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博士”李慰农

时间:2021-06-07 15:51:11 浏览量:

张文萱

少年壮志赴法勤工俭学

1895年,李慰农出生于安徽巢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艰难,李慰农仍然自幼接受教育。1912年,考取芜湖第二农业中学的李慰农,决心振兴农业,解救农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在赴校前夕将名字改为“慰农”,寓意要以实际行动慰藉苦难的农民大众。1915年的夏天,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农场管理员,月薪60余元银洋的待遇十分优厚,但他坚持在工作之余广泛联络进步教师和学生,研究农业科技和革命理论,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他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到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国才有希望。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芜湖,二农顿时沸腾起来,李慰农作为芜湖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和师生们高喊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口号游行。

1919年秋末,中国“华法教育会”在安徽招考赴法勤工俭学生,李慰农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12月,他与蔡和森、尹宽等50余人由上海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李慰农同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李维汉、王若飞等18人,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召开中国少年共产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之初,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也不隶属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一个独立的革命团体,直到1923年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少共”在巴黎召开临时大会,才决定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下半年,李慰农被由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中国革命旅欧组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在旅欧党团组织内,李慰农刻苦学习,钻研马列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简直如痴如迷,以至于大家送给他两个绰号,一个是“农民博士”,一个是“社会主义”。据当时同李慰农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肖劲光、张申府、肖三等人回忆,这两个绰号就是他的替代名。

与此同时,李慰农还同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等在华工中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和教育工作,帮助华工们摆脱行会和帮口的束缚,建立起自己的统一组织——华工总会,并出版了《工人旬报》《新工人》等刊物。华工领袖袁子贞和马志远在他们的帮助教育下,先后加入共产党。这些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李慰农的组织才能,为他以后回国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提供了不少经验。

这期间,李慰农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義。他曾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精辟的科学,不是容易懂得的。我们既命名为共产主义者,应当将这种主义的概念弄清楚、方略弄明了、制度弄熟悉,最重要的是根本概念——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马克思经济学说——然后才能固定了的思想,保持他的行动,虽然万苦千辛,不致中途变节。”李慰农根据自己的认识,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1923年11月,李慰农和刘伯坚等10人,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周恩来护送到柏林,随后转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参加中共旅莫支部的活动。经过5年的国外革命锻炼,应党的召唤,李慰农于1924年底踏上了归国的征程,他迎着席卷中华大地的革命浪潮,勇敢地冲上了波涛汹涌的潮头。

殚精竭虑引领工人运动

1925年,李慰农奉党中央指示回国,被分配到山东工作,之后被中共山东省委派去青岛工作。到任后,他立即参加了全市党组织的领导工作,深入产业工人集中的四方村,建立中共四方支部,并任书记。整顿党的组织,建立严格的组织制度和保密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工会组织,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

1925年,是青岛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一年。在中共“一大”代表、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的领导下,在取得了四方机厂“二·八”工人大罢工胜利之后,又于4月18日举行了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

李慰农发动4000余名大康纱厂工人举行罢工,散发《青岛大康纱厂全体工人泣血书》,提出承认工会,增加工资,保护童工、女工及对待工人一律平等16项复工条件。6天之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1.8万人。4月29日,他接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一职,遂将市委机关由湖南路秘密迁到下四方村,就近领导罢工斗争。先后发动胶济铁路总工会、四方机厂工会全力声援;
动员各界群众特别是学生,成立“罢工后援会”捐款声援,争取青岛《公民报》特辟工潮专栏,报道斗争情况,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奉系军阀压迫工人的罪行。

5月10日,日本厂方迫于强大的压力,与工人代表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各纱厂复工。至此,历时22天、闻名全国的青岛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5月中旬,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结束之后,刘少奇由与会代表傅书堂陪同,来到青岛。第二天,在四方党支部书记李慰农住处接见了四方机厂的工会委员长、党员丁子明和纪子瑞等人。李慰农向刘少奇汇报了青岛工运和党的工作的情况。刘少奇听后很高兴,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人组织起来,争取政治地位和经济权益,要组织工人学文化、学政治、启迪他们的觉悟,工会是工人的台柱,是工人的依靠,要把工会办好。刘少奇在青岛期间,李慰农召集了党、团负责人会议,一起分析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刘少奇和李慰农都认为,当前敌人的势力还很强大,罢工虽然得到了初步胜利,但要警惕敌人的反扑,要告诉工人,斗争的道路很曲折、很漫长、敌人很狡猾,不可有侥幸心理。

在刘少奇离开青岛后不久,中日反动派便开始了反扑。

青岛惨案无法忘怀

实际上,青岛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成功后,就在各厂工人复工后,日本厂主却一方面以种种借口拖延履行复工条件,一方面勾结军警封闭工会,并策划对工人进行报复。他们开除了51名罢工骨干分子,并向胶澳商埠当局施压要求取缔工会。5月25日,大康、内外棉等几大纱厂工人再次举行第二次同盟大罢工。

这次罢工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向北洋政府发出照会,要求中国当局镇压罢工,同时把本国军舰开进胶州湾,准备随时登陆自行镇压。在日方的威压利诱下,亲日派军阀、山东督办张宗昌训令胶澳督办温树德,派遣军警,镇压罢工。5月28日这一夜,2000多名警察及海军陆战队员包围了四方3家日商纱厂和工人宿舍。当晚,李慰农得知敌人调动军警的情报后,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立刻召开了支部会议,研究对策,但一切为时已晚。

5月29日凌晨,军警冲入内外棉纱厂,要求工人退出工厂,遭到工人拒绝。当温树德的陆战队冲入内外棉纱厂时受到工人们的抵制时,海军陆战队根据温树德“打死人不要紧”的训示,对赤手空拳的工人进行血腥镇压,一时枪声大作,血肉横飞。当场死8人、重伤17人、75人被捕,数百人被通缉,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青岛惨案”,它和次日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史称为“青沪惨案”。

工人被压迫,李慰农心急如焚,听到枪声大作,他更是心如刀绞,曾经与他亲密无间的工人们遭遇如此横祸,李慰农心痛不已。他立刻与傅书堂、丁子明召开了紧急会议,要多渠道揭露敌人的暴行,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援,进行募捐,以抚恤烈士家属、救济受伤、失业工人。在四方机厂西公司职员宿舍的昏暗灯光下,李慰农压抑住心中的悲痛奋笔疾书,将事情的经过写信向刘少奇汇报。

6月,刘少奇复信,并汇来中华全国总工会捐款200元、北京学生会捐款2000元。同时,李慰农组织胶济铁路总工会发动各界,成立了“青沪惨案后援会”,团结进步民众,揭露敌人罪行,唤醒同胞。此时,李慰农深知青年学生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广泛组织发动学生投入斗争。如罗荣桓、张沈川、彭明晶、李萼等一大批学生骨干很快成为斗争的骨干。

在李慰农的组织领导下,青岛人民的爱国斗争开展得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各界组织了上百个民众团体,或联合或单独举行集会数十次,演讲、游行、募捐几乎天天都有,就连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的官员们也慑于形势参加了民众团体。这一切,不仅表现了民众团体和党的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也充分地反映了李慰农的胆略和才能。

在他的领导下,青岛方面的反帝爱国力量都汇集到了共产党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向帝国主义和反击军阀势力猛烈冲击。

壮烈牺牲永镌历史

1925年7月23日,大康、内外棉、隆兴工人举行第三次罢工, 反帝风暴席卷整个青岛。当时,张宗昌在接受了中日反动派30万元的贿赂后,决定再次大开杀戒。从7月26日起,由张宗昌的前敌执法副司令尹德山带领大批武装奉军赴四方镇压罢工。四方、沧口地区实际戒严,交通断绝。7月26日晚,反动军警由叛徒指路,去四方一带搜捕李慰农。此时,李慰农在小鲍岛布置完应变工作后返回四方村市委机关时,不幸被北洋军阀逮捕。敌人审讯他到青岛的目的时,李慰农斩钉截铁地说:“青岛是中国的青岛,是青岛人民的青岛,我要和青岛人民一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走狗!”敌人要李慰农供出“同党”,李慰农大义凛然地说:“青岛的工人全是我的同党。”7月29日,李慰农英雄就义于青岛团岛,那年,他30岁。李慰农的牺牲,在当时就给党造成巨大损失。作为贫苦农民的儿子,他用坚强的意志完成了蜕变,从“农民博士”到“工运先驱”,李慰农走过了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一座英雄丰碑矗立在黄海之畔,崂山脚下,矗立在青岛人民心中。青岛人民没有忘记他。在青岛市市南区栈桥海滨以西的西陵峡路东端,有一个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公园,这里是广大游客和周边居民休憩观景、凭风临海的好地方,也是一处有鲜明主题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园——李慰农公园。这里由李慰农烈士事迹及入党誓词专栏、青岛党史轨迹、中国精神和中国梦、四德长廊5个部分组成。为突出公园红色文化主題,丰富辖区党员教育活动场所,营造党建文化氛围,2016年5月,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对李慰农公园进行升级打造,将其建成一处有鲜明主题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园。李慰农公园也因此成为青岛党史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党员教育的实践课堂。

In May 1925, Li Weinong came to Qingdao to lead the Partys work and carry out the revolution. Unfortunately, he was arrested by the Beiyang Warlords and severely tortured. However, he remained faithful and unyielding. He was kill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Hu Xinzhi on July 29, 1925, at the age of 30.

L i W e i n o n g w a s t h e f i r s t communist who sacrificed his life for the revolution in Qingdao. He will forever be remembered by Qingdao people. At the eastern end of Xilingxia Road, west of the trestle bridge waterfront of Shinan District, there is a Li Weinong Park, which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
Deeds of Martyr Li Weinong and his Communist Party Admission Oath, Party History in Qingdao, Chinese Spirits, Chinese Dream and Four Virtues Corridor. It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publicity of Party history in Qingdao and a practical classroom for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刘少奇工人青岛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科教新报(2020年19期)2020-06-04油田工人当代工人(2020年2期)2020-05-11酒厂工人当代工人(2019年22期)2019-12-20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美丽的青岛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4年6期)2014-07-09刘少奇安源二三事湘潮(2009年3期)2009-03-30被哨兵挡驾的刘少奇青年文摘·上半月(1992年4期)1992-01-01刘少奇副主席题词中国青年(1963年7期)1963-08-16

推荐访问:博士 农民 李慰农

《“农民博士”李慰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