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里的红色广播电台

时间:2021-06-08 13:24:34 浏览量: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随身携带着一个装着干电池的收音机,经常收听陕北电台、邯郸电台的广播。他对晋冀鲁豫军区电台顺利接替陕北电台广播一事,很是满意。

1947年3月29日晚,太行山涉县沙河村一间普通平房内,晋冀鲁豫军区通讯三处副处长王士光、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常振玉、播音员余鸣久等人正守在电台旁,焦急地等待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因为中共中央将一项艰巨的任务交到了他们身上。

艰巨的接替任务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第一次正式播音:“铛……铛……铛……刚才最后一响是上海时间19点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波长61米,周率4940千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电台呼号为“XNCR”,“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固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新中国广播”英文“New Chinese Radio”的缩写。

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期间,这个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红色电台,面向国内外听众,深入宣传中共的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传播根据地的信息,像一名传递真理的使者,让人们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被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称之为“茫茫黑暗中的灯塔”,团结了众多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内外同胞。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11月,国共谈判破裂,和平谈判大门已被蒋介石关闭,而延安方面也对此做好了准备。12月底,延安给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解放区发电:蒋介石将要大举进攻延安,延安广播电台播音不能中断,要设立后备电台,抓紧做好接替广播的准备工作。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集结20多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毛泽东等人不得不暂时撤离延安。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躲避敌人,也迁至了陕北瓦窑堡(今子长县),并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出时间仅限于晚间。

考虑到一旦电讯中断,新华社的发稿也将停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给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发电:“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各根据地只有晋察冀和你区有广播电台可以接替……除重要文章和重要消息由中央编写或审查后发你们播出外,日常电台口播和新华社文字广播全由你们接替。”不久,中央宣传部又给晋冀鲁豫军区去电,告知其晋察冀军区由于发电设备受损,已无法按计划接替电台。于是,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的任务便落在了晋冀鲁豫军区通讯三处副处长王士光带领的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邯郸电台)身上。

王士光,祖籍天津,1915年出生于北京,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天津从事秘密电台工作。先后担任晋察热辽军区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晋察冀军区无线电大队教育股股长兼无线电训练队队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通信三科材料股股长等职,具有丰富的电讯工作经验。

自从接到任务以来,王士光他们每晚都注意收听陕北电台的播音。然而就在3月29日晚,陕北电台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播出。行事敏锐的王士光马上意识到,陕北电台可能出现问题,被迫停播了,必须马上接替。可是,当时既未接到上级指示,也没有收到陕北电台的稿件,如果层层请示,恐怕就得好几天,当下应该怎么办?是等待中央的指示还是立刻主动接替陕北电台播音?“决不能让党中央的声音中断!”王士光与身边同事们商议后,果断作出决定:立刻接替陕北电台广播。

但是因为手头没有播报稿件,只能暂时宣布电台出现了故障。于是在接下来10几分钟的时间里,邯郸电台播音员柏立在电台里反复口播:“陕北广播电台XNCR,由于机器发生故障暂停播音,明天再见……”当晚,邯郸电台台长常振玉等人连夜组织稿件,以备第二天晚上能够接替陕北电台正常播出。

3月30日晚7点整,王士光等人会集在电台旁。在播音员的操作下,先是按照惯例,播出了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歌曲《兄妹开荒》,接着连呼三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尔后,开始正式播放新闻和其他节目。

从此,从涉县沙河村发出的这个红色电台声波,正式接替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出任务。

来之不易的广播电台

在物资拮据的年代,八路军的电讯器材也来之不易。说起邯郸电台的建立及设备筹备过程,着实经历了一番曲折。

1945年12月,国民党空军派遣一架飞机空运两部归航台(放置在已知地点,可在航空或者航海方面进行定位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准备安装在河南焦作附近的机场,用于加强空中飞机导航,便于军机往来运输。但敌人不知道的是,该机场已被八路军占领,敌机降落后,飞行员当场被民兵俘获,这两部归航台也被缴获。

当时八路军非常缺乏电讯器材,得到俘获国民党飞行员和缴获重要电子设备的消息后,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立即指示通信三科材料股股长王士光派人将这两部归航台运到麻田。

当王士光仔细检查两部归航台各零部件完好后,当即提出了两种改装方案:一是改装成两部短波发报机,供部队通信使用:另一个方案是改装成两部广播发射机。

八路军前方总部使用的发报机功率较小,如果将归航台改装成发报机,功率增大,会提高发报质量和水平。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发射机、汽油发电机笨重,携带不便,信号功率大,也极易引起敵人注意,引来敌机偷袭。但若将两部归航台改装成短波和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改变太行山没有广播的局面,利用电台广播这种“特殊武器”,对国统区和战场的官兵加强政治宣传。

在两种方案中,王士光建议采取第二种。当时八路军已有加强电信设备生产的计划,滕代远听了有关人员汇报,同意王土光的意见,认为将归航台改装成广播发射机更好。于是,滕代远给通信三科材料股划拨发了几部金属加工机床,组建起了电信工厂。王士光对发射机的设备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后,制定出归航台改装广播电台的设计方案。

1946年初,随着战争形势变化,王士光和装配科、材料科、电信工厂的人搬到邯郸峰峰煤矿附近的街儿庄。在这里,他带领技术人员,开始了广播电台设备的改装工作。将飞机归航台改装成广播电台,其中的工作量要比改装成发报机大得多,这需要制造调制器、天线调谐箱、语言放大器等播音控制设备,架设短波和中波发射天线、接收延安台的定向接收天线等。

由于缺乏零件和设备。王士光他们在改装中颇费周折。改装电台用的电子管和零部件有些是归航台本身配套的,有些是从飞机残骸上拆下来的,有些是库存产品,还有一些零件根本没有,只能自己动手研制。在制造零件过程中,用的钢铁材料是八路军破坏敌人铁路时搬回来的钢轨,铜材是从民间搜集来的铜元、麻线和缴来的铜线;电镀用的纯银电极是用银元电解提纯而成;铝皮是用飞机蒙皮碾平,铝板是将飞机残骸的铝铸成坯,再用铣床铣成;电表是用从飞机上拆下来的电压表、水温表改装而成。可以说,广播电台改装工作十分不易。

1946年5月,在王士光的带领下,两部广播发射机改装完成,并在街儿庄进行试播音。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情况看,电台播出效果不错。远在延安的广播电台在一次播音结束后,呼叫邯郸电台,告诉王士光等人,在延安收听到的邯郸电台短波台声音良好,这让王士光他们十分振奋。

接下来,从5月初到6月中旬,王士光他们使用这个靠着利用归航台仪器改装而来的广播电台,每天转播延安电台广播两小时,并从报纸上选出社论短评和新闻,进行1小时试验播音,这让红色太行山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

太行山里的广播电台

邯郸电台的运行并不顺利,正当电台准备开始正式广播时,蒋介石为了打通平汉路,对邯郸发起了军事行动,邯郸军民积极备战。为了掩护电台的装备和设施的安全,1946年5月,晋冀鲁豫中央局要求试播中的邯郸电台随同装配科、材料科和电信工厂,一同搬迁到涉县东北22.5公里处的沙河村。

为了让邯郸电台顺利办下去,王士光找到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尽快派一位广播电台台长主持电台工作,二是希望指定专人负责节目编辑工作,三是建议明确邯郸电台南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领导。张磐石有点为难,宣传部事务繁杂、人手少,况且,对电台技术,他们也是一窍不通。于是,张磐石提出,宣传部这边的人不懂广播电台技术,最好还是由军区三处管理。

王士光又跟张磐石商量,前方收听邯郸电台的播音后,反响不错,发挥了广播电台的作用,可以鼓舞根据地抗战军民信心,并对蒋管区和蒋军官兵加强政治宣传攻势。在电台维护技术上,三处的同志会抽调出人员负责到底,但是新闻稿件编辑和电台节目播出方面,只能请宣传部的人领导。

张磐石将王士光的建议汇报给了邓小平、刘伯承。不久,中央局宣传部研究决定,抽调宣传部教育科科长常振玉担任台长,并选派余铭久、于韵琴两位同志做播音员。

1946年6月,王士光、常振玉等人带着设备,搬迁到涉县沙河村,迅速开展建台工作。他们选中了沙河村一座面积较大的窑洞,将一孔相对大的窑房改装成大播音室,用于播出戏剧、音乐会等节目。在这座房间的东侧,隔出小半间,安装上了播音控制设备和电唱机。在房屋后挖了两孔窑洞,作为小播音室和发射机房。在两个播音室里,地上铺上地毯,墙壁上钉上毛毡,天花板上钉上白土布,作为吸音材料。为防止敌机轰炸袭击,王士光他们还在窑洞前用条石砌了一道防护墙,做好了防空准备。

电源是个大问题,王士光想办法找来两台旧汽车发动机,改装后用木炭代替汽油作燃料,带动发电机供电。电台机务科的同志组织民工进山烧木炭供发电机使用,但是这种发动机运行并不稳定,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用汽油发电机应急。而各类物资奇缺,汽油不多,也无法做到充足供应。

经过3个月的艰苦筹备,1946年9月1日,邯郸电台正式播音。在每晚6点到8点期间转播延安广播电台的节目,转播前后各1小时播出本地节目,包括重要新闻、本地新闻、前方战况等。但是,因为电源无法保障,到了10月中旬又不得不停播,停播后,王士光集中人力、物力,解决电源问题。

1946年9月底,上级从峰峰煤礦调配了一台锅炉和一台蒸汽机,将其运到沙河村,计划建个锅炉房。在建造中,王士光他们因地制宜,用石头砌了一个半地下室的锅炉房。为了不被特务和敌机发现,他们在房顶铺上土,种上草。直立的高烟筒容易暴露目标,他们就利用地形,沿着山坡修了一条10米长的烟道,最后加上两三米高的铁烟筒。因为烟筒矮、烟道长,必须加装抽烟泵,王士光他们又想了一个办法,让一部分蒸汽从烟筒里吹出,代替了抽烟泵。就这样,利用土办法,王士光他们解决了电源问题。

经过王士光、常振玉、周敬先、王景训、辛亮、余铭久、柏立、祝敬迓、张生意、蔺法先等十几位同志的共同努力,1946年12月15日,邯郸电台正式恢复播音,并应前方和蒋管区人员来电来信要求,播音时间增加到了5个半小时。

1947年3月,王士光等人接到接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任务后,决定将中波台改装成短波台,代替延安电台,另一部仍作为邯郸电台。改装最困难的是需要一块调频合适的石英晶体。石英晶体是从之前缴获的飞机上拆下来的,可是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王士光便用金刚砂,一边磨薄,一边测试,最终磨出了需要精密仪器才能磨出的合适晶体。改装后的两个电台可以互为后备,一台坏了,也不至于影响延安台和邯郸台播出。

3月30日,邯郸电台正式接替陕北电台。5月,新华通讯总社和陕北电台的一些人员又陆续赶到沙河村。于是,邯郸电台既面对本区,又面向全国进行宣传,既播发新华社新闻稿件和社论,也播放针对国统区、国民党军的广播节目。从此,红色电波从小小的太行山传播至广阔的中国大地。

红色电讯事业的功臣

邯郸电台顺利接替陕北电台后.国民党的测向机也没闲着,很快就通过电波侦测到了陕北电台在晋东南地区。可是,敌人始终想不明白:中共的陕北电台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从陕北跳到晋东南呢?

测向台的人对机器的测试结果有些怀疑。他们担心,如果据实上报,上级不但不会信,还会以“谎报军情”获罪。依照常规,建立广播电台,需要有机房和动力设施,目标大,容易发现。国民党的侦察机在晋东南一带来回飞行,并没有发现地面存在广播发射台的迹象。于是,国民党的侦测人员便向上级报告称,中共电台在延安西北定边,并派出飞机,前往定边狂轰滥炸一番,之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邯郸电台接替陕北电台播出后,邯郸台的广播也没有中断。同一个台址播送出两个电台的声音,从各地反映的收听结果来看,两台声音都很好,而且陕北电台的播出效果和过去没有差别,这让王士光他们十分欣慰。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随身携带着一个装着干电池的收音机,经常收听陕北电台、邯郸电台的广播。他对晋冀鲁豫军区电台顺利接替陕北电台广播一事,很是满意。后来,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军队领导人也特地赶到沙河村电台播音驻地,视察工作并看望电台工作人员,肯定了王士光一行人艰苦创业、勇于负责的精神。董必武称赞道:“你们的广播是战斗号角,起的作用很大呀!”陈毅说:“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你们在后方呕心沥血广播,都是为了打败蒋介石。”刘伯承则提出希望:“我希望你们好好工作,保证部队每天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1947年8月,为表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有功人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军区政治部联名给王士光记特等功一次,并奖给王士光“特等功臣”锦旗一面、“人民功臣”银质奖章一枚;同时,其他一些电台同志也分别被授予“人民功臣”铜质奖章或锡质奖章。

1948年5月,按照上级指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由涉县沙河村迁至平山县陈家峪,1949年3月又迁至北平。3月23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光荣的完成了它的使命,奉命停播。

如今,在涉县沙河村,作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旧址的窑洞依然存在,透过窑洞里的痕迹,后人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老一辈革命战士是如何在太行深山里艰苦战斗、生活和工作的,当年的红色新闻电波是如何飞出太行深山,向全中国发出最响亮的声音,让人振奋,给人希望的。

(赵晴荐自《文史春秋》)

猜你喜欢 邯郸广播电台陕北 吕金光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20年11期)2020-01-25邯郸冬至夜思家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12期)2019-03-25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艺术评鉴(2017年20期)2017-11-30《陕北老人》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8期)2017-09-15数字化改造后广播电台的播出、监测及辅助系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23期)2017-03-06如何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传播(2016年11期)2016-07-20围魏救赵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4年3期)2014-02-19余音袅袅的陕北民歌等二则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年4期)2009-04-29

推荐访问:太行 广播电台 红色

《太行深山里的红色广播电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