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理论内涵、现实进展与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31 10:34:08 浏览量:

[摘要] 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是提高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方式。文章首先对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官方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举措提出包含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主体、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五维理论框架。从这一理论框架出发,文章进一步对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渐趋完善,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加快培育,重大科技项目有序部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健全,但在基础研究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及完整政策体系形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未来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要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融合、推动多链协同发展、探索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五维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 (2022) 05-0073-08

一、引言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其中,国内大循环是主体,而产业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链每一环都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堵住或断裂,整个链条都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注重强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但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使全球产业链持续出现多点梗阻,严重威胁到我国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和产业循环的畅通性与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首次单独阐述了产业链优化问题,提出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更具创新性、附加值和安全性的产业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中心位置。在创新的环节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链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是提高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以产业链为基础部署创新链,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从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打造能够抵御风险的创新链,高效支撑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创新链出发锻造产业链,发挥科技资源的引领作用,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我国实际出发,对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官方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并基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举措构建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五维理论框架,深刻剖析其理论内涵;然后,从五维理论框架出发,进一步对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成绩、现存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基于现存问题提出未来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1958年,HIRSCHMAN [1]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将产业链视为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一系列关联产业。此后,大量学者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这些研究分别将产业链定义为完整产业过程、产业价值转移和创造过程及基于分工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2]。也有学者从多维视角对产业链进行定义,认为产业链是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的有机组合[3]。盛朝迅[4]基于对前期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将产业链定义为各产业部门按照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组成的链条状关联形式,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方面,是产业组织、生产过程和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创新链的相关表述最早出现于1977年,即一条包含创新各个环节的活动的链条[5]。MARSHALL和VREDENBURG[6]最早提出了创新链的概念,认为创新链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在上下游企业间形成的多主体阶段性活动。此后,国内外学者对创新链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们基本都认同创新链是指由科学思想产生到科学技术商业化的一系列流程组成的链条,包括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学试验、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生产等环节[7-8],具有基于市场需求,突出价值创造和增值,包含多个创新主体,目的在于创新资源整合等四方面特征[9]。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这一论述最早出现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针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论述,具体时间、场合和论述内容在表1中进行整理。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不仅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有关,还与生产要素的整合能力有关[10]。而产业链和创新链分别作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链式组织结构就具备这种要素的整合功能,能够按照市場需求整合链条上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不同链条间要素的整合能力,一方面,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技术研发,发挥科技资源对产业链发展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加速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挥科技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两链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提升我国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学界关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但多聚焦于意义、问题和路径分析[11-13],对其理论内涵的解构不足,而其理论内涵是进行后续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试图从我国创新体系的宏观布局和主要举措出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提出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五维理论框架。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无论是原始创新,还是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研發资金作为基础投入,而除了科技创新活动本身外,科研人员也需要劳动报偿作为激励。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创新支持政策的完善,采取了创新补贴和税收激励等措施,促进了科技创新投入的持续增加,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发挥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创新链和产业链,还包括资金链和政策链,它们相互支撑,要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持续的科研资金投入和合理的资金配置结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使创新链更好地支撑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水平。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具有技术研发、资源互动、企业孵化和技术转移转化等功能的创新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一直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工作。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作为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我国促进科学方向聚焦、优秀人才汇集、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力量,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效应和溢出效应[14]可以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等创新链条的有机衔接,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更好地发挥创新链在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是科技创新主体。企业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主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是对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最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领航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强领航龙头企业和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培育。其中,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凭借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整合各创新主体资源,淘汰落后环节,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更好地支撑产业链。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代表,它们普遍研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致力于中高端制造和行业细分领域,围绕制造业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对提高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在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以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等方式完成的重要产品、重要技术和重要工程。2006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出发,部署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并提出要面向2030年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围绕产业链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进行布局,推动专项成果应用及产业化,可以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应用,在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突破和带动作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优势,汇集社会各方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创新网络,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合作共赢的创新格局,提高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水平。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过程,也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成果投入市场商品化的过程。作为创新链的最后一环,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活动能否成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重要制度保障。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疏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堵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强调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等。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利于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使创新链更好地支撑产业链,还可以发掘新技术和新发明的产业场景应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前瞻性布局产业链,使创新链高效引领产业链。

综上,本文认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主体、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五个维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升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以实现我国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这五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这五个方面都“不掉链子”,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才能深度融合,产业链各个环节才能安全稳定,不断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五维理论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与成绩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于第一部分梳理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理论框架,本部分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主体、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五个方面出发,对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和成绩进行梳理。总体来说,一方面,我国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创新布局逐步完善,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渠道愈加完善,成果转化成效凸显,创新链对产业链的引领作用逐渐增强。

(一)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逐步增强

首先,从总体来看,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创新投入指数值为209-7,较2019年增长5-4%,增幅较2019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且该领域6个评价指标指数均实现增长;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稳居世界第2位;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较2019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近11年来新高,提升至世界第12位,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其次,从结构来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持续巩固。近年来,以税收激励代替直接补贴成为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有效提高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巩固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2020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得到完善,规模以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为2421-9亿元,较2019年增长29-4%,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企业R&D经费18673-8亿元,比2019年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15271-3亿元,较2019年增长9-3%;企业R&D经费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7-9%,较2019年提高9-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为52-1%,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达到了28-4%,均较2019年有所提升。2021年,在继续执行研发费用75%的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二)科技创新平台渐趋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愈加多样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有尚在运行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2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35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 636家。同时,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国聚焦信息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创建了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021年11月,工信部又批复组建了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区域创新水平有效提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地方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2020年,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2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有序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始布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落实,已建立联合实验室19个,一体化技术转移网络基本形成。

(三)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加快培育,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关键主体逐渐壮大

首先,地区头部企业依托“链长制”加快发展。自2019年产业链“链长制”推行以来,各产业链“链主”作为地区行业的头部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和资源带动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在地区产业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合肥“声谷”、贵阳“数谷”、武汉“光谷”、南京“智谷”等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其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培育。2016年,工信部发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2019—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共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这些企业针对制造业短板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有效提高了产业链发展水平,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一步加大领航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科技创新重点主体的培育工程,重點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落地和可操作的解决举措,进一步优化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序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2006—2020年第一批包括核高基技术在内的16项国家重大专项,以及2016—2030年第二批包括先进制造技术在内的16项国家重大专项。第一批重大专项已顺利完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第二批重大专项正在陆续开展。2017—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计安排项目(课题)1 14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计资助项目17-93万个[15]。这些重大专项引领重点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1-5%和96%,5G网络加快覆盖,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60万个,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1-3亿个,5G在智能制造中加速应用并成功实现商用,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和整机的自主生产和研发能力逐步提升;新药研发取得显著成果,共计自主研发新药235个,以奥布替尼为代表的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核电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水平持续提升,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已成功掌握,高温气冷堆实现世界领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我国正式成为核电技术先进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复兴号高速铁路和港珠澳大桥正式启用。

(五)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近年来,我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的权利,给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全面实施对核心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性。2019年,科研人员个人取得的现金奖励金额为30-9亿元,较2018年增长17-9%。二是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全国或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易市场共计40余家,专业性和区域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00多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36家,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截至2020年底,共登记技术合同54-9万项,成交金额2-82万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加13-48%和26-13%①。三是坐实产学研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2019年,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决策咨询合同金额为933-5亿元,比2018年增长22-9%,高校和科研院所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离岗创业人员数量为14 210人,较2018年增长23-4%②;持续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和孵化器建设,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分别达到212家、1 173家、2 386家。四是加大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设立近500亿元规模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与国开行联合设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专项债。

四、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现存问题

尽管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要看到,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基础研究能力较弱,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相关制度框架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使得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原始动力不足、整体功能受阻以及長效机制缺失,值得进一步的完善。

(一)基础研究薄弱,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原始动力不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创新链的起点[12],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链更好支持产业链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总体科技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前沿水平的背景下,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更为突出[16]。一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都存在“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的问题,基础研究重要成果产出能力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如大多生命科学学科在全世界的份额只有2%左右,而同一时期美国这些学科的世界份额约在50%,学术影响力在全球较低③。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在资金分配上。中国的研发资金规模较大,但是分配并不合理。一方面,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一直在5%附近徘徊。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1 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6-01%,首次超过6%,但仍低于同期发达国家15%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占比较低,大部分基础研究科研经费投向了高校。2019年,我国企业基础研究R&D经费投入仅占全部投入的3-8%,远低于高校的54-08%和科研机构的38-21%。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较差,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原始动力不足,高端制造业“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强。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整体功能受阻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创新链的末端环节,直接影响创新链对产业链支撑作用的发挥,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突出成效,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逐年上升,但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科技资源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全部科技成果中只有10%~30%的部分投入生产过程,而真正可以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仅占投入生产部分的20%左右[17],也就是说,我国科技成果中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2%~6%。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问题尚存,具体来说,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间的协调性和衔接性不足,存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有待确立;三是需求侧发力不足,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能力欠缺,专业人才队伍不够壮大;五是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形成,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六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平台尚待系统性布局,从现有的布局与成果转化情况来看,存在着产业和资源的集中度不够、关键共性技术的先进性与产业化不足等问题。

(三)完整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长效机制缺失

尽管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论述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但其真正引发各界关注是在2019年,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凸显,并在2021年上升到国家规划层面。因此,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制度框架和配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长效发展机制缺失。具体来说,一是基于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同一环节的融合,还体现在不同环节的融合,比如某些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而目前政策体系对不同环节下两链融合的论述仍然较少。二是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主体的多链协同发展还处于探索当中。基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相关活动又会形成资金链、政策链、招商链和金融链等其他链条。以产业链与创新链为主体,这些链条相互依赖相互影响[13]。目前,各地已开始以“链长制”为依托促进多链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相关制度尚不健全。三是区域性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制度尚不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都具有区域属性。从国内来看,目前各地区纷纷推行的“链长制”主要以单个产业链为单位进行规划和部署,缺乏对地区内全部产业链的统筹和协调。而从国际来看,跨国的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仍属空白,互利共赢的地区间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制度架构尚未搭建。

五、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要立足发展的进展与现存问题,从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构建完整政策体系三个方面出发,针对产业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从提高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融合发展的程度;促进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主体的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发展;探索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三个维度出发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完整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基础研究力度

一是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尤其是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产业链断点、堵点领域,逐步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对关系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二是巩固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增强科研人员在从事基础研究时的自主权;为涉及产业链发展关键领域的研究团队搭建研究平台,促进相关团队的学习与交流;强化对承担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任务的科研人员的激励。三是完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坚持多类别评价、长周期评价和全流程评价,加大对基础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和科学性、中长期创新绩效考核和后期成果转化的考察,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期补助机制。四是加大对企业进行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从生产实际出发,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加大国家对企业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比例;通过税收激励等方式调动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五是加强对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基础研究的支持,推动创新链条向前端移动,引导产业链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间的协调性和衔接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堵点,增强规定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使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有据可依。二是逐步加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实现从目前的多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过渡。三是根据产业特征确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于具有较强公益性的科技成果要采用公益性模式进行推广;而对于一般成果则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积极探索新产品的早期市场,鼓励领先用户使用并在对企业产品进行测试后提供反馈意见,加速前沿技术产业转化。四是加大专业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有相关教学资源的高校开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课程,增设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鼓励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研发中心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方案,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五是发挥政府政策扶植和资金引导的杠杆作用,构建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以技术的转让、合作或入股方式进行引导性投资,鼓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六是建设专业化孵化器和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提高关键共性技术的先进性与产业化程度,鼓励地方高校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与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加强合作,打造技术成果转化联合体,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三)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的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以产业链作为不同环节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我国规模庞大、齐全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費各环节,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链降低创新链支撑不同环节产业链发展的难度。二是构建更加开放和宽松的产业融合体制机制。鼓励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体系下的融合发展,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完善全国性知识产权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的相互支撑提供基础和保障。三是推动高速铁路等我国位于世界领先行业中的共性技术和中间产品在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流动和使用,并结合本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打造新工艺和新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升级。四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两链融合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努力提高全行业数字化水平,以数字技术促进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五是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升级,通过不断深化产业间的业务关联,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向制造业的转移和植入,增加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渠道。

(四)推动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主体的多链协同发展

要推进多链条协同统筹发展,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激活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等链条,让各链条、各环节互动联动,多维度共同发力助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一是发挥服务链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推动作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企业群交流等多种渠道,了解本地区企业在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基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搭建以科技服务联盟为主体,以企业主管单位为抓手的服务团队,责成专人对接重点企业,“零距离”精准服务。二是发挥资金链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保障作用。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针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不同环节构建多元的资金支持体系;搭建集合金融机构、私募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撮合方式进行融资,降低企业的融资和交易成本。三是发挥政策链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引导作用。针对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求搭建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政策体系,并将人才、金融、科技服务等方面政策措施与之相结合,构建两链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四是发挥人才链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采用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基地等方式培养企业急需和重点领域的专业人才。

(五)探索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一是加大国内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在“链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全部产业链的统筹和协调,完善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不同产业链链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不同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关联,加强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链和创新链间的流动和整合。二是探索跨国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模式。深化我国与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为抓手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提高各国产业链发展水平和地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和中间产品等方面的科技合作,以区域产业链薄弱领域为重点部署区域创新链,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以前沿产业为载体充分发挥创新链对区域产业链的引领作用,鼓励发达国家尖端创新资源在我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拓展创新链网络。优化地区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合作环境,健全经贸合作框架内成员国在科技创新对话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流动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地区间政治和安全机制框架,加强地区科技基础设施合作,完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注释]① 数据来源:科技部。

②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

③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HIRSC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62-75.

[2]盛朝迅.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14-34.

[3]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4]盛朝迅.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J].改革,2019(10):45-56.

[5]VISVANATHAN S.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J]. 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1977,11(1):117-136.

[6]MARSHALL J J,VREDENBURG H.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n industrial sales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2,20(3):205-215.

[7]TIMMERS P. Building effective public R&D programs[Z]. PICMET Book of Summaries,1999(1):591-597.

[8]代明,梁意敏,戴毅.創新链解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57-160.

[9]杨忠,李嘉,巫强.创新链研究:内涵、效应及方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56(5):62-70.

[10]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7(5):57-62.

[11]韩江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2):32-36.

[12]洪银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8):4-10.

[13]胡乐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意义与路径[J].人民论坛,2020(31):72-75.

[14]王贻芳,白云翔.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J].管理世界,2020,36(5):172-188.

[1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N].经济日报,2021-12-01.

[16]孙早,许薛璐.前沿技术差距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效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谁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J].中国工业经济,2017(3):5-23.

[17]马忠法. 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9-86.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Theory, Reality and Policy Advice

Gao  Hongwei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the basis for build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innovation chain (IDICIC)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it. This paper first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n the IDICIC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a fivedimens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overall layout and main measures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includ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bject,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Starting from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furth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DICIC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basic research capaci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policy system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despite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s, the accelerated cultivation of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the orderly deployment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is, to promote IDICIC in the future, it is proposed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link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facilit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chains, and explore regional industrial chains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 chain; innovation chai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ivedimens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收稿日期:2022-02-22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时代动能转换的机制与效果评价》(IQTE2022-01)。

作者简介:高洪玮(1994—),女,河北唐山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创新。

DOI:  10-13253/j-cnki-ddjjgl-2022-05-010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产业链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6期)2022-04-15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北方经济(2021年10期)2021-11-25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科学导报(2020年61期)2020-09-29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农家科技(2016年4期)2016-06-21

推荐访问:产业链 对策 内涵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理论内涵、现实进展与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投诉