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创新探究

时间:2021-07-07 17:02:34 浏览量:

刘燕 冯若楠 彭佳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开展科普阅读推广的重要文化阵地。文章以宁波图书馆“草木笔记”活动为例,阐述了其背景、主题、形式等科普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深入分析其活动特色、创新亮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与展望:动与静巧妙结合让活动更鲜活、多主讲人互动让分享更真切、多形式融合让自然更生动、延伸地域特色让探索更长远,以期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阅读推广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科普阅读;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科普”是指“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科普阅读推广的重要文化阵地,可以通过积极开展通俗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来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国内图书馆界开展了以讲座、展览、馆藏文献推荐、夏令营、科学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笔者以宁波图书馆“草木笔记”活动为例,总结其科普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与经验,以期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阅读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1宁波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创新实践

1.1活动背景

近几年,国内迅速流行起“自然教育”。北京、南京等城市的多名作者都出版了以“植物笔记”“自然笔记”等为主题的科普书籍。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摄影、手绘、博物旅行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科普阅读推广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宁波图书馆自2017年12月开始推出“发现身边的草木之美”活动,并于2019年5月起專门开设“草木笔记”系列沙龙。沙龙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主讲人通过讲述身边的一草一木,引导读者观察身边的植物,感受四时的变化,欣赏自然之美,从而理解自然,爱上自然,敬畏自然,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之家。同时带动大家去阅读博物学、植物学等科普类书籍,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文学、古典诗词文学等书籍,推广科普阅读。

1.2活动主题

“草木笔记”活动每期的主题都是围绕自然观察来激发、带动市民对大自然以及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比如第一期活动的主题是“草木有灵且美——如何欣赏草木之美”。活动中,《甬城草木记》作者为大家讲述身边的一草一木,带读者领略身边的草木之美。第三期活动的主题为“悠游草木间,心悦天地外”。通过认真观察植物给人的生活带来细腻而丰富的乐趣,通过认识植物培养对草木的喜好使人们知活贴近自然。第五期活动的主题为“草木视角看历史”。主讲老师从《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这本书讲起,提到中国茶叶如何改变世界史,并提出植物不仅仅只是普通的自然生物,在某些特定植物的背后,更是政治力量的博弈,是经济版图的变迁,是民族文化的体现。第八期活动的主题为“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主讲人用自己对古树的理解和探索,带领读者走进梁衡先生的《树梢上的中国》这部优秀的自然文学著作。

“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通过参与与自然观察、科普书籍有关的主题活动,读者体会到工作之余去大自然中走一走,看看花、看看草,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美好的事物出现在眼里越多,心灵就会越充盈与宁静。亲近自然,不在于认识多少花草,在于感受每一种生命形态独特的美好。

1.3活动形式

1.3.1室内沙龙——博物之旅的故事分享

“草木笔记”每期活动都会先确定好一个主题,并通过宁波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发布,读者可通过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报名,现场凭报名码参与沙龙活动。活动时间大多放在周五晚,活动地点放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室内沙龙密切围绕活动主题,通过主讲人分享实地观察拍摄到的植物、科普书藉推荐、现场读者交流互动等形式开展。室内沙龙的形式,能拉近主讲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良性的互动,保证活动的活跃度和新鲜度。

1.3.2户外观察——自然之境的实地探秘

“草木笔记”除了以室内沙龙形式开讲以外,还辅以户外观察的新形式开展,为读者带来奇妙、有趣的博物之旅。例如2020年8月开展“夏日自然观察(户外篇)”,利用鄞州湿地公园的独特地理优势,由嘉宾老师带领读者朋友辨认无患子、萝藦、紫荆、千屈菜、水烛、合萌等各类植物;科普黑水鸡、小鸊等可爱的水鸟,并介绍其生态特点。通过走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通过讲植物、生物之间彼此的关系,让自然观察更加直观、生动。活动中,主讲老师提示,进行植物观察应定点、持续和系统的就近进行。定点是非常重要的,点可大可小、可近可远,但是要固定才能不断发现新的变化。持续也同样重要,一种植物、生物,只有观察了它们的全生命周期,才能真正认识它们。而且通过系统观察,才会把书上的生态系统观念落到实处,了解动植物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1.3.3线上云沙龙——特殊时期的精神食粮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这个特殊的时期,读者需要些精神食粮来增进勇气,共同战“疫”,因线下活动受限,“草木笔记”适时推出线上云沙龙,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讲,在疫情期间为读者带去及时的精神食粮。例如2020年4月12日推出的“草木笔记”云沙龙,由主讲嘉宾为广大读者在线上解读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弗提所著的《林中四季——一位博物学家的自然观察笔记》,微信直播点击率超过2万人次。2020年6月20日,主讲老师在家中线上开讲“草木视角看历史”,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分享《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讲述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如何在清政府禁止进入的中国内地盗走我国核心茶叶产区优质茶种、茶苗,从而导致中国茶叶丧失世界垄断地位背后的历史故事。整场直播点击量超1.6万人次。

小草木,大世界。通过拓展线上服务,开展云沙龙,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让更多的读者能相约云端,共享书香,掀起线上阅读的热潮。

1.3.4科普书籍推荐——识别花草的武林秘籍

宁波图书馆在组织开展“草木笔记”活动时,积极向参与的读者推荐自然科普类书籍,如《塞耳彭自然史》《博物人生》《植物学通信》《笔记大自然》《如何观察一棵树》《杂草的故事》《沙乡年鉴》等,以及文学类书籍《人间草木》《草木的理想国》《闲情偶寄》《万物有灵——诗经里的草木鸟兽鱼虫》,并在线上解读《茶叶大盗》《林中四季》等科普书籍。同时,还积极推荐专业的工具书如《浙江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以及其他工具书如《宁波珍稀植物》《宁波园林植物》《宁波植物图鉴(卷一)》《杭州植物志》《浙江常见树种彩色图鉴》等,为业余爱好者爱上草木,打开草木世界的大门提供启发和参考借鉴,帮助植物爱好者探寻一条适宜的自然观察之路。

2“草木笔记”科普阅读推广活动特色

2.1主题新颖,读者参与度高

近年来,自然观察活动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时尚,人们在充实科普知识的同时,享受博物旅行的乐趣。宁波图书馆以自然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新颖时尚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以室内沙龙、自然观察等形式,从科学视角探寻草木智慧,让读者收获良多。每次活动预告发布后,读者纷纷在微信上抢先报名,每次活动现场也都座无虚席。因室内沙龙的活动时间一般在周五晚19点开始,读者为了珍惜每一次参与活动的机会,有时甚至顾不上吃晚饭便急着赶来。活动的线上直播,不少读者也会提前打开直播画面等候老师开讲。除了宁波本地的读者,也有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的读者参与活动,一场直播活动的参与人次逾2万。参加活动后,不少读者表示:主讲老师以身边惯见的植物为例进行讲解,新颖科学,主题贴切,听来倍感亲切,也容易领会。

2.2活动与科普阅读相结合

活动时,主讲嘉宾注重与经典的科普图书相结合,并在活动结束后推荐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自然科普书籍。2017年11月,《甬城草木记》-书出版。这是一本宁波植物图鉴,也是一本植物科普读本,记录了75种宁波城乡常见的植物。每篇植物记录,既有状物描写,又有科普介绍,满满的草木情怀。草木之美好,正如城市之美好。一个城市的草木笔记,是人与城市之间的植物故事。活动中,主讲老师围绕此书进行介绍,激发读者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观察身边草木的好奇心。同时在活动中推荐并解读经典的科普读物,如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弗提所著的《林中四季——一位博物学家的自然观察笔记》。此外,还向读者推荐了《植物学通信》《种子的胜利》《如何观察一棵树》《杂草的故事》等科普著作。

2.3坚持从科学视角探寻智慧

“草木笔记”活动旨在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美好,挖掘寻常草木的文化内涵,并从科学视角进行解读。2019年11月29日,主讲老师讲述“种子的生命智慧”。从种子传播的智慧人手,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案例,解读植物是如何练就十八般武艺来传播自身的种子。梭罗说:“只要有一颗种子,我就准备看到奇迹。”种子为什么能创造奇迹?它们怎样创造奇迹?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活动现场,主讲老师道出种子的十八般武艺,比如“鬼针神钩”,代表植物有苍耳、鬼针草、窃衣;“甜蜜诱惑”,代表植物有红果子、罗汉松;“改颜易容”,代表植物有卫矛、野鸦椿;“伞兵突击”,代表植物有蒲公英、泥胡菜、萝藦等。生动的讲解配合高清的植物照片,让植物爱好者们大饱眼福,立刻理解了种子传播的智慧精髓。

嘉宾老师在活动中分享了观察植物的四个视角:一是科普视角——专业;二是文化视角——趣味;三是本土视角——立足;四是科学视角——基础。观察植物之后,一篇草木笔记的产生流程:刷山寻找+实地观察+拍照(采标本)+鉴定物种+查找资料+构思框架+撰写文章。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喜欢草木虽是个人业余爱好,但也须遵循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规范。正如主讲嘉宾所言,只有坚持专业的精神,业余爱好才能持久与深入,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在发现植物之美的同时,探寻草木智慧。可见,引导读者观察身边植物,撰写草木笔记,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

3“草木筆记”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创新亮点

3.1以轻松的形式普及自然教育

英国自然主义者彼特·斯考特曾说过:“要拯救面临威胁和毁灭的自然界,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人们重新爱上自然的真与美。”欧美国家一直以来十分注重自然教育,自然文学非常发达,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克莱尔·沃克·莱斯利和查尔斯·E·罗斯出版的《笔记大自然》一书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书教大家用书写日记、绘画等形式来记录自然,传递大自然的色彩。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喜欢上了自然摄影,大自然的美丽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得到了更好的展现。这些图片资料通过书本、展览、讲座、网络等形式,直观地呈现给社会大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同时也鼓励和吸引了更多的民众去深入了解大自然。

当代城市化的进程催生了社会大众对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渴望,而大自然的馈赠总是独一无二,令人着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业余时间离开都市,到山间乡野享受自然,欣赏乡间野花,倾听山间鸟鸣,但很多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只停留于表象,摸不着要领。在这时,如果有人能说出所见花草的名字及其属性,那就更具有趣味性与成就感。“草木笔记”活动嘉宾老师结合其10余年的植物观察经验,从美好的欣赏力、季节的敏感度、自然的敬畏感、世界的观察力等角度启发大家欣赏草木之美。从身边开始,比如所在社区、下班路上、公园绿化、植物园等,观察自然、撰写植物观察笔记,用大家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普及自然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以良性互动推动科普阅读

“草木笔记”作为科普类的阅读沙龙,从2019年5月起固定两个月开讲一期。活动中,主讲嘉宾并不是一味地讲述,而是不时地通过提问的形式,与在场的读者展开互动,并及时对积极参与互动的读者进行鼓励,因此活动现场的气氛特别活跃。正如主讲老师所分享的,草木之美的内涵非常丰富,有气质之美,有生命之美,有智慧之美,也有文化之美。这些美好,须深入其中,才能得其三昧,从而乐此不疲。“好奇心+工具+方法+时间-成就”,这是业余爱好者入门的必经之路。而观察植物不一定去远方,可以立足本土。城市中有公园、学校、社区、植物园、湿地等,也可以去景区、古道观察植物。

从已举行的活动来看,读者参与积极。每次活动结束之后,都会有不少读者向活动嘉宾咨询有关植物品种、户外观察等问题。有趣的形式,良性的互动,有助于推动科普类书籍的阅读,从而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理性认知。读者可以将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随手记录下来,更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植物达人一起,观赏草木,闻香识花,观鸟知语。心有草木,到处自然。于互动和科普中,亲近自然,爱上自然,共同守护地球之家。

3.3开拓线上直播扩大受众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传播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阅读传播重要的渠道,直播更是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参与线上直播的读者,帮助大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信息,汲取知识。参与线上直播也成为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选择。

“草木笔记”活动除了在图书馆现场开讲,同时还开通线上直播,让更多市民甚至全国的听众都能共享,极大地扩大了受众面。例如“种子的智慧”这期活动,除了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开讲,还在微信上同步进行了直播,参与者除现场100余人外,线上观看人数达23150人。草木有灵,充满智慧。主讲老师在这期活动中分享了植物生命史最好玩也让人感兴趣的两件事情:一是如何实现传粉,二是种子怎样传播。传粉是为了结子,而将种子传播到远方,则是种群繁衍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一既有趣又充满科学智慧的主题,赢得读者的赞赏与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暂时不能开展线下活动,特意推出“草木笔记”云直播,邀请嘉宾老师在线上与读者分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还特别分享了此书带来的深刻启示:一是持续定点观察才有所成;二是系统研究才能理解自然之道;三是博物研究要见物见人见历史。本场网络直播点击量逾2万人次。读者纷纷在线上留言:“敬佩小山老师自然悠闲的人生观”“此书的第一章就是4月,放在4月推荐这本书,非常有意义”“活动结束要赶紧去阅读《林中四季》这本书”等。

4思考与展望

4.1动与静巧妙结合让活动更鲜活

科普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根据活动场地划分,主要分为室内和户外两种。室内沙龙,主讲人绘声绘色地讲解科普常识,通过理论知识并辅以实地拍摄的照片,给读者以感性的认识;户外观察,主讲人带领读者,将这些理论知识实地化,融入大自然中,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通过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科普阅读,从理论到实践,从视觉到触觉,让这些科普知识在读者面前更加生动形象,更便于理解和消化。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普阅读推广,需要把“室内版”与“户外版”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动与静巧妙结合,使活动更为鲜活。特别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开展户外自然观察。比如地点在公园、植物园、湿地等处,時间以气温适宜、植物品种较多的春季、秋季为宜,具体时间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春秋两季可选择在同一处进行户外观察,一年四季,春华秋实,春日赏花,秋日观果,观察同一种品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同时,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有关博物学或自然文学、古典文学的阅读,进行现场讲解、交流与点评。

4.2多主讲人互动让分享更真切

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场地的多变性、活动的趣味性而有别于传统学术严谨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依据活动主题的不同,活动嘉宾可以是接地气的科普达人,也可以是专业领域的博物学家,还可以是有科普爱好的热心读者。

为了让科普阅读推广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和理解,活动除固定主讲嘉宾之外,还可邀请各类分享嘉宾与主讲人互动交流。如邀请读者共同参与主讲,带动科普阅读的积极性,并循序渐进,从一阶的感官认知上升到二阶的哲学、文化和生态深层认知,从而领略万物有灵且美的自然境界。此外,还可面向广大读者征集沙龙主题,甄选出读者感兴趣、具有推广意义的主题并依此开展活动,从而促进主讲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加广大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活动更具有活跃度与生命力。

4.3多形式融合让自然更生动

科普阅读推广因其独特的性质,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一张照片,一个标本,一座建筑、一段视频都可以进行科普阅读推广。科普阅读推广活动除了在图书馆的室内沙龙空间举办,还可以走进展览馆,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让广大读者置身其中,体验多样化的科普阅读乐趣。除了常规沙龙活动分享,还可结合自然博物主题推出系列展览,包括植物书籍展、植物标本展、植物绘画展、植物摄影展,并配合开展自然、博物主题的科普讲座。科普展览也可面向广大读者征集科普绘画作品、科普探索游记、科普考察照片,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遴选展出。通过沙龙、讲座、展览等多种途径交互融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自然更生动。坚持开展自然教育、科普教育,让更多的读者走进自然、爱上自然。

4.4延伸地域特色让探索更长远

我国地大物博,植被丰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博物。基于本土自然博物特色开展科普阅读推广活动,首先是对家乡的一种宣传,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身边的草木及自然环境,激发大家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其次,本土自然博物作为当地独有的、特色的自然资源,也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自然博物,具有特色性和地域性。立足本土开展科普阅读,引导读者开展自然观察,引导公众了解乡土、热爱乡土。

此外,随着活动的开展,以本土为立足点的同时,逐渐延伸地域范围。在带领读者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的同时,主讲人将每一次博物旅行时发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大自然的惊喜带给读者,有助于拓宽科普阅读爱好者的知识面,给读者更多感性的认识。除了能科普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还可鼓励广大读者走出去,了解乡土以外的美丽疆土,扩大活动范围,不断丰盈活动的整体框架,让探索更长远。

(收稿日期:2020-10-12责任编辑:马玉娟)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的探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38期)2018-11-19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及路径研究卷宗(2018年25期)2018-11-07区域协作与全民阅读推广中文信息(2018年9期)2018-10-29基于不同群体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7期)2018-10-24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图书馆在线职业教育支持服务策略现代情报(2017年10期)2017-11-09公共图书馆的报刊采访工作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10期)2017-11-06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卷宗(2017年26期)2017-10-17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品牌创新思路探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7期)2017-08-23基层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研究与探索卷宗(2017年18期)2017-08-23MOOC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创新服务与发展研究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年6期)2017-07-01

推荐访问:探究 科普 创新

《公共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创新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