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精神内涵研究

时间:2021-07-22 18:09:47 浏览量:

叶红霞

摘 要:中国传统服饰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各种社会要素的发展与变迁,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传统服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服裝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关键词:传统服饰 实用主义 中庸和谐 纲常法礼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从服装的款式、配饰到色彩、服制,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服饰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得服装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一、贯穿始终的实用主义精神

李泽厚曾提出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实用理性的特点。他指出实用理性“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李泽厚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富含实用主义的特征,而实用主义这一文化精神也贯穿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之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为适应与以骑射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作战需要,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服饰改革运动。“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废弃汉族传统裙式下裳而穿裤,变舄履而着靴,史称“胡服骑射”。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魏晋玄学的影响,追求自由飘逸、潇洒脱俗的境界。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对魏晋时期人物的绘画作品中,人物多赤足散发,袒胸露乳,这种服饰潮流张扬虚无、有意仿古,体现对礼法的轻蔑。到了唐朝,政治清明,南北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外贸易频繁,交通发达,异国的礼俗、服装等不断引入中原,服装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变得复杂,服装风格高贵奢华。另一个服饰发生明显人为变更的阶段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满汉交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人入关,采取“断发易服”的强制手段,使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服制被有限终止。

纵向看传统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服饰的变化,是受一个时代的军事需求、政治需求、民族融合等现实需求影响的。不论是“胡服骑射”“轻蔑礼法”还是对龙图腾的保存,都体现了传统服饰在变化过程中重视实际功效,讲究变通的实用主义精神。

二、蕴含其中的中庸和谐价值观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儒家“中庸”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且主要体现在传统服饰的款式、裁剪之中。中国传统服饰强调对身体的遮蔽覆盖,刻意以衣裳障碍替代人体的自然曲线。服饰款式设计中含蓄婉约的特点是与中国人和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的。

最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服饰深衣,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深衣属于汉服,“深”即取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之意,其长无曳地,短无露肤。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极好地保护了身体的私密性。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追求儒家倡导的“中和”“中正”之美,所以以深衣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多采用中正裁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为美,以中央为尊的认知,强调“正衣立冠是为礼”的礼学思想。而也正是由于礼,在服饰发展的过程中,对身体轮廓的表现逐渐削弱,服装早已超越了其原始作用,不断雅化。

三、从细节显露的纲常法礼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社会的每个层面,因而礼仪的名目极为烦冗。其中,礼容,即行礼者的体态、容貌和衣着。作为礼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礼仪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在古代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每一个朝代的服饰礼制都彰显出强烈的等级尊卑烙印,是标明社会角色和特定身份必不可少的包装与标志,例如,皇室服饰往往要经过“司服”类官员的精心策划安排,是皇权的物化象征。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区别上下、高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等级差别的符号与象征。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清,历代制定的舆服制度,从皇帝到诸臣百官的服饰色彩及纹样均有明确规定。例如,唐代的官服制度是最典型的以颜色来区别等级的。根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除了皇室、官员、贵族以外,民间喜以青色为服,为“贱服”,如婢女称为“青衣”;读书人也穿青色的衣服,称为“青衿”。黑色多是身份低贱的差役所穿衣服的颜色,白色也为平民之服。

由于古代伦理学家格外强调正名,服装也成为一种道德的教化工具,成为社会品评的价值标准。例如,我们熟悉的绿帽子一说:在汉代,只有地位低下的庖人(宰夫)等戴绿帻。因此颜师古曰:“绿帻,贱人之服也。”到了唐代,给犯人的刑罚之一是戴碧巾,以示羞辱,后演变成卖淫的人为戴绿头巾。明清时期,认为绿色、青碧色多为优伶娼妓人等穿用。由于这些人的身份低下,他们衣服用的这些色彩便被视为“贱色”。戴“绿帽子”“绿头巾”是民间人们禁忌的习俗之一。由此可见,青、白、黑、绿等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多为身份低下的人穿着,这些暗淡色彩的服装无疑成为被统治阶级特有的符号。

参考文献

[1]吴萍.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演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58—162.

[2]宋炀.中西方传统服饰礼仪文化比较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7(04):30—40.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 贫困铸就的犬儒主义者名作欣赏·评论版(2021年3期)2021-04-01古人“守孝”的实用主义传统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12期)2020-12-23浅析当代诗歌为什么会逐渐失去读者神州·下旬刊(2020年1期)2020-02-12卡多佐法哲学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青年与社会(2019年32期)2019-12-25论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现代交际(2019年12期)2019-08-01从BIG作品看实用主义的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价值工程(2018年17期)2018-07-27新房装修,婆婆来指手画脚现代家庭(2017年2期)2017-02-15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 内涵 精神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精神内涵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