间读到曹操哪些思想感情呢?

我从“水何澹澹”的“何”字读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好,“何”意思是“多么”,明显带有作者热爱赞美之情,你对语言文字很敏感。

我从风起浪涌的大海景象读到作者把握动荡时局的自信和雄心。有见识。

我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读出作者广纳天下贤才的宽广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很好,曹操《短歌行》中有这么几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直接表达了广纳天下贤才的豁达胸襟,《观沧海》是通过想象表达这一情怀的。看来你很懂曹公的心啊。

四十二分钟。我适时刹车,同学们,近两千年前曹操登上碣石山,表达自己宽广胸襟豪迈气概,表达了一统天下的信心和决心。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也曾登上我们南通的狼山观海。读读看,你从中发现他与曹操的共同点。

狼山观海

宋/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làng yuàn仙人何处觅?灵槎chá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覺今朝眼界开。

学生虽读得半懂不懂,但都感觉得到这首诗中同样涌动着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最后,学生在再次背诵《观沧海》的宏大气势中结束了本课学习。

回想2018年开学季这堂展示课,感触多多。一是统编教材助教助学系统需要教师好好开发并落到实处。二是教师应多了解学情,课堂多设计主要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观沧海》中观曹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不也正是如此吗?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胸襟,学生就会还你怎样的精彩课堂。良有以也。

猜你喜欢 观沧海曹操诗歌 七月诗歌阅读(低年级)(2020年8期)2020-11-06陶瓷绘画《观沧海》艺术大观(2019年11期)2019-11-12诗歌的奇怪队形(一)作文大王·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8-01山鸡舞镜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9年4期)2019-04-19三国演义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一个诗人当代教育(2016年3期)2016-11-02曹操雅量惜才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8期)2016-01-27协会 通联站中华奇石(2014年12期)2014-07-09曹操梦中杀人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1期)2014-01-09观沧海中华奇石(2009年10期)2009-11-02

推荐访问:用好 教材 学生

《用好教材,凭借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