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路径探究

时间:2021-06-04 15:56:30 浏览量:

张司琪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核心命脉,对其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混改问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围绕着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的转型路径,首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概括介绍,后引出混改过程中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转型路径。

关键词:国企混改;财务管理;转型路径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167

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1)国企混改的含义。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指的是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的一种股权结构,在我国这一概念兴起于改革开放后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也需要注入民营资本的活力,学习私有制的高效管理理念,以提高综合实力,国家近些年政策相继落地,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给予了大力支持,国企混改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建立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2)国企混改的背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向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体系核心命脉的国有企业,为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担任着重要的变革责任。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要重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形式有效实现基本经济制度,2015年,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国企混改的两份指导意见,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混改顺应发展趋势,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3)国企混改的动因。目前,无论是以中国联通、中铁总公司为代表的央企混改还是以云南白药为代表的地方国企混改,其混改主要动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跟随政策引导,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机关纷纷下发的有关国企混改的各类文件;二是激发企业活力,混改可以国企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盘活传统固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顺应产业转型,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线上产业的快速升级,采用以往的发展体系难以快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淘汰风险加大,然而私有经济的引入会加快国企应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高效调整运营模式,以更好顺应产业的转型升级。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问题

1)所有权问题。国企参加混改前在资本来源方面,无需通过市场竞争,即可获得国家雄厚的资金支持,有国家在背后作支撑,其资本实力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非国有资本,但随着混改后民营资本的进入,产权逐渐分散,国有资本占比减小,资金管理能力减弱,市场影响力也会较混改前大有不同,这些负面影响在混改高效的整合下不值一提,但若整合效率低下,国有资本的话语权又减弱,就会增大企业出局的风险。

2)财务监督问题。财务监管流于形式。国企混改后大部分企业股权仍过于集中,中小股东难以发挥制衡作用,且董事会通常处于架空状态,无论是任命提拔还是经营决策,往往是政府组织部和国资委最终定夺,其他董事会成员的权利因难以发挥而出现监管职能弱化,同时,大部分国企董事会能决定监事会成员的任免,这种决定性关系自然也会减弱监事会对董事会及管理层的监管作用,监事会成员由公司员工代表和股东代表构成,由构成关系也可知,受到管理层的领导再反过来制约管理层的力度就会减弱。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能整体上未作到充分地发挥。而财务监督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失去监管压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是虚空架构。公有和非公有监管模式能否协调有效融合也是财务监管的另一难题,民营企业的监管力度普遍较弱,由于制度不够规范,往往会出现急于追求业绩指标,草率决策、监管意识弱,体系不完善的情况,而国企由于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强,混改后难免在监管问题上发生冲突,可是监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防线,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引发财管混乱的局面出现。

3)管理模式差距问题。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相对灵活,内部信息传递速度快,员工积极性也较高,但往往内控效率低,监督能力不如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更重于制度化,按规定集体讨论,作出决策,管理效率较民营企业处于偏低位。因管理模式差距的存在,混合制企业尽管努力作到模式共通,但在实际运作上,也无法完全消除其影响。

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管理的有效转型路径

1)深化产权革新。企业可以通过规范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使企业产权明晰的同时,充分发挥双方资本力量的优势。一般民企和国企都是按照所投资金额占总额比例划分相应的所有权,因此民营的引入一定会变更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为了继续保持国有企业原有的经济规模,企业应该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以经营活动能在各部门间得到充分的协调为基础,对双方属性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自身优劣势在组织管理中进行精准定位,例如国企应尽可能减少在运营管理中的行政干预,强化国资监管的作用,应重视所参与职能的划分,严格遵照出资人制度,以公私混合为导向,充分利用民资引进的优势,作为出资人发挥监管作用,作为股东充分行使监管和决策的双重职能,但不过多参与企业管理,而是适当退出,引导公有私有部分充分融合。以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完善监管机制。俗语有“无规矩不成方案”,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管体制非但不会阻碍企业的成长,还会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国有企业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监管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财务情况建立一套具备自身特色的财务监管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创新。例如可定期聘请外部审计工作者对企业不同阶段的内控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合理可行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考核机制,对员工所负责的考核指标与工作职责进行重新梳理,设置考核期,以第一时间通过对考核指标完成程度的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平衡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各环节职能的发挥。在董事会结构上,提高非国有股东的占比,使其能够行使相应的监管决策职能,吸收民营理念之精华。在监事会人员分布上,鼓励代表民营资本的监事成员加入,同时监事会人员选取上要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充分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拒绝监管被管理层制约的现象,还要对监事会成员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为混改后的国企建立一支熟悉市场发展规律,具有混改经验的高质量监管团队。

3)强化风险抵御能力。国企混改背景下对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化,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引导成本管控精细化,实现高效的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同样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成本的细化管控,可使企业真正了解到每一笔支出的去向以及其所能带来的利润,方便高管对项目的投资决策,整体强化对企业投入的有效性监督;做好资金测算工作,认真核实所融得的资金质量,优选适合企业经济状况的低成本资金,并结合企业的获利能力合理调配现金流,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债务风险。

4 结语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眼下国家正积极有序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混改后公司治理有效与否会直接关系小到混改能否成功,是否会使多方利益受损,大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而通过全文的分析不难总结出,若要成功实现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升级,首先应对产权进行深化革新,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最优融合,其次要引导监管创新,减小二者原有的监管差距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应加强国企混改后的风险抵御能力,坚固财务风险屏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阮兆杰.国企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153-154.

[2]李杰.国有企业混改中財务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07):90-91.

猜你喜欢 转型路径财务管理 基于跨境电商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路径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20期)2020-12-16新时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索时代金融(2020年17期)2020-08-03内控视角下优化政府机关财务管理模式市场观察(2020年1期)2020-04-09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今日财富(2019年26期)2019-09-24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分析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分析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今日财富(2019年35期)2019-01-14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10期)2018-12-24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的转型路径新媒体研究(2018年14期)2018-09-18全媒体时代的主持人困境及转型路径新丝路(下旬)(2018年2期)2018-05-14

推荐访问:国企 探究 财务管理

《国企混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路径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