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分析

时间:2021-07-02 15:01:52 浏览量:

王琪

摘要:城市地区在下雨的天气条件下有可能因为雨水排放、下滲能力不足而在道路、屋顶等部位产生积水甚至径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在居住建筑中就可能造成房屋渗漏、潮湿发霉等严重影响居住体验的问题。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城市的景观绿化、地面铺装材料以及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迅速、有效的雨水排放。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这一发展理念。

关键词:海绵城市;居住建筑;景观设计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来看有不少城市在遭遇大雨、暴雨等天气条件时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路面积水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城市地区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没有规划出足够的雨水排放能力。海绵城市的理念是通过各种透水材料以及景观绿化设施来提高城市地区排水、渗水、蓄水的能力。

1 理论概述

城市地区的传统住宅建筑在下雨天气下可能会出现雨水排放不及时、缺乏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条件等问题。而屋面的积水有可能会从房屋建筑的裂缝处不断向下渗漏并对居住者的生活以及房屋建筑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处理雨水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为了应对城市地区的道路、房屋建筑在大雨天气条件下出现雨水排放不及时、雨水循环利用不到位而提出的。其最核心的方法是铺设城市道路时采用具有透水功能的材料来达到雨水下渗、吸收的目的,而城市中景观绿化带也可以凭借其丰富的植被系统来起到含蓄雨水资源的目的。在居住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该在小区中的道路、景观绿化以及建筑物屋顶等容易产生积水的部位采取一定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另外,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运用于

2 应用原则

2.1 引导规划

“海绵城市”的概念自2012年首次提出以来至今也才仅仅不到10年的发展历史,而且这种技术最早使用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广场、道路等容易产生积水的大面积市政工程中,其在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相对来说还比较少且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这一理念,具体的应用细节并不太清楚。因而在很多已经建成的城市居住建筑中并没有充分地将这里理念和相关技术运用起来。在未来的新建项目、改建项目和扩建项目中应该通过积极地引导来推广这种理念和技术在居住建筑的应用。

2.2 和谐发展

“海面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利用景观设计中的绿化带、草坪等来实现雨水的吸收和汲蓄,从而避免雨水在城市居住建筑的屋面或者道路等部位形成积水。由此可见,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城市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因而在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物周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来提升“海绵城市”的设计效果。也就是说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于居住建筑的景观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

2.3 安全有效

在“海绵城市”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要确保各种施工材料、规划方案可以达到相关要求,还应该确保各种材料和设计方案不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影响。在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中也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是否能够达到居住建筑的要求。另外,有时候居住建筑的景观设计可能会对居住者的出行便捷性以及可利用空间造成一定的影响。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应该避免对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产生干扰并保持良好的实用性。

2.4 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居民小区在降雨量、自然植被、水文条件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客观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居住建筑的自然景观规划中应该根据居住建筑周边的自然条件来因地制宜地实现“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居住区的实际用地面积来科学的布置绿化带、植草沟等。

2.5 统筹规划

“海面城市”的建造需要从工程设计、施工材料的选用以及工程措施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不是等建筑物主体已经完成之后才去考虑如何实现各种“海绵”效果。而是要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建筑物透水材料、雨水收集系统、水循环系统以及景观园林等各方面的因素。

3 工程应用

3.1 透水铺装

传统的城市居住区在施工中大量采用透水性能比较差的混凝土材料以及地砖并造成雨水在道路或者建筑表明形成积水或者径流。尤其在大雨或者暴雨天气下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应该使用具有良好透水能力的铺装材料来实现城市居住小区中的道路施工、广场施工等。现阶段使用比较广泛的透水铺装材料包括可透水的混凝土、地砖、沥青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面、道路两侧等部位设置具有良好透水和吸水能力的植草砖。这种设计方案可以让雨水迅速被植草砖、可透水水泥以及可透水的地砖所吸收,从而避免了雨水在城市道路或者建筑屋面形成积水或者径流。

3.2 下沉式绿地设计

城市中的小区中一般都设计有专门的景观绿地且有些高档小区内甚至还设计有专门的花园。下沉式绿地指的是在设计这些景观带或者花园的过程中将其实际标高控制在比外围地面低大约0.25米至0.5米的范围内,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本来就具有很多绿色植物的景观带或者低洼的花园可以因此而具有非常出色的蓄水能力。在居住区的绿化带设计中应该在保障城市居民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将其设置成下凹式的结构,当雨水积蓄在这些地方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激发绿色植物的生长以及减少地表水的聚集和径流作用的形成。而且将雨水积蓄在这些地方之后还可以借助绿色植物和土壤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

3.3 雨水排放

城市中的居住建筑一般是通过设置在建筑物四周的排水管道将屋面上的雨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小区中的路面在形成径流之后也会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或者排水管网系统中去。然而这种设计方案在遇到大雨或者暴雨天气时就很容易出现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一些比较低洼的路段甚至还会因此出现非常严重的积水或者地表径流并对周边的群众产生干扰。在城市居住区道路周边可以设计专门的植草沟来起到蓄积雨水、减少道路积水的作用。这种植草沟的结构实际上就是一个向地面凹陷的浅浅的沟渠且里面也种植着草本植物,当遭遇暴雨天气时可以通过道路周边设置的植草沟来起到排水、泄水的作用并避免积水的出现。植草沟的特殊结构很容易导致尘土、垃圾等杂物积聚在里边并对其本来的功能造成破坏,因而需要定期开展维护工作。

3.4 水循环利用

在淡水资源紧缺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就应该尽可能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不光是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承载和消化能力,还应该通过景观绿化带等设施对雨水进行汲蓄、吸收、净化并最终将其收集在存储设备中,因而居住小区中的景观绿化设施就可以用这些通过这些收集到的雨水来进行灌溉。通过这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语

城市居住建筑在遭遇大雨、暴雨天气时容易在屋顶部位出现给水并进一步引起雨水下渗,破坏房屋建筑的质量以及居住者的使用体验。在规划城市居住建筑的景观绿化时应该充分借鉴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来设计植草砖、下沉式绿化带以及植草沟等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居住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排水、蓄水能力,减少雨水造成的城市内涝。

参考文献:

[1]吴琼.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7(32):80.

[2]叶定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色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5).

[3]孙睿,赵慧宁.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探析[J].城市地理, 2017, 000(008):247.

[4]唐卫卫.试论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建筑与景观结合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 2019,000(003):58.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究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9年10期)2019-11-28惠州市不同下沉式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应用研究农业与技术(2019年19期)2019-11-11图书馆建筑景观设计艺术大观(2019年27期)2019-10-12海绵城市设计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吉林农业(2019年10期)2019-08-31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9年9期)2019-07-0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之研究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9年4期)2019-06-11地域文化的延续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2期)2019-06-11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11期)2019-05-30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7期)2018-05-14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新闻爱好者(2018年2期)2018-03-19

推荐访问:海绵 视角 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