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师范方向课程体系优化探究

时间:2021-06-11 15:12:59 浏览量:

吴司祺

摘要:舞蹈学师范方向是为舞蹈培养后继之才的领域,在舞蹈学的学科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舞蹈学师范方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挖掘课程的深度广度、应用性与综合性为核心,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如何规范教学内容,如何将课堂形式多元化等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对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进一步的优化。

关键词:舞蹈学师范;课程体系;教材;多元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193-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36

舞蹈学师范方向是为舞蹈艺术培养专任教师的学科,主要为舞蹈普及型教育领域输送教育人才。全國很多艺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高师院校、高职院校等都有此类专业方向的开设,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各大院校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因办专业定位、办学条件、地域文化等方面不同,致使舞蹈学师范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千差万别。但个性发展总是要建立在共性特征的基础上,舞蹈学师范是舞蹈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太过追求舞蹈的专业化或太过执着于理论方法都是不适当的。因此,如何协调两者,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舞蹈学师范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专业方向的认知与定位不明确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舞蹈学师范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舞蹈人才,为谁培养舞蹈人才,怎样培养舞蹈人才,只有确定了这些问题,才能明晰舞蹈学师范方向的专业认知与定位。虽然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较多,但受客观事实的影响全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客观事实就是,小、初、高学校目前没有设置专任舞蹈教师的岗位。若需要艺术类教师,则会以音乐教师的编制招聘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由于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很多地方院校会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发展水平和培养模式各有不同,所以各地开设此专业的认知和定位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专业定位,必将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异人才培养目标的倾向自然不同。有些偏重于舞蹈技术的训练而忽视教学技能的学习,有些偏重于舞蹈理论的掌握而缺少实践经验的累积,有些偏重于课程设置的多元、广泛但缺乏系统性与实用性。如此“多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的能力储备倾向性较强,而综合能力较弱,导致院校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

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诉求看,毕业生的择业一般在小学、初、高中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从事舞蹈教育工作。这些学校要求教师具备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综合能力,还要具备教学能力、创编能力和组织能力。就这点而言,目前国内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上述专业有所涉猎的一般存在于高师、高职和综合性大学较多,而艺术类院校对师范方向的课程设置则相对更偏重于专业方面,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前者综合性更强但泛而不精,后者术业有专攻但专而不博。这两者还存在一个相同的弊端,就是受本科课程总量和课时的限制,一些理论类相关学科的课程开设稀少,如: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社会学等。这些课程资源如何合理分配利用做到优势的最大化是舞蹈学师范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材使用的合理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与使用可以说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本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在舞蹈学专业师范方向教育中,教育的运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过度借鉴专业性较强的教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性大学、高师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舞蹈学专业在学源结构上,基本以普通高中生居多,他们在选择舞蹈之前很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专业性较强的教材无异于拔苗助长,过高的难度只会阻碍学习的效果,学生不仅无法掌握动作要领,反而会因为强求而使身体受伤,弊大于利。

二是教材的使用出处不明,不成体系。如今的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概念也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舞蹈也不例外,互联网上的舞蹈组合比比皆是。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教材过难的问题,于是借助于网络搜索合适的教学内容。但问题是网络环境较为自由,上传的舞蹈组合也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或许可以找到一两个适合的教学内容,但却不够系统,而教学最注重的就是严谨性和系统性,所以,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慎之又慎。

二、舞蹈学专业师范方向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舞蹈学师范的课程体系设置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课程设置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反映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层次,体现出学校的综合教学实力。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说是一个学科的核心所在,如何构建出更符合专业定位、更系统、更合理的课程体系,本文将给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明确学科定位,构建跨学科共融课程体系

笔者认为,舞蹈学师范方向以培养基础性舞蹈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这一类型舞蹈教育模式的目的主要是为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等各年龄层次的人群培养舞蹈教师,通过这一群体来完善我国舞蹈教育与舞蹈美育的普及工作。根据这一学科定位,我们可以看出舞蹈学师范方向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涉及舞蹈普及型教育范畴内的岗位较多,且年龄层次差距较大。那么在拟定课程设置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除舞蹈学专业的主体课程外,应适当减少公共教育类和通识类课程,在课程数量和学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舞蹈理论类课程如:舞蹈学基础、舞蹈美学、舞蹈教育学等、舞蹈解剖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如:声乐、钢琴、器乐等;相关学科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系统学、社会学等。

上述相关专业、相关学科课程不要求学生精深掌握,学习以“够用”为原则,以“应用性”为基础,强调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适用性而非专业性。这样跨专业、跨学科的融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竞争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提升就业率。以上列举的课程各类型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和专业需求,选择性的填充到课程设置中,来完善舞蹈学师范方向的课程体系。

(二)合理分配各类课程的课时量

全国各类型院校的舞蹈学师范方向的课程类型主要可划分为:公共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几个方面。由于中国的舞蹈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参照了艺术类院校的标准,自然在课时量的分配方面也有所借鉴。这就导致了学科专业课程的占比较大,除公共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外,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理论课程和跨专业辅修课程的占比较小,造成了专业课和理论课比例不均的现象。课时分配的不合理呈现在学生身上就是知识结构的偏颇。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在可调控的范围内及时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如,根据专业方向需要适当减少专业课程中基训课、技术技巧课等课程的比重,适度增加学科基础课程中理论课程和专业辅修课程的比重,此外还可以拿出几个课时来作为专业见习或专业实践活动周之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均的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综合实力的成长。

(三)建设符合学科定位的舞蹈教材

当下的舞蹈学专业适合师范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少之又少,多数都是延用北京舞蹈学院等培养专业舞者所使用的教材,对普及型舞蹈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且难度较高。舞蹈学师范方向的生源多以普高生为主,较高难度专业性过强的教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所以建设符合学科定位的教材迫在眉睫。

教材的建设应从舞蹈学师范方向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舞蹈基础薄弱,甚至是零基础的师范生作为对象进行编写,内容安排应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理论严谨、内容丰富、目标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须瞄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将大量实用性训练组合、编创方法、经典剧目引入教材,注重舞蹈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传递,坚持弱化纯理论的灌输,强化舞蹈能力培养,突出舞蹈教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舞蹈教学中,传统课堂是承担我们主体教学的课堂,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手段。但单纯的传统课堂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来多维度、多角度的构建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管理。

“实践课堂”是教学实践和舞台实践并存的地方,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比如:为学生提供观摩优秀舞蹈作品并交流的机会,组织参加各种大型比赛或演出,定期为师范生安排中、小学专业见习等。我们可以将“实践课堂”作为主体教学内容的延伸,可以锤炼学生们的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编创能力,这些经验的积累在传统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网络课堂”,是最丰富、自由度最高的课堂,但在特定的舞蹈教学的层面上看是较难开拓的。因为“口传身授”才是舞蹈教学中最基础的方法,讲求的是现场教学的既视感,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而网络教学更倾向于单向输出。因此,开拓网络课堂首先要尊重舞蹈教学的特殊性,不可照搬照抄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先着眼于舞蹈史论和舞蹈文化课程的建设,将舞蹈的理论知识、民俗文化、赏析、批评等资源共享于网络,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在网络上进行舞蹈的学习和欣赏,它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和拓展,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对新知识的渴望。

三、結语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舞蹈学专业师范方向课程体系的探讨,使其定位更加明确、清晰。在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前提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其次,在教材的应用上,鼓励一线教师多做具有建设性的探索,真正编写出适合舞蹈师范类学生使用的教材,规范教学内容。最后,在教学模式上,能够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突出应用性概念,将传统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有机融合,多维度、多角度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革新。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张瑞智.高等师范院校舞蹈学专业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文静.民族地区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材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0年2期)2020-06-01我多想……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20年4期)2020-04-26立足教材的缺学阅读策略教学衔接——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论中国会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反思商情(2018年36期)2018-08-12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7期)2016-12-03基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现代计算机(2011年11期)2012-01-09

推荐访问:探究 师范 课程体系

《舞蹈学师范方向课程体系优化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