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时间:2021-07-25 16:57:02 浏览量:

李贺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予以早期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2019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方便选取50例进行实验,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50例患者予以均分两组。将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实施晚期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2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9 3、22.786 6、13.063 9、4.849 7、16.431 6,P<0.05);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96.67%与参照组76.67%相比较,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 3,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将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提高,且获得较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早期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25-01

颅内动脉瘤破裂实际上是动脉瘤壁的渗血,是导致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其发生率仅低于高血压脑出血和脑血栓[1]。当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其主要表现为突发爆炸性头痛或者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很快死亡[2]。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再次破裂出血风险较高,1个月内为33%。其病死率较高,首次出血病死率为45%,再次出血病死率为70%。因此在对其未实施有效、正确的治疗,于2017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方便选取的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效果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25例和参照组25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9:11,其年龄选取范围为40~73岁之间,(56.18±2.37)岁为中位年龄。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6:14,其年龄选取范围为42~78岁之间,(56.97±3.16)岁为中位年龄。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了解该组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对比其基本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该次研究,并将该次研究上报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得到认可批准。

纳入标准:全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行CT或者DSA诊断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肝肾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参照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发病72 h后实施晚期介入治疗;对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发病72 h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主要内容如下: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予以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行股动脉穿刺,将6 F动脉鞘予以置入,对患者颈内、颈外、椎动脉进行造影检查,对其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等予以明确。将造影管予以拔除,将微导管塑形后在DSA透视下,在微导丝的辅助下将微导管开口置入动脉瘤腔内,在动脉瘤腔中将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予以填塞,经造影证实为致密填塞后为止。

1.3 判定指标

对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使用QLQ-C30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针对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等5个方面进行评定,每一个功能评分范围均为1~4分,其分数的高低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涉及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进行t检验;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临床疗效),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作研究

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均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对比

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参照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动脉血管壁的厚度是其他部位动脉血管壁厚度的2/3,其周围缺乏组织支持[3],管壁中弹力纤维和平滑肌较少,管壁的中层出现裂隙、动脉发育异常、胚胎血管存在残留、动脉发育不良,创傷、感染、动脑硬化等因素都可导致动脈瘤形成。因此医院对患者实施病因治疗是有必要的。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主要有介入栓塞治疗和外科开颅夹闭治疗两种。介入治疗可有效的、尽早的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存在,并可有效的阻止其出血,还可将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提高,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治疗手段。现临床上有关颅内动脉瘤破裂使用早期介入治疗的研究较多,证实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的控制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进而使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降低,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对治疗充满希望,进而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优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且操作较简单,对患者不造成任何负性影响,现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行早期介入治疗后,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并相对优于治疗前,其与参照组相对比,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67%参照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为76.67%,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将患者的出血情况予以控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机体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将早期介入治疗应用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中,其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病情可以尽早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控制,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现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首选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章雁,杨晓明.介入治疗时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6):492-495.

[2] 温茂昌,李劲松,戴利强,等.超早期与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Hunt-Hess高分级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9):1053-1054.

猜你喜欢 组间实验组评分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20年8期)2020-09-08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十一)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0年8期)2020-07-24情境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考试周刊(2019年42期)2019-05-18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赢未来(2018年23期)2018-12-20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7期)2018-09-12双周最佳阵容足球周刊(2018年2期)2018-08-06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4期)2018-05-16双周最佳阵容足球周刊(2017年27期)2018-04-16心脏不好,慎练上肢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5期)2017-05-04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师道·教研(2017年4期)2017-04-22

推荐访问:动脉瘤 破裂 临床应用

《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